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烤匠创始人冷艳君丨十年正增长,这家餐饮穿越经济周期逆势火爆的秘密

1. 开场与品牌背景(00:00 - 01:54) 刘润介绍冷艳君及其创立的“烤匠”,讨论其作为麻辣烤鱼餐饮品牌的成功之道。提到烤匠2013年成立,总部位于成都,现有71家门店,覆盖成都、重庆及周边城市。 2. 品类选择与品牌定位(01:55 - 06:43) 冷艳君阐述品牌核心: * 聚焦麻辣烤鱼品类,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成都除火锅外的美食名片。 * 强调顾客需求及复购率的重要性。 * 选择麻辣烤鱼的原因:川渝地域优势、麻辣口味的广泛接受度、年轻人喜爱的烹饪方式。 3. 川渝市场深耕与扩展(06:44 - 10:56) 冷艳君提到2016年起专注深耕川渝市场,通过探索不同城市和县城,挖掘麻辣烤鱼的传统口味,并将其差异化优势融入产品研发。 * 麻辣烤鱼成为成都重庆地区大众点评热门榜第一名,成功进入北京市场。 4. 产品创新与顾客体验(10:57 - 28:17) 深入探讨烤鱼工艺: * 专用烤鱼炉设计实现“外焦内嫩”。 * 持续优化烹饪细节,例如13分钟高温短时烤制、5分钟内挂汁上桌。 * 强调顾客体验,推出豆花作为麻辣烤鱼的经典搭配,使用东北黑豆现磨,确保口感和质量。 5. 品牌发展策略与核心理念(28:18 - 34:08) 烤匠提出品牌使命:“不吃火锅就吃烤匠”。 * 以用户心理认知为基础,通过提炼场景需求(如社交聚餐、家庭聚会)强化品牌定位。 * 聚焦川渝市场,注重精细化运营,避免盲目扩张。 6. 聚焦用户需求与复购率(34:09 - 51:32) 冷艳君强调: * 产品开发以顾客反馈为导向。 * 聚焦复购率,通过用户场景需求洞察(如生日聚会)优化服务与产品设计。 * 烤匠复购率为15.75%,高于中餐与火锅行业平均水平。 7. 差异化创新与非遗认证(51:33 - 57:36) 通过创新口味(如三种辣椒与花椒配比)和餐具设计(圆形烤鱼盘),重塑麻辣烤鱼产品。烤匠的黑豆花麻辣烤鱼入选成都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 方法论与创业心得(57:37 - 1:28:25) 冷艳君总结餐饮创业的核心: * 注重用户真实反馈而非数据驱动,避免盲目跟风。 * 强调产品质量为基石,将用户需求与口感创新结合。 * 坚持长期主义,追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88分钟
1k+
4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侯小强:如何让中国IP,更值钱。

