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对汽车行业“内卷”的形势,从业者之间“自律”的话题成为热点。未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格局不断变化,“法”是汽车行业最好的“通行证”。近期,我们以“汽车与法制”为主题,围绕着企业运营、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展开系列讨论。上次,我们主要探讨了如何理解车企的“道德战”,以及关于网络水军方面的话题。这次我们探讨的主题是数据合规的有关内容。 在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数据的价值被快速放大,包括了公共数据、商业数据、科学数据、个人数据等等。很多车企提出的“千人千面”、“懂你的汽车”,或者一些沉浸式体验、个性化功能,都和用户数据的使用直接相关。也不只是汽车的行驶数据和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用户从看车到买车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包括车企通过APP、微信群等方法构建私域流量,做用户运营,同样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数据应该如何使用,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对于车企来说,同样是需要守住的红线。 当然对于车企来说,自己产品的数据、技术研发的成果,也是重要数据资产。国内有不少智能汽车企业,发生过类似的纠纷。所以从企业内部的管理来说,同样需要构建数据管理的体系,有管理,有监督,有技术保障,也有法律保障。国家对于数字经济非常重视,近年来也不断完善法律进程。本期节目就是对数据合规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 这期我们邀请的嘉宾包括: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团队 高级律师 赵佳 上海数策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椿琳 泉峰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数字官 吴钢 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汽车预言家总编辑张坤。 以下是本次节目要点: 07:00 赵佳:有关数据合规的三个基础性法律,以及汽车领域的条例; 15:28 赵佳:汽车企业怎么做好数据合规;数据资产的“三确”体系; 21:37 赵佳:企业财务数据和安全数据的区别; 25:54 张椿琳:大数据企业如何与主机厂配合做好数据安全; 30:19 张椿琳:哪家车企数据安全做得好; 32:32 张椿琳:关于数据安全的最大课题就是中国品牌的国际化; 35:48 张椿琳:怎么看用户体验便捷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 43:18 吴钢:汽车行业和电动工具行业在数字化方面的差异; 46:39 吴钢:汽车企业有关数据合规的组织架构; 49:30 吴钢:企业做数据合规涉及哪些方面的成本; 53:04 张坤:数据合规是一种思维的重构; 58:48 苏雨农:“法”是汽车行业的通行证,数据安全任重道远。
近期,面对汽车行业“内卷”的形势,以及“水军”、“价格战”等内耗,从业者之间“自律”的话题成为热点。未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格局不断变化,“法”是汽车行业最好的“通行证”。近期,我们也将以“汽车与法制”为主题,开展系列报道内容。此次第一期,将从相对具象的水军和舆论传播等问题入手,邀请各方专家,展开讨论。 这期我们邀请的嘉宾包括: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 杨学良 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张洪忠 教授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孙良娟 律师 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汽车预言家总编辑张坤。 以下是本次节目要点: 01:10 张坤:为什么要谈汽车企业“道德战”? 14:24 杨学良:倾听建设性意见,反对裹挟情绪,制造虚假信息,不能突破道德底线; 22:39 杨学良:道德战就是依法合规,以及从消费者利益出发,吉利是怎么做的; 28:23 杨学良:公关界的七大原则是什么; 34:37 张洪忠:首先要界定水军的外沿和内涵; 36:15 张洪忠:要将正常的网络营销,和恶意攻击区别开;更需要防范AI水军; 40:15 张洪忠:社交媒体像水,流向满足“窥视欲”的话题; 43:41 张洪忠:“蹭流量”型的攻击,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49:21 孙良娟:判断水军恶意攻击的三个因素; 52:39 孙良娟:企业商誉受到损失,很难具体量化; 55:19 孙良娟:悬赏举报水军,一举多得;遭遇侵权及时报警; 62:07 张坤:水军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手段,是对“中国制造”的损害; 71:31 苏雨农:引导舆论要有度,对“法”的理解要逐层深入。
