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3+N》好久没更新了,今天我们来一条干货。内容是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论坛中最核心的一场。这个论坛应该说是目前中国汽车领域级别最高的行业会议之一了。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一线企业、创新企业的领导,来的比较齐,他们也会分享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新看法。本次论坛是3月15日-17日在北京举行,其中16日下午的这一场“高层论坛”,是最核心的。上半场是除了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之外,还有来自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住建部、国资委的领导。考虑到时间的原因,我们主要分享万钢主席的讲话,以及下半场的内容,一共是12位嘉宾,除了万钢主席,欧阳明高院士,是这个领域的科技话事人以外,还有一些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大佬,可以说他们讲的内容含金量很高。比如说,欧阳明高系统的回应了现在舆论对新能源的质疑,李斌提出了关于电池寿命的重要问题,而余承东再次口吐莲花。参会人员,和去年的会议相比,李想没有出席。下面我就把几个主要的演讲内容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内容分为上下集,上集包括: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万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长安汽车总裁 王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吉利控股集团总裁 极氪智能科技CEO 安聪慧。同时我会标注出每个人演讲开头的时间,以便大家直接收听。 00:01:39 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万钢 00:32:57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01:11:00 长安汽车总裁 王俊 01:26:5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 01:35:34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 极氪智能科技CEO 安聪慧
2024年的美国消费电子展,也就是CES,上周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因为结束了疫情阻隔,而再次受到中国车企的关注。所以趁着参加CES的中国同行回国,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这几年,CES格外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已经成为车企、零部件企业展示新技术的秀场。中国的汽车同行,有很多人来CES参展和交流,他们的感受如何呢? 我们今天邀请的嘉宾,包括: 车联天下董事长 杨泓泽 一品汽车创始人 周树远 AutoXing车邢创始人、前中国汽车要闻主编 邢磊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 杨宇欣 主持人是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和寰球汽车副总编辑张坤。 以下是本期节目要点: 04:47 杨泓泽:CES对中国企业“不友好”,看新技术也低于预期; 08:23 杨泓泽:CES100年很有纪念意义; 09:48 杨泓泽:我们已经熟悉中国企业的技术亮点,参展更应面向美国; 14:46 杨泓泽:汽车行业亮点:芯片引领舱、行、泊一体技术; 16:56 杨泓泽:舱、行、泊一体芯片有哪些突破? 20:29 周树远:中国车企大多和供应商一起参展,吉利团队作战; 23:26 周树远:路特斯“莲花宝座”技术带来视觉震撼; 26:11 周树远:人工智能大行其道,跨国巨头合作成为趋势; 29:44 苏雨农:拉斯维加斯办CES,综合优势强大; 35:56 邢磊:全景式介绍CES汽车产业链的参展亮点; 48:09 杨宇欣:汽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芯片;黑芝麻来“汇报演出”; 57:19 苏雨农:中国汽车企业和供应商合作参展,也有策略性的考虑。
