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2025年两会,女性代表人数再创新高,但女性在权力中心的占比依然远低于人口比例。当女性无法掌握权力,女性权益的议题是否仍然会被忽视?
本期节目,我们讨论女性走向权力中心的必要性,以及当女性在政策制定中缺席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从产假改革到家暴法案,从离婚冷静期到职场年龄歧视,女性代表正在推动哪些关键议题?
权力的重新分配,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让社会更公平。
关键词:女性、社会、男性、权力、议题、两会、法律、权利、职场、群体、现实、权益、利益、政策、弱势群体、年龄歧视、生育时间、数量比例

00:00 - 02:30 | 女性进入权力中心的意义
- 2025年全国人大女代表790人,占比26.54%;全国政协女委员487人,占比22.4%。
- 代表数量增加是否真正改变了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 讨论为什么女性必须进入权力中心,才能让涉及女性权益的议题被认真对待。
02:31 - 07:50 | 数量增加 ≠ 影响力增加?女性仍然难进高层
- 从律师行业、企业管理层、政府机构等角度分析,女性在基层占比高,但越往上走比例越低。
- 讨论女性进入权力机构后,是否真正能够改变政策?或者只是象征性存在?
07:51 - 12:00 | 法律如何影响女性权益?——恶法的现实后果
- 讨论刑法中的“嫖宿幼女罪”(已废除),它是如何给犯罪者提供逃脱责任的空间?
- 为什么当年制定刑法时,几乎没有女性学者参与,导致法律漏洞?
12:01 - 20:40 | 生育政策的两难:保障还是束缚?
- 男性代表提案延长女性产假6个月,但男性陪护假仅30天,这真的对女性有利吗?
- 分析为何产假过长可能加剧职场对女性的歧视,而真正的公平是男女同等产假。
- 冻卵技术纳入医保的讨论:它是帮助女性自由选择,还是变相推迟生育、增加代孕风险?
20:41 - 28:30 | 女性代表推动的关键议题
代表蒋胜男连续多年提案删除离婚冷静期,认为该政策让家庭暴力受害者陷入更大危险。
- 反家暴培训纳入警察必修课:警方过去为何对家暴案件消极应对?强制培训能否改变现状?
- 买卖同罪提案: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过去为何买方往往获轻判?
- 禁止职场年龄歧视:为何35岁成为女性职业发展的隐形天花板?
28:31 - 35:20 | 女性走向权力核心,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公平
- 为什么“女性站起来,不代表男性必须倒下”?
- 男女平权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让社会更加公平、治理更加多元。
- 讨论权力的结构调整如何影响政策制定,最终惠及所有人。
35:21 - 39:05 | 未来展望:女性的声音如何影响政策?
- 信息时代,公众关注热点事件(如谢女士案、铁链女案)如何推动政策改变?
- 法律改革的滞后性 vs. 社会舆论的推动力,我们如何持续发声,促进女性权益提升?
主播...

列欢欢

杜雨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