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阿尔比,美国著名戏剧家,“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之一,最被大众熟知的作品无疑是改编过电影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而在我心中,最能诠释他风格的是《山羊,或谁是西尔维亚》和《动物园的故事》。这两部戏剧在一如既往的残酷之外,还有十分重要的动物符号,映照剧中的每个人。 因此,在「阿尔比的动物人间」小辑中,我将分享这两部戏剧,探讨他笔下惊心动魄的“动物人间”。 - “中年危机”,一个在艺术作品中被当作主旨的高频词汇,且常常用在男性角色身上。经济压力、迷失自我、性爱平淡、事业瓶颈、父母老去……所有这些压在一个中年男人身上,着实是有些吓人了。那么,他该如何排解呢? 在获得2002年托尼佳最佳戏剧奖的《山羊,或谁是西尔维亚?》中,事业刚刚取得突破的马丁就用了一种惊世骇俗的方法——和母山羊做爱!当然,在马丁口中,是他和她相恋了,热辣的性爱则是水到渠成。 之后,好友的惊愕、妻子的指责和儿子的崩溃自然是意料之中。围绕着跨物种之“恋”,阿尔比写出了被欲望驱使的人和动物究竟还有多大区别。
重磅到没有什么好介绍的,点开即听菲茨杰拉德的珍贵朗读片段! 1:26 济慈《夜莺颂》1-3段 3:49 梅斯菲尔德《论变老》第1段 5:39 莎士比亚《奥瑟罗》第1幕第3场奥瑟罗片段(始:威严无比,德高望重的各位大人;终:这就是我的唯一的妖术) 菲茨杰拉德朗诵《夜莺颂》:https://b23.tv/nmQ65bJ 菲茨杰拉德朗读《奥赛罗》选段:https://b23.tv/xnJpvZW
“冗长的短戏,非常悲哀的趣剧。” 这是威廉·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对戏中戏的描述,明明前后词汇两两矛盾,但竟然很贴切。 这话对本剧也是一样适用——一出爱情闹剧,仔细琢磨却有着悲哀。爱人移情别恋,曾经被当作女神捧在手心,现在却被踩在脚下。 从喜到悲只在一瞬,从悲再回复喜也只需一个契机。是啊,好像迎来了大团圆结局,但这出闹剧会轻易过去吗?那种对失去爱人的不安和恐惧会在一位女士心中慢慢消散吗?
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新专辑<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简称TTPD)已经发行两周,尽管评价毁誉参半,但霉霉拿手的歌词依然能让歌迷讨论许久。 从<folklore>开始,我们对于霉霉歌词展现的文学性已经见怪不怪:<the last great american dynasty>沾染菲茨杰拉德的roaring '20s余晖;<ivy>仿佛艾米莉·狄金森诗中新英格兰的禁忌情愫;<mad woman>酷似《简·爱》在《茫茫藻海》中的颠覆…… 那么,到了“苦难诗社”时代,她还会有哪些精彩文学引用呢? 参考资料: Taylor Swift: all the literary references in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 British GQ: https://www.gq-magazine.co.uk/article/taylor-swift-tortured-poets-department-lyrics-literature Switched on Pop - Taylor Swift's Literary Era
当e.e.卡明斯(终于有一首!)通俗易懂的名诗<May I Feel Said He>由嗓音性感的“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朗读,必定又是一次让人难忘的演绎~ p.s. 本期封面图来自e.e.卡明斯的手笔,除了诗人身份,他还是位画家! p.p.s. 虽然抖森的嗓音很适合作ASMR,但本诗并不适合睡前聆听…… 原诗及翻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M4y1u7RV/?buvid=XU0A0AD05E027E301AD13BF794B009B0B742C&is_story_h5=false&mid=lNZpOYfRs7dUkHi1dkaM2A%3D%3D&p=1&plat_id=167&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n_id=f4e9ba9e-6302-4f5c-a9fc-9d17919eff72&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amp=1710984488&unique_k=inyP4P2&up_id=15613446