1. 嘉宾介绍与职业生涯回顾(00:00 - 06:30) 侯小强回顾了从新浪到盛大文学的职业经历,特别提到早期在新浪负责博客项目,并推动其成为行业标杆的过程。 2. 新浪博客的创新与挑战(06:31 - 20:00) 侯小强讲述在新浪博客的运营策略,包括如何通过“名人效应”邀请明星和作家加入,以及通过数据和算法提升用户粘性。 * 强调“被看见”对个人和作品的重要性。 * 提到与作家和公众人物的合作,例如余华、韩寒等。 3. 离开新浪的契机(20:01 - 33:36) 2008年,侯小强因对网络小说与IP的未来前景产生兴趣,接受盛大文学创始人陈天桥的邀请,担任首席执行官。 * 描述新浪与盛大的文化差异,以及离职时的感激与感慨。 * 分享新浪时代对他世界观的影响,如新闻的多样性和用户判断的重要性。 4. 盛大文学的组建与扩展(33:37 - 50:00) 侯小强分享在盛大文学初创阶段的关键任务: 1. 并购整合:将网络文学平台如起点中文网等资源整合。 2. 商业化探索: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阅读基地等模式,首年营收即破亿。 3. 推动IP开发:将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如《鬼吹灯》、《庆余年》等。 4. 网络文学主流化:组织中国作协与网络作家的联动活动,推动网络文学进入主流文化圈。 5. 网络小说的崛起与未来(50:01 - 1:10:00) 侯小强分析网络小说的特点和商业模式,包括: * 即时反馈机制对作者创作的影响。 * 商业化路径从按章节付费到IP授权的全面扩展。 * 网络小说的题材创新以及对影视、游戏的渗透。 6. 从文学到IP全产业链(1:10:01 - 2:00:00) 深入探讨IP的全链条开发策略,包括: * 授权模型: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跨媒体合作。 * 商业价值:如《明朝那些事儿》的长期稳定收益模式。 * 对网络小说“被驯化”的反思与应对。 7. 创业心路与价值观(2:00:01 - 2:30:00) 侯小强分享创业以来的心得: * “被看见”的哲学对个人成长与团队管理的重要性。 * 创业者的孤独与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8. 访谈总结与未来展望(2:30:01 - 2:55:22) 侯小强总结其职业生涯中的三大价值观: 1. 尊重多样性与开放性。 2. 坚持好奇心与想象力。 3. 怀有感恩心态,帮助他人实现潜能。

175分钟
1k+
4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王志纲:战略,就是找魂。

2024年11月21日,刘润对王志刚的访谈,总时长2小时37分钟。以下为访谈的时间顺序总结: 1. 嘉宾介绍与自我描述(00:00 - 06:30) 王志刚将自己定义为“不明飞行物”,因为其职业生涯跨越多个行业,难以用单一标签概括。他特别提到从战略咨询行业起步,并形容自己经历了中国近40年的商业变革。 2. 青少年成长与冒险经历(06:31 - 15:30) 回忆其少年时期的上山下乡、建筑工地工作经历,以及险些丧命的事故。他感慨改革开放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认为高考恢复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3. 高考与大学求学(15:31 - 25:00) 讲述1978年高考的经历,以及全家兄妹四人都考上大学的奇迹。他强调方法论对学习和人生的关键作用,并感恩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 4. 大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25:01 - 33:00) 1982年从兰州大学经济系毕业后,选择进入甘肃省社科院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凭借学术成果和编辑经验脱颖而出。 5. 从学术到新华社的转型(33:01 - 49:00) 1984年加入新华社,报道聚焦经济改革与社会热点。他通过一篇关于广东改革开放的内参文章声名鹊起,影响了国家政策。 6. 新华社广东十年(49:01 - 1:02:00) 描述在广东的驻站经历,发表多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报道。他将自己的新闻工作视为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深刻观察,并提到其后来的战略咨询事业根植于这一阶段的积累。 7. 从记者到战略咨询师的跨界(1:02:01 - 1:15:00) 1994年离开新华社,决定探索市场经济规律。他将这一转型视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必经之路,用十年积累成为国内战略咨询领域的代表人物。 8. 对人性与社会规律的思考(1:15:01 - 1:30:00) 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双面性(如贪婪、侥幸、虚荣)与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强调政策设计应尊重常识、敬畏规律、顺应人性。 9. 战略咨询的意义与方法论(1:30:01 - 2:15:00) 王志刚分享其咨询理论,强调从宏观经济到企业战略的全局视野,同时提到在为客户设计战略方案时对方法论的灵活运用。 10. 访谈总结与个人寄语(2:15:01 - 2:37:17) 王志刚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呼吁年轻人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寄语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机遇。

157分钟
1k+
5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王煜全:人工智能,有哪些颠覆我们生活的可能?

