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s Walk 新天地夜行实录 | 社畜回家伴侣

“我领略你吹过的晚风,仿佛跨过岁月的相拥,像被扰乱的光阴之钟,留在错位时空” 同一条街,晚上和白天会不会有两幅面孔呢?特别是当这个区域正在经历旧改等城市更新的时候,晚上走走,会不会有什么魔幻效果呢?从建国路到淮海路之间的这个区域,呈现了一个多重时空的状态,水泥封住的石库门、飘着爵士乐的红酒屋、还有隐藏在道边街旁悄悄生辉的小小闪光点。是专门来玩,是随便兜兜,还是匆匆夜归?我们需要怎样的夜间街道? 2023年的Jane's Walk,随简潜入夜,我们探访了魔都心脏地带新天地片区的夜。通过步行走街,填写自定义角色,结合五感任务,以及工作坊的介绍、讨论、团队分享等环节,共议我们期待的夜街道。walk兵分三路,分别是寻欢作乐线、散步探秘线、和社畜回家线,线如其名,各有侧重。在各自的起点集结,揣着任务卡,在领队的带领下,走在夜上海的街头。 本次的播客,三位JW小伙伴再一次重走夜行路,综合了走街时的路线,随心而动,任心而行,边走边聊当时活动过程中的见闻与感受,希望能够陪着各位在路线上走动的小伙伴走走逛逛,给大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路线图&时间线 04:30 吉安路-慈光素食,从这里出发 10:25 吉安路-肇州路路口,过去与现在 11:40 肇州路外摆,杂货店的故事 13:30 北方公寓 15:28 肇州路南北向-中海建国里 17:40 肇州路上的街道眼 19:30 肇州路上的猫罐头 21:40 肇州路建国西路路口 26:18 大吉路 28:17 肇州路永年路路口 34:10 徐家汇路-比乐中学 36:20 徐家汇路-灯下黑路段 40:00 徐家汇路-顺昌路路口-拆迁基地 41:20 上海社科院 42:40 夜间抄小路-养老院门口 44:50 夜间抄小路-小区内部 48:37 安静的永年路 50:50 黄陂南路-夜排档 52:40 成人纸尿裤批发,街道的过去 54:25 建国西路 59:40 马当路-恒基旭辉天地 1:00:50 淮海社区文化中心 1:02:40 宝宝文具店 1:04:10 合肥路-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1:06:20 花园洋房 1:08:10 黄陂南路-爱心超市 1:11:08 大时代面馆,不加班的老板 1:13:55 智能电话亭,打个免费电话吧 1:15:50 马当路-新天地南里foodietheater 1:16:45 参与者的故事 1:20:00 两次走街的街道变化 制作团队 嘉宾:一览Jane’s Walk领队们(林中朴、常海兴、苏临、杜杜) 后期:杜杜,林中朴 文字:常海兴 图片编辑:苏临 一览Jane’s Walk路线图绘制:杜杜 一览Jane’s Wal 路线照片:丽雅、越洲、杜杜及其他一览志愿者 音乐 《漂浮记忆》鲸鱼马戏团 《全世界失明》鲸鱼马戏团 《瓶行宇宙2.0》鲸鱼马戏团

