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是移民的聚集地,土著是少数人。这期我邀请的Sophia Xiao(萧慧平)就是加州土著,从小在这生活迄今35年。她将从本地人的视角轻松聊聊,硅谷职场文化、中国创业者到美国融资会遇到的困境,以及美国人如何看赴美做生意的中国企业。 Sophia的职场选择体现了硅谷高速流转的职场文化。我联想到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分享的一个观点: 人们常用“梯子”比喻职业生涯,但这个概念已不再适用大多数人。据统计,2010年至今,美国人在18-44岁之间会换11次工作。这意味着加入一个组织或进入一个公司,待在那里一步步往上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职业生涯是方格架,不是竖梯。” 竖梯会限制人的行动,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阶梯上要么跌下来;而方格架能让一个人拥有更多探索的可能。要爬到梯子顶端只有一种方式,但要爬到方格架的顶端则有很多种方式。方格架的比喻适用每个人,尤其适合处于职业初期、转行阶段、由于外部障碍止步不前,或休息一段时间准备重新进入职场的女性。和僵直的梯子相比,女性若能够走出一条时上时下、迂回曲折甚至偶尔误入死胡同的独特路线,才会为自我实现提供更好的机会。站在竖梯上,大多数攀爬者都不得不盯着上面一个人的屁股。 02:05 个人经历: * 上世纪80年代从上海移民旧金山 * 1000美金重建生活 * 15岁打工:遇到抢银行、对方用枪指着我说:“我不想伤害任何人,我只要钱。” * FBI也来了,抢银行破案几率很小 * 美式VS亚洲教育:美国对青少年保护没那么好 * 15-18岁的社会教育:做零售业,小孩应该看老板脸色 20:18 硅谷职场: * 乐观土地 * 职场经历:IBM(闪辞)、BOX(上市)、Twitch(亚马逊收购)、美国一线投资公司 * 两年是节点 * 参加一个火箭 * It’s never about your next role, it’s about your next-next role * 创造工作而不是填补空缺 * 做ambiguous(模棱两可)的工作 * 中国创业者去美国融资因何受挫? * What’s missing is sometimes the storytelling * pitch deck(融资演讲稿)只需要10个slides * 在上两个萧条中受影响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 美国人怎么看中国公司:TikTok、SHEIN、Wish(争议性) * 美版拼多多Temu虽然便宜,但在culture上做得很好 * Going global is going local * 细数亚洲人在美国成功创办美国公司的人:Zoom、DoorDash、Deel、Twitch、YouTube、Lime、AirTable、Scale.ai * 在硅谷,you can be totally weird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上期很多听众留言说希望听作家原声,所以临时加更一期。 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是一位绅士的英国记者和作家,出版过记录对冲基金历史的《More Money Than God》(富可敌国)、格林斯潘传记《The Man Who Knew》(格林斯潘传),两次入围普利策。他的妻子是知名期刊《经济学人》总编辑。 马拉比的新书《The Power Law》(风险投资史)揭露了硅谷风投的内幕故事。这期节目里,你将听到一部由他口述的硅谷风投史。 01:25 Part 1 起源和秘密 * The Power Law是风险投资的秘密钥匙 * 叛逆是起源 * 风险资本也是解放资本 * 重塑了硅谷商业文化 05:56 Part 2 风投史上的大人物肖像 * 这些大人物似乎都有一个悲惨的家庭出身和不快乐的童年,为什么? * 相比豪门望族,风险投资人这个职业更适合平民子弟吗? * 风险投资第一人:阿瑟·洛克 * 他的贡献:第一笔投资交易、设置LP机制、提前募集资金 * 阿瑟·洛克的性格和命运:一个loner(孤独者) * 有的人天生喜欢当老板:如,今日资本徐新 * 风投“双子星”的缔造者:红杉创始人唐·瓦伦丁和凯鹏华盈创始人汤姆·帕金斯 * 他们的贡献:分阶段投资(stage by stage)、深入介入被投企业 * 为什么红杉能长久立于鳌头,而另一个明珠凯鹏华盈陨落了? * 红杉的内部管理方法、细节 * 一个今天红杉美国老板(三代领军人)鲁洛夫·博塔的故事 * 唐·瓦伦丁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开会故意沉默 * 唐·瓦伦丁出动让位给迈克尔·莫里茨和道格·莱昂内(红杉二代掌门人) * 红杉不是个人ego的展现 * 风险投资是一项团队运动(Facebook的故事) * 硅谷VC如何遴选接班人?