2024年11月20日刘润与王煜全的直播访谈,总时长为3小时27分钟,涵盖了从创业到投资的经历,以及人工智能和科技产业的思考。以下是访谈的时间顺序总结: 1. 嘉宾介绍与职业标签(00:00 - 01:30) 王煜全介绍自己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职业历程,强调始终关注从产业角度推动社会发展。 2. 中美科技产业差异(01:31 - 04:30) 探讨中美在硬科技领域的优势互补,王煜全分享其在美国科技投资的经验,特别提到东岸高校对机器人研究的影响。 3. 早期创业经历与互联网元年(07:30 - 17:00) 回忆1993年大学毕业前的创业,创建中国医药市场的英文网站,通过互联网抓住早期信息差的机会,与英国合作主办医药大会。 4. 咨询公司的发展历程(18:00 - 28:00) 王煜全分享从医药咨询开始的创业过程,与美国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合作,以及拓展到电信和工业领域的经历。 5. 从咨询到投资的转型(28:01 - 34:00) 介绍咨询业务逐步成熟后的转型动机,分析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启动天使投资基金。 6. 无线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黄金时代(35:00 - 45:00) 讲述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增值业务的过程,包括移动阅读、彩铃等业务对产业的深远影响。 7. 进军天使投资与项目选择(46:00 - 54:00) 从2008年开始天使投资,专注移动互联网、手游等领域,提及掌趣科技等成功案例。 8. 海外科技投资的布局(55:00 - 1:05:00) 从2013年开始进军美国科技投资市场,凭借早期布局建立优势,注重高校技术转化为创业项目的机会。 9. 科技创业的生态与未来展望(1:05:01 - 1:27:00) 阐述美国科技创业者从高校研发到孵化创新的模式,强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未来社会的深远影响。 10. 总结与个人感悟(1:27:01 - 3:27:36) 王煜全分享其从创业到投资的感悟,强调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以及持续关注科技领域的坚定信念。

207分钟
2k+
5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傅盛:受好奇心驱动的“另类”创业者

一场刘润与傅盛的访谈,时长1小时53分钟。以下为访谈的主要内容和时间节点: 1. 好奇心与成长动力(00:00 - 04:00) 傅盛谈到自己从小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以及成长过程中对未知的渴望。他认为自己由好奇和压力驱动,热衷于不断开拓新领域。 2. 创业初期的压力(04:01 - 07:00) 分享自己早期的北漂经历和经济压力,这段艰难的日子塑造了他的抗压力和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3. 信息专业背景的影响(07:05 - 09:00) 谈到大学学习信息专业对他未来技术敏感度的培养,以及后来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契机。 4. 与周鸿祎共事的经历(09:00 - 15:00) 描述在3721公司与周鸿祎共事时面对的挑战和成长,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管理项目和团队。 5. 用户至上的产品观(15:20 - 19:30) 强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用户反馈的重视,认为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6. 360安全卫士的成功(19:30 - 23:00) 谈到自己作为产品经理推出360安全卫士,并通过口碑营销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增长。 7. 猎豹移动的成立与成长(23:10 - 30:00) 分享猎豹移动从清理大师起步到在全球市场取得的成功,并在2014年成功上市。 8. 个人财富与事业反思(30:00 - 40:00) 谈到上市后的空虚和对人生意义的重新审视,意识到财富无法填补生活的其他需求。 9. 进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45:00 - 53:00) 阐述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看法,以及决定进入机器人行业的动机,希望打造智能家庭助手。 10. 未来的机器人发展展望(55:00 - 1:00:00) 傅盛预测未来机器人在家庭中的形态,认为无需人形,只需具备智能和实用性即可满足日常需求。

