Album
时长:
37分钟
播放:
417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杜雨洁 & 孙瑞
穿红裙的不是“捞女”,而是流量剧本里的诱饵。
当一款名叫《捞女游戏》的互动RPG登上Steam国区热销榜首,争议不再只是游戏品质,而是营销人如何精准操控性别情绪,在愤怒与复仇之间收割点击、播放与销量。本期节目,我们从这款游戏爆火的路径出发,拆解它如何以辱女话术为引,激起女性声讨、引来男性反扑,最终两边都赚——舆论的、情绪的、金钱的。
我们讨论:
在这场“男女对立”的商品化表演中,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女性的愤怒,是抵抗,还是被精准利用的传播燃料?
而那些最终付费的男性,是否正沉迷于一场精心策划的“精神爽文”?
关键词:情绪营销、捞女游戏、辱女、男女对立、流量操盘、复仇叙事、媒体操控、营销结构、虚拟恋爱、注意力经济、受害者、男性消费者、女性愤怒、情感收割、爽文陷阱
00:00 - 03:30|捞女游戏是什么:引爆点与女性社群的集体反感
* “捞女”二字为何让女性瞬间反感?
* 游戏设定预设“拜金女性”的单一形象,触发词语上的性别压迫。
* 女性的反应不是偶然,而是对多年叙事污名的反弹。
03:31 - 08:20|流量诱饵:如何精准引爆女性愤怒?
* 游戏如何借“辱女词汇”精准吸引女性骂声,实现第一波曝光?
* 冲突性营销术语解析:情绪即流量、对立即转化。
* 官方为何一度背书,又为何迅速撤退?
08:21 - 13:00|情绪收割的剧本:男人被骗感情还要教别人反诈?
* 游戏设定的荒诞剧情:“男主被骗”→“复仇”→“和解”→“升华”?
* 情绪引导路径清晰:同仇敌忾 → 爽文反杀 → 男性共同体的情感高潮。
* 伪装成反诈,实则贩卖“复仇快感”+污名再生产。
13:01 - 18:30|你以为在骂他,其实在给他做流量嫁衣
* 女性的愤怒是否正在反向助力游戏传播?
* 所有注意力、争议与批评都是“免费宣发”?
* 讨论女性声音如何被纳入敌方剧本进行收割。
18:31 - 24:10|平台的游戏规则:极端才有传播,温和全被边缘化
* “理性声音为什么没有土壤?”:算法偏爱分裂而非思辨。
* 从黑神话悟空到捞女游戏:全链路可控式情绪营销正在成为行业常规打法。
24:11 - 30:00|捞的不是女性,是注意力和金钱:谁是韭菜?
* 复盘营销路径:辱女挑衅→女性反击→男性围观→用户转化
* 女性供出注意力,男性买单:游戏制作者两头捞
* 游戏销量第一,质量却乏善可陈:做营销比做游戏重要?
30:01 - 35:50|“情绪是武器”:谁更容易被操控,男性还是女性?
* 男性为何成为最终消费者?是情绪控制还是结构性需求?
* 营销套路一再奏效的背后,是“男性情绪被低估”的警讯?
35:51 - 37:42|结尾反思:女性主义的反击如何脱离情绪陷阱?
* 是否需要建立新的抗议方法,避免成为“舆论打工人”?
* 呼吁更多受众具备识别“伪议题”的能力,避免被裹挟。
music:true BY Akira Yamaoka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做个人吧亲
1个月前 广东
3
听完了,感觉这些观点很偏激啊。独立女性常被提起是因为少,没人提独立男性,因为社会默认男性就要独立,不会特意提出。在主播口里颠倒了吧。
禾刀_h0S2
1个月前 广东
2
听完啦~ 听起来女主博在游戏里的形象好像代表了比外卖员还要高的阶层。但在我的一些了解中,女主播有非高学历的、从农村、乡镇到城市里打拼的女性通过与一些公司签订条款进行主播的行业,公司自然会有抽成和压力,所以实际上主播很卷,而且对于这些年轻人是不稳定没有任何提升空间,是年龄到了或者不再能被人关注了就被丢弃的行业。 实际上现实里的女主播(男主播也是哈)可能往往也不是真的有钱人(有钱人会干这类主播?👉👈) 所以这个游戏可能还进一步掩盖了甚至又向一些真正边缘的人群泼了一盆冷水(可能还脏脏的)。
做个人吧亲
1个月前 广东
2
你们这些骂这款游戏的是不是把自己带去捞女了啊?要不然无法理解会投诉这款游戏啊。教你反诈,人家都说是根据热点做的。就是捞女多了成为热点了,人家看到商机了就做了。如果最近是渣男多,成了热点了人家也会做。
天涯明月小刀
1个月前 福建
1
真的非常搞笑,基本的语文理解和形式逻辑都没有,应该被某种主义冲昏了头脑,就类似当年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按你们的逻辑,防诈骗分子就是防所有人,辱诈骗分子就是辱所有人,那所有人都应该去抵制防诈宣传喽。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播客一开口就像火山喷发一样,激动的不行,只有情绪!而且是建立在没有任何逻辑基础上的歇斯底里。
天涯明月小刀
1个月前 福建
0
反诈游戏怎么没让全体人破防?因为大多数人自己看下自身没有诈骗分子的套路和言行,所以不会破防!不会感觉自己被冒犯。 防捞女游戏怎么就让全体女性破防?真的想不通。游戏里有没有说女性都是捞女,只是教人识别捞女和防捞女而已,完全没必要破防。运用排除法,既然不是以上原因,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破防女性认为那些捞女的行为是正常的,而且觉得自己也有那些想法和做法,而游戏里把那些言行归为捞女这一受鄙视群体,进而认为是游戏冒犯了她们。
叽里咕噜嘣
1个月前 云南
0
这游戏是有点东西 改名前:捞女,受道德谴责。 改名后:诈骗犯,要去坐牢。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