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是个什么圈?有时候我们说着“天下苦饭圈久矣”,有时候我们又忍不住蹦出YYDS这样出自饭圈的流行语。先不急着对饭圈下结论,可以确定的是,饭圈离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并不遥远。 在过去的2021年,我们见识了偶像的塌房,见识了行业的剧变,就在节目录制当天,北京广电也发布了暂停偶像养成类综艺和耽改影视剧的通知。或许,新一轮风云变幻就在眼前。 在这个当口,我邀请资深饭圈女孩、半个娱乐圈从业者小王,一起聊聊关于饭圈、流量明星和追星女(男)孩的那些年,那些事。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理性追过星,感性搞不清。 【本期嘉宾】 小王,大龄独立追星人,白嫖全民制作人。2020年从高贵路人变成饭圈女孩,凭借一己之力打穿追星副本,爱养成系也爱顶流。互联网营销人,服务品牌也服务艺人的资深乙方。 【内容索引】 04:48 追星初体验:爱上一个明星,就是饭圈女(男)孩了 09:24 那些年我们为爱豆氪过的金 15:15 流量明星真实的工作节奏与生活日常 22:16 CP、姐妹淘是必要且可以接受的人设吗 30:18 为什么明星人设崩塌了,粉丝还是会拼命维护 39:08 一个追星女孩的真情讲述 50:03 流量明星之间究竟有多卷 60:52 “流量原罪”与接戏的鄙视链 66:34 话题相关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水星记》-郭顶 《尼可拉斯》-陈珊妮 【嘉宾推荐】 《王牌部队》: 《风起洛阳》: 《水星记》:郭顶,郭顶 曲,郭顶 词 《尼克拉斯》:陈珊妮,陈珊妮 曲,陈珊妮 词 《虚拟》:陈粒,陈粒 曲,陈粒 词 《救世主》:Radwimps,野田洋次郎 曲,野田洋次郎 词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了:一部新片上映,朋友圈零差评。工作日中午的场次,观众达到影厅的半数。没有大制作,拍的小题材,《爱情神话》却意外在年底获得了大量一线城市观众“颁发”的2021年度最佳(国产)电影。 我很喜欢这部全程上海话的爱情电影。因为它轻盈、抽离、带一点点魔幻,却不煽情、不造作。每次行将飞离,马上又能接上地气,回归我们熟悉或欣赏的状态。原来中年人的感情和都市人的体面,也可以如此轻松地打动我们,让我们深陷其中。 为此,我邀请老朋友虎皮妈和大头费里尼,在2022年的开头为你奉上这样一期节目。我们聊了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关于它如何成为生命的延展与绽放,关于我们如何从现实中拔高,看到爱情审美的部分。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轻盈,有体面,也有情感的滋养。 新年快乐。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年度最佳国产片成就达成。 【本期嘉宾】 陈琛,网名虎皮妈,影视剧编剧/作家/公号作者/加州律师,出版小说《人间故事》《硅谷是个什么谷》,影视剧作品《理智派生活》。 王海,又名大头费里尼,逃之夭夭的前媒体人,偶尔码字的不营业微信公众号实控人,勉强合格的商业短视频出品人。 【内容索引】 04:47 《爱情神话》里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 10:05 这是一部审美的电影,从价值观的敏感区域滑过去了 21:01 主角设定中年人,是聪明又合适的选择 24:05 一双Jimmy Choo引发的上海联想 31:16 不要用现实中的性别框架去审视电影,会完全错位 40:44 “爱情神话”就是在发现生命的拓展性之后的绽放 46:41 关于情感,道理上要政治正确,现实里讲棋逢对手 51:37 都市人的体面和疏离:每个人都苦,但不拿出来社交 62:29 上海也需要自己的Modern Love,期待更多《爱情神话》 73:15 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Long Way Home-点灯人 Museum of Flight-Damien Jurado 【嘉宾推荐】 《理想国·史景迁作品》系列,史景迁 《古典诗词鉴赏》,骆玉明,B站视频 《诗里特别有禅》,骆玉明
