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孩子学完演讲,学习成绩竟然提高了?

提到演讲,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乔布斯或者罗永浩们背靠精致的PPT疯狂输出,还是TED嘉宾们声情并茂地“说出你的故事”? 我在TEDx做过演讲,也在很多公开场合有所表达。但对我而言,演讲仍然是艰巨的挑战。 一年多前,我看了一场特殊的演讲秀。秀的主角是一群8-18岁的孩子,他们或动情或生涩或调皮或紧张地完成了各自的演讲。没有一定之规,每个人都光彩夺目。 通过那场秀,我逐步了解背后的故事,见证了一群少年演讲营的教练如何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如何影响孩子的人生,又如何与孩子们彼此改变、共同成长。 这期节目就是其中动人的部分。感谢嘉宾慕雅,希望你会喜欢今天的故事。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非科班演讲学员,相信表达的力量。 【本期嘉宾】 慕雅,500+CEO&奥运冠军的演讲教练,少年CAS演讲营首席教官。演讲界的奥林匹克Toastmasters全国演讲冠中冠。把爱好和特长变成了职业,也因为演讲获得了美妙的人生体验。一年又一年,正在把这份美妙传递给更多少年。 视频号:慕雅5分钟黄金演讲 【内容索引】 04:18 你知道有专门的少年演讲训练营吗 09:56 不是大人看重演讲,是孩子需要心灵乌托邦 14:14 大人以为重要的,往往不是孩子想要的 18:39 孩子明明来学演讲,回去后却连成绩都变好了 27:12 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句空话 38:45 让孩子看见孩子,他们自己就会要求成长 47:07 那些孩子的“恶作剧”和啼笑皆非 62:20 嘉宾私人推荐 【背景音乐】 ウィーアー!-北谷洋 《少年》-周华健 【嘉宾推荐】 《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西蒙·斯涅克 I see something - Dananjaya Hettiarachchi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瑞秋·布罗斯纳安 等主演

68分钟
99+
3年前

028.对话职业占星师:我们认命了,于是开始研究星座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要……看星盘。这可能是一句戏言,但对相信星座的人来说,哪怕才到2月,周度月度年度的运程或许早已印在了心里。 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职业,什么阶层,星座已经是一门通行的语言。陌生人破冰,朋友间玩笑,以星座搭桥,总能畅行无阻。天蝎座腹黑,狮子座霸道,处女座挑剔,金牛座固执……这门舶来的学科俨然成了我们的日常工具。 因此我不免好奇,星座和占星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占星究竟是科学还是玄学?它到底可信吗,和我们普通人又有怎样的关系? 这期节目,我请来了老朋友周喆老师。她是国内最早获得ISAR(国际占星研究协会)认证的职业占星师之一,长期从事占星研究和咨询工作。希望专业人士能为我们的星座之路,打开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星座启蒙来自《圣斗士星矢》。 【本期嘉宾】 周喆,图书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国内最早获得ISAR(国际占星研究协会)认证的职业占星师之一。2010年创办专业占星工作室“九月占星馆”。微信公众号:“九月占星馆”。 【内容索引】 02:28 为何走上职业占星师的道路 05:05 2022年各大星座的利好 14:25 占星就像一门由星星组成的“外语” 21:31 占星究竟是科学还是玄学 27:36 上升星座不是30岁后的模样,而是生命的“船长” 37:58 星座和八字、紫微等神秘学的测算结果很可能殊途同归 42:45 处女座为什么容易招黑,火相为什么被称为“三傻” 54:02 狮子座说“我不像这个星座”最频繁 57:44 如果处女座夸奖一个人,一定是最真心的 60:15 天秤座是美与和谐的化身 63:48 聪明摆在脸上可能是天蝎座的“弱点” 66:21 射手座: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68:18 “水陆两栖”摩羯座:稳定、安全、可靠 69:24 冷眼旁观的水瓶座:我们不一样 71:26 如果一个人既有双鱼又有狮子,就可以拿奥斯卡 73:32 白羊座永远争第一 75:04 金牛座:宁静致远 76:24 双子座:善变能言,销售达人 78:22 巨蟹座:生命的滋养,家的联系 82:10 嘉宾私人推荐 【背景音乐】 My Universe-Coldplay/BTS Counting Stars-OneRepublic 【嘉宾推荐】 《当代占星研究》:苏·汤普金斯 著,胡因梦 译 《顺逆皆宜的人生》:苏·汤普金斯 著,胡因梦 译 《人生的十二个面向》:霍华德·萨斯波塔斯 著,韩沁林 译 《内在的天空》:斯蒂芬·福里斯特 著,郭宇 译

