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历史课本上,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描述更多集中在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市场经济以及工业生产效率。然而在18世纪之前,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然孕育在英吉利海峡区域,包括荷兰、比利时、丹麦等低地国家。荷兰的风车之国美誉以及其发达的造船业,全都离不开它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16-17世纪航海术的发明。本文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回到17世纪初的欧洲北部政治和历史事件,期望以早期全球化资本主义萌芽的视角出发,观察审视世界文化流动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全球化(globalization)在本文的语境之下不再仅仅指现代全球化经济与文化,而是从广义范围看待任意方向的研究目标的一种视角。正如巫鸿教授在《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一书中所提到的“全球美术史(global art history)”,以“比较”的方法区别于传统“跨地域(trans-regional)“美术研究和形式研究;刘瑜教授在《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在第一章中也强调了全球视野对于比较政治的重要性,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成为讨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海本身,因为他们之间从来不是一个个相互隔绝的玻璃瓶子,而是共同置身于如今的网络之中;斯塔夫利阿诺斯和霍华德·斯波德克各自的《全球通史》也在尝试用一种全球共同前进的视角观察人类的进步,译者余志森教授在序言中提到斯波德克的《全球通史》并没有以”断代史“的叠加从西方为中心开展,而是向读者提出”我们究竟来自哪里?“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现代性提供了生长的培养基,也为如今看待不同学科借鉴了全球性的视角。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不仅仅只是为了批判其本身和历史研究,而是以史为鉴,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中把握方向。毕竟逆全球化并不是回到全球化之前,而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视野。 本期茶友: 主讲:殊昱 嘉宾:言十、asa、王大可、Milki、老蔚、逸文、636、孙睿、骑蚊者、SY、迟祝 内容大纲: 00:53 纽约的华人艺术家与全球化浪潮 02:54 逆全球化浪潮下的国际政治 05:10 移民的华人艺术家 06:30 移民浪潮与全球化 13:58 纷争与意识形态 18:19 和平与权力的制约 20:30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23:04 无神论与被替换的上帝:贷款与保险 27:27 昂贵的医疗保险与低利用率 29:57 生育率与风险 34:24 欲望与风险 38:01 保险的起源 45:40 被制造的焦虑 背景音乐:Bosques de mi Ment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一般在历史课本上,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描述更多集中在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市场经济以及工业生产效率。然而在18世纪之前,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然孕育在英吉利海峡区域,包括荷兰、比利时、丹麦等低地国家。荷兰的风车之国美誉以及其发达的造船业,全都离不开它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16-17世纪航海术的发明。本文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回到17世纪初的欧洲北部政治和历史事件,期望以早期全球化资本主义萌芽的视角出发,观察审视世界文化流动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全球化(globalization)在本文的语境之下不再仅仅指现代全球化经济与文化,而是从广义范围看待任意方向的研究目标的一种视角。正如巫鸿教授在《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一书中所提到的“全球美术史(global art history)”,以“比较”的方法区别于传统“跨地域(trans-regional)“美术研究和形式研究;刘瑜教授在《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在第一章中也强调了全球视野对于比较政治的重要性,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成为讨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海本身,因为他们之间从来不是一个个相互隔绝的玻璃瓶子,而是共同置身于如今的网络之中;斯塔夫利阿诺斯和霍华德·斯波德克各自的《全球通史》也在尝试用一种全球共同前进的视角观察人类的进步,译者余志森教授在序言中提到斯波德克的《全球通史》并没有以”断代史“的叠加从西方为中心开展,而是向读者提出”我们究竟来自哪里?