8月1日,长安福特官宣,正式接手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业务。也就是说,福特的Mustang Mach-E这样的产品,以及福特电马的销售渠道将并入长安福特。原有的电马独立直销体系,切换到长安福特的销售体系。不同于美国的良好表现,福特电马在中国两年的销售并不成功,这样的调整之后,对120年历史的福特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如何?特别是,福特电马不再采取直营模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直营模式本身的问题?我们由此展开,深入的谈一谈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渠道模式。这期我们邀请了汽车渠道专家安阳,和我们共同讨论。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汽车预言家总编辑张坤。 节目要点: 02:50 张坤:福特电马并入长安福特,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也许能带动长安福特的关注度; 09:13 苏雨农:从全球看,福特状况相当不错,也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 16:07 安阳:福特电马“回归”传统渠道,是大企业的一种“退路”,在保客渠道有保证; 22:45 安阳:直营的根本意义是价格相对统一和直联用户;新能源车企并不一定直营; 34:34 张坤:福特中国,大众中国。。这些外资品牌的“驻中国办”是干什么的; 39:45 安阳:外资品牌也在继续尝试独立品牌+独立渠道的销售; 41:31 苏雨农:外资品牌“驻中国办”应该向大众中国学习,必须对中国市场做快速反应; 44:19 安阳:商超店在大城市有长期存在价值,在大商场买新能源车已经成为消费者习惯; 47:27 安阳:新能源渠道新动向:服务区、加油站、家具城卖车,看好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城; 55:02 苏雨农:新能源的新渠道,就是一种新的聚合,体现三个特点; 59:02 总结--张坤:进口车大概率卖不好; 63:21 总结--安阳:渠道形式不分好坏,长期共存; 65:28 总结--苏雨农:外资品牌要应时而动,中国合资企业将进入反哺外方阶段。
这期节目是一次串台,我和专注于数字经济,研究新模式的DTC Lab合作。由我和DTC Lab制作人艾勇共同完成。这是我第二次参加DTC Lab的节目。这次主要交流的,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企业的下一步走势。除了包括对蔚来、小鹏、理想三家企业战略和前景的分析之外,也谈及了今年价格战等因素,对车市的影响。节目是6月录制的,在一些数据上,和当前的情况相比,有些迟滞了。特别是,在这之后,又发生了大众汽车集团投资小鹏汽车的重要事件。不过对于行业大势的分析判断,仍然非常值得一听。以下是节目内容。 03:15 交代背景之后的正式开始时间。
今年以来,很多车企推出或准备推出城市NOA功能。所谓NOA就是Navigate On Autopilot,指的是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或领航辅助驾驶。从功能上来讲,就是从A点到B点,设置导航,可以实现自动超车、变道、上下匝道等功能。那城市NOA,就是可以在市区的非封闭道路内,执行A到B的辅助驾驶。但由于仍然属于L2级辅助驾驶,驾驶员的手不能离开方向盘。城市NOA可以称之为智能驾驶的一大进步。但是,城市NOA体验如何,会不会让消费者接受,能不能成为自动驾驶的突破点呢。我们今天请到了两位嘉宾,分别来自媒体和智能驾驶企业,来探讨这一问题,分别是: 类星频道创始人 郑晓康 轻舟智航生态市场&公共关系部副总裁 霍静 同时参与本期节目主持的包括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寰球汽车副总编辑张坤。 节目要点: 01:17 张坤;今年开始,城市道路“点对点、不接管”的辅助驾驶,成为热门; 04:53 苏雨农:简要盘点各家车企进入城市NOA领域的现状和计划; 11:22 郑晓康:目前阿维塔综合体验最好,当更多车企不再依赖地图,整体体验会更好; 15:30 郑晓康:特斯拉FSD如果进入中国,技术很先进,但体验未必能超过中国品牌; 17:49 郑晓康:人机交互、博弈,是城市NOA的难点; 25:26 郑晓康:理想汽车的“通勤”模式,有助于更多城市快速完善智能驾驶能力; 29:48 郑晓康:如果“通勤”模式在更多城市完善,城市NOA可能迎来转折点; 33:12 霍静:自动驾驶企业和主机厂合作,技术门槛、边际成本,以及整合管理,是主要难点; 38:28 霍静:如何看待激光雷达与视觉方案,以及有图无图方案的差异; 44:15 霍静:从L4到L2,不存在“降维打击”; 46:42 霍静:轻舟智航基于地平线单征程五芯片打造的视觉方案有何特色; 50:37 张坤:自动驾驶10年内都不可能实现; 55:59 苏雨农:智能驾驶从“噱头”到刚需,城市NOA能给用户很好的教育,中间也会有“牺牲”。