89分钟
2k+
3年前

027.当美国梦遭遇“鸦片战争”:《成瘾剂量》没说完的故事

《成瘾剂量》是去年热播热议的美剧。这部作品聚焦美国鸦片类药物泛滥导致的毒品成瘾问题。 制药巨头普渡为提升止痛药奥施康定的销量,隐瞒了药品成瘾的概率,导致很多美国人明明身在服用处方药的正常轨道,依旧药物成瘾。在药物市场上,奥施康定奇货可居,甚至可以作为某种流通“货币”使用。 《成瘾剂量》没有过多提及的是,墨西哥“小微企业模式”的新型贩毒网络趁虚而入,填补了药物成瘾造成的巨大市场,使得黑焦油海洛因这种低价而高强度的毒品大行其道。 很多如今成为毒品的化学制剂,早先都是以医疗的目的创造出来。人类历史上太多精英的头脑始终在寻找高效又不易上瘾的医学“圣杯”,结果却是一代又一代毒品横行世间。 这一期,我们就以《成瘾剂量》和山姆·昆诺斯的非虚构作品《梦瘾》为线索,讲述这样一个长时段且宿命感的故事。也许毒品离我们还算遥远,但类似的悲剧,我们从不陌生。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非虚构爱好者。 【本期嘉宾】 钟瑾,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室编辑,学过电影,做过记者,重度失眠症患者,除了自由,最爱书,所以最不乐意见人花了时间还读的是烂书。 【内容索引】 03:02 毒品成瘾为什么反常地出现在美国白人中产家庭 05:51 《成瘾剂量》:揪心到难以看下去的悲剧命运 11:36 制药巨头普渡和萨克勒家族: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23:57 当具有处方权的医生投身“药丸工厂”,药品就成了“货币” 29:01 墨西哥小镇来的年轻人:新型贩毒网络 41:16 医药研发者始终在寻找有效又不上瘾的“圣杯”,可惜往往事与愿违 52:36 当美国梦遭遇“鸦片战争” 66:29 嘉宾私人推荐 【背景音乐】 Rehab - Amy Winehouse Gloryland - Ralph Stanley / The Clinch Mountain Boys 【嘉宾推荐】 《公正》:迈克尔·桑德尔 著,朱慧玲 译 《水中血》:海瑟·安·汤普森 著,张竝 译

75分钟
99+
3年前

026.当我们看冬奥会的时候,我们看些什么

新春佳节,和美安康。才度过守岁时分,我们又将迎来一项全民关注的赛事:2022北京冬奥会。 相较夏季奥运会,冬奥会得到的关注向来偏少。但这一次,或许会有所不同。 一来,家门口办冬奥,又是疫情期间第一个如期举办的世界大型赛事,看点颇多,热点拉满。二来,冰雪项目在你我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谁还没有几个逢年过节(带上孩子)出去滑雪的朋友呢?在雪场里蹒跚学步或者风驰电掣的我们,就不想看看世界顶级选手的水平吗? 怀抱这样的预期,我们录制了一期冬奥会的前瞻节目,提炼了2022北京冬奥会的重头赛事,预测了中国队的夺金点,也延展到一些和冰雪项目相关的话题。 听完这期节目,我们就能更有目的也更有准备地享受冬奥会的旅程。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冰雪运动小白,冬奥赛事观众。 【本期嘉宾】 沈雷,从业二十余年体育记者,资深不著名体育专栏作者。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内容索引】 02:18 冬奥会很多运动是从北欧牧民农民的生产活动里来的 11:48 北京冬奥会的独特之处:疫情下第一个如期举办的大型赛事 14:09 这届冬奥会有哪些不能错过的重头项目 24:14 中国队有哪些夺金点和热门选手 29:22 谷爱凌会是下一个全民体育偶像吗 35:30 今天的滑雪就像10年前的马拉松,快速膨胀之后会回归常态 51:50 那些既参加冬奥又参加夏奥的有故事的选手 60:26 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Dance With Me-Dario Marianelli How Long-Lionel Richie 【嘉宾推荐】 《我,花样女王》:克雷格·吉勒斯佩 导演,玛格特·罗比 等主演