2024年1月5日,吉利银河品牌的第三款车型E8上市,售价17.58万-22.88万元。这款产品,被吉利称为高价值的旗舰纯电,而且这款车是基于SEA浩瀚架构,和极氪、smart、路特斯的产品同源,非常有竞争力。而且对比亚迪汉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可以说这款车,不只是单一的产品价值,更为2023年智能汽车的激烈竞争带来了新的参照。因此,寰球汽车在发布会之后,第一时间邀请专家分析银河E8的竞争力,同时聊到了吉利和比亚迪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以及800V等热门新技术的特色。 本期节目的嘉宾包括: BAO爱车工作室创始人 鲍家翔 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总监 王显斌 电动生活创始人 魏士钦 主持人是: 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寰球汽车副总编辑 张坤 以下是本期节目要点: 01:54 张坤:银河E8给我印象最深的两点; 06:07 鲍家翔:车身比例体现中国品牌原创实力; 09:40 鲍家翔:我对银河E8有两点不满意; 11:30 鲍家翔:吉利的卫星通信、算力中心是特色; 20:24 王显斌:大集团做智能汽车成本优势越来越大; 28:18 王显斌:吉利和比亚迪的供应链形成错位竞争; 34:58 王显斌:哪些供应链企业出于强势状态? 39:31 魏士钦:车企力推800V,有哪些优劣势? 49:21 魏士钦:苹果将来能不能靠生态占据汽车市场? 55:56 魏士钦: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三大竞争点; 63:55 张坤:吉利银河追着比亚迪打; 66:40 苏雨农:眼见为实,买新能源车不要只听忽悠。 (部分采访内容来源于发布会现场,略有嘈杂请见谅)
12月28日,小米汽车举行了技术发布会,雷军演讲2小时40分钟,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亮相,这可以说是年底前最受关注的汽车行业事件。在这次发布会上,雷军详细讲解了小米在电机、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的技术实力。也立下了很多flag,比如造一辆媲美保时捷、特斯拉的Dream Car,比如15-20年成为世界前5。 雷军也曾经说过,小米汽车“首战即决战”,那么,小米这场发布会表现是否符合预期?小米首款汽车SU7的实力如何,小米汽车的发展前景怎样?在发布会结束之后,寰球汽车第一时间邀请了三位专家,一起讨论。大家可以说聊的非常充分,非常有养分。所以今天这一期内容也比以往要长。 本期节目的嘉宾包括: 知名数字经济学者 刘兴亮 Autolab 创始人 赵奕 《财经》杂志高级研究员、《财经十一人》汽车编辑 尹路 主持人是: 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寰球汽车副总编辑 张坤 以下是本期节目要点: 01:31 张坤:开场白:小米汽车为什么受关注; 05:13 苏雨农: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 雷军为什么讲了2小时40分钟; 11:32 刘兴亮:“亮三点”评小米汽车,雷军化了最精致的妆; 18:49 刘兴亮:小米汽车会以何种策略构建自己的优势; 27:13 刘兴亮:小米汽车会不会靠软件收费? 32:23 刘兴亮:华为是不是小米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 39:21 赵奕:小米相当于对2024年主流智能汽车配置进行了预言; 44:21 赵奕:小米汽车长期看生态,短期看车本身的“战力”; 46:17 赵奕:小米汽车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激烈的竞争环境; 50:19 赵奕:智能汽车企业在“泥泞的路上”跑马拉松; 53:26 尹路:建议小米管控好自己的价格预期,能不能到“1字头”; 62:53 尹路:小米汽车为什么“致敬”这五家友商? 66:11 尹路:小米汽车的核心技术到底是不是完全自研? 70:24 尹路:没有合资车企带来产业链,也没有今天中国汽车的进步; 74:14 尹路:大模型的爆发,让小米赶上了智能汽车入场时机; 78:14 尹路:小米这种新企业的研发强度是传统企业无法相比的; 80:11 张坤:极氪007、星纪元ES、智己L6都可以作为小米参照系; 85:38 苏雨农:2023终局,2024开局,竞争越来越狠。 最后想问一下,大家觉得小米SU7价格是多少? 小米汽车发布会现场(苏雨农 摄) 小米汽车发布会现场(苏雨农 摄) (部分交流过程中有杂音,敬请见谅)