这次我们聊一期和汽车文化有关的内容,古德伍德速度节今年7月13-16日在英国如期举行,这是世界汽车领域最具知名度、规模最盛大的汽车文化活动。今年的古德伍德速度节有何特色,有哪些新车参与,为什么中国没有这样的亮点鲜明的汽车文化活动?我们邀请了两位参加过古德伍德速度节的嘉宾分别交流,他们分别是风度汽车事业部 副总经理 刘鸿仓,《一品汽车》创始人兼CEO 周树远。参与本次节目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寰球汽车副总编辑张坤和夏天龙。 以下是本次节目要点: 04:05 刘鸿仓:古德伍德观感:各品牌拿出压箱底的好东西,观众是玩儿起来的感觉; 15:45 刘鸿仓:英国的汽车工业还剩下什么?英国人对“速度”的理解还是顶尖的; 20:24 刘鸿仓:去看古德伍德,顺便游览英国,有哪些和汽车有关的景点; 24:52 刘鸿仓:勒芒、圆石滩。。。不同的经典汽车IP,都值得亲身体验; 28:12 周树远:古德伍德观感:比疫情期更加人声鼎沸,让人发自内心的激动; 30:56 周树远:速度节与路特斯有75年渊源,F1车手巴顿前往路特斯展台; 35:13 周树远:多家中国品牌参与速度节,电动车时代带来参与机会; 37:31 周树远:如何建立中国的汽车文化品牌,要有经典车一席之地,要有文化自信; 44:31 周树远:有关古德伍德的一个惊喜彩蛋; 45:26 苏雨农:如何观赏古德伍德速度节?补充一些实用信息; 52:02 张坤:也许中国需要体现自己特色的汽车文化活动; 62:45 夏天龙:我们向往的古德伍德,是一种爱车的感觉。 古德伍德速度节没去过,放一张同期的英国皇家纹身会上的照片,虽然噪音对小孩并不好,但是从小举家参与这些活动,算是一种难得的文化熏陶吧。
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汽车产销数据。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这个增长,是对比去年疫情较为严重的阶段,幅度并不算大。但是从单月销量来看,是逐月上升的。具体来看,新能源车保持大幅增长,上半年销售374.7万辆,同比增幅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其中,6月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创造历史新高。中国品牌上半年市场份额达到53.1%,比上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出口形势也比较喜人,达到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在这些优异数据的背后,是汽车行业所有人都强烈感受的内卷,是持续不断的价格战。降与不降,还引发了不小的社会争议。应该如何解读当前的产销数据,对下半年的市场前景怎么看。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两位专家,分别是乘联会秘书长 崔东树 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 王都。同时,参与本次节目讨论的还有: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寰球汽车副总编辑张坤和夏天龙。 节目主要内容: 02:27 张坤:车市已经存在一种期待降价,不降不买的情绪; 08:29 崔东树:乘用车上半年走强,零售逐月回升,内需、出口良性互动,利润相互支撑; 13:13 崔东树:7-9月可能进入淡季,下半年压力逐步体现;插电混动亮点突出; 16:04 崔东树:三月价格战给消费者预期带来影响,下半年降价潮会降温; 22:28 苏雨农:先概述一下王都会长的观点(王会长的连线因网络原因信号受影响) 28:12 王都:对形势没有那么乐观,流通协会针对经销商退网情况,研究退出机制; 34:44 王都:促进汽车消费,要取消限制消费的措施,比如北京、上海等地; 44:11 王都:价格战的根本,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以往降价都是出现在销量下滑的年份; 50:16 张坤:对限购的现状感同身受,调控措施过于集中在销售环节,缺乏使用环节的调控; 55:22 苏雨农:徐长明主任认为今年前低后高,下半年趋于正常; 58:10 张坤:不要被产销数据所迷惑,经销商压力日趋增大,出口存在风险; 65:19 夏天龙:价格战要成为价值战;
《汽车3+N》是一档周更的,以汽车行业热点为主的播客栏目,主要特色是邀请跨界嘉宾参与讨论,希望把行业大事聊得更轻松一些。欢迎大家关注本节目的同时,也请在各大主要平台搜索“汽车长镜头”,观看寰球汽车和本人制作的其他视频、图文内容。 本期节目,就是在当前酷暑和学生放假之际,聊聊避暑的自驾游路线和注意事项。我们今天的主题,可能不是那么文雅,叫做“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其实这句话是有背后的贬义的,就是对对方很厌烦,很直白的表示不想和对方沟通。但今天,这句话要直接的理解,成为了我们在酷暑中挣扎的打工人们的心里话。 我们今天邀请的嘉宾,是非常资深的旅行作家廖佳老师。她是中国六大洲环球自驾第一人,从90年代中期开始,累计行驶超过130万公里,跑遍世界各地。我们今天请廖佳老师讲讲暑期自驾游的路线选择和旅行心得。 