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陈刚:在下一个十年抓住数字化的新浪潮

|本期内容| 三十年前,我国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此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十年周期率。 在第一个十年我们适应变化,在第二个十年我们追逐变化,在第三个十年我们创造变化,那么在接下来的第四个十年呢?我们应该如何在数字化的浪潮里乘风逐浪?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刚,为我们解答这一问题,一同探讨日新日进的数字化赛道。 |时间戳| 00:00 激发品牌活力:北京品牌发展学术分享 00:58 2024年:抓住数字生产方式的新赛道 03:46 互联网时代:从PC到移动的转型与未来趋势 07:11 数字化转型与新智生产力 |关于栏目| 新锐品牌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三年,2024年还留在牌桌上的,才能称之为品牌;成熟品牌面对新品牌的爆发与冲击,年轻化转型成为大部分品牌的必修课……平台、渠道、技术不断迭代,兴趣电商、内容品牌、AIGC等新名词也频频出现。不过,市场变化的底层逻辑,始终是消费者需求的改变。 于是,那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再次被摆上台前:如何做一个好品牌?中国品牌在全球或世界品牌在中国是否有独特的发展范式?其共性与特性又是什么?为此,iBrandi品创特别推出《如何做一个“好品牌”》系列对话。 |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iBrandi品创 加入粉丝群添加小助手: iBrandi1(备注听友群) 感谢支持❤❤❤

9分钟
99+
1个月前

ffit8创始人张光明:从亏损6000万到盈利,做错了什么?做对了什么?

Hello!大家好!这里是iBrandi品创,欢迎收听本期内容。❤️❤️❤️ 顶着“网红品牌”的帽子,烧光近1亿的资金,5年之后,一根蛋白棒依然能留在消费市场,凭什么? “一个人的时候,就是坐着哭,真的哭,甚至来不及去好好‘思考’。现在回想起来,包括我在内,一批创业者,有野心,但是缺乏思考”,ffit8创始人&CEO张光明在iBrandi品创「如何成就一个“好品牌”」栏目中坦言。 “后来系统思考过后,如果用三个阶段来总结,那就是愚昧之巅,绝望之谷,觉悟之坡”。“我们这批从互联网过来做消费,或是说做食品的,带着远大抱负,想去做‘未来食品’。但在消费市场,你就应该面向现在,面向当下。更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当下的市场情况与用户需求做产品,不要老想着去‘引领未来’。” [图片] 2019年,伴随着新消费浪潮,在消费升级、美好生活、流量红利这些光环之下,ffit8成立,并用一根蛋白棒在消费市场开天辟地。 但当时代变幻,ffit8的光环也消失殆尽。从“烧光”近一亿,到亏损6000万+,再到2023年实现盈利,完成从“资本驱动”到“品牌驱动”的转变。ffit8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iBrandi品创 加入粉丝群添加小助手: iBrandi1(备注听友群) 感谢支持❤️❤️❤️

118分钟
99+
4个月前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品牌”和“销售”应该怎么做?

Hello!大家好!这里是iBrandi品创,欢迎收听本期内容。❤️❤️❤️ 在当今时代,中国汽车行业经历着国内变革和海外市场的双重挑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使得汽车品牌建设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当我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消费者认可品牌的前提就是看能否帮他实现这两个基本目的:一个是降本,降低他的决策成本,降低决策时所消耗的能量;另外一个就是增效” “从平台的角度来分析,品牌是销售的坚实基础。在当前的零售市场中,品牌在销售过程中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耗或损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因此,品牌需要持续地进行建设和推广。”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红利期可能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就要结束,特别是在欧洲、美国、南美和澳洲等市场。在这些地区,甚至在墨西哥或南美建厂,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本期内容由哔哩哔哩交通出行负责人周亚纯、极越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和新能源汽车渠道专家安阳,以《新时代下的中国汽车品牌建设》为主题,与主持人汽车专家杨马克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期嘉宾 周亚纯:哔哩哔哩交通出行负责人 徐继业:极越公关负责人 安阳:新能源汽车渠道专家 |主持人 杨马克:汽车专家 |话题方向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品牌”和“销售”应该怎么做? -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iBrandi品创 加入粉丝群添加小助手: NewConsumerDaily1(备注听友群) 感谢支持❤️❤️❤️

35分钟
99+
5个月前

罗马仕、多特倍斯、蓝标传媒:全球化中,深度本地化“深”在哪?

Hello!大家好!这里是iBrandi品创,欢迎收听本期内容。❤️❤️❤️ 在当前的新经济环境下,出海已经成为品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有效路径。 而在出海过程中,相对基础且可控性高的物流、合规问题,作为既关系到企业在海外市场生存处境,又关系到企业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跃迁的“本地化”问题,往往因为需要企业根据自身产品、不同区域市场,做出灵活调整,而充满变数,且对于那些极具差异化的产品来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可以参考的成熟路径。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品牌做深度本地化时,只能在目的地市场中边试错边调整,仍有一些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本地化”方法论可以作为参考借鉴。 📌本期内容由蓝标传媒副总裁李姣、罗马仕CMO姚楠、多特倍斯中国区CMO欧阳军波、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董浩宇一起,就“如何在全球化营销中做好深度本地化”进行了一场圆桌探讨。 |本期嘉宾 李姣:蓝标传媒副总裁 姚楠:罗马仕CMO 欧阳军波:多特倍斯中国区CMO |本期主持人 董浩宇: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话题方向 全球化中,深度本地化“深”在哪? -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iBrandi品创 加入粉丝群添加小助手: NewConsumerDaily1(备注听友群) 感谢支持❤️❤️❤️

41分钟
99+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