近期,面对汽车行业“内卷”的形势,从业者之间“自律”的话题成为热点。未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格局不断变化,“法”是汽车行业最好的“通行证”。近期,寰球汽车以“汽车与法制”为主题,围绕着企业运营、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展开系列讨论。前四期,我们分别探讨了网络水军,数据安全合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汽车设计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话题。这次我们将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进行探讨。 前几期聊的都是和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话题,这次在一定程度上,是站在员工的角度,可能更受大家关注。汽车行业内卷的具体表现,会体现在车企员工的工作上。包括经常性的加班,企业困难情况下的欠薪和裁员。也包括近期有媒体报道,某些用人单位和劳务公司,甚至蛇头合作,通过虚假挂靠残疾证,来减免残保金。这些情况下,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嘉宾,分别是: 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杨成刚 律师 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常务理事 段冬 主持人是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和寰球汽车副总编辑张坤 本期节目要点: 01:50 苏雨农:先盘点一下车企员工劳资纠纷的主要情况; 08:09 杨成刚:详解加班:时间和利益保障,如何维权; 16:19 杨成刚:详解裁员:裁撤派遣员工风险更大; 22:50 杨成刚:详解残保金:“挂靠”残疾证有何种危害; 34:39 段冬:加班往往是低效的表现,是老板焦虑的表现; 43:34 段冬:人力资源要成为企业组织效能发展的专家; 51:20 段冬:不能既讲原则又讲感情,“奋斗者协议”有没有用; 59:00 张坤:价值观的冲突无关对错,企业发展就是筛选的过程;
11月28日,奇瑞和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智界S7上市了,售价24.98万-34.98万元。这款车虽然和奇瑞星途全力打造的星纪元ES同出一门,但是,由于华为的加持,让这款车备受关注。同时,11月26日,长安汽车和华为官宣,在智能汽车领域战略合作,也就是华为将车BU剥离,并且由长安等汽车企业入股。为什么华为这一段时间在汽车领域有如此之多的动作,该如何看待华为与长安等汽车企业的合作?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这款智界S7实力如何?本次我们邀请了三位参加智界S7上市发布会的朋友们连线,谈谈对这款车,以及对华为未来发展的看法。他们分别是: 寰球汽车副总编辑 夏天龙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李颜伟 汽车大公司 主理人 韩佳 主持人是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 和 寰球汽车副总编辑张坤。 以下是本次节目内容: 03:49 夏天龙:余承东讲车收敛了,“比优秀更优秀”; 08:38 夏天龙:余承东现场CUE一汽,引发一汽相关股价大涨; 09:36 夏天龙:智界S7现场演示自动泊车功能成为亮点; 12:37 夏天龙:奇瑞在智界S7的后续工作中起到什么作用? 15:57 夏天龙:智界S7和同门的星途星纪元ES有什么区别? 27:33 李颜伟:华为拆分车BU,给员工的条件很不错; 30:32 李颜伟:华为会给合作伙伴技术上的优先级吗? 33:37 韩佳:华为的能力已经涉及到传统汽车的优势领域; 37:50 韩佳:唯一能和特斯拉抢纯电轿车市场的就是华为; 40:50 韩佳:智能驾驶的后续竞争,还是看数据; 42:50 苏雨农:华为的品牌势能,为打造新汽车品牌带来巨大优势; 49:45 张坤:华为和长安的合作,为什么对长安的促进非常大? 56:32 苏雨农:华为剥离车BU,是为了消除车企的戒心。 (部分环节在室外录制,略有杂音,请见谅)
11月9日,寰球汽车主办了“乌镇咖荟·汽车夜话”。在这次会议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华荣,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建军,这三位中国车企的掌门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汽车飞速发展,在产品、品牌、技术、以及出口等领域快速突破。但是,今年以价格战为代表的“内卷”,也让行业人士陷入深深的焦虑。中国汽车的发展应该走向何方,这些看不懂、摸不透的问题应该如何理解?三位重磅级人物难得坐在一起,如此规格的阵容相当罕见,他们都可以算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灵魂人物。他们所创立或者管理的企业,是中国汽车品牌的旗帜,也是中国汽车转型升级的引导者。他们从事汽车行业二三十年以上,经历过波折,见得多,看得透。他们对中国汽车的现在和未来,有充分的发言权。