——红杉的三代领军人画像 * 为什么硅谷VC总是任命两个GP、两个领军人? * 在红杉中国,沈南鹏是更单一的领导人模式 * 如果红杉失败了,会是因为什么? * 孙正义和尤里·米尔纳:来自系统外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 他们的贡献:成长期投资、大额支票理论 * 为什么孙正义激进的投资风格最近失效了?怎么看待孙正义最近声称要退居软银幕后? * 特色基金:Benchmark、Founder’sFund、YC和Accel * 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共性是什么? * 风险投资人和对冲基金经理的差异 * 这些Big Names中,最欣赏谁?谁在单个项目赚到了最多钱?谁是最疯狂的人?谁是硅谷的成功之父? 53:02 Part 3 社会学网络 * "大量松散的关系比少数紧密的关系更利于思想分享和创新" * 风险投资人是花园里的蜜蜂 59:16 Part 4 风险投资在中国 * 中国风投VS硅谷风投 * 中国、美国正回到硬件时代 * 中国风投的女性角色 * 怎么应对萧条 01:08:11 Part 5 写作那些事 * 妻子是《经济学人》总编辑 【硅谷风投史,大人物名索引】 * 阿瑟·洛克(Arthur Rock):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人 * 唐·瓦伦丁(Don Valentine):红杉资本创始人 * 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红杉资本二代接班人 * 道格·莱昂内 (Douglas Leone):红杉资本二代接班人 * 鲁洛夫·博塔(Roelof F. Botha):红杉资本美国老板、第三代 * 汤姆·帕金斯(Tom Perkins):凯鹏华盈创始人 * 约翰·杜尔(John Doerr):凯鹏华盈主要合伙人 * 孙正义(Masayoshi Son):软银集团创始人 * 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DST Global CEO * 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YC创始人 * 彼得·蒂尔(Peter Thiel):Funder’sFund创始人 * 比尔·格利(Bill Gurley):Benchmark主要合伙人 文字版:和作家马拉比聊《The Power Law》:硅谷风投的起源、秘密和大人物肖像 【BGM】 Woody Guthrie-This Land Is Your Land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我们对中国风投的大人物如数家珍,但对风投在硅谷的起源、进程和隐秘故事鲜少涉猎。 我们可能了解沈南鹏,却不了解红杉资本创办人。 我们可能了解凯鹏华盈在中国止步不前,却不了解这家曾与红杉共享"双子星"美誉的基金,在硅谷是如何下坠的? 最近,我采访了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他是一名英国记者和作家。他出版过记录对冲基金历史的《More Money Than God》(富可敌国)、格林斯潘传记《The Man Who Knew》(格林斯潘传),两次入围普利策,而他的新书《The Power Law》(风险投资史)揭露了硅谷风投的内幕故事。 The Power Law可以翻译成幂次法则或指数法则,它揭示风险投资的秘密规律,即大多数项目终将失败,但只要赌中少数几个有巨额回报的大项目,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在两小时的采访中,我和马拉比聊了硅谷风投的起源、秘密,以及那些撼动风投史的大人物们的性格与命运——可以看到,他们可都是一些怪家伙。 (感谢刘一鸣对本期播客的中文配音支持) 01:20 Part 1:起源和秘密 * The Power Law是风险投资的秘密钥匙 * 叛逆是风投起源 * 风险资本也是解放资本 * 解放资本重塑了硅谷商业文化 05:17 Part 2:风投史上的大人物肖像 * 这些大人物似乎都有一个悲惨的家庭出身和不快乐的童年,为什么? * 相比豪门望族,风险投资人这个职业更适合平民子弟吗? * 07:39 风险投资第一人:阿瑟·洛克 * 他的贡献:第一笔投资交易、设置LP机制、7年存续期、提前募集资金 * 阿瑟·洛克的性格和命运:一个loner(孤独者) * 有的人天生喜欢当老板:如,今日资本徐新 * 11:17 风投"双子星"的缔造者:红杉创始人唐·瓦伦丁和凯鹏华盈创始人汤姆·帕金斯 * 他们的贡献:分阶段投资(stage by stage)、深入介入并塑造被投企业 * 唐·瓦伦丁对付难搞的企业家很有一套 * 13:58 为什么红杉能长久立于鳌头? * 怎么看另一个明珠凯鹏华盈的陨落? * 能从红杉身上学到什么? * 红杉的内部管理方法、细节 * 一个今天美国红杉老板(三代领军人)鲁洛夫·博塔的故事 * 17:48 唐·瓦伦丁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开会故意沉默 * 唐·瓦伦丁出动让位给迈克尔·莫里茨和道格·莱昂内(红杉二代掌门人) * 红杉不是个人ego的展现 * 风险投资是一项团队运动(Facebook的故事、红杉的管理细节) * 22:38 硅谷VC如何遴选接班人?——细数红杉资本三代领军人的画像 * 为什么硅谷VC总是任命两个GP、两个领军人? * 在红杉中国,沈南鹏是更单一的领导者模式 * 双GP(迈克尔·莫里茨和道格·莱昂内)的分工 * 30:59 如果红杉失败了,会是因为什么? * 32:17 孙正义和尤里·米尔纳:来自系统外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 他们的贡献:成长期投资、大额支票理论 * 强大的赚钱方法,也是巨大的赔钱方法 * 为什么孙正义激进的投资风格最近失效了? * 怎么看待孙正义的一条新闻:他声称要淡出软银日常经营管理? * 35:35 特色基金:Benchmark、Founder’s Fund、YC和Accel * 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共性是情商 * 风险投资人和对冲基金经理的差异(一座孤岛的笑话) * 上述Big Names中,最欣赏谁? * 什么样的创始人是"对的人"? * 谁在单个项目上赚到了最多钱? * 谁是最疯狂的人? * 谁是硅谷的成功之父? 47:58 Part 3:社会学网络 * "大量松散的关系比少数紧密的关系更利于思想分享和创新" * 硅谷是花园,风险投资人是花园里的蜜蜂 52:51 Part 4:风险投资在中国 * 中国风投VS硅谷风投 * 中美正回到硬件时代 * 中国风投的女性角色:方爱之、陈小红、林夏如 * 金融历史学家对应对萧条的建议 59:52 Part 5:写作那些事 * 妻子是《经济学人》总编辑 【硅谷风投史,大人物名索引】 * 阿瑟·洛克(Arthur Rock):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人 * 唐·瓦伦丁(Don Valentine):红杉资本创始人(2019年去世) * 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红杉资本二代接班人 * 道格·莱昂内 (Douglas Leone):红杉资本二代接班人 * 鲁洛夫·博塔(Roelof F. Botha):红杉资本美国老板、第三代(接班道格·莱昂内) * 汤姆·帕金斯(Tom Perkins):凯鹏华盈创始人 * 约翰·杜尔(John Doerr):凯鹏华盈主要合伙人 * 孙正义(Masayoshi Son):软银集团创始人 * 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DST Global CEO * 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YC创始人 * 彼得·蒂尔(Peter Thiel):Funder’s Fund创始人 * 比尔·格利(Bill Gurley):Benchmark主要合伙人 文字版:和作家马拉比聊《The Power Law》:硅谷风投的起源、秘密和大人物肖像 【BGM】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这是两场冒险。 第一场是作为女性的冒险。2019年,谈婧赴硅谷,在纪录片镜头下完成冻卵。本集节目,她详细描述了冻卵前的崩溃大哭、冻卵期间的疼与痛苦,意外的是,冻卵半年后迎来惊喜反转。某种意义上,是通过一次"反婚姻"行为,达成了女性主体性,以及对亲密关系和婚姻的接纳。 第二场冒险是在商业上。过去半年,她作为投资人拿着三个大箱子落地了全球十多个地方。这群狂热的web 3信徒,像是发起一场针对逆全球化时代的嬉皮士运动。她说,Globalization never ends - it is happening in another domain。 