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食在有趣 | 吃饭要趁早

我们经常把食物作为一种介质,伴随着品味食物的过程,来讨论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食物这个介质直接透射出的人文地理、人际关系和成长体验。「食在有趣」就是这样一个系列,食物和藉由食物表达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是最好的餐桌话题。 在餐桌上当然会聊到吃了什么啦!最近吃了什么有意思的餐厅?踩了什么雷?或者是吃着桌上的菜,却回想起一些让人念念不忘的味道。作为同桌的饭搭子,听到这样的觅食故事很容易又哭又笑,爱听! 【时间轴】 2:05 因为好奇,所以想试试 10:18 让人无法接受的,通常不是食物本身 15:35 踩雷那是必须的,有时候还是故意的 21:11 被食物和餐厅戳中的眼眶湿润的瞬间 31:31 被信息和餐厅戳中的想去试试的瞬间 44:50 想象和规划一趟更完美的食物之旅 54:42 怀念和回味旅行后沉淀的食物体验 58:39 大胆设想一趟永不可能的食物之旅 【本期鸣谢嘉宾】 雨前羽街:美食爱好者,最近沉迷于Gelato 黑麦:美食爱好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本期提及餐厅和人物】 * Asador Etxebarri(西班牙·阿特克松多),以极致的烧烤水准而闻名 * El Celler de Can Roca(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由三兄弟经营的精致料理餐厅 * NARISAWA(日本·东京),融合精致料理餐厅 * 上青杰哥,厦门人,餐厅老板和美食自媒体 * Geranium(丹麦·哥本哈根),丹麦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 * Attica(澳大利亚·墨尔本),澳洲知名度最高的餐厅之一 * 老厨家(黑龙江·哈尔滨),据说是锅包肉的发明者 * 大董(北京),主打烤鸭的一家京鲁菜餐厅 * El Bulli 斗牛犬餐厅(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其主厨费朗·亚德里亚被公认为分子料理之父 * 「江太史家宴」,晚清最后一届进士江孔殷的家宴,以食材难得和烹饪精细而闻名 * Julia Child,美国知名厨师、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 * 江孙芸,被誉为「美国中餐女王」 本期节目由DiningCity鼎食聚支持播出,2024秋季餐厅周活动开始啦!一年两次的餐厅周活动由餐厅在线预订平台DiningCity鼎食聚及其首席合作伙伴美国运通携手打造,直指米其林、黑珍珠和五星级酒店餐厅等中高端餐厅。共有四个价格档位的套餐,最便宜的套餐只需78元起。 餐厅周现在已经全面开放预订,用餐时间从8月29日持续到9月29日,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天津、宁波、武汉、西安、成都、厦门、三亚、珠海、南京、长沙这些城市的朋友,可以在7、800家餐厅选出自己的心头好,慢慢吃够一个月! 根据往年的经验,很多热门餐厅会在餐厅周刚刚开启的时候就被抢光位置,赶紧扫码看看👇 网页点击:dwz.cn 或微信扫码直达预订小程序: 【本期配乐】 Troisième livre de sonates, Op. 5 - Sonata I in A Major- Allegr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71分钟
12k+
11个月前

56. 食在有趣 | 你用食物看世界,我从食物了解你

我们经常把食物作为一种介质,伴随着品味食物的过程,来讨论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食物这个介质直接透射出的人文地理、人际关系和成长体验。「食在有趣」就是这样一个系列,食物和藉由食物表达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是最好的餐桌话题。 和朋友逐渐熟悉之后,我经常会问对方的一个问题是:你爱吃什么呀?你有什么忌口吗? 对食物的喜恶并不是同桌吃饭前才能提及,它本来就是日常的,是变化的,是有迹可循的。如果在点菜或做菜前才聊起来,难免会被归纳为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如果能有充裕的时间慢慢聊开,那将是一个个之所以如此的故事。 【时间轴】 0:08 食物是我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6:43 想吃什么:人和食物之间的互相试探 13:50 爱吃什么:倾注了情感和劳动的食物 19:16 擅吃什么:眼睛会了,手也可以会 21:46 食物也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联系 39:01 能吃什么:爱上新食材和适应新口味 49:12 计划吃什么:日常的一人食和赛期饮食 1:04:56 怕吃什么:对食物的负面记忆和认知 【本期鸣谢嘉宾】 冷建国,媒体人,「随机波动」主播。 【本期配乐】 Jean Marie Leclair: Sonata for 2 Violins in G Major, Op. 3, No. 1- II. Allegro ma poc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75分钟
14k+
1年前