84分钟
99+
8个月前

Jane's Walk 陆家嘴折叠 | 从东昌消防瞭望塔说起

本期节目 | 本期是2024 Jane's Walk上海——“陆家嘴折叠”城市漫步活动的彩蛋节目,采编了活动筹备阶段以陆家嘴折叠这个主题为出发点,对我们线下活动工作坊的嘉宾,也是老陆家嘴居民“时空术士”赵解平赵老师的一段采访录音。 嘉宾介简介 | 赵解平,前东昌消防队瞭望兵、陆家嘴集团档案室主任,浦东新区档案学会副秘书长。曾在20世纪70年代,站在浦东的制高点——东昌瞭望塔上守望陆家嘴,对这片土地的每个地点如数家珍。90年代参与陆家嘴开发建设,记录整理浦东从村落农田到国际金融中心的蜕变。出版摄影集《老陆家嘴的路》。他对社区变迁有着独到的理解,是一位真正的历史见证者和用心的记录者。 关于上海Jane's Walk 2024 | 陆家嘴站 | 本次活动已于2024年5月19日完成举办。适逢Jane's Walk来到上海的第六年,我们终于解锁了浦东新地图,来到浦东大开发的原点——陆家嘴。作为全国闻名的国际金融集聚区,这里的摩天大楼里充满了“小格子间”;作为上海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板块,这里的城市肌理也被“大格子路”所定义着。本次活动以“陆家嘴折叠——小格子间大格子路” 为主题,和二十多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小伙伴一同漫步陆家嘴,通过对白领及游客、本地居民与外卖小哥等城市服务人员这三类身份的代入观察,徐徐展开陆家嘴的时空折叠。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次班味儿与烟火气的碰撞,探讨高端与便利的博弈。 时间轴 | 03:40 -- 从东昌楼道美术馆看东昌路消防站瞭望塔原址 “这个东昌路消防站瞭望塔是陆家嘴乃至整个浦东都是最高的一个建筑。如果我们把它保留下来了,当时的最高建筑是 24 米,现在的最高的建筑是 632 米了,就可以形成两个时代的对话,两个时期的对话...“ 07:30 -- 瞭望塔的打开方式 ”这个圆盘作为一个基准,上面放了一个指标的一个气手枪,然后我们根据这个中心,这个中心往四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发射出去...“ “一有火光,晚上什么都看不见的,只有一点点的路灯,有的地方像农村,像往东路灯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就用这个剔手枪对着这个火光,然后就按照我们这个圆盘的中心点,根据天气的能见度推测这个地方可能是张家宅还是李家宅。" 14:00 -- 陆家嘴的老路 “有几条路还是印象比较深的,其中一条就是烂泥渡路。现在烂泥道路的这一条路上有两幢超高层,一个就是上海中心,还有一个就是金茂大厦。这条路泥泞过,但其实它曾经是浦东当时最繁华的一条路。 1937 年以后就是这个日本侵占上海的时候,在这条路把这条路轰炸的就是一塌糊涂。最后就是他的商业逐渐颓废了,没落了之后都转移到东昌路上来。” 28:48 -- 养猪的故事 32:09 -- 工人新村与摄影书 39:00 -- 文登路变东方路 “那么为了吸引大家,就文登路边上就搞了一条商业街。嗯,买东西免税的,就是商业,你开商店是免税的,一下子就是我买电视机你要比浦西要便宜几百块钱啊。” “因为浦东的地名都是以山东的地名为主的,所以这个地方也就用了一个文登,但是上海的口音这个‘文登’,是’坟墩‘的意思,不太吉利。” 44:59 -- 军民鱼水情二三事 54:50 -- 桐山街生活镜头 56:13 -- 城市交响芭蕾与烟火气生活 “我的这个书也不能全部都是拍城市的一些老的一个风貌。这风貌城市的老的建筑只是一个股价,还必须要有一点血肉,就是大家的生活。” 1:02:38 -- 当时的浦江两岸 “来来往往买早餐打太极拳,因为我们陆家嘴这个地方那个时候是属于黄浦区的,我们东昌消防队也是属于黄浦区的,哈哈,直到浦东 1993 年之后,也就是 31 年前才划给浦东新区。那个时候属于黄浦区,靠近南浦大桥那个地方属于南市区,所以他这里也是一个类似的市井生活啊。” 1:04:40 -- 南浦大桥建造始末 “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个叫林同炎,他来看望他的哥哥,复旦大学的林同骥是翻译哈姆雷德的这个教授,那么他来看望他哥哥的时候一看居然浦东怎么这么落后,然后他马上就找到了上海市的市长汪道涵....” 1:07:30 -- 陆家嘴建设的遗憾 1:17:38 -- 陆家嘴居民的变迁 TEAM | 主持 | 杜杜、席尔瓦、熊仔 嘉宾 | 赵解平 监制、后期 | 席尔瓦 Music | Bach Guitar Compilation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85分钟
99+
9个月前