在这场对话中,在智能化、全球化、可持续、新能源等热点话题上,三位董事长有相当的共识,但也突出讲解了自己企业的优势。有些内容,在网上也成为了热搜。因此,本期节目,将这次重磅对话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对话的主持人是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 节目要点: 02:29 朱华荣:汽车行业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还要创造价值。 03:27 李书福:我们有两条线,一条是道德底线,一条是法律的高压线。 04:33 魏建军:假如高质量发展,干死一个算一个,那今天就不要谈了。 06:47 李书福:我们还得谦虚一点,中国汽车工业和全球比起来,差距是存在的。 09:22 朱华荣:汽车产业是永不停息的马拉松比赛,要看长期可持续的体系能力。 11:05 魏建军:水军真能用舆论说成罗刹海市,特别不公平。 13:09 朱华荣:长安汽车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17:17 魏建军:我们不通过粉饰业绩来获得资本收益,这不是汽车的初衷。 18:01 朱华荣:国际化一定是长期主义,既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20:15 魏建军:“走出去”不会一帆风顺,关键是是“销地产”。 22:03 李书福:汽车工业必须是全球化的产业。中国要与不同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26:33 魏建军:我们没有“技术向善”,谁的车大,谁就挣钱多。 29:13 朱华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全球,当前是最好时机。 32:15 李书福:吉利现在重点在研究甲醇汽车。 37:55 李书福:对汽车行业要存在敬畏之心,不以眼前成败来决定企业的长远。 42:23 魏建军:长城要有危机意识,越一帆风顺,问题反而越大。 48:02 朱华荣:新能源车一定会成为移动储能单元,变成可进化的智能机器人。
11月17日开幕的广州车展,是汽车行业年前的最后一出大戏,很多热点新品亮相,关注度超出预期。这次节目我们就来聊聊广州车展,我们邀请的两位嘉宾分别来自广州和上海,分别是广州交通广播 钟鸿飞、《禾颜阅车》合伙人 颜光明 ,他们各自参加广州车展至少有20年历史了,可以说是阅车无数,他们对车展是怎么看的呢?本次节目主持人是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以下是本期节目要点: 04:41 颜光明:广州市场相对开放,广州人比较懂车,广州车展接地气,人性化; 12:41 颜光明:广州车展新能源车“产品秀”太夸张,和油车的传播思路不一样; 15:54 颜光明:以前造车是为民生,为老百姓,现在是为资本造车,加剧行业无序; 21:20 颜光明:汽车高管成了演说家,买这样的车靠谱吗? 24:45 颜光明:MPV趋于豪华,如果群起效仿,还是普通家庭用车吗? 26:12 颜光明:有些新能源车“有设计,没文化”,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29:31 颜光明:MG和领克都是拿来主义,但领克把西方设计语言转化为年轻人喜欢的形式; 32:59 颜光明:新能源车也应该回到原点,10万元才是主流用户需求,“德要配位”; 40:19 钟鸿飞:今年车展人气很爆,标志着行业的增长; 41:22 钟鸿飞:我订了一台普拉多,“老广”对这个车很有情结,情怀和品牌依然有意义; 44:32 钟鸿飞:很多新能源车用户又换回燃油车,合资企业做燃油车也依然能够生存; 47:44 钟鸿飞:日系企业发展比较难,合资企业需要更多的向低线城市下沉; 52:21 苏雨农:合资企业的价值显然不可忽视; 56:04 苏雨农:产品理念的争议可以存在;对“网红车”高声量的背后,要有思考。
这次我们聊个很有趣的话题,现在大家买车,都会关心老人、孩子。而且智能汽车的竞争日益激烈,车企也在挖空心思寻找适合的场景,以及新的概念,特别是家庭生活、亲子场景,成为了热门话题。而且很多车企,正是靠一些产品亮点,以及贴近真实生活的话术,打动了消费者。然而,这些眼花缭乱的功能,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大家开车带孩子,关心的是什么?我们邀请了几位女性嘉宾,也是跟亲子场景紧密相关的朋友们,一起来交流。作为典型用户,她们提出的想法非常实际且有见地。 此外,在本次内容的下半场,作为一款新上市的,面向亲子市场的车型,极狐考拉也被作为重点的分析对象,嘉宾介绍了一些有趣的产品细节,以及对亲子驾车场景的理解,对于带小孩的家长来说,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这期我们邀请的嘉宾包括: 亲子博主,资深广告演员、模特、主持人,北京车展模特大赛季军 王琳娜 儿童模特培训,“金潇美育”品牌创始人,2011世界超模大赛全球亚军中国区冠军 张金潇 极狐汽车技术品牌总师 张迪 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寰球汽车编辑王延东。 