54. 东市买奶酪,西市买番茄,南市买活鱼,北京买菜大不易

去每个城市都逛菜市场,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逛菜市场却格外难。 北京太大了,也同步放大了下厨每个环节花费的成本。菜市场在离家更远的位置,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城市,和菜市场老板们聊到想要的食材,明明是面对面,也确实能感受到很多无形的隔阂。 不过在北京逛菜市场,还是经常有很快乐的时候。比如发现了一个从沿海城市来的食材,它还新鲜得不得了!或者是前两天刚刚在餐厅吃到一个新食材,今天就在菜市场找到了同款。又或者仅仅是跟在特别会砍价的阿姨身后捡漏,以及和同样喜欢逛菜市场的朋友分享一些小tips,因为得来不易,这种买菜的快乐也是会被特别放大的!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本真食材品牌「南食召」的支持,如果你已经试过南食召的食材觉得不错,欢迎再试试新品。和买菜一样,常买常有,常吃常新! 【时间轴】 2:19 突然理解了菜市场老板们为什么不热情 5:33 北京的菜市场可以从夜里三点就开始逛 10:52 如何发现隐蔽的菜市场和宝藏摊位 17:44 给消费者和餐饮人提供信息的菜市场 29:40 菜本身应该是非常便宜的,歪瓜裂枣的 32:27 小时候的菜市场救赎了嘴馋的小孩儿 39:34 我们理想中的菜市场 43:25 和面对不理想菜市场时的补充方案 46:00 食物是一种画面,一种触感,一种馋劲儿 【本期鸣谢嘉宾】 黑麦,开过私厨,写着专栏,闲暇时间喜欢逛菜市场。 【本期配图】 1. 岳各庄、新发地、大洋路、十里河等主打批发的大型市场,附近的居民也经常去错峰捡漏 2. 独树一帜的三源里菜市场,价格偏贵,但食材相对特别且丰富 3. 鑫江南菜市场,北京市区内的温州菜市场,浙江飞地 4. 忘记坐标的昌平露天菜市场,自由生长的蔬菜们丰富且便宜 【本期配乐】 Mozart: Ein musikalischer Spass, K.522 - 1. Allegr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55分钟
12k+
1年前