冻卵历险记 * 04:35 从web 2跳到下一条曲线区块链,同时参加拍摄《"炼"爱》纪录片 * 08:09 拍纪录片的一点遗憾 * 有气无力地趴在急诊台对医生说,救命! * 10:13 女强人从兔子变成龙 * 12:53 冻卵前后的外貌大变化 * 13:56 冻卵前的biological clock(女性被选择、坐在那就像面试) * 14:35 冻卵后的惊喜反转(女性的主体性) * 16:25 剪短发意味什么 * 17:45 冻卵的疼和痛苦 * 18:29 在上海KTV崩溃大哭:我为什么走到了这一步? * 20:57 冻卵的时长、详细过程 * 22:22 冻卵的花销 * 22:32 辅助生殖技术很成熟,冻卵是硅谷科技公司、华尔街金融公司的员工福利 * 24:02 冻卵后的他人目光 * 26:45 一个against婚姻的事情,反而让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变了 环球商业之旅 * 28:25 为什么启动环球周游? * 29:56 到访地:美国的硅谷、洛杉矶、奥斯汀、纽约、迈阿密,欧洲的柏林、巴黎、瑞士,亚洲的新加坡、越南…… * 31:17 美国、欧洲、亚洲的生态和商业机会对比 * 36:48 对web 3的狂热来源、智力挑战 * 38:21 和web 1、web 2的差异:传输的不是信息,是钱;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 40:45 web 3能如何革新社会?(书:《网络国家》) * 43:53 逆全球化时代下的一次反叛行动 * Globalization never ends - it ishappening in another domain * 45:50 工业时代和智能时代globalization的区别 * 48:48 环球之旅最兴奋的国家:越南 * 50:12 着重看和金融相关的项目(最接近PMF) * 51:38 各国对web 3的监管 * 54:07 相当于互联网95-98年 * 56:03 FTX暴雷的连锁反应 * 59:04 现在住在crypto大house里,未来取代家庭的一种形式 * 59:53 为什么每一站都住Airbnb?一次住在纽约时尚杂志的主编家里 * 01:01:10 在硅谷,个人投资人变成巨大趋势,web 3之下VC的民主化和下沉 01:04:06 最后5个快问快答 * 一道必吃食物? * 一个最喜欢的地方? * 一个很少人知道但是必须了解的新知? * 一本必读书? * 一个有潜力的创投机会? 【延展阅读】 《主权个人》(The Sovereign Individual),James Dale Davidson / William Rees-Mogg 《网络国家》(The Network State),Balaji Srinivasan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Neal Zhang是Meta产品经理,在去年刚经历完国内双减,今年人在硅谷,又亲历了Meta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风波。可谓在双重打击下绝地求生。 这期播客录制时间是美国西部时间的2022年11月11日,也就是在Meta裁员尘埃落定的周五晚上,他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这"黑色系一周"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们还聊到华人在硅谷的真实生活状态、收支状况、中美薪酬对比和离职补偿金的现实话题。 * 01:31 裁员始末 * 06:48 小扎的两个会议、一封邮件、赔偿方案 * 08:43 裁员的田野观察 * 10:35 高科技就业市场冷冻,我的冷血建议 * 16:30 在这个大裁员刚刚落定的周五晚上(美国西部时间),情绪怎样? * 16:57 对有绿卡和没绿卡挑战完全不一样 * 17:52 算一算,被裁能拿多少补偿金? * 20:53 硅谷high tech的"职业打工人" * 24:46 中美职场阶梯(多少级别对应多少package)、职场环境、生活成本的全对比 * 28:19 华人最高在哪里 * 29:25 裁员根源 * 30:23 这次衰退和2008年体感的差异 * 32:53 我的建议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到全世界创业生活】第2期 东南亚是我们最陌生的近邻。很多人落地第一反应是,哦,这里竟然有11个国家,历史、文化、政治、宗教渊源大有不同。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亚洲周刊》策划编辑黄宇翔。出于兴趣和工作,他一直站在中国香港遥望东南亚。他经常被同事说成「屠夫型记者」,因为他格外关注一个民族的暴力事件及其呈现的民族性。我们这期以政治为切口,揭开东南亚各国政治演变历程——它也是一部冲突史。 我们重点聊了东南亚6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新加坡。 