作为年底备受关注的男频IP改编剧,《雪中悍刀行》在播出之前就吸睛无数。无论是烽火戏诸侯的原著,还是王倦、张若昀和《庆余年》的制作班底,都为《雪中》铺垫了太多的预期。 然而,豆瓣跌破6分,打戏太虚、节奏太慢、选角太差的批评声此起彼伏,给这部年度大作平添了不少争议的空间。 《雪中悍刀行》,到底行不行?这一期,我请到长期从事网文IP和影视相关工作的海伦,一起聊聊《雪中》的成败得失,男频和女频作品的差异,以及网文IP改编背后那些或精彩或残酷的不为人知的现实。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不敢看网文,一看误终生。 【本期嘉宾】 海伦,业内资深版权运营。头部大厂毕业,当下影视行业版权前线,专注海内外版权作品改编实践家。 【内容索引】 06:45 女性角色选角收获大量吐槽,合理吗 11:53 相似班底,为什么庆余年豆瓣接近8分,雪中却跌破了6分 19:38 什么样的网络文学IP会被影视选中,具体怎么改 30:20 男频IP的影视改编,要舍弃对女性的物化和YY 39:12 网文作家和传统作家有什么差别 51:26 一年能上线的IP改编影视剧以1000计,但网文作者不止1000万人 60:30 相关话题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追梦人》-凤飞飞 《雪中行》-张若昀 【嘉宾推荐】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 译 《白鹿原》,陈忠实
圣诞、新年、春节眼看就要连番到来,如果还在为去哪家餐厅庆祝而发愁,那你可算是等到对的节目了。 身为一个常居上海30多年、体重快追平身高数字、一直被“夸”以饭量来说还是很瘦的人,我吃过太多美食,也花了更多的冤枉钱。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让你们开心开心。 借这期节目,我掏出了8家或大或小或中或洋的私家餐厅,详细讲述推荐理由、适用场景,希望在和你分享趣味品质的同时,也起到一些工具人的服务作用。 一年眼看要过去,借美食犒劳一下自己,也满足一下身边重要的人吧。闲话少叙,希望你喜欢这期节目,也祝你永远有个好胃口。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身材极具说服力的美食爱好者。 【内容索引】 03:38 腆着一张大脸说说为什么推荐餐厅 07:12 美丽的甬府我的家:苋菜梗的俭朴与十八斩的丰饶 16:30 南兴园:川菜也有不辣的精致佳肴 25:14 Da Vittorio:像入乡一样随俗,像在家一样温暖 31:43 鮨水月:肖师傅不响,像一切皆由我定 34:54 4个压箱底的私藏小馆子 44:15 在食物里看见风土,看见人,看见生活始终有温暖愉悦的部分 【背景音乐】 Stay Alone -《孤独的美食家》原声 思ひで - 铃木常吉 【餐厅推荐】 甬府,茂名南路59号锦江饭店锦北楼12层 南兴园,淮海中路1728号12幢 Da Vittorio,中山东二路600号BFC外滩金融中心北区N3幢3楼 鮨水月,东方路1531号 潮人姐妹轩,海宁路269号森林湾大厦B座104室 芷江饭店,梅花路1099号214室博览汇广场2楼 随时见,虹梅路3219号1J 157食坊,凯旋路1406号
疫情反复,演出市场面临调整。12月5日,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完成了一场“极限挑战”:在5天内做出一场套曲《星河旅馆》的直播。因疫情变更演出,以直播告别乐季,这好像是彩虹合唱团“拒绝无聊”的又一个注脚。 从一开始破圈的“神曲”,到此后更完整的作品演出,彩虹合唱团始终在做自己的音乐,也有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听说、了解并喜欢上他们。《星河旅馆》套曲中的《醉鬼的敬酒曲》,因为一支酒吧里拍摄的MV而引发无数共鸣。 彩虹合唱团目前有多少人?团队私底下的关系和气氛如何?他们是怎么排练的?又靠什么养活自己?明年我们能听到彩虹的新作品吗?这一期节目,我请到彩虹合唱团品牌总监迟斌,一起聊聊我们了解和不了解的彩虹合唱团。 更多感兴趣的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搜集之后再向彩虹合唱团发问。伴着彩虹的歌声,祝我们有一段愉快的旅程。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追星成功的彩虹合唱团歌迷。 【本期嘉宾】 迟斌,音乐博主,音乐经纪人,彩虹合唱团品牌总监。微博:@迟斌。微信公众号:迟斌的笔记本。 【内容索引】 04:06 彩虹合唱团怎么想到做一场《星河旅馆》的在线直播 08:55 《醉鬼的敬酒曲》爆红的幕后故事 18:40 彩虹合唱团那些“网红歌”,并不是有意为之 21:31 《星河旅馆》及套曲二三事 37:30 彩虹合唱团的团员从哪里来,关系好吗 45:12 彩虹合唱团怎么养活自己 58:53 音乐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下班快乐》-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醉鬼的敬酒曲》-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嘉宾推荐】 《聆听音乐》,耶鲁大学公开课