53. 理想厨房 | 客厅是厨房,阳台也是厨房,厨房更是厨房

是在哪一刻开始对理想中的厨房有了切实的想象?是在磕磕碰碰的厨房空间里,希望未来的厨房可以更大;或是手忙脚乱做饭时找不到想用的笊篱,下定决心要整理整理;又或者被网上一张气质契合的厨房设计图戳中,希望以后的装修可以照搬;还是看到父母一同在厨房忙碌,觉得这就是厨房乃至家该有的模样。 在这个被描绘出来的「理想厨房」里,容纳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对过往生活痕迹的记录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讨。目前理想厨房系列已经有这些节目: * 理想厨房 #1 油烟出去,人走进来 * 理想厨房 #2 各用各的锅,各吃各的饭,日子还能过到一块儿吗? * 理想厨房 #3 做饭可以不必疗愈,但请保持浪漫 * 理想厨房 #4 选对家电是决定下厨体验的重要前置条件 这期理想厨房的嘉宾是我的一位老读者,我们从菜谱互相认识已经超过八年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共同成长的,这种共同成长不止是厨艺上的一起进步,也有在类似的人生阶段里,被类似的食物观念所滋养的体会。 第一次踏进他的厨房,我就觉得舒展得让人很喜欢,厨房虽小,却处处可以延展。无论是厨房占据这个屋子的面积,还是食物在生活里的比重,都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无所不在,却不觉沉重。 【时间轴】 2:47 跟做饭博主学处理食材和不同调味 5:03 延续自妈妈的搭配技巧和细节追求 13:17 在北京做家乡菜,需要建立新的食材认知 15:39 从一板一眼看菜谱,到可以随意自由组合 23:31 在局促的食材储备和业余时间里,简单做饭 27:24 「做饭在我这儿是一个有价值的事情」 39:29 理想厨房的设计:让客厅和阳台都变成厨房的一部分 43:15 理想厨房的理念:舒适的厨房是人和物和空间长期打磨的结果 46:44 理想厨房的选择:新的厨具代表着新的烹饪形式 52:39 理想厨房的理念:有认知,可尝试,就没遗憾 【本期鸣谢嘉宾】 斐然,江苏人,大厂打工人 【本期配图】 1. 客厅兼咖啡角,阳台也是厨房的一部分 2. 由阳台改装的操作台面 3. 一字型厨房的灶台,考虑到厨房进深,选了日式灶台 4. 一字型厨房的操作台 5. 从卧室方向看厨房,微波炉是放在阳台台面上的 6. 干货收纳,悬挂的小工具,和一些置物篮 7. 正对沙发的咖啡角 8. 靠近冰箱和餐桌的咖啡角 【本期配乐】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15 in B flat, K.450 - 3. Allegr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65分钟
10k+
1年前

52. 网红背后的乐山小吃

乐山在我心里一直是可以专门为了食物跑一趟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好吃好玩,消费不高,松弛又开心! 不过搜索社交网络上关于乐山美食的点评,难免也陷入一种选择困难症。毕竟有名的小吃已经十分有名,在游客的推动下早就发展到了极致,但各家出品从照片上看起来却差不太多,而且每种小吃都有夸有踩——这也是现在网红旅游城市的常见状态。 我索性任何功课都没做,直接上了高铁,想屏蔽社交网络,直接用舌头和眼睛感受这座城市。结果却无意中被一个个关于乐山小吃的故事所吸引,退后一步,真的有机会观察得更立体诶。 【时间轴】 2:16 判断跷脚牛肉好吃与否的标准 4:58 跷脚牛肉:从快餐到流行再到井喷,最后预制化 13:05 跷脚牛肉背后的码头文化 21:50 钵钵鸡是泡入味还是煮入味 29:48 油炸串串的风格流派和价格差异 36:17 没想到麻辣烫能吃这么贵 40:31 甜皮鸭:要多香?要多甜?要多肥? 45:51 其他没有进入游客视野的乐山小吃 49:34 社交媒体对一座城市餐饮行业的直观影响 【本期鸣谢嘉宾】 胡鹏,乐山人,城市导赏者。 【本期配图】 乐山苏稽古镇的牛肉汤锅,半煮半涮,还有搭配花椒和蒜片吃的风干卤牛肝 浅尝辄止的油炸串串,老板对五花肉很有信心 居民区卤味摊的甜皮鸭,卤味更浓,甜味更淡 网红店和菜市场的甜皮鸭,甜味更重,炸得更干 最后在家常菜馆吃了个肥肠鱼和嫩血旺 【本期配乐】 Mendelssohn: Octet in E-Flat Major, Op. 20- I. Allegr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田螺姑娘hhhaze 。