可以将这期节目当作东南亚政治导览。你会近乎残忍地发现,今天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国家,是站在由血腥杀戮带来的稳固政权之上。经济的脚下是政治,政治的脚下是血骨。 【主持】 张小珺,商业作者(微博@张小珺-Benita) 【嘉宾】 黄宇翔,《亚洲周刊》策划编辑 【你会听到】 03:00和东南亚渊源 05:00中国对东南亚研究是稀薄的 10:53从矛盾又微妙的地理词汇聊起:「中南半岛」、「缅甸」(缺乏当地主体性) 客观名词:东南亚半岛、东南亚群岛 14:13地理环境使管制的触角难以伸向东南亚很多地区 16:50《强邻在侧》、力量投射、强国吸附效应和另一方的空洞化 17:52第一站:印尼 看好印尼和越南的发展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整合没有成功,就没办法发展经济 印尼这样一个群岛国家如何变成有强有力管控的国家? 语言选择背后的政治远见(马来语or爪哇语) 国父:苏卡诺 暴力冲突事件:930事件(苏卡诺下台、美国支持的陆军司令苏哈托上台) (口误:930事件发生在1965年) 人道主义谴责以外的另一面:930事件给印尼建立了全国管制体系 印尼总统佐科维的区域平衡政策:政治中心、经济中心 「共和制」的形成 吸纳日本投资、第一大煤炭出口国、2亿8千万人口、外国直接投资(FDI)二季度同比增长39.7%、三季度同比增长63.6% 越南VS印尼,谁更有潜力? 为什么研究一个国家要看它的极端事件和国父? 民族性:民风剽悍(为什么天气热的地方人比较懒?但为什么印尼人不是?) 社会矛盾 44:09东帝汶的独立:东南亚11国中唯一没加入东盟的国家 47:20第二站:马来西亚 三大族群:华人、马来人、印度裔 一个分裂的国家(族群问题、宗教问题) 国父:东姑阿都拉曼 李光耀的回忆(马来西亚逐渐伊斯兰主义至上、马来人至上) 马来人至上的推手:马哈蒂尔·穆罕默(他富有争议的书:《马来人的困境》) 暴力冲突事件:513事件(1969年) 今年11月19日选举,种族问题、国家认同问题依然困扰马来西亚 华人在马来西亚面临困境 3000万人口、自给自足 适合旅游、退休,发展潜力不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民族性:懒洋洋(马来人)、奸诈(印度裔)、用功(华人) 经济命脉在华人手里 华人/华侨/中国人,不要混为一谈 薪酬体系 58:27第三站:菲律宾 立国之初,是亚洲最发达国家 美国是相对温和的殖民者,一个公投、独立就结束了 在独裁者马可仕年代经济蓬勃 现在菲律宾出口菲佣,但在马可仕年代出口方是中国(广东顺德佣人出口菲律宾) 暴力冲突事件:人民力量革命(独裁者推翻、国家管制体系瓦解) 依附家族势力(阿基诺家族、许寰戈家族、马可仕家族) 杜特尔特从原先许寰戈家族的附庸,走向独立 双中心:马尼拉、达沃,北部政令贯彻不到南部 杜特尔特遭遇3次暗杀 最大挑战是建立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 政治延续性低:总统只能当6年、只能1届、不能连任 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 马可仕年代的戒严和人民力量革命是钟摆的两端,菲律宾始终摇摆 经济走三步、退两步 东南亚各国的「囚徒困境」 「一带一路」从战略改为倡议 东南亚会不会巴尔干化? 01:13:08第四站:泰国 西边是英属缅甸,东边是法属印度支那,泰国是缓冲带 保存了国家历史完整——拉玛王朝 没有去殖民化危机 「政令不出曼谷」、国家统一能力差 洪水 泰王的权力边界? 20多次政变、20多次宪法颁布、20多次民主选举(过几年就大乱一次) 泰国华人本土化很早、在当地地位高 国王统,而军人治 普密蓬·阿杜德(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 明年大选有变天可能 东南亚几个东南亚君主立宪制国家对比 01:29:47第五站:越南 共产主义、基层管制能力强 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奠边府之战、越南战争) 南北:北部是革命圣地,南越比较西化 以发展经济为主 北派代表人物阮富仲访华 01:32:46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越南、印尼是经济最有潜力的,也是历史上杀戮最多的 01:36:28第六站:新加坡 地理位置好(马六甲海峡) 国家认同问题、语言问题处理有特色(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产业政策规划 李光耀其人(现实主义) 国父背后的立国论述: 新加坡官方没有国父的说法,细数11个founding fathers(李光耀是其中之一) 菲律宾国父黎刹、越南胡志明、印尼苏卡诺、缅甸昂山将军 国父的门槛之一是,反殖民地 为什么老挝、缅甸经济不行? 