在街道上设计儿童城堡 | 六一特辑

有时候问题并不只存在于个人,很多时候,我们的城市、社区,其实并没有将儿童及儿童相关的每个人,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考虑进来。一处合格的考虑到儿童设计的街道,应当满足所有儿童,和儿童相关人士的行为,食物、住所、玩耍、快乐和与他人的联系的需求。本期节目我们来聊一聊理想中的对儿童友好的社区及街道,应该被设计成什么样。 一、如果要将安全,舒适和一些社交功能融于儿童街道设计的话,哪些设计点和考虑点需要被注意?有哪些细节是容易被忽略的? 1、可见性差异:三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95cm,因此,他们所见到的和体验的与成人有所不同。由于身高因素,他们比成人更易接近和体验到汽车尾气、建筑设施、垃圾桶、铺装以及其他细节。汽车的设计往往忽视了儿童及其他使用者的身高,使儿童更不易被汽车与卡车司机所看到。 2、缺乏维护:缺乏一般的街道清洁与垃圾收集可能会给儿童带来问题,他们更接近地面且更可能触碰所遇到的东西。 3、心理健康压力:对于儿童来说,暴露在噪声污染中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压力增大以及认知功能下降。噪声污染与光污染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压力增大、睡眠中断、认知能力发展较差。糟糕的街道设计阻碍了人们使用街道,从而增加了社会隔离、减少了儿童和监护人建立社交纽带的机会,而社交纽带在抵抗心理健康压力中具有缓冲作用。 4、不能只考虑儿童,还要考虑照料者视角 二、儿童总是会出现在视野的盲点里,这是没有考虑可见性差异所引起的负面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怎么样的设计去改善这一情况呢? 1、 人行横道 2、 短横道和紧凑路口 3、 可见性和采光 首先,从城市/社区的角度,打造一个职住平衡的城市结构以减少出行时间,对于增加父母与孩童的相处时间、提高照料者工作效率、增强整个社区的生活幸福度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需要有便利、完善的交通系统,以满足照料者多样的出行需求,如“学校—工作场所——市场——学校——书店/商店——培训机构”等。 三、照料者的需求会经常被忽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人带孩子出去玩是个幸福但是也比较辛苦的事情。那一个舒适的休息区以及座位的设计对于照料者来说也很重要对吗? 停驻场所 座位: 1. 使用适当的尺寸 2. 安装足够的座位 3. 考虑各种地点 为儿童设计街道必须将儿童和跟儿童相关的每个人都考虑进去,包括孕妇和照顾儿童的老年人,不同年龄的儿童及照料者的需求是不同的,一个儿童友好的街道,也是全年龄友好的街道(独立出行对于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都很重要,这将为他们成年后的独立生活做备) 四、监护人的看法、态度和信赖对儿童使用街道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如果他们觉得不安全,那就不会放儿童独自行动,或者带他们去这个街区。而不同年龄的儿童的需求其实也一直在变。那我们可以怎么从设计上照顾到全方位的群体呢? 1. 激活 2. 提供不同尺寸的空间。 3. 增加游戏和教育元素 4. 融入自然、树木和景观 5. 增加活动策划 6. 整合临近建筑后退红线的空间 7. 允许商业布置在人行道上 8. 激活空场地 五、儿童社区会怎么影响儿童的社交行为和学习?有没有一些案例可以分享? 1. 升级:安装太阳能照明,改善行人设施 2. 激活:增加游戏和教育元素,增加景观美化 3. 延伸:用一块靠近人行道的空地来创造暂停和玩耍的空间 4. 社区参与是成功的关键。城市Thinkscape强调让当地社区参与进来,并在整个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项目咨询会议包括社区成员、地方协会、地方非营利组织、学术机构和公共机构,如交通和规划部门。 六、每个国家,甚至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那在设计中,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社区特色呢?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经验分享? 七、儿童设计如何平衡安全和创造性? 八、儿童作为主要使用者,更多时候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对于他们的需求,更多的时候反而是从大人的角度获取的。其实是不是应该通过一些形式鼓励儿童去参与,去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以及对设计的需求?有没有一些与儿童互动的有趣经验? TEAM 策划:杨光 主持人:思琦 嘉宾:昊暘,乔显琴,杨光 剪辑:昊暘