59分钟
13k+
1年前

51. 食在有趣 | 十年不同味,家常餐桌的隐秘变迁

最近因为食物又和新老朋友相聚了几次,在餐桌上我们讨论正在吃的菜式,热切分享此刻的体会,也忍不住回想和诉说从前的觅食经历。无论食物本身好不好吃,此刻都变得贯通又开阔,是非常完整且难忘的餐桌体验。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经常把食物作为一种介质,伴随着品味食物的过程,来讨论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食物这个介质直接透射出的人文地理、人际关系和成长体验。食物和藉由食物表达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是最好的餐桌话题。「食在有趣」就是这样一个系列,边吃边聊,饭都更香了! 家常菜是最真实的生活烟火,并且越家常就越容易叠加不同的经验和波动。这几次在成都和周边城市的家常小馆吃饭时,经常会点一些类似的家常菜式,而同桌的四川人表示他们的家常餐桌对此又有不同的阐述。这次的话题就由此而来,像往日里时有发生的餐桌话题一样。 【时间轴】 3:40 有些家常食材,家里永远常备 10:43 同一道家常菜,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模样 18:34 家常菜的不可能三角:好买,好做,好吃 27:30 家常食材的时令有多美妙~ 34:06 可这个时令感越来越模糊了 39:14 餐厅的家常菜又如何平衡时令和稳定 47:06 家常菜面对本地人或面对游客 51:53 当家常菜不在家乡,去到异地 1:05:13 当餐厅的菜式来到家里,变成新的家常 【本期鸣谢嘉宾】 Harry,译者,美食撰稿人。 【本期配图】 最近在成都吃的一些家常小炒 【本期配乐】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 III. Rondo - Allegr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田螺姑娘hhhaze 。

79分钟
14k+
1年前

50. 甜不是冰淇淋的缺点,无添加才是

夏天来了就要吃冰淇淋!现在满大街的冰淇淋店越开越多,走进一家店觉得好好吃啊!就把老板抓出来问一问怎么做到的(bushi 作为冰淇淋的一种,Gelato似乎正处于一个流行趋势中。和从小吃到大的其他冰淇淋不大一样:它质地绵密到难以挖取,同时矜贵得按球计价;它口味多变,不同的店甚至很少有完全一样的菜单;但要评价它好不好吃呢...目前看来还是深一脚浅一脚,时有惊喜,但下一个口味可能就又甜又齁又莫名其妙。 【时间轴】 1:24 冰淇淋的含糖量可能是吃不出来的 7:35 但能不能「拉丝」是能看出来的 13:48 不用添加剂会给冰淇淋带来什么? 20:39 Gelato和Ice Cream的区别 26:20 手工冰淇淋和工业冰淇淋的区别 32:08 Gelato店越开越多是一种怎样的趋势 35:43 什么口味最能判断一家Gelato店的水平? 39:52 丰富的菜单背后隐藏着哪些工作和预期 【本期鸣谢嘉宾】 非凡,Dip in Gelato研发总监。目前三家实体门店分别位于上海市富民路,威海路和新天地,官方账号及线上店铺:Dip in Gelato@小红书。 【本期配图】 这些年吃过的dip in 【本期配乐】 Mozart: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田螺姑娘hhhaze 。