我们的历史观是线形、滚滚向前的;但东南亚不是 01:55:47最后5个快问快答 一道必吃食物? 一个必须打卡地? 一个很少人知道但是必须了解的文化新知? 一本必读书? 一个有潜力的创投机会? 【延展阅读】 播客中提到的: 《强邻在侧——中泰边区博弈下缅甸的国家命运》,韩恩泽 《南方浪潮》,SujitSivasundaram 《揭开泰国君权网络神秘面纱》,黄宇翔 其他推荐读物: 通史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石泽良昭 《从东南亚到东协:存异求同的五百年东南亚史》,岩崎育夫 《东南亚史:多元而独特,关键的十字路口》,Anthony Reid 《风之帝国:全球贸易的关键地带,海洋亚洲的盛世繁华》,Philip Bowring 学术回忆录 《椰壳碗外的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泰国 《图绘暹罗:一部国家地缘机体的历史》,通猜.威尼差恭 新加坡 《李光耀观天下》,李光耀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 新加坡双语之路》,李光耀 《风雨独立路:李光耀回忆录(1923-1965)》,李光耀 《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李光耀 【BGM】 Ramin Djawadi, The Czech Film Orchestra, TheCzech Film Choir Cast Soundtrack-Zorba the Greek 咖喱咖喱 【这档节目】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是一档商业深度访谈节目,描摹我们时代的商业、文化和新知。 收听渠道:苹果Podcast|小宇宙|Spotify|喜马拉雅|QQ音乐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本期嘉宾杨帆(Francis)是上海人,墨尔本念书,在香港、上海做律师和投资;但最终,1年前他决定安家越南。据他说,搬到越南以后,幸福指数直线拉高,他未来不仅会一直生活在这,还要娶越南太太,孩子上学也要在越南。我表示难以置信。而这种诧异代表了很多人对越南的信息滞后。 让我们带上耳朵去旅行。在这期节目,我和Francis一起,打开了各种越南严肃话题(产业链外溢、越南会成为世界工厂、发达国家吗?),同时勾勒了这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可以跟随他的脚步,漫步河内的秋、胡志明的现代街头,看下了班打渔回家的Grab司机,感受这个浪漫国度里的暧昧和女性味道。 播客最后,你能听出弥漫在西贡的粉红泡泡。 Part1:个人选择 * 03:15 软绵绵的越南语 * 05:28 为什么2021年决定移居越南 * 06:52 越南是最后一个受儒家文化浸染的新兴市场(拿筷子吃饭) * 08:40 2003年出国留学,错过了最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历史在越南重现 * 08:58 2017-2019年到越南的几次印象 * 11:35 在胡志明市买房,涨了1倍多 * 13:10 越南的刻板印象和真实面貌 * 13:40 简述越南史,真正发展是过去10年 Part2:经济生活 * 16:30 为什么近两年越南在国内火了? * 17:36 投资人落地胡志明市的第一反应:先买套房子吧! * 18:31 越南不会成为"世界工厂" * 19:57 亚洲四小龙的历史抉择 * 20:50 越南会成为发达国家吗? * 21:53 越南崛起会重塑东南亚、东亚政治经济格局吗? * 22:37 天时、地利、人和 * 24:08 越南是除了印度以外全球第二大IT外包中心 * 24:19 越南女性就业率比中国还要高10% * 25:25 越南有一句谚语:男人是做大事情的(打仗才是大事情) * 31:27 越南对中国会形成竞争关系吗? * 35:45 倘若穿越回2000年的中国,棋该怎么下? * 36:39 越南有四苗条:国土、河粉、穿了奥黛的女人、房子 * 38:28 外国人只能买公寓,不能买土地 * 40:09 营商环境与中国的异与同 * 45:03 越南人从内而外洋溢的幸福感(打渔回家的Grab司机) * 47:50 薪酬和男性、女性最popular的职业 * 49:33 对中国企业到越南发展的建议和风险点提示 Part3:社会文化生活 * 52:14 culture shock:越南的南北差异居然这么大 * 55:37 中国人在越南都在做什么 * 57:33 越南很安全、是发展中的儒家社会 * 58:53 