看到一幅名画时,你会对它展开什么想象?你会想象执笔画作的大师吗?好奇当时的社会背景与风俗?还是想探究画中之人? 面对一件闻名遐迩的作品,我们会很自然地理产生敬畏心,被它的历史、意义和评价震住,从而忘记用平常心去欣赏。 而当我们任由自己的大脑浮想联翩,许多有趣的东西就能出现。我们会开始聚集画中的主角,好奇ta们的身份、生活、如何与画家的生命产生交集。 归根结底,任何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和其生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就是这样一部小说。
谨将本期节目献给我的爷爷(1937.10.12 - 2022.12.30)。 每个人都会迎来死亡。在离开这个世界前,他们可能会有些话想要说。有的说出口了,有的则留给墓志铭。 在本期小剧场-文学小常识中,包子将聊聊萧伯纳、H. P. 洛夫克拉夫特、弗吉尼亚·伍尔夫、约翰·济慈、罗伯特·弗罗斯特、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威廉·莎士比亚和厄内斯特·海明威8位知名作家的墓志铭。善用文字的他们,会留给这世界怎样的最后一句话呢? 资料来源: Famous Last Words: 15 Authors’ Epitaphs:https://www.flavorwire.com/339429/famous-last-words-15-authors-epitaphs 济慈的墓志铭背后故事:https://www.douban.com/note/261521349/?_i=3669690wewVm7H,3838559wewVm7H
杜鲁门·卡波特,当代美国文学绕不开的一个名字。虽然作品不多,但都令人难忘:《冷血》《蒂凡尼的早餐》…… 而在精致锐利的文字之外,他还有一部温柔感伤的作品,一本以节日为主题的集子,是多年来美国人在节日互赠的礼物。 在这部集子中,有别扭、有混乱、有争执,但最终留下来的还是卡波特童年时期难得的温暖。而这暖意也跨越了时光,让我们每一位读者感动。
这期是纯粹的听觉享受,当莎翁经典的《哈姆雷特》独白配上几位专业演员的嗓音,想不好听都难。 0: 06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庆典片段 1:49孙道临朗诵 5:21我的最爱,罗里·金尼尔朗诵 BBC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To be or not to be小短剧:https://b23.tv/1S6YHzp 孙道临先生朗诵《哈姆雷特》三段独白:https://b23.tv/1ElsMhh 罗里·金尼尔朗诵To be,or not to be:https://b23.tv/ffo1kw3
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又到了,这也意味着万圣月即将结束。10月3日,《时代》杂志发布了重磅的“有史以来百佳悬疑惊悚小说”榜单,其中涉及的类型、地域和语言都很丰富,绝对称得上是重温并种草悬疑小说的好选择。 0:18 恐怖小说类 2:20 推理小说类 4:51 文学家的类型创作 7:09 日本推理小说 9:27 我们为什么热爱悬疑小说? 书单: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6702263/ 榜单原址:https://time.com/collection/best-mystery-thriller-books/ 文章地址:https://time.com/collection/best-mystery-thriller-books/6309691/mystery-books-satisfaction/
文学史上的「恶女」形象并不少,但有这么一个却来自让人意想不到的作家笔下。她就是《小妇人》作者露易莎·梅·奥尔科特中篇《面具之后》的女主角——琼·缪尔。 在万圣节即将到来之际,何不翻开这本哥特小说,跟随琼·缪尔走上她的野心之旅?就像本书的另一个名字表明的那样——《女人的力量》。
本期献给我的高一英语老师刘媛媛。 作家与教师,是两个很容易联想到一起的职业。 畅销书《达芬奇密码》《天使与恶魔》作者丹·布朗在家乡新罕布什尔州兼职教英语和西班牙语;美国通俗小说大拿斯蒂芬·金于1971 年被汉普顿的汉普顿学院聘用;就连乔治·奥威尔也曾在一所男子学校担任教职。 而今天包子要聊的四位当过老师的知名英语作家,教学经历可是丰富极了…… 0:16 当威廉·戈尔丁遇上熊孩子 2:05 J.K.罗琳的天价教职申请表 3:15 罗伯特·弗罗斯特,甩不掉的浪漫 4:11 遇见“命运之人”的托尔金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