113分钟
1k+
5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黄宏生:从彩电大王到新能源先锋

总时长为3小时18分钟,主要围绕其创业经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以及创维和新能源车的发展思路展开。以下是访谈的核心内容和时间节点总结: 1. 开场与嘉宾介绍(00:00 - 02:00) 刘润与黄宏生闲聊,介绍黄宏生为创维的创始人,同时提及创维在家电领域的成就。 2. 成长经历与时代背景(02:01 - 10:00) 黄宏生讲述自己在1950年代出生、经历自然灾害、上山下乡的背景,以及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 3. 创维创立过程(10:01 - 20:00) 黄宏生回顾创立创维的动机,介绍品牌初期在电视机市场的竞争,并通过创新和成本控制打开市场。 4. 中国家电行业的竞争与发展(20:01 - 30:00) 讨论创维与其他国内家电品牌(如TCL、海信、康佳)的竞争,分析了国内家电行业四十年的发展变迁。 5. 新事业与电动汽车产业(30:01 - 50:00) 黄宏生介绍创维在智能家居和电动汽车领域的拓展,表达了对新能源车的前景和智能家居市场潜力的信心。 6. 工作理念与人生观(50:01 - 1:10:00) 分享其坚持到2049年退休的计划,强调对工作的热爱、贡献社会的成就感,以及从苦难中磨练出的毅力。 7.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1:10:01 - 1:30:00) 讲述计划经济下的大学毕业分配经历,以及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体会,随后谈到市场经济改革如何激励个人创业。 8. 商业文明与国际化视野(1:30:01 - 2:00:00) 黄宏生分享了如何通过外贸和国际视野带领创维走向全球,介绍了创维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9. 年轻一代的建议(2:00:01 - 2:30:00) 鼓励年轻人不要害怕困难,要抓住时代机遇,不断学习、适应全球化趋势和技术变革。 10. 总结与未来展望(2:30:01 - 3:18:00) 黄宏生总结自己作为企业家的经历,展望未来创维在智能家电和新能源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98分钟
99+
5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刘润对谈吴世春:用脱口秀,聊聊未来投资机会在哪里

这场直播中,吴世春老师和刘润老师就创业、投资以及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以下是直播内容的概要: 1. 直播介绍:刘润老师介绍了“进化者直播”的意义,强调了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性。 吴世春老师作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包括在华为、百度的工作经历,以及创业和投资的历程。 2. 投资哲学:吴世春老师提到了他的投资哲学,包括在非共识的无人区独行,寻找被市场忽视的机会。 3. 投资案例分享:吴老师分享了他在梅花创投的投资案例,包括在移动互联网、物流、机器人、新能源、芯片、军工等领域的投资。 4. 市场机遇:讨论了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机遇,包括细分市场、下沉市场、出海以及AI赋能的传统行业。 5. 创业者特质:吴老师提到了他看好的创业者特质——PSD(Poor, Smart, Desire),即贫穷、聪明、有野心。 6. 融资环境:讨论了当前融资环境的挑战,包括美元基金的减少和人民币基金的国资背景,以及这对创业者的影响。 7. 退出策略:吴老师建议创业者考虑被并购作为退出策略,而不是单纯追求IPO。 8. 行业趋势:讨论了科技行业的快速变化,以及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9. 段子分享:吴老师分享了一些幽默的段子,以轻松的方式结束了直播。 10. 总结寄语:吴老师和刘老师都鼓励创业者保持耐心,坚持在牌桌上,相信总会等到花开的时候。 直播最后,吴世春老师推荐了他的两本书《心力》和《自适力》,强调了在当前环境下,创业者需要心理强度和适应能力。刘润老师也鼓励大家保持积极态度,相信困难总会过去。

188分钟
99+
6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 刘润对谈王石:将地球,原封不动地交给下一代