在越南生活,和香港、上海的差异点 * 59:35 越南美食(少油、饮食清淡带来了越南女生苗条) * 01:02:59 业余时间去画廊、在街边喝咖啡 * 01:05:18 和本地人聊,越南的南北差异渊源 * 01:08:58 越南北部人存钱,南部人不存钱 * 01:09:33 "越南老婆",对中国男性很有吸引力 * 01:10:35 刻板印象里的"越南新娘"不是普遍现象 * 01:12:24 越南女生喜欢的是"男性本身" * 01:13:29 越南语的暧昧一面 * 01:15:23 社会里的人情味(河内大妈们) * 01:18:50 生活成本 * 01:21:06 河内的秋 * 01:25:16 在河内,男生约会成本不超过10块 * 01:28:23 摩托车上的爱情和生活 * 01:32:05 "这座城市天生适合恋爱"by杜拉斯 * 01:32:21 晚风中闻到荷尔蒙味道 * 01:33:56 为什么"胡志明"名字给了西贡而不是河内?(胡志明市原名西贡) 01:34:30 最后5个快问快答 * 一道越南必吃的食物? * 一个必须打卡地? * 一个很少人知道但是必须了解的文化新知? * 一本必读书?(口误:书名是《越南:世界史的失语者》) * 一个有潜力的创业机会? 【延展阅读】 《Dương Hải Phong:曾经,渡西贡》(Francis公众号文章) 《越南:世界史的失语者》by ChristopherGoscha 《Vietnam: Rising Dragon》by Bill Hayton 《蔷薇岛屿》by安妮宝贝 《情人》by 杜拉斯 【BGM】 HoàngTôn - Dành Cho Em LeHieu - Và Tôi Cũng Yêu Em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上期播客我们从马斯克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聊起,从投资人视角,聊到了宏观的机器人产业格局。这期我们也聊机器人,不过更轻松,嘉宾是一名6年的机器人创业者,也是一家独角兽公司CEO。他从清华和慕尼黑工大毕业以后,先在德国公司做机器人,16年转战国内开始创业。 和他聊天,更像是听了一场robot漫谈。 * 01:50 人形机器人犹如登月 * 03:09 马斯克的"讲故事"能力有多惊人 * 07:40 人形不一定会是robot主流形态 * 09:14 大众期待和人类真实技术中间差了50年 * 14:35 技术大PK:自动驾驶、登火星VS人形机器人 * 21:54 "机器"和"机器人"的区别 * 23:30 robot的原生语意是奴隶 * 25:23 电影《环太平洋》里的spirit * 29:14 机器人如今阶段类似80年代的互联网 * 39:18 机器人创业途中凶险时分:一击不中,就跪了 * 43:00 1个亿意味什么 * 46:38 航空航天曾是机器人行业的金主 * 49:45 雷军是可学企业家的天花板,马斯克、乔布斯天赋异禀、谁学谁死 * 51:43 工业机器人的两步走:从车厂到其他 【BGM】 CantinaBand - John Williams Robot– Papa Topo 延展阅读:《对谈5位CEO/投资人:人形机器人犹如登月计划》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前不久,马斯克发布叫擎天柱的人形机器人,我采访了一系列中国机器人公司CEO和投资人。想要听听他们对这款备受期待机器人的想法,也想看看正在爆发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本集嘉宾是投资人曹巍,他从5-6年前就专注研究机器人。聊天话题很有意思也非常硬核,包括马斯克的机器人和他的终极梦想、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可能面临的恐怖谷效应,以及机器人产业宏观演变和未来格局。他觉得,机器人浪潮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无与伦比的新机会。 * 02:43 人形机器人历史上的milestone * 04:31 一款人形机器人需要满足哪些要素 * 07:20 特斯拉做机器人,从自动驾驶什么能沿袭的?