小剧场演出曾经和小众、冷僻、曲高和寡联系在一起。但如今,以《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等为代表的小剧场音乐剧,已经成为都市生活的热门去处。 时尚的年轻人和热爱文艺的观众,都把环境式驻演的小剧场视作日程表上不可错过的一站。由此,汇集了多部小剧场演出的亚洲大厦,也从之前的办公楼摇身一变,成为魔都文艺新地标。 如果我们还没有听过“小酒馆”、“小赌场”、“小客厅”,如果我们对亚洲大厦还一无所知,或许,是时候了解这些都市文艺生活的动态了。因为,它不仅关乎某种爱好,也可能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这一期节目,我请到“一台好戏”运营总监袁肘肘,从亲历者的角度聊聊亚洲大厦、小剧场戏剧以及我们的理想生活。期待有一天,我们能在更多小剧场相遇。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观众男女比例3:100,我就是那三分之一。 【本期嘉宾】 袁肘肘,“一台好戏”运营总监,戏剧营销顾问,见习制作人。“我不是在剧场工作,我是在剧场生活。” 【内容索引】 03:42 一个北京的戏剧从业者,为何不远千里来到上海 08:05 《阿波罗尼亚》为什么能成为爆款 19:37 亚洲大厦,一座同时拥有“小酒馆”、“小赌场”和“小客厅”的大厦 25:13 有些观众在亚洲大厦的剧场“买房”了 35:21 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热门综艺,也是为了把观众带进剧场 41:45 亚洲大厦里还有哪些精彩看点 51:53 以亚洲大厦为代表的小剧场模式或许是中国戏剧行业的里程碑 61:37 上海、小剧场、亚洲大厦,让戏剧变成日常生活 68:33 剧场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Apollonia》-郭嘉轩 《传说的》-郭嘉轩/祝颂皓/周仕麒 《Mia Famiglia》-李磊/李秋盟/叶麒圣 【嘉宾推荐】 音乐剧《阿加莎》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梅艳芳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告别的时候,她才40岁。这是在观看电影《梅艳芳》之后,我才恍然意识到的。 怀旧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但总有一些人,一些场景,一些时刻,会牵动我们最深的会心与愁绪。对于听着80、9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长大的人来说,梅艳芳、张国荣和其他同时代的艺人,是贯穿青春的美好记忆。而今,誓言幻作烟云字,故人一去不再来。 但也不只是伤感。他们留下的还有释然,有通透,有温暖。那些影像与音乐,直到今天,依然感染我们奋进,催促我们前行。 电影《梅艳芳》上映之际,我请到资深港乐爱好者、媒体人李梓新,一同聊聊梅艳芳,聊聊同时代的艺人和歌者,聊聊我们永远怀念的、朝气蓬勃的、多元并蓄的香港乐坛黄金年代。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活了30岁,听流行音乐50年。 【本期嘉宾】 李梓新,非虚构媒体和文化平台“三明治”创始人,播客“新气集ThinkAge”主播。有20年媒体从业经历,粤语歌资深爱好者。 【内容索引】 05:23 二刷《梅艳芳》,第一次流泪,第二次告别 12:04 一个80后,看《梅艳芳》为什么会哭 21:55 小时候看梅艳芳和张国荣,其实会有距离感 26:27 《梅艳芳》里动人的歌曲和那个逐渐工业化的流行乐坛 34:14 最后一曲《夕阳之歌》:嫁给观众,嫁给音乐,嫁给舞台 40:58 梅艳芳和张国荣为什么关系那么好 46:07 梅艳芳的一生是一个好故事,但好故事往往因为没有好命 50:04 我们怀念梅艳芳张国荣们,怀念的是香港当时的蓬勃感 60:32 怀旧是容易的,前行是困难的 68:48 港乐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歌之女》-梅艳芳 《夕阳之歌》-梅艳芳 【嘉宾推荐】 《留住我吧》:太极乐队,太极乐队 曲,潘源良 词 《你在何地》:卢冠廷,卢冠廷 曲,潘源良 词 《太极The Mega Hit 30周年演唱会》,太极乐队 《卢冠廷 2050 演唱会》,卢冠廷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网络论坛,或者叫BBS的年代。在微信、微博、抖音、B站已成日常的今天,我们或许很难想象,网上冲浪也曾通向诗歌、小说、历史、哲学以及其他缓慢深沉之物。 我最近读到一本名叫《黄金海岸》的小说,写的就是那个消逝的Web 1.0时代。更确切地说,它写的是诗歌,是诗人,是现实中得意或不得意的人面对命运共通的渴望与失落。在One App连载时,这部小说叫《魔都春梦》,一场春梦过后,魔都响起了一首青春的挽歌。 我请到《黄金海岸》的作者老王子和责编项斯微。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夜晚,我们喝着威士忌,共同走近那片一去不回的“黄金海岸”。 或许文学就像一场梦。梦话说也无用,但是说也无妨。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旧时代的流亡者。 【本期嘉宾】 老王子,原名王梓,小说家、诗人。早年因发表于《独唱团》的短篇小说《合唱》被读者熟悉。