* 介绍王石,并提到万科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企业元年的一部分。 00:46 - 01:15 * 王石提到他最近从赫尔辛基回来,那里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得很好,他主要关注与商业相关的生态环保工作。 01:15 - 02:31 * 王石强调生态环保不仅是公益,更是商业上的重要议题,因为全球变暖问题需要经济和商业模式来解决。 02:31 - 03:52 * 王石讨论了如何通过提高用电效率和使用新能源来减少碳排放。 03:52 - 05:13 * 王石提到了碳追踪和碳税的概念,以及欧盟对电动车和电池回收的严格要求。 05:13 - 06:33 * 王石讨论了中国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的责任,以及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推动环保。 06:33 - 08:10 * 王石强调全球气温上升1.5度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08:10 - 09:07 * 王石分享了他登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经历,以及气候变化对雪山的影响。 09:07 - 11:17 * 王石讨论了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11:17 - 13:05 * 王石解释了为什么他选择用商业方式来解决环保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公益。 13:05 - 14:15 * 王石提到了中国的双碳路线图,即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14:15 - 16:10 * 王石讨论了传统产业如何转型以减少碳排放,以及新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 16:10 - 17:16 * 王石强调了消费端在碳中和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商业模型来促进新能源的使用。 17:16 - 18:24 * 王石讨论了供应端和消费端在碳中和经济时代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18:24 - 19:26 * 王石提到了储能设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电网和需求响应来优化能源使用。 19:26 - 20:03 * 王石讨论了消费者如何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来参与碳中和经济。 20:03 - 21:03 * 王石介绍了他的新项目“生物圈3号”,这是一个碳中和社区,旨在成为未来城市的示范区。 21:03 - 22:07 * 王石解释了“生物圈3号”的含义,以及它与生物圈1号和2号的区别。 22:07 - 23:02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2号的失败,以及它对生物圈3号的启示。 23:02 - 24:21 * 王石分享了他对生物圈3号的愿景,以及它如何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模型。 24:21 - 25:03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中的技术应用,包括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25:03 - 26:03 * 王石提到了生物圈3号中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碳中和。 26:03 - 27:06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商业模型来实现盈利,以及它如何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可持续模型。 27:06 - 28:23 * 王石介绍了生物圈3号的具体目标,包括减排40%和自产绿电20%。 28:23 - 29:12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其目标。 29:12 - 30:44 * 王石介绍了生物圈3号中的一些具体技术,如光伏发电、风能、地缘热泵和波浪能。 30:44 - 32:24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储能技术来减少碳排放。 32:24 - 33:09 * 王石提到了生物圈3号中的磁悬浮空调技术,以及它如何提高能源效率。 33:09 - 34:14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商业可行性。 34:14 - 35:22 * 王石强调了生物圈3号在减少碳排放和使用新能源方面的重要性。 35:22 - 37:00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中的黑水虻技术,以及它如何帮助处理有机垃圾并减少碳排放。 37:00 - 38:50 * 王石介绍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黑水虻技术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38:50 - 40:34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环保目标,并将其商业化。 40:34 - 41:02 * 王石提到了生物圈3号中的竹子使用,以及它如何帮助减少碳排放。 41:02 - 42:27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使用竹子和其他可持续材料来实现环保和商业目标。 42:27 - 43:11 * 王石介绍了生物圈3号的商业模型,以及它如何通过处理有机垃圾来实现盈利。 43:11 - 44:20 * 王石讨论了生物圈3号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型来解决环保问题,并实现盈利。 44:20 - 45:04 * 王石强调了企业家在解决环保问题时应该采取商业思维,而不仅仅是公益心态。 45:04 - 46:08 * 王石讨论了竹子作为一种可持续材料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帮助减少碳排放。 46:08 - 47:04 * 王石分享了他对年轻创业者的看法,以及他如何从他们那里学习。 47:04 - 49:01 * 王石讨论了他在登山方面的经验和感悟,以及他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创业和生活中。 49:01 - 50:13 * 王石提到了他计划在81岁时第三次攀登珠峰,以及这对他的个人意义。 50:13 - 52:00 * 王石分享了他对登山和创业的感悟,以及他如何激励自己面对挑战。 52:00 - 53:00 * 王石讨论了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设定目标来激励自己。 53:00 - 53:02 * 王石强调了人应该借助挑战来战胜自己,而不是仅仅为了战胜挑战本身。

57分钟
99+
7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 刘润对话冯仑:冯仑身上,有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商业史。