什么不能沿袭? * 09:03 精细化控制有多难 * 10:52 特斯拉AI Day关注什么 * 14:00 说人形机器人能颠覆一切,是错误的 * 17:07 什么场景下机器人需要人形 * 19:30 "恐怖谷效应" * 25:40 马斯克又做车,又做航天,又做人形机器人,这几个方向对人类未来意味什么? * 25:34 没准马斯克是《西部世界》粉丝,100年后还活着 * 39:49 投资人目前在投什么 * 40:37 波士顿动力的核心革新、三次易主背后 * 44:25 好的服务机器人公司将没有边界,越来越像消费电子公司 * 45:38 《I, Robot》《西部世界》代表人形机器人向前发展的两个形态 * 46:02 如果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临,潜在负外部性 * 46:59 在机器人赛道,中国有无与伦比的系统性机会 延展阅读:《对谈5位CEO/投资人:人形机器人犹如登月计划》 【更多信息】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在《仅仅是昨天:我们亲历的萧条、繁荣和时代》里,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梦秋女士,是我采访的一位嘉宾。 但我觉得,我们俩聊天的好玩程度要远远高于文中节选片段。 在征求了她的同意后,我把两个多小时的聊天做成了这期播客。 我们不仅仅聊了最近的投资环境,她所经历过的资本周期以及周期对她职业生涯的影响,还聊了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比方说,大观园里谁最有可能成为创业者、企业家;要是把林黛玉、薛宝钗放在今天,谁更有可能成为千万顶流的B站UP主?我收获了许多意料之外的答案。 * 03:30 投资人的集体躺平、丧和谨慎 * 07:06 2000年硅谷的造富神话 * 08:35 我毕业的时候,互联网泡沫破裂,一下冷下来了 * 12:18 "资本寒冬"被说烂了,是一种心理状态 * 13:43 这次和过往不同:大环境发生了根深蒂固变化 * 20:00 Tiger在印度都投天使了 * 22:03 非典型投资人的一天(2022年5月居家状态中):像学语文一样读《世界葡萄酒地图》 * 25:22 我不移民的原因 * 28:15 我的黄金二十年起步期:所有大公司冻结招聘 * 31:00 有时候人的心思要单纯一点 * 35:16 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可有钱了,有资本浪了 * 38:21 投资的下一个主题 * 41:57 最理想的硬科技创业者:"聪明的老实人" * 43:00 有什么生意是经久不衰的? * 49:17 《红楼梦》里,探春最适合创业,是庶出,有改变命运的动力 * 50:04 林黛玉PK王熙凤:谁能成为B站千万顶流UP主? * 52:20 按达利欧的周期论,现在是从繁荣峰顶开始往下走 延展阅读:《仅仅是昨天:我们亲历的萧条、繁荣和时代》 【更多信息】 本集首发于腾讯新闻,点击前往音频版 节目视觉设计:阿崔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
上周参加了由泓君主理的《硅谷101》新一期访谈的录制,聊了一些文章以外的弦外音。 从0到10亿月活用户,TikTok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这也是第一个真正打入美国主流市场的中国社交产品。这期,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来聊聊,TikTok为什么能够在海外成长起来。 05:02 Facebook也曾想收购Musical.ly,但不够坚定 05:30 TikTok在美国成长起来的三大因素 10:40 留存率低,为何还敢下狠手做海外投放? 11:54 那么多短视频产品,为什么只有TikTok做起来了? 14:44 增长瓶颈,Musical.ly创始人主动要求变更品牌 16:10 "不留空档,全面压制" 17:36 TikTok的成功是体制的胜利,不是人的胜利 22:26 张一鸣关注公司高管如何发朋友圈 26:23 海外用户如何看待TikTok? 29:40 中国公司在海外会遇到哪些挫折? 35:41 如何写出好的商业故事:耐力与坚韧度 36:47 商业记者是一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 【相关阅读】 《TikTok内幕:张一鸣的巨浪征途》 mp.weixin.qq.com 【泓君播客】 《硅谷101》
上周更新了《TikTok内幕:张一鸣的巨浪征途》音频版的上篇,下篇也终于完成了,包含这篇长文的6-10章节。 希望能方便到没时间阅读文字的朋友们。这个形式作为文字作品的衍生品,目前还处于尝试中,您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都欢迎反馈给我。 * 第六章:双月涨了1.1亿!——"不要沾沾自喜"、"我们是风口上的猪" 00:18 * 第七章:"不留空档,全面压制" 05:38 * 第三章:政治大冒险 14:17 * 第四章:巨浪上的舰队 24:40 * 第五章:格子衫、月饼、宇宙条 34:48 【可以在这里看到全文】TikTok内幕:张一鸣的巨浪征途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