以下是本期节目要点: 07:00 王琳娜:母亲独自开车带孩子,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10:53 张金潇:后排适当的娱乐方式,对带孩子有好处; 12:55 王延东:家长在驾驶时,特别需要观察孩子的状态; 16:11 苏雨农:盘点一下,智能汽车所有跟亲子场景有关的功能; 21:18 王琳娜:智能汽车孩子最喜欢的功能是什么; 22:55 张金潇:小朋友学习太辛苦,希望上车就能睡觉; 27:06 王延东:希望有个儿童专属座椅; 27:51 苏雨农:希望座椅更“禁脏”,不留卫生死角; 30:09 王琳娜:新能源车更适合孩子,但我为什么不换新能源车? 39:53 张迪:后悔孩子生早了, 现在智能汽车解决了哪些问题; 48:02 张迪:考拉有哪些新功能,居然能让车主泪光闪现? 58:04 王延东:极狐考拉的一些功能细节,是连家长都没想到的; 60:02 张迪:“陪伴价值”是研发亲子车的初衷; 65:47 张迪:四类人群是目前极狐的主要订户; 70:39 王延东:为孩子花钱不在意,亲子场景值得开发; 71:54 苏雨农:大彩电、摄像头。。。如何辩证的看待亲子场景。 嘉宾们颜值很高,说话声音也好听,但毕竟这是音频节目,无法展示形象,所以附上两位模特女嘉宾的照片。 王琳娜 张金潇
大家好,欢迎收听《汽车3+N》。这是一档周更的,以汽车行业热点为主的播客栏目。欢迎大家关注本节目的同时,也请大家在各大主要平台搜索“汽车长镜头”,观看其他视频、图文内容。 近期,面对汽车行业“内卷”的形势,从业者之间“自律”的话题成为热点。未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格局不断变化,“法”是汽车行业最好的“通行证”。近期,我们以“汽车与法制”为主题,围绕着企业运营、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展开系列讨论。前三期,我们分别探讨了网络水军,数据安全合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话题。这次我们将从汽车设计的角度进行探讨。 说到汽车设计上的抄袭,相信很多车友都有清晰的印象。比如说“保时泰”、“皮尺部”这样的词汇,这也是中国汽车起步阶段的重要特征。如今,中国的汽车品牌走向世界,中国企业也在培养自己的设计团队,广泛利用全球资源,聘请高手。在设计方面的抄袭,法律界限在哪里,如何理解中国汽车在设计方面的进步?怎么看如何智能汽车设计的趋势? 这期我们邀请的嘉宾包括: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卢国曦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讲师 伊初文化创始人 王洪浩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 马钧 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寰球汽车副总编张坤。 以下是本期节目要点: 04:49 卢国曦:汽车设计上的抄袭,主要涉及哪个领域,法律保护的是哪些方面? 07:09 卢国曦:如何判定设计上的侵权,法律判定上的依据是什么? 10:26 卢国曦:儿童玩具车、老年代步车,算不算侵权? 13:05 卢国曦:本田与双环,路虎和江铃,看似同样的侵权,为什么判决结果不同? 16:40 王洪浩:中国汽车有哪些品牌和产品,在设计上值得称赞? 20:17 王洪浩:外国顶尖设计师给中国汽车带来了什么? 23:40 王洪浩:中国的新汽车,玩的新概念,所谓的新,在设计上应该体现出哪些特色? 26:36 王洪浩:如今的中国智能汽车,是否还有借鉴、模仿甚至抄袭的问题? 32:00 马钧:您怎么看待致敬、借鉴和模仿的关系? 33:59 马钧:怎么看当前中国智能汽车设计的趋势,存在哪些局限和问题? 35:41 马钧:现在的中国品牌是否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或典型特征? 41:07 张坤:如何辩证的理解汽车设计的借鉴和创新; 45:35 苏雨农:总结:从模仿到原创,关键是要有赶超的信念。