冯仑老师与主持人的对话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冯仑老师的个人经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对房地产行业的见解以及对年轻一代创业者的建议。以下是按时间顺序总结的要点: 00:00 - 00:55 * 冯仑老师作为嘉宾参与对话,主持人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并提到冯仑在地产界的影响力。 00:55 - 01:08 * 冯仑老师用民间的方式自我介绍,提到自己的资本家工作、无产阶级社会理想和传统社会教育背景。 01:08 - 02:24 * 冯仑老师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包括在中共中央机关、中宣部和国家体改委的工作,以及后来转向经商的经历。 02:24 - 02:41 * 主持人询问冯仑老师如何被00后或90后认识,冯仑老师提到自己的多元化经历,包括制造汽车等。 02:41 - 03:29 * 冯仑老师讲述了自己参与高考的经历,以及当时准备高考的困难。 03:29 - 05:01 * 冯仑老师继续讲述自己的教育背景,提到自己对历史哲学的兴趣,最终却学习了经济学。 05:01 - 06:31 * 对话中提到了冯仑老师的教学生涯,以及他如何通过不同的经历建立了自己的解释系统。 06:31 - 10:53 * 冯仑老师分享了自己对经济学、数学和哲学的理解,以及这些学科如何影响他的思维。 10:53 - 13:46 * 冯仑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抑郁症的看法,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解释系统来理解生活中的困境。 13:46 - 14:21 * 冯仑老师通过一个相亲节目中的例子,展示了解释系统的力量。 14:21 - 17:54 * 冯仑老师继续探讨解释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如何面对背叛、失恋和吃亏等情况。 17:54 - 21:03 * 主持人和冯仑老师讨论了冯仑老师对于经济学和商业的理解,以及他的多元化经历。 21:03 - 23:48 * 冯仑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民营企业的看法,以及如何见证中国经济的变革。 23:48 - 24:59 * 主持人询问冯仑老师对创业者的看法,冯仑老师提到了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心态。 24:59 - 27:07 * 冯仑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硕士和博士学习经历,以及如何将学术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7:07 - 31:54 * 冯仑老师回顾了自己在中央党校和中宣部的工作,以及如何培养写作和思考的能力。 31:54 - 36:21 * 冯仑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人性的观察,以及在商业实践中如何理解和应对人性的复杂性。 36:21 - 39:00 * 冯仑老师讲述了自己的一些人生哲学,包括如何面对生死、是非和委屈。 39:00 - 42:43 * 对话中提到了冯仑老师在房地产行业的早期经历,包括如何从个体户转型为公司化运作。 42:43 - 47:20 * 冯仑老师讲述了万通公司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如何与合作伙伴一起成长。 47:20 - 52:32 * 冯仑老师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一起创业并最终分开。 52:32 - 57:09 * 冯仑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海南的创业经历,包括如何通过房地产项目赚取第一桶金。 57:09 - 59:55 * 冯仑老师讲述了自己在房地产行业的后期经历,以及如何见证行业的变迁。 59:55 - 01:06:00 * 冯仑老师提到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未来,以及如何在后开发时代进行转型。 01:06:00 - 01:19:59 * 冯仑老师给出了对年轻创业者的建议,强调了专业化、团队合作和商务经验的重要性。 01:19:59 - 02:39:27 * 在对话的最后阶段,冯仑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人生哲学的理解,包括如何简化生活、减少是非和负债。 02:39:27 - 结束 * 冯仑老师和主持人进行了最后的交流,冯仑老师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和对生活的感悟。 以上总结了冯仑老师与主持人对话的主要内容,展现了冯仑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思考。

163分钟
99+
7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 雷勇说,他要每天为中国食品业降损一个亿。#临期食品