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合唱》《鸟藏》,长篇小说《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黄金海岸》。 项斯微,青年作家,文学编辑,自由记者。在上海的成都人。 【内容索引】 03:31 尘封的《独唱团》往事 06:15 从《魔都春梦》到《黄金海岸》 13:46 BBS的“黄金时代”与“超现实主义之城”南京 25:45 写一个渣男,要先了解一百个渣男 33:25 一个小说作者怎么“心机”地给人物起名 37:16 一个男性小说作者如何看待及书写女性 43:40 爱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 47:34 文学不是一个成功者的事业 54:32 面对复杂难言的时代,创作者有解释的责任 63:51 小说话题相关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在雨中》-刘家昌/尤雅 《谁明浪子心》-王杰 【嘉宾推荐】 《危险关系》:皮埃尔·拉克洛,九州 译 《金瓶梅的艺术》,孙述宇 《明暗之间:鲁迅传》:丸尾常喜,陈青庆 译 《加拿大》:理查德·福特,程应铸 译
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去看心理医生,会是怎样的遭遇? 对普通人来说,这或许是意料之外的问题。畅销书作者洛莉·戈特利布用一本名叫《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书做出了回答。 更准确地说,她用自己接待来访者和求助咨询师的双重经历提醒我们,心理咨询师既是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同时又拥有普通人的血肉,也要和普通人一样面对生活的兵荒马乱。 在荒芜和破碎中重建内心秩序,他们并不比我们容易多少。但也因此,他们才更容易理解我们,和我们共情,从而通过专业的方式帮助我们走出情绪的雷区,收获心灵的成长。 在今天,去看心理医生,去做心理咨询,早已不是讳莫如深的事。心理咨询师也在经历祛魅的过程。但我们真的了解心理咨询吗?我们应该怎么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要怎么和他们沟通,再从沟通中成长? 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我们来聊聊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师。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主动学习心理,被动接受疗愈。 【本期嘉宾】 周喆,果麦图书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国内最早获得ISAR(国际占星研究协会)认证的职业占星师之一。策划编辑图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等。 【内容索引】 04:10 一个心理咨询师,勇敢袒露了自己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 08:25 “沙发的两边”: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也因此和普通人共情 16:11 为什么心理治疗单次50分钟,督导是什么意思 21:11 没点心理问题,谁学心理呢 24:43 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是怎样的 32:15 心理咨询师也有无力感,但始终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过得更好 39:42 心理咨询非常高能耗,但不只是情绪的垃圾桶 46:48 如果想做心理咨询,有哪些肯定靠谱的渠道 49:10 心理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The Moon Song-Karen O You Make My Dreams-Hall & Oates 【嘉宾推荐】 《我心里有个小小人》:虫虫 《正午之魔:抑郁是你我共有的秘密》:安德鲁·所罗门,屠彬/张哲 译 《背离亲缘》:安德鲁·所罗门,简萱靓/谢忍翾 译