近期,面对汽车行业“内卷”的形势,从业者之间“自律”的话题成为热点。未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格局不断变化,“法”是汽车行业最好的“通行证”。近期,我们以“汽车与法制”为主题,围绕着企业运营、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展开系列讨论。前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网络水军方面,以及数据安全合规方面的话题。这次我们将从上市公司数据披露的合规,以及企业发布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等角度进行探讨。 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销量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面对资本市场,无论是上市公司要实现良好的业绩,还是创业公司需要融资,很多企业会刻意的把数据美化和包装。但是这种包装的界限是什么,在华丽的PPT背后,如何去识别企业的真实状况?特别是,法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义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上市公司如何坚守法律的底线?由此,我们也谈谈对内卷状态下,中国汽车企业的生存方式。 这期我们邀请的嘉宾包括: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吴涵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 朱刘丹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 张君毅 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汽车预言家总编辑张坤。 以下是本次节目要点: 06:37 吴涵:上市公司披露数据,基于哪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具体要求; 13:15 吴涵:监管更加严格,财务信披违规比例最大; 14:53 吴涵:信披违规的责任后果是什么;上市公司应如何保障信披真实性; 20:50 吴涵:一些夸张的数据,不切实际的承诺,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23:36 朱刘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般采取哪些方法; 28:31 朱刘丹:为什么有时候中介机构难以发现财务造假的问题; 29:55 朱刘丹:谈谈乐视案例,违法违规出现在哪些方面; 33:58 朱刘丹:证监会格外关注“存贷双高”; 37:31 张君毅:看企业的数据,要多看一层,要看资本市场的态度; 39:05 张君毅:如何判断创新企业的发展潜力,维度越来越多; 44:32 张君毅:当前投资人怎么看创新企业的价值; 48:26 张君毅: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大部分新能源企业不盈利; 54:52 苏雨农、张坤:简单谈谈中国汽车应该以什么身段出海;
慕尼黑车展刚刚结束,这次慕尼黑车展,因为有诸多中国企业参加,而成为热点。而且,慕尼黑车展从法兰克福车展演化而来,其来自汽车故乡的行业地位,和上半年上海车展并重。那么,这次车展体现了什么特点,有什么重点产品,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中国企业参展,中国和德国这两大汽车市场的“交流”与“交锋”,又体现了什么趋势?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来自主机厂、供应商和媒体的三位嘉宾共同讨论,他们是: 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 吴保军 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规划与市场总经理 吕鹏 名车志 执行主编 刘勍楠 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汽车预言家总编辑张坤。 节目要点: 01:00 苏雨农:看慕尼黑车展的三个意外点 03:25 吴保军:慕尼黑车展和此前的国际车展有很大不同 05:11 吴保军:零跑为何选择慕尼黑车展做全球首发 09:54 吴保军:出海的关键,还是要看消费者的认可 13:12 苏雨农:中国4S店开到晚上10点,德国企业怎么竞争 18:03 吕鹏:慕尼黑车展注重可持续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2:55 吕鹏:欧洲同行怎么看中国智能驾驶快速发展 23:37 吕鹏:中国智能企业面向世界发展的三大挑战 33:50 刘勍楠:慕尼黑车展印象最深的一款车 38:18 刘勍楠:点评参加慕尼黑车展的中国车 43:56 刘勍楠:德国企业对碳中和格外重视,而不只是新能源车本身 49:03 苏雨农:Open Space区域为什么受欢迎,成为旅游项目 52:27 张坤:中国企业参展,可以唱“赞歌”,还没到唱“凯歌”之时 58:05 苏雨农: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大规模参加慕尼黑车展 63:59 补充:关于欧盟准备对中国车企进行反补贴调查 慕尼黑车展展馆 设在慕尼黑皇宫院落里的奔驰外展展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