102分钟
99+
10个月前

生成之中 | Vlo.1 公交会破产吗?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公交系统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客运量急剧下降。管理者面临着重大问题,不仅需要思考如何制定吸引乘客的有效政策,还需考虑在私家车和打车之间做何选择。公交车真的会消失吗?如何挽救公交企业的生存困境?面对未来,公交系统怎样才能可持续性发展? 本期节目由【生成之中】与【不止是市民BeyondCityAmbition】两档播客联合制作推出。 主持:杨洋 生成之中 嘉宾: 刘岱宗 / 公交规划 吴学达 / 战略规划 鹿秋杨 / 交通工程师 时间轴: 01:08 公交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06:26 提高票价能否挽救公交困境? 08:30 作为乘客我真的担心公交破产吗? 10:30 公交是破产还是转型? 12:45 公交在面对破产的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方法? 15:00 政府应该给公交更多补贴吗? 18:18 公交作为绿色出行方式的重要性; 24:35 低价格并没有阻挡公交客流的流失; 26:50 公交如何增加城市活力; 29:30 公交也可以跟房地产商绑定; 31:38 公交线路变短会更挣钱,对电动公交车更友好? 34:10 公交宣布破产是在倒逼政策改变吗? 35:38 站在政府角度的公交困境破解之法; 40:02 公交如何在服务上提升品质? 41:20 公交如何面对共享单车的挑战? 44:45 公交需要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 50:58 公交转型需要更加市场化的运作; 55:50 公交经营可以引入竞争机制; 61:20 公交未来的方向;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66分钟
99+
1年前

城市漫谈 | 在自我和解的路上一路狂奔

节目介绍 很久没更新节目的一年,来自北京、成都、广深、香港四个城市的好友们终于在线上聚会啦,我们一起聊了聊各自在去年的变化成长与新年的期待,一览小酒馆老友记,回顾过去,在混乱中寻找日常的秩序,更关注自我。展望新年,在自我和解与成长的路上一路狂奔!Enjoy every step along the way! 嘉宾: 佩茜 / 规划师,大湾区居民 昊諹 / 规划师,成都居民 思琦 / 地产策划,香港上海居民 时间轴 02:26 思琦的2023:虽有波折最终有所学习和收获的一年; 香港开关,放松,考证真切的感受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心仪的工作,新项目新学习,聚会与出游; 07:42 佩茜的2023 关键词:混乱、荒谬、咖啡; 10:50 用咖啡建立最小单元的日常秩序; 12:33 318大环线,看见鹅毛般的大雪,雨季的墨脱; 15:56 出租车怎么能上珠峰大本营? 16:50 一个瓶盖的故事; 17:42 在珠峰大本营看到日照金山! 18:30 昊諹的2023关键词:折腾,忙里偷闲的旅行,领养一只猫; 22:32 Sunny的2023关键词:旅居、漫长的夏天; 23:42 15分钟生活圈,工作的快节奏与生活的慢节奏; 28:12 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 29:12 好好吃饭真的很快乐! 31:16 快乐来源于想到什么做什么; 33:16 保持对自我的觉察,在紧张的节奏中找时间慢下来; 34:22 情绪笔记,记录情绪状态、梳理引发情绪状态的原因,拆解,疏导情绪; 37:22 跟情绪和解了一些,接纳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像海浪一样自然来去; 39:45 冥想和发呆有什么区别? 45:28 身体扫描;现代生活身心状态很容易剥离,情绪状态与身体感受不一致; 48:37 一定要好好吃饭,这可能是一期养生节目~ 53:04 如何规划,关于工作、人际关系、个人健康三个方向,再细分成九个方向根据自己的方向打分,选出最重要三个部分,通过指标变化量化自己的成长; 56:12 Enjoy every step along the way 01:01:23 多关注自己,继续坚持自己坚持的事物; 01:03:10 一期没有提纲的录制,真诚的表达与陪伴; 01:08:26 如果你觉得工作缺乏价值感,欢迎来录播客! 01:10:22 还有很多关注的议题,很多关注的听众,我们会继续录下去的! 01:11:16 希望我们都可以被很多微小的、日常的快乐所包围,被很多温暖、朋友的爱和支持所包围; 制作团队 主持:Sunny 剪辑:昊暘 音乐 《一艘意识之船和一本旧书》鲸鱼马戏团 《时常》 鲸鱼马戏团 《经过音乐家窗外的人》鲸鱼马戏团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72分钟
99+
1年前