以下是根据时间顺序总结的对话内容: 00:00 - 00:30 * 说话人1提到中国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约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好时期的创始人雷勇表示,他们的使命是每天为中国食品业降低一个亿的损失,并获得了阿里的三轮投资。 00:30 - 01:13 * 说话人2(主持人)欢迎雷勇,并请他自我介绍。 * 雷勇介绍了好时期的业务模式,即创建一个食品清仓平台,专注于快速清仓食品行业的库存,让消费者以高性价比购买标准化包装食品饮料。 01:13 - 02:23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的两个创新点:保质期透明化和倒计时定价策略。 02:23 - 03:05 * 雷勇讨论了面向商家的服务,解释了食品流通行业的惯例和问题。 03:05 - 03:54 * 雷勇阐述了好时期的使命和愿景,即每天为中国食品业降损一个亿,并希望人们能够聪明、省钱、吃得更好。 03:54 - 05:35 * 雷勇进一步解释了好时期的商业模式,强调了通过创新降低食品损耗的重要性。 05:35 - 06:30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精确的保质期管理来提升流通效率和降低损耗。 06:30 - 07:51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每天为SKU维度进行管理,确保消费者获得当天生产的产品。 07:51 - 09:38 * 雷勇讨论了保质期的意义,以及中国食品法规与其他国家的差异。 09:38 - 10:59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精确管理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问题。 10:59 - 11:56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处理大量SKU的挑战,以及与传统流通渠道的区别。 11:56 - 12:53 * 雷勇再次被问及好时期的使命和愿景,他重申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 12:53 - 13:48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减少食品变成临期食品的情况。 13:48 - 14:38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会员权益积分交易来为合作伙伴提供价值。 14:38 - 15:21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如何与支付宝等大型平台合作,通过会员积分兑换来消耗积分并提供价值。 15:21 - 16:31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积分兑换为会员提供低价商品,同时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16:31 - 17:09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会员权益积分交易来帮助合作伙伴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留存。 17:09 - 18:59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来帮助合作伙伴体现会员积分的价值。 18:59 - 19:52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与支付宝等平台的合作,帮助合作伙伴消耗会员积分。 19:52 - 20:27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与大型平台的合作,为会员提供低价商品。 20:27 - 21:48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问题,包括处理临期食品和提升流通效率。 21:48 - 22:12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专业化的方法帮助食品商家解决清仓和临期食品的问题。 22:12 - 23:31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改变食品流通行业的传统做法。 23:31 - 24:25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痛点。 24:25 - 25:40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透明化和规范的管理来提升食品流通行业的效率。 25:40 - 26:14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改变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看法。 26:14 - 27:02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挑战。 27:02 - 27:59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 27:59 - 29:03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故事,包括如何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发现商机,并决定创业。 29:03 - 30:12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浪费问题。 30:12 - 31:28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减少食品损耗。 31:28 - 32:49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初衷,即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食品浪费问题。 32:49 - 33:50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改变食品流通行业的传统做法。 33:50 - 34:26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痛点。 34:26 - 35:00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故事,包括如何从食品流通行业的挑战中找到商机。 35:00 - 36:56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损耗问题。 36:56 - 37:36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减少食品浪费。 37:36 - 38:01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初衷,即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社会问题。 38:01 - 39:05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改变食品流通行业的现状。 39:05 - 39:55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挑战。 39:55 - 40:00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故事,包括如何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发现商机,并决定创业。 40:00 - 42:13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浪费问题。 42:13 - 43:01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减少食品损耗。 43:01 - 44:05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初衷,即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食品浪费问题。 44:05 - 45:41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改变食品流通行业的传统做法。 45:41 - 46:09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痛点。 46:09 - 46:52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故事,包括如何从食品流通行业的挑战中找到商机。 46:52 - 47:31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损耗问题。 47:31 - 48:28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减少食品浪费。 48:28 - 49:20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的创业初衷,即通过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食品流通行业的社会问题。 49:20 - 51:51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来改变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看法。 51:51 - 54:21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 54:21 - 54:54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与支付宝等平台的合作,帮助合作伙伴消耗会员积分。 54:54 - 57:11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来帮助合作伙伴体现会员积分的价值。 57:11 - 57:59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与大型平台的合作,为会员提供低价商品。 57:59 - 59:48 * 雷勇分享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会员权益积分交易来为合作伙伴提供价值。 59:48 - 01:00:30 * 雷勇讨论了好时期如何通过直播和私域流量来拓展业务。 01:00:30 - 01:01:05 * 雷勇解释了好时期如何通过与大主播和MCN机构的合作来引流和销售产品。