“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现代性提供了生长的培养基,也为如今看待不同学科借鉴了全球性的视角。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不仅仅只是为了批判其本身和历史研究,而是以史为鉴,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中把握方向。毕竟逆全球化并不是回到全球化之前,而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视野。 本期茶友: 主讲:殊昱 嘉宾:言十、asa、王大可、Milki、老蔚、逸文、636、孙睿、骑蚊者、SY、迟祝 内容大纲: 00:50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作为研究视野 02:30 比英国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更早的资本主义开端 05:27 资本主义的开端转移到全球化的开端 08:53 全球化语境下的美术史研究 12:17 比较政治和全球化视野 15:10 八十年战争 30:09 三十年战争 34:49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39:45 早期巴洛克艺术到洛可可 42:30 荷兰黄金时期巴洛克绘画的现实主义 47:25 资本主义权力重心的转移 54:46 总结 背景音乐:Bosques de mi Ment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此次分享的主题为 《娱乐设计(视觉)-作品主题的表现方法》。 分享书目为《Comickers Art Style2漫画作品主题的表现方法》,越后岛研一的《勒 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以及爱德华R福特的《建筑细部》。 虽然是讲娱乐设计,但是参入两本建筑学专业类书籍,希望大家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稍稍多一些理性克制,对于作品结果的把控更加全面。 本期茶友: 主讲:SY 嘉宾:殊昱、言十、asa、王大可、Milki、老蔚、逸文、636、孙睿、骑蚊者、迟祝 内容大纲: 02:00 设计方法论的辩证思考 06:45 通过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并梳理形成方法论是AI不具备的能力 07:07 AI的高效产出和高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冲击 08:24 应对商业环境,AI的追求高效和合格的产品 10:30 各行各业应对AI的冲击,应该培养与人交集和综合统筹的能力 15:12 思维能力是AI无法替代的,我们是搞创意的而不是搞画图的 17:23 设计是在实践中成长 19:05 办事而不是做产品 22:14 游戏行业生产者的困境 22:56 AI对中小项目组的意义与互联网公司的项目运作 30:10 利用AI可以减轻一些无意义的工作量 36:38 对理想化的元宇宙的讨论 38:12 对NFT的讨论 46:30 元宇宙中的美学创作会对现实中产生意义吗? 49:30 对元宇宙的设想是基于现在当下的现实 53:58 权力的置换 背景音乐:Bosques de mi Ment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此次分享的主题为 《娱乐设计(视觉)-作品主题的表现方法》。 分享书目为《Comickers Art Style2漫画作品主题的表现方法》,越后岛研一的《勒 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以及爱德华R福特的《建筑细部》。 虽然是讲娱乐设计,但是参入两本建筑学专业类书籍,希望大家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稍稍多一些理性克制,对于作品结果的把控更加全面。 本期茶友: 主讲:SY 嘉宾:殊昱、言十、asa、王大可、Milki、老蔚、逸文、636、孙睿、骑蚊者、迟祝 内容大纲: 01:30 分享书目介绍 07:09 okama安利 8:23 《Comickers Art Style2漫画作品主题的表现方法》 11:06 越后岛研一的《勒 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 24:14 以九个原型的类型学分析方法来解析娱乐视觉设计 26:23 《建筑细部》 28:45 重复使用的母题 29:03 细部是构造的明确表达 30:17 构造和建造 35:00 自明性细部 41:33 资产归类重合 45:00 通过方法论分析辅助创作 背景音乐:Bosques de mi Ment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许多人面对艺术作品时总会笑谈“我们看不懂艺术”,“这太高端了,吾等凡人不理解”,“艺术太不食人间烟火了”“这是什么,感觉我也行”。