Vol.42 好奇心拯救城市(下)

Part 1大调查、休闲娱乐去哪里? 好好玩儿不是孩子的特权,大人也需要好玩空间来给生活撒上佐料 DT财经的「国产青年周末怎么过大调查」,包含3037位朋友的分享。结果显示,在过周末最受欢迎的方式里,「睡到自然醒」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拥有新体验和欣赏或置身于大自然;排在最后一位的是“无所事事”。 Part 2 嘉宾分享周末活动 以小朋友的选择为主+老母亲就是跟从。提前引导小朋友的选择,尽量选择【城市中的户外空间】,自然环境排名第一位,比如山体公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大广场,适合跑跳运动的,能提供体验活动的空间,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如果环境里能允许大人融入,和他们一起玩,小朋友就会更高兴,他们也会觉得这里玩的更好,下次还来。 Part 3 你上次出门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元素能让你出门呢?活动、空间、或是美食、美酒、拍照等更具有针对性的元素? Part 4城市好玩体验空间分享? 室内分为两类,一类是休闲娱乐,比如购物消费,社交为主的逛街、下午茶、网红打卡等),另一类是观赏体验型的则以内容为主(博物馆、展览、电影、音乐live、戏剧等) 室外的话还是以运动型为主。新加坡的自行车交通系统中有个有意思的设计,城市中的公园是有自行车专用道串起来的,也叫公园连道 Park Connector Network,可以骑车游览多个公园,观赏不同的城市景观,让旅途变得丰富有趣,最有趣的是2016年,Pokemon Go 手机AR游戏风靡全球的时候,新加坡的这些公园都被布置了不同种类的pokemon,和小伙伴们在风和日丽的周末顺着公园连道骑行,到海边、滨海湾花园、金沙酒店附近抓神奇宝贝。在路上还看到个抓神奇宝贝的团,有老有小的,都穿着神奇宝贝的衣服或者带着配饰,一边走一边举着手机抓,特别好玩。 室内+室外,游乐设施+各类参与的活动,如果可以做个连线题,我会倾向于选择在室外参与的各项活动,能再室外组织的各项活动。市场,过年赶集。 近几年,露营、野餐、无动力乐园、艺术装置、网红展变成潮流,城市生活压力大,逃离也逃不远,近郊旅游也是一个点。受疫情影响跨省旅游减少,国际旅行受阻,国内目的地旅行,城市内休闲娱乐的需求上升,选择近郊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Part 5 城市里的不花钱好玩儿空间分享? “好玩变好贵了”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城市娱乐空间? TEAM 主持:宇昆 嘉宾:淼淼、杨老师 剪辑:杨骏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49分钟
99+
2年前

Vol.41 好奇心拯救城市(上)