153分钟
99+
7个月前

刘润·进化者直播版本 | 刘润对谈周奇墨:聊聊脱口秀,以及脱口秀背后的商业模式 #周奇墨 #刘润 #脱口秀

这段对话是一场关于脱口秀行业的深入访谈,访谈对象是脱口秀演员周奇墨,以下是按照时间顺序的总结: 00:00 - 00:17访谈开始,主持人刘润介绍嘉宾周奇墨,并提到周奇墨在脱口秀界的成就和地位。 00:17 - 01:06周奇墨分享了脱口秀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不为人知到现在广受欢迎,以及最近遇到的挑战。 01:06 - 02:24讨论了线上节目如《吐槽大会》对脱口秀行业的影响,以及早期的线下演出和演员与俱乐部的关系。 02:24 - 03:42周奇墨回忆了自己参与《今晚80后脱口秀》的经历,以及线下演出的初期状态。 03:42 - 06:48探讨了脱口秀在中国的起源,包括海外影响和线下演出的起步。 06:48 - 10:16周奇墨讲述了自己如何进入脱口秀行业,以及早期的演出经历。 10:16 - 13:33讨论了脱口秀创作的压力和挑战,以及如何保持创作的新鲜感。 13:33 - 17:07周奇墨分享了自己第一次上台的经历和心态,以及面对观众的压力。 17:07 - 20:38讨论了脱口秀行业中的冒犯性问题,以及如何平衡幽默和观众的感受。 20:38 - 24:05周奇墨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脱口秀表达真实的情绪和经历。 24:05 - 27:00访谈中提到了脱口秀行业的商业模式,包括早期的免费演出和后来的商业演出。 27:00 - 30:20周奇墨分享了自己在脱口秀行业中的坚持和热爱,以及如何面对行业的起伏。 30:20 - 32:26讨论了周奇墨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表现,以及如何适应电视节目的表演形式。 32:26 - 37:27周奇墨讲述了自己如何创作段子,以及在开放麦中试验和打磨段子的过程。 37:27 - 41:00讨论了脱口秀现场演出的脆弱性,以及观众反馈对演员表演的影响。 41:00 - 44:16周奇墨分享了自己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表现,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表演风格。 44:16 - 47:15访谈中提到了脱口秀行业的商业模式的演变,包括广告植入和商业活动。 47:15 - 51:36周奇墨讲述了自己对于脱口秀行业的未来的看法,以及如何面对行业的低谷。 51:36 - 54:03讨论了脱口秀演员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以及如何管理观众的预期。 54:03 - 57:21周奇墨分享了自己在脱口秀大会中被淘汰的经历,以及如何调整心态。 57:21 - 1:02:54访谈中提到了脱口秀行业的商业模式,包括广告植入和商业活动。 1:02:54 - 1:07:21周奇墨讲述了自己对于脱口秀行业的未来的看法,以及如何面对行业的低谷。 1:07:21 - 1:11:02讨论了脱口秀演员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发展,以及如何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1:11:02 - 1:19:02周奇墨分享了自己创作段子的过程,以及如何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幽默的素材。 1:19:02 - 1:24:21访谈中提到了脱口秀行业的商业模式,包括专场演出和线上内容的创作。 1:24:21 - 1:28:57周奇墨讲述了自己对于脱口秀行业的未来的看法,以及如何面对行业的低谷。 1:28:57 - 1:38:38讨论了脱口秀演员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以及如何管理观众的预期。 1:38:38 - 1:47:23周奇墨分享了自己对于脱口秀行业低谷期的看法,以及如何保持乐观和坚持。 整个访谈涵盖了脱口秀行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演员个人的经历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

112分钟
1k+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