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City Walk正当时,年轻人为什么爱上轧马路?

前一阵上海文庙街区改造的消息吸引了很多市民去打卡,重温在老街轧马路的记忆。近年来,随着“City Walk(城市漫游)”在国内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走上街头,用脚步丈量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了这种“轧马路的活动”?起源于日本的“路上观察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如何在行走中重新认识一座熟悉的城市? 本期湃客Talk就邀请到两位嘉宾——资深“城市漫游者”、沪上知名的“上海记忆收藏家”格里董,与建筑学和历史保护专业出身、自称“半职业散步人”的“三明治”城市观察员刀刀,一起聊聊他们的行走故事与“路上观察”。 希望这份漫游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探索你所在的城市。 【时间轴】 04:05 外滩的“B面”也很丰富 05:49 生于上海梧桐区,从小就爱“走马路” 08:48 我的专业课要求我上街散步 12:09 在北京国子监胡同看椅子的有趣发现 14:19 纽约“第一高楼”背后的往事 18:11 为留住城市记忆,我收藏了上百块门牌 25:31 行人优先型的马路长什么样? 27:31 北京胡同里的brunch、大饼配巧克力酱、外国人和老街坊 29:55 在杭州的相亲角“路上观察” 33:57 上海为什么有那么多衣服晾在公共空间? 36:49 大家都是为什么来参加City Walk? 39:52 认识自己生活的城市,更好地利用、共创公共空间

45分钟
99+
2年前

14. 从《快乐再出发》出发:我们需要怎样的综艺?

综艺《快乐再出发》上周正式收官,豆瓣评分高达9.7分,成为“小糊综”逆袭的一匹黑马。最近,关于《这!就是街舞5》开播,《乐队的夏天3》回归的消息又刷了屏。 这个夏天,《乘风破浪的姐姐3》《声生不息》等音综持续火热,《向往的生活6》被许知远以一己之力“带跑”,也再次登上热搜。 这两年的现象级综艺,怎么都在打情怀牌?从全民综艺到日益细分的兴趣综艺、素人综艺,流量明星还吃香吗?当慢综艺遍地开花,“简单的快乐”深入人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综艺? 本期《湃客Talk》,我们就请到两位@惊蛰青年 的编辑曾宝气和阿峥,一起聊聊综艺相关的话题。 【时间轴】 02:20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发掘了一批“踝部”演员 03:19 2007届《快男》的老哥哥们终于等来“团综” 04:33 熟人综艺即将井喷? 05:18 为什么综艺节目集体搬出“时代的眼泪”? 07:37 意难平!年轻人挚爱的考古狂潮 08:56 “真人秀”成综艺标配,是观察还是作秀? 12:13 市场日益细分,全民综艺好像变少了 13:26 这些“综艺清流”,是可以用来解答疑惑的 16:46 慢综艺是“把普通的一顿饭做出滋味来” 19:14 城市生活压力大,观众渴望被治愈 22:35 我试图从慢综艺中,找回熟悉的秩序感 25:55 “流量”明星不吃香了? 29:12 “活人综艺”让我们在节目中看到自己 33:47 我怀念有综艺精神的“通告艺人” 37:26 综艺平民化,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双重快乐 38:13 它们缺少的,只是简单的温馨和感动

42分钟
99+
2年前

12. 5000万门槛的相亲局里,会有爱情吗?

这个七夕节,你会出去相亲吗? 近日,一场相亲“飞盘局”引发不小争议,网络流传的截图,要求“男生资产五千万以上,女生年轻漂亮高学历”。尽管主办方后续解释,是因为一张“飞盘女孩”的图片造成了误解,但是网友们对高端相亲局的质疑却一直存在。 从五千万门槛的单身活动,到相亲平台上的万元会员,再到前几年引发争议的“985相亲局”,为什么现在的相亲越组越高端了?社交平台上的爱情可以相信吗?我们又该如何守护爱情和婚姻? 8月4日七夕节,湃客Talk邀请到两位嘉宾,一起和我们“谈情说爱”。 本期嘉宾: @大超,单身俱乐部主理人,90后“男红娘”,每年组织单身活动160多场,每个月举办一场资产五千万的相亲局。 @大将军郭,心理咨询师、作家,自媒体人,创办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开设免费情感咨询栏目。 【时间轴】 03:10 相亲局越来越高端?是只有高端了才能赚到钱 05:19 想要相亲成功,必须认可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好 06:35 女海归参加高端局,渴望成为当代“灰姑娘” 11:35 认清相亲本质依然去相亲,是一种当代年轻人的英雄主义 12:02 金钱加美貌不等于爱情,但是产生爱情的几率更大 13:54 有钱人其实不好找对象,“打工人”反而更容易成功 17:32 相亲如何躲开“杀猪盘”?捂好钱袋,投入有度 18:36 相亲和婚姻,跟爱情是一回事吗? 21:22 越来越难心动,现代人的情感阈值越来越高 22:35 95%的女生和50%的男生,择偶要求都是不合理的 26:08 相亲这件事:95后热衷,85后反感 32:02 想从年龄焦虑中解脱?姐弟恋考虑一下 37:18 婚姻中不仅有物资资产,更有隐形资产

38分钟
99+
2年前

09. 疫情之下,我们的“动物邻居”还好吗?

上海这座城市,都市与野性并存。居住在这里的数百种野生动物,是我们特殊的“邻居”。 在这座超级城市中,它们是如何与人类共同相处的?疫情以来,它们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系列短片《野性魔都》的导演朱思源,曾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动物居民们充满趣味的日常。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长期关注城市中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疫情后也和团队在上海开展了一场关于动物居民的调查,不断探索着人和动物之间更好的相处方式。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湃客Talk邀请这两位嘉宾,一起聊聊这些特殊的“邻居”们——城市里的野生动物。 【本期嘉宾】 朱思源 澎湃号 · WILD CITY创作者、系列短片《野性魔都》导演; 王放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野生动物摄影师 【时间轴】 02:50 我和跳蚤的“亲密接触” 03:20 电线杆上的鸟,真的不会触电吗? 05:35 封控期间我和孩子的小区生物探索 07:42 疫情之后,野生动物们都在经历什么? 10:15 小区里的蜻蜓、翠鸟消失了 11:43 路边不起眼的草丛里,可能藏着一个小世界 14:05 蹲守拍下一次蝉蜕,我们也“升华”了 15:39 对于动物们来说,上海的“特殊身份” 17:40 我们意外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58 上海“土著”动物背后的离奇故事 22:58 黄鼠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 26:52 城市规划对自然保护的作用 29:26 一些很小的改造,也能为城市生态带来变化 33:16 和野生动物保持适当距离,才是更好的方式

34分钟
66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