时间轴 Part 1 城市娱乐大调查,休闲娱乐去哪里? 好好玩儿不是孩子的特权,大人也需要好玩空间来给生活撒上佐料 DT财经的「国产青年周末怎么过大调查」,包含3037位朋友的分享。结果显示,在过周末最受欢迎的方式里,「睡到自然醒」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拥有新体验和欣赏或置身于大自然;排在最后一位的是“无所事事”。 Part 2 嘉宾分享周末活动 以小朋友的选择为主+老母亲就是跟从。提前引导小朋友的选择,尽量选择【城市中的户外空间】,自然环境排名第一位,比如山体公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大广场,适合跑跳运动的,能提供体验活动的空间,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如果环境里能允许大人融入,和他们一起玩,小朋友就会更高兴,他们也会觉得这里玩的更好,下次还来。 Part 3 你上次出门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元素能让你出门呢?活动、空间、或是美食、美酒、拍照等更具有针对性的元素? Part 4城市好玩体验空间分享? 室内分为两类,一类是休闲娱乐,比如购物消费,社交为主的逛街、下午茶、网红打卡等),另一类是观赏体验型的则以内容为主(博物馆、展览、电影、音乐live、戏剧等) 室外的话还是以运动型为主。新加坡的自行车交通系统中有个有意思的设计,城市中的公园是有自行车专用道串起来的,也叫公园连道 Park Connector Network,可以骑车游览多个公园,观赏不同的城市景观,让旅途变得丰富有趣,最有趣的是2016年,Pokemon Go 手机AR游戏风靡全球的时候,新加坡的这些公园都被布置了不同种类的pokemon,和小伙伴们在风和日丽的周末顺着公园连道骑行,到海边、滨海湾花园、金沙酒店附近抓神奇宝贝。在路上还看到个抓神奇宝贝的团,有老有小的,都穿着神奇宝贝的衣服或者带着配饰,一边走一边举着手机抓,特别好玩。 室内+室外,游乐设施+各类参与的活动,如果可以做个连线题,我会倾向于选择在室外参与的各项活动,能再室外组织的各项活动。市场,过年赶集。 近几年,露营、野餐、无动力乐园、艺术装置、网红展变成潮流,城市生活压力大,逃离也逃不远,近郊旅游也是一个点。受疫情影响跨省旅游减少,国际旅行受阻,国内目的地旅行,城市内休闲娱乐的需求上升,选择近郊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Part 5 城市里的不花钱好玩儿空间分享? “好玩变好贵了”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城市娱乐空间? 制作团队 主持:宇昆 嘉宾:淼淼、杨老师 剪辑:杨骏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72分钟
99+
2年前

Vol.40 从政策到行动2:绿色建筑的产学研趣谈

2020年前后,我们国内提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减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决策。一时之间,碳中和这个词带着新能源、绿色金融这些相关领域,都成为了行业的热点话题。 在不止是市民“碳中和系列”第一期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把碳中和这个词放到“地产”语境下,和大家分享和探讨以“绿色建筑”为基础的地产行动。尤其是绿色建筑的推广阶段、评价标准、实践案例这3个重点话题,希望跟各位听友做分享交流。 【制作组】 碳中和系列策划:郑思琦、张博洋 主持:张博洋 嘉宾:郑思琦、许逸骋 剪辑:张博洋 监制:张博洋 时间轴 ——开场介绍—— 本期小伙伴自我介绍(2分25秒) 本期重点话题:推广阶段、评价标准、实践案例(4分45秒) ——话题1:绿色建筑的推广阶段(5分30秒)—— 香港方面的分享(6分35秒) 香港对绿色建筑的政策、奖项、金融激励,绿色建筑获奖的主要依据 美国方面的分享(15分30秒) 美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美国人民对能源开支的关注度,燃油车使用减少是否会改变开支结构 地产行业的绿色建筑行动(23分45秒) 全生命周期的评级(32分25秒) 话题1回顾(36分05秒) ——话题2: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37分15秒)—— Leed认证的方法和价值(38分10秒) 开发认证与运营认证的区分(44分) 区域间的认证差异与互认程度(51分30秒) 开发商做绿建的回报和阶段性(56分) 碳中和对产业经济的长短期影响不同(1小时3分) 社会回报与开发商收益(1小时4分30秒) 话题2回顾(1小时7分30秒) ——话题3:绿色建筑的实践案例(1小时8分)—— 鄂尔多斯产业园、重庆AI city(1小时9分45秒) 低容积率建设项目的减碳优势 香港零碳天地(1小时17分35秒) 案例启发(1小时22分10秒) 社会效益(1小时23分45秒) 减碳直接带动的企业业务(1小时26分35秒) 话题3回顾(1小时29分) ——发散式讨论(1小时29分25秒)—— 国家关系对能源策略的影响(1小时30分30秒) 国家能源结构的变化(1小时34分) 碳币和货币的兑换互通性(1小时35分55秒) ——本期回顾(1小时38分30秒)—— 3个话题(推广阶段、评级标准、实践案例)与发散式讨论的观点、启示 相关资料与文章 报告《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版)》 http://www.cesi.cn/202201/8253.html 微信公众号文章《零碳园区︱欲上青天揽明月 湾景龙鳞向新生:谷歌湾景零碳园区的野望》 https://mp.weixin.qq.com/s/VCVKqLe97jfHaUuAnuSP_Q 微信公众号文章《品牌观察|“瞄准”碳中和,2022年房企争抢绿色低碳赛道》 https://mp.weixin.qq.com/s/vCGnO6A-wjlQXoBN62J6Wg 报告《迈向碳中和推动中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戴德梁行》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5611010 欢迎关注与联系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本期播客反馈联系:微信号beyond3382,邮箱[email protected]