性别议题是这两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相关事件和讨论,也极大地反映在国产电视剧之中。 过去我们看苦情深情的戏码,感慨“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后来我们迷上“大女主”,三集一小怪十集一大怪,杀疯了的节奏令我们爽快不已。 这些年,可能是回应女性友谊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以数位女主多线并进的电视剧成为爆款。这些刻画都市女性群像的电视剧,塑造了很多成功人物,留下了很多经典桥段。 在女性独立堪称政治正确的当下,国产电视剧自然也描绘了很多独立女性的失落与困顿,自由与涅槃。可是,看多了之后,我们却不免发现相似的窘境:真切的难题展现了,理想的结局却依旧空缺。 女性反抗男性霸权的唯一结局,是自己成为“女霸总”。女性友谊看似一幅动人的场景,却经不起真实的推敲。Girls help girls,究竟是一条出路还是一条绝路? 这期节目,我们请到电视剧编剧陈琛,聊聊都市女性群像剧走红背后,那些我们未必会深想的问题。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终于等到聊电视剧了。 【本期嘉宾】 陈琛,网名虎皮妈,影视剧编剧/作家/公号作者/加州律师,出版小说《人间故事》《硅谷是个什么谷》,影视剧作品《理智派生活》。 【内容索引】 02:12 为什么会成为神秘的影视剧编剧 07:54 《三十而已》:国产都市女性群像剧的起点? 11:57 时代背景变了,奋斗剧输给躺平了,做小三买不起房了 14:51 当女性不再相信男人和爱情,她们就转向了同性友谊 21:26 独立女性挣脱男权的压迫后,仍然要靠成为“女霸总”收场 28:15 美剧日剧里的独立女性,我们都有“外国滤镜” 37:30 “雷剧”也可能成为经典,只要那一代观众掌握了话语权 41:29 女性的利益未必一致,有时阶层身份的差异远大于性别的差异 47:56 我们可能不需要一种专门的女性剧 58:03 女性影视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You Don't Own Me-Kristin Chenoweth/Ariana Grande Girl On Fire-Alicia Keys 【嘉宾推荐】 《戴锦华讲电影》B站视频,戴锦华
11月5日,豆瓣评分9.2的动画电影《天书奇谭》将迎来4K修复纪念版。事实上,这部享有“民族动画良心”、“中华文化集大成者”美誉的影片,在诞生当年并未在院线上映。38年后,才有这一场迟来的“首映礼”。 我们之所以关注《天书奇谭》,因为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故事,“奇趣美”的观看体验,也因为背后那些美影厂、上译厂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朽匠心。 也许在《沙丘》和“007”的夹缝中,《天书奇谭》不会是院线的票房冠军,但至少,它会在唤醒童年记忆的同时,告诉我们中国动画、中国电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借此机会,我们请到《文汇报》记者姜方,一起重温经典,聊聊《天书奇谭》的前世今生。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中年动画爱好者,不定期怀旧达人。 【本期嘉宾】 姜方,90后文艺少女,《文汇报》文化中心记者。艺术拯救人生,歌曲改变人生。 【内容索引】 07:04 《天书奇谭》:一个东方的“普罗米修斯”传说 12:29 上译厂的配音演员究竟有多重要 17:38 蛋生与狐狸精:庞杂的中华文化的缩影 24:49 动画片如何生动辛辣地勾勒官员形象 29:07 《天书奇谭》何以通过匠心成为经典 33:00 美影厂,童年记忆里yyds 39:41 中国的民族动画也可以玩出“奇、趣、美” 46:21 电影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给电影人的情书》-蔡琴 【嘉宾推荐】 《给电影人的情书》:蔡琴 演唱,李宗盛 作曲,罗启锐 作词
食物和家好像是若即若离的关系。有时候,我们游历五湖四海,只为寻找家中无法领略的美味。也有时候,在天涯海角,面对波澜壮的美景和精彩纷呈的美食,最先牵动我们的却是家的味道。 爱吃的人很多。当我们离开家,远离故土,投身钢筋水泥的丛林,开起一段又一段城市“游牧”生活,回家总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诱惑。这种诱惑的发端,每每从食物开始。 这一期,我们顺着一本名叫《回家的诱惑》的美食杂志聊起,探讨美食与家的关系。希望和小辉的聊天,能够在深秋唤醒你一些温暖的记忆。也祝你有一个好胃口。有条件的话,常回家看看。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吃肉。 【本期嘉宾】 小辉,AKA大花生,食物社群“开FUN” 联合创始人,烟火气爱好者,国家一级散步学家。 【内容索引】 05:02 食物是人与人最好的纽带 09:50 对于城市游牧一族,食物是打开家门的钥匙 19:06 食物究竟是怎样和乡愁关联在一起的 26:30 时间、空间、人际关系,食物之所以动人的密码 41:36 食物永远能引起人心的涟漪 50:05 食物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一荤一素》-毛不易 《平凡故事》-李剑青 【嘉宾推荐】 《饮食男女》:李安 导演,郎雄、吴倩莲等主演 《鱼翅与花椒》:抚霞·邓洛普,何雨珈 译 开FUN独立杂志《回家的诱惑》 购买链接 https://k.koudai.com/z=ykmOui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