52分钟
29k+
1年前

49. 理想厨房 | 选对家电是决定下厨体验的重要前置条件

是在哪一刻开始对理想中的厨房有了切实的想象?是在磕磕碰碰的厨房空间里,希望未来的厨房可以更大;或是手忙脚乱做饭时找不到想用的笊篱,下定决心要整理整理;又或者被网上一张气质契合的厨房设计图戳中,希望以后的装修可以照搬;还是看到父母一同在厨房忙碌,觉得这就是厨房乃至家该有的模样。 在这个被描绘出来的「理想厨房」里,容纳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对过往生活痕迹的记录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讨。目前理想厨房系列已经有这些节目: * 理想厨房 #1 油烟出去,人走进来 * 理想厨房 #2 各用各的锅,各吃各的饭,日子还能过到一块儿吗? * 理想厨房 #3 做饭可以不必疗愈,但请保持浪漫 厨房家电是大件,品牌多,功能复杂,不想超预算,关键是安好之后还不容易更换。盘点和测评市面上的厨房家电并不现实,毕竟很多使用经验是在按月甚至按年积累后才能拥有的体悟。但我认为在挑选厨房家电的时候,有一条经验是共通的:它得帮我省事儿,最好是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就省了事儿,这才是科技造福人类的精髓所在。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拥有超过90年净水经验的「滨特尔净水」倾力支持,作为全球知名的水处理设备公司,滨特尔的产品覆盖很多领域。他们还为本期节目特别提供了价值4000元的缤纯系列RO净水机,在评论区选一位朋友赠送!理想厨房,少不了好水。 【时间轴】 1:13 厨房家电的真香定律,从不信任到离不开 5:18 洗碗机:让做饭心态不再局促的前置 8:48 理想厨房的理念:是机器迁就人,还是人迁就机器 13:19 垃圾处理器:孤立于饮食习惯和下水管道的前置 18:24 有些厨房前置工作是个庞大的社会工程 22:42 净水机:以「后置」对抗无法改变的前置 26:56 理想厨房的选择:选对设计即选择省钱 30:08 饮食记忆和饮食文化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36:37 冰箱:选项过多,难达本质 38:30 理想厨房的选择:要么养成习惯,要么松弛心情 51:17 微波炉:需求两极化的厨房家电 56:20 蒸箱烤箱:空间即余裕 【本期配图】 田螺厨房的嵌入式家电三大件: 滨特尔滨纯系列RO净水机: 【本期鸣谢嘉宾】 胡波,小宇宙/即刻:@_hb_ 。家装设计师,播客「人间居住指南」主播。 【本期配乐】 Trumpet Concerto in D major- I. Adagi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65分钟
12k+
1年前

48. 可可豆价格狂飙,以后还吃得起巧克力吗?

看看无处不在的巧克力糖果、巧克力蛋糕和巧克力冰淇淋,以前哪想过有一天可能会吃不起巧克力呀!但可可豆期货交易价格翻了近三倍的新闻一出圈,真的很难忍住不问出这个问题。 在我们的记忆里,巧克力是日常中处处存在的食物元素。而这次可可豆涨价的蝴蝶翅膀掠过了西非海岸,在期货交易所里扑腾出了水花,又来到此时此地,就让人多少有些不由自主地,想要重新审视一下平时吃到的巧克力。 【时间轴】 0:07 可可豆价格涨幅一度赶超英伟达和黄金! 4:56 所以是什么原因让可可豆价格狂飙? 提及国家、地区和机构:加纳,象牙海岸(科特迪瓦),ICCO 国际可可组织 8:05 只有可可豆狂涨,咖啡豆没受影响吗? 10:06 日常使用巧克力的店主们正在加价囤货 14:00 工业巧克力和精品/原豆巧克力的区别 16:24 近年来,巧克力市场几乎只涨不跌 24:35 流行的巧克力风格,也会随时间变化吗? 提及精品巧克力品牌:Amedei,BONNAT,Pralus,Paradai 36:24 精品巧克力评奖是个什么样的甄选过程? 提及奖项:ICA 世界巧克力大奖,AoC 巧克力学院奖 42:45 吃巧克力的人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47:44 可可豆涨价可能带来的蝴蝶效应 🍫🍫两则逆可可豆涨价趋势而行的巧克力促销情报​! 美伢的淘宝店「巧盒ChocBar精品巧克力店」,品牌多口味全!正在参加淘宝大促,此时正是囤货最佳时机(美伢:平台大促可不比可可豆大涨带来的影响小……​ 我的淘宝店「田螺家精选」里的马达加斯加巧克力,拍任意3块送随机口味1块,保质期基本到今年9-10月份。这个品牌口味好,价格宜人,非常适合作为精品巧克力的入门之选~ 【本期配图】 一些吃过卖过的巧克力 【本期鸣谢嘉宾】 美伢,美食爱好者,长期深耕精品巧克力领域。公众号「巧盒ChocBar」,淘宝「巧盒ChocBar精品巧克力店」。 【本期配乐】 Camille Saint-Saëns - Africa, Op. 89 (1891)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55分钟
9k+
1年前

47. 上班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得做饭啊?