100分钟
99+
2年前

Vol.39 李智慧的日常冒险

本期播客从一款女性主题的卡牌桌游《李智慧的生存游戏》出发,关注女性困境,让更多人看到更多身边人的处境,提出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并思考我们每个人能为此做什么,看见问题并讨论办法。 时间轴 游戏介绍 主角李智慧,是韩国的一名普通女性,角色牌为李智慧的爸爸(社会性)、妈妈(自尊感)、弟弟(压力)、同性朋友(感受度)、异性朋友(顺应度),每个角色代表一种属性,游戏中任意属性值为0或者压力值为100,则李智慧死亡,游戏目标让游戏主角李智慧活下去,游戏中李智慧死亡则全部玩家死亡,没有人胜利;李智慧活到最后则游戏胜利,玩家中最高成绩者获胜;游戏规则是一个非零和博弈,游戏中李智慧的家人,朋友的共同目的都是守护李智慧的不同属性,让她生存下去。 国内情况及数据支撑 游戏设置中分成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李智慧在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困境,我们也分时期讨论一下女性可能遇到的问题。 part1 儿童期女性困境讨论 小孩子无性别培养(颜色、玩具的不同) 中性服装Unisex Clothing 职业理想、评价体系、价值观的差异 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孩,女孩的影响(社会、家庭) part2 青年期女性困境讨论 性骚扰 恋爱话题与pua的讨论 性别分工 讨论女性专用车厢 女性专用车厢的设立—对女性的保护还是性别的对立?可能是短期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将男性不应随意骚扰女性这个义务的主体由男性转移到了女性,产生新的“女性不要为男性创造骚扰的条件”的困境;本质上,需要分界的对象是普通乘客和性骚扰者,长效机制是不是可以从法律健全、取证机制等方面完善。经常会遇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发性别对立,那在性别之上,我们还需要思考这些矛盾的主体真正是什么,是掺杂了阶级的矛盾、职业年龄的歧视或是其他。 乡村女性的困境:贫困、对弟妹的照顾、教育机会的让渡、卫生巾贫困、平等意识差、劳动分担 性别会影响专业选择/择业吗?(男孩子更适合做理工科,女孩子更适合做社科、文学类) (在相对平等的国家,有研究表明,女性选择STEM 学科的比例远小于亚洲一些国家)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61分钟
99+
2年前

城市漫谈 | 蜗居在城市

【简介】 租房,大概是城市生活中最为活跃的一类活动了,鲜少会看到在村里租不到好住处的新闻,但在城市租房踩雷的事情却屡见不鲜。房产中介常用文案“租的不是房子是生活”为每个租客描摹美好生活蓝图,但现实却往往是蜗居在城市。趁着又是一年租房季,本期播客试着从个人租房难的现象说起,来看看租房难背后的社会问题。 【制作团队】 主持人:纤嫣 嘉宾:赵雅薇、陈锡逾 剪辑:陈锡逾 策划:杨光、张博洋、纤嫣、赵雅薇、陈锡逾 监制:张博洋 【时间轴】 03:21嘉宾租房经历 每位嘉宾在国内外不同城市租房的经历 07:35租房价值排序 短通勤至上vs 更看重居住环境 11:50个人租房中遇到的困难(一) 租住老破小的烦恼 作为租户的卑微 租户面临的隐形歧视 19:35个人租房中遇到的困难(二) 网上房屋信息与实际情况不对等 甄别房源真实性 24:02关于租房市场的社会问题 蛋壳公寓为何暴雷 遥远的哭声对每个普通人的影响 28:50解决经验分享 个人经验:租房时如何保障个人利益 他山之石:统一的出租标准 新出台的政策:2018年,住建部发布过《住房租赁征求意见稿》,北京2021年8月出台了市层面的细则。 【本期反馈邮箱】 [email protected],欢迎分享对本期话题的想法和建议~ 新浪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36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