参与讨论的成员包括: 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汽车预言家总编辑 张坤 寰车人 主理人 汽车商报执行总编辑 夏天龙 节目主要内容提示: 03:18 廖佳:318早已非比当年,人太多的地方不要凑热闹; 09:16 廖佳:不要迷信导航,出行前认真看好路线,走走小路; 13:32 廖佳:在草原旅行,不要赶上干旱时节,注意保护草场; 17:16 廖佳:只看导航行车,容易忽视周边地理环境; 20:43 廖佳:建议夏日旅行中,尽量把中午时间腾出来休息; 23:01 廖佳:带小孩长途自驾,有没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小Tips;、 25:05 廖佳:东北最好是8月,草原7月中旬最美,夏天尽量去海拔高的地方; 29:01 廖佳:川西、滇西、拉萨到林芝,都是当前值得推荐的; 33:53 廖佳:用车观念,老“陆巡”和MPV各有用途,经常住车上; 38:24 廖佳:北京人去哪儿:地上文物看山西,不要只去大同; 43:20 廖佳:山西不只是网红景点,大量宋代及以前建筑值得探访; 54:38 廖佳:下一站:内蒙古大兴安岭以北地区; 57:39 苏雨农:总结一下廖佳老师讲解的四大要点,以及一些补充; 廖佳资料照片(来自廖佳微博@玩路者廖佳)
6月29日晚,小鹏全新纯电中型SUV G6上市,售价20.99万-27.69万元。这款车本身产品力很强,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方面,处于业界最先进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车能否帮助小鹏这家企业走出半年以来的困境。因此,在新车上市之后,我们第一时间邀请知名汽车达人 陈震 和 功夫汽车创始人、总编辑 乐国星,分别从试驾体验和行业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参与本期内容的嘉宾包括: 1、知名汽车达人 陈震 2、功夫汽车创始人、总编辑 乐国星 3、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4、汽车预言家总编辑 张坤 5、寰球汽车记者 王博 节目主要内容: 00:18 何小鹏公布G6价格时的现场录音; 02:55 苏雨农:小鹏G6产品的六大特点,以及小鹏这家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07:00 寰球汽车记者王博:小鹏G6发布会现场感受; 14:24 陈震:G6辅助驾驶非常惊艳,推荐买两驱带激光雷达版本; 18:33 陈震:对小鹏的高速路辅助驾驶功能已经是强依赖状态,体现更强的安全性; 24:25 陈震:小鹏紧贴特斯拉,品牌力还有差距,但G6产品力百分之百超越Model Y; 29:18 乐国星:小鹏“不装了”,价格一步到位,不把“智驾”作为虚高的部分; 32:56 乐国星:小鹏智能驾驶的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说,到底是不是促进因素; 38:13 乐国星:小鹏冲破市场的利器,有矛尖,也要有手柄,在网络和规模化方面需要加强; 43:01 苏雨农、张坤:小鹏产品力没有问题,但智能驾驶是否值得用户信任? 48:50 张坤:小鹏迫切需要这款车证明自己,以此为契机,小鹏经历一系列调整回到正轨; 52:22 苏雨农:小鹏G6要成为爆款,智驾要成为爆点,有特色的小鹏有理由生存。
本期节目内容,来源于我前不久主持的一场圆桌讨论会,来自于“同行·善见·科学 中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发展论坛”。今年,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相对平淡的背景下,依旧保持着高速的市场化进程;而且包括混动、增程、插电混动在内的多种产品路线,在不同的企业发挥不同价值。由于年初汽车价格战的影响,很多人对燃油车更加担心,觉得纯电车型马上要全面替代燃油车了,买燃油车没有保障;还有,就是当前市面上流行的混动、增程、插电混动车型,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在这次圆桌讨论中,我邀请了几位专家共同讨论这个话题,他们是: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电动化研究中心主任 赵立金 ·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清华-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 帅石金 · 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副合伙人 潘硕 · 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 施乾元 · 知乎大V、糖三文化联合创始人 石俊锋 主要内容: 02:21 赵立金:不同的新能源动力路线,由“之争”,到“共存、互补”; 06:02 帅石金:内燃机由于拥抱了电,带来更高效的工况,内燃机还没到天花板; 10:35 潘硕:混合动力市场份额的提升,主要是解决了消费者的三大顾虑; 12:13 施乾元: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选与不选”,选择更合理的方案; 14:46 石头:舆论影响消费者决策:混动从过渡路线,回到话题中心; 19:05 施乾元:HEV车型应该拥有更公平的政策环境; 23:53 石头:“拆车”感受:主机厂投入的技术,和消费者的认知,存在巨大鸿沟; 27:06 赵立金:提高未来竞争力,主要靠车企内部四方面的创新驱动; (备注:由于是活动现场录音,对清晰度略有影响,请见谅)