虽然有一部分职业便利,但能花大把时间在挑选食材和换着花样做菜这件事儿上,我知道我现在的生活对很多朋友来说,确实是一种很奢侈的日常。 后台时不时地会收到诸如「不知道你的菜谱是写给谁看的,我们打工人就想做点快手菜」的质疑,于是这种「奢侈」又得到了反复再三的确认。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下,聊起从前只道是寻常的点点滴滴,可能都会不小心变成一种冒犯。 这期「厨此以外」想聊聊这种困境,如果能借此厘清一些我们对日常的需求,和找到日常得以归位的轨迹,或许是个解决办法。而且这样的解决办法无需妆点,是最朴实耐用的。 【时间轴】 1:49 从前不觉得「日常」是个值得描述的状态 5:31 外卖这么方便,每天叫外卖也不是不行? 9:34 每天做饭吃饭,是不是一种无谓的重复? 18:14 「日常」是一种容易抓取的状态吗? 24:32 「日常」是有时代性的吗? 31:54 以为摆脱做饭的烦恼,就有空享受生活了 35:16 「白人饭」可能是健康饮食的无奈选择 42:17 「日常」也有一种奢侈化的趋势 50:10 如何在现在的社会结构里尊重自我,对抗系统 55:20 在鸡零狗碎的事儿上投注感情不值得羞耻 1:02:33 做饭是可以自由掌控的最小项目单位 【本期鸣谢嘉宾】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本期配乐】 Chopin - Ballade No. 1 in G minor Op. 23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71分钟
21k+
1年前

46. 生活就像菜市场,一点新一点旧,一点鱼一点肉

去每个城市都逛菜市场,一开始只是想知道这座城市都有什么物产,大家平时都喜欢吃什么。了解一座城市,从它的菜市场开始,因为这是最日常的地方。 这次来到温州瑞安,我觉得我对这座城市的理解比预期的深入了不少。原本只是想对比在曲折漫长的海岸线上,瑞安和北边的台州、温岭,南边的龙港、福鼎建立了怎样的一种衔接,却没想到只是在菜市场,就得以一窥这座城市的风格和「味型」。 我看到的瑞安是干净、少调味的,也是和气的,惜物的。新旧交杂,层次丰富。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本真食材品牌「南食召」的支持,我们希望理解食材的本味,也需要践行这份坚持。 【时间轴】 0:07 记忆中的旧市场,现在有了新模样 2:02 很少能在卤味摊感受这样淡雅又干净的风味 4:09 嫩到极致的熏鹅,甚至带着血丝 7:51 当地人在意猪的肥膘和牛的「背筋」 11:28 天价豌豆,特色盘菜,家常花菜 13:20 被吃到极致的「鮸鱼」 17:32 鲜味的广度:日常和季节,时时有鲜 24:01 鲜味的高度:鲜到极致!此地特有 28:08 鲜味的深度:腌制和风干 31:48 从来就有的旧食材,我们食用的新态度 【本期配图】 1. 看起来很淡雅的卤牛肉 2. 口感接近白切鸡的熏鹅 3. 餐厅里的「牛背筋」 4. 买牛肉必送韭菜 5. 两种豌豆,价格差三倍 6. 各色各样的鮸鱼制品,最中间的就是鱼胶冻 7. 当季的「刀蛏」 8. 鲜味爆炸的「红蛋曲」 9. 个头非常大的「鹅颈藤壶」 10. 不同规格的牡蛎和生蚝 11. 各种海鲜类腌制品 【本期鸣谢嘉宾】 杜克,「南食召」老板。 【本期配乐】 Le Carnaval des Animaux, R. 125- VII. Aquarium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

35分钟
1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