72分钟
99+
3年前

025.疫情期间原地过年,我们的遗憾与庆幸

虎年转眼就要到了。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我们打小就铭记在心的古诗,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象征:旧岁虽除,再无爆竹。 无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春节正在经历变迁。尤其这两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很多人选择原地过年,无法循例返乡。而在另一些人心里,回家过年也可能五味杂陈,有家人团聚的温暖和喜悦,也有催婚催生的尴尬与烦扰。 过年总是特别的日子,但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里面有遗憾,也有庆幸。这期节目聊的就是关于过年最真实的观察和记忆。希望新的一年,我们能够多一点洒脱超然和平安喜乐。 诸事顺遂,新年快乐。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中立过大年,开心每一天。 【本期嘉宾】 顾爷,自媒体人,艺术科普作家。 雪松,出版人,做过一些图书和音视频出版物。 【内容索引】 02:08 读书时渴望回家过年,在绿皮火车上单脚站8小时 08:25 从前日常匮乏,因此过年有非常盛大的仪式感 10:59 在有些地方,过年是一套宗法制度,走亲戚顺序错了都会挨骂 19:33 古代的近乡情怯是怕物是人非,现在不敢返乡是怕问收入和催婚 29:35 疫情对回家过年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34:38 我们曾经如此在乎的过年体验,对今天的孩子已经不复存在 38:38 过年将来也许就不再是日常生活,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50:22 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新年快乐》-小虎队/忧欢派对 《鼓声迎来万年红》-卓依婷 【嘉宾推荐】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 著,徐尧/李哲民 译

54分钟
99+
3年前

024.顾爷真话局:只有10%的人知道梵高画的不是睡莲

这次聊天是一个真话局。起因是好友小顾,也就是以艺术科普闻名的“上古自媒体大V”顾爷,即将推出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科普读物。 没想到,从录制的第一秒开始,聊天就向着大尺度真话的方向一路狂奔。我们聊了有钱人和名媛怎么看待和对待艺术,吐槽了中国的当代艺术,也梳理了欣赏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我们也聊到了自媒体从业以来,对生活和心态的改变。里边有行业的动态,更有人生的感触。 这是一次真诚的聊天,真诚到原本应该结束话题,结果一岔开又聊了一个多小时,以至于“顾爷真话局”第二期的素材都齐活了。希望你喜欢这一期和顾爷的聊天,下一期,我们不听不散。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常年站在艺术的门口。 【本期嘉宾】 顾爷,自媒体人,艺术科普作家。 【内容索引】 05:34 写中国古代艺术科普,是想给自己找点自信 11:38 艺术科普需要“抓手”:知道+情绪 17:53 只要知道莫奈是画睡莲的,梵高是画向日葵的,就超过90%的人了 21:04 艺术圈的局和把艺术品、美术馆当理财产品的人 25:43 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充斥着炒作出来的概念 28:45 艺术的三级跳:视觉冲击,情感认同,哲学思考 40:08 网感也许是个伪命题,真诚最重要 53:00 从爆红到平稳,心态上有什么变化 59:31 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Summertime-Stan Getz Let's Do It-Ella Fitzgerald 【嘉宾推荐】 《外婆的道歉信》,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孟汇一 译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宁蒙 译

65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