这次我们继续聊聊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今年我们都说汽车行业非常“卷”,已经卷遍世界。6月以来,三家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先后获得中东投资:6月12日,沙特投资部与华人运通签署了一项价值56亿美元的协议,将成立合资企业;6月19日,前途汽车母公司长城华冠与约旦最大的私营公司Manasee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约旦建立合资公司;6月20日,蔚来与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签订股份认购协议。CYVN Holdings将向蔚来进行总计约1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为什么这些中东国家会投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会看中中国的这些新企业,怎样和中东国家谈融资合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参与节目的嘉宾和主持人是: 1、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郎学红 2、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 张君毅 3、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4、汽车预言家总编辑 张坤 节目要点: 02:31 苏雨农:6月份之内,三家中国造车新势力获得中东巨额投资; 09:09 郎学红:从平行进口到平行出口,中东与中国汽车贸易往来增多; 13:09 郎学红:中国汽车企业处于全球布局窗口期,中东投资有利于拓展周边市场; 19:26 张君毅:中东既需要寻找石油能源的对冲,也需要在科技领域形成突破; 24:09 张君毅:投资金额和投资模式无关,投资附带的条件值得关注; 32:35 张君毅:中东对投资可能还相信一点想象力,三家中国企业为何能够受到中东青睐; 39:37 苏雨农:中东主权基金对哪些领域更感兴趣,中国企业拿到中东投资是相当漫长的过程; 46:06 张坤:中东国家对汽车的关注是长久的,但是如今更关注新能源汽车; 50:12 苏雨农:总结:谈论了诸多海外市场,差异鲜明,中国企业要做好充分准备。 (因为设备问题,部分片段音质受到影响,请见谅)
6月7-9日是高考,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回忆。这期节目,我们以高考为由头,谈谈汽车行业的人才转型。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说,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汽车人也到了该“变形”的时候了。汽车的产业链非常复杂,能够带动广泛就业。汽车工业140年来,也发展出非常成熟的体系。但是,随着新能源、智能化的发展,大家对汽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产业链的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无论是输送人才的学校,还是利用人才的企业,都产生新的机会,也经历新的变化。参与本期节目的几位专家,分别来自于汽车人才的供需和研究领域。特别是节目的后半部分,清华的大教授讲解汽车人才观,适合有志于从事汽车领域的学生及其家长们收听。 嘉宾包括: 1、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长 李喆乐 2、东软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兼员工发展中心主任 南丽岚 3、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清华-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 帅石金 主持人: 1、寰球汽车总编辑 苏雨农 2、汽车预言家总编辑 张坤 3、寰车人主理人 夏天龙 节目要点: 01:15 张坤: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求学热点,但没有对口专业; 06:59 李喆乐:随着汽车形态的变化,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所有人的行业; 11:11 李喆乐:汽车行业的热门专业包括哪些; 15:35 李喆乐:如何看待车企“全栈自研”时代的人才需求; 25:11 南丽岚:汽车软件需求是复合型,3-5年经验人才非常受欢迎; 32:40 南丽岚: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供需比持续增长,需求量很大; 43:10 帅石金:从清华汽车专业名称和课程的变化,看汽车行业的变迁; 52:40 帅石金:想从事汽车行业的同学们,不要简单的追热点,应该学好哪些知识; 55:56 帅石金:汽车领域的教学和产业一定要共生 60:00 帅石金: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避免“毕业即失业”。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