本次读书会主要以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一书为基础(本书也有同名纪录片),从观看的本源梳理一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如何“观赏艺术”。 本期茶友: 主讲:逸文 嘉宾:殊昱、SY、老蔚、王大可、言十、636、孙睿、Milki、骑蚊者、迟祝 内容大纲: 01:30 波士顿美术馆与权贵阶级 03:08 人如何产生共鸣与欣赏艺术品 06:29 艺术品的神秘化 12:40 以评论家为中心的评价证明自我的身份和权威 17:30 标签化与符号学 23:00 暗箱与视觉的剥离 25:00 游戏是否是艺术 29:45 游戏研究与神秘化 31:40 游戏批评的距离 40:00 宣言性艺术与作者的语境 41:36 中世纪艺术的批判与艺术的在场性 51:00 游戏作为艺术的媒介 57:02 风景画与风景的神秘化批判 1:08:20 线上音乐会 1:14:00 艺术的去神秘化与被资本的再次神秘化 背景音乐:mixkit tech house 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许多人面对艺术作品时总会笑谈“我们看不懂艺术”,“这太高端了,吾等凡人不理解”,“艺术太不食人间烟火了”“这是什么,感觉我也行”。本次读书会主要以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一书为基础(本书也有同名纪录片),从观看的本源梳理一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如何“观赏艺术”。 本期茶友: 主讲:逸文 嘉宾:殊昱、SY、老蔚、王大可、言十、636、孙睿、Milki、骑蚊者、迟祝 内容大纲: 00:48 如何看待艺术 01:33 观看先于语言 07:00 神秘化艺术品 13:46 现代人如何避免神秘化 20:30 照相机对图像的影响与艺术复制品 30:24 裸像艺术 35:04 油画与资本主义 41:36 风俗画 43:25 风景画 46:04 油画与广告 1:08:20 游戏作为第九艺术 背景音乐:mixkit tech house 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引言:我们经常会想到一些绝妙的点子,意图塑造一个很与众不同的主人公、宏大叙事、未知谜题、意想不到的转折点……但是在落实成剧本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困难。本次分享将以乔丹·皮尔(Jordan Peele)的电影《NOPE》为例,浅析如何将个人基础创意转化为可供读者观看的剧本。 ● 此次分享的主要内容: ① 以最近比较热门的科幻悬疑电影《NOPE》为例,分析乔丹·皮尔( Jordan Peele)如何将自己的基础创意-“三重否定的奇观命题”转化为线性的事件顺序-“剧本叙事”,探讨如何将抽象创意转化为可被理解的线性逻辑。 ② 初步探讨观众的解读视角与作者创作视角之间的差异性,由此解析采取线性叙事结构的必要性。 ③ 以上述案例解析为出发点,结合个人阅历探讨一些常见的编剧问题。 本期茶友: 主讲:老蔚 嘉宾:殊昱、言十、逸文、孙睿、迟祝、SY、王大可、636、Milki、骑蚊者 内容大纲: 01:29 观众需不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 04:50 改编的困境 09:55 逻辑可以使得故事变得有趣 16:35 作者应以自己的表达为先 19:03 碎片化 28:03 借鉴会否会使故事失去新意 41:16 文艺片的实验性和探索 46:00 在虚拟中寻找真实感 53:50 真实环境对创作的指导作用 1:03:00 故事逻辑是题材的底层架构 1:04:00 推理小说中的推理逻辑与叙事框架的不同 1:06:58 作者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1:09:56 推理小说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联系性 1:16:39 从《如龙》为例看游戏叙事中的诸多元素 1:22:11 刺激感官的元素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1:30:05不可化约的矛盾 背景音乐:mixkit tech house 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引言:我们经常会想到一些绝妙的点子,意图塑造一个很与众不同的主人公、宏大叙事、未知谜题、意想不到的转折点……但是在落实成剧本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困难。本次分享将以乔丹·皮尔(Jordan Peele)的电影《NOPE》为例,浅析如何将个人基础创意转化为可供读者观看的剧本。 ● 此次分享的主要内容: ① 以最近比较热门的科幻悬疑电影《NOPE》为例,分析乔丹·皮尔( Jordan Peele)如何将自己的基础创意-“三重否定的奇观命题”转化为线性的事件顺序-“剧本叙事”,探讨如何将抽象创意转化为可被理解的线性逻辑。 ② 初步探讨观众的解读视角与作者创作视角之间的差异性,由此解析采取线性叙事结构的必要性。 ③ 以上述案例解析为出发点,结合个人阅历探讨一些常见的编剧问题。 本期茶友: 主讲:老蔚 嘉宾:殊昱、逸文、SY、王大可、言十、636、孙睿、Milki、骑蚊者、迟祝 内容大纲: 03:27 导演乔丹·皮尔的《NOPE》三重否定的奇观命题 04:00 第一重奇观“不能自拔的陷阱 05:06 第二重奇观“不被驯服的捕食者” 06:26 第三重奇观“不可能的影像” 10:11 碎片化VS线性叙事 20:34 通过豆瓣音频谈剧本优劣 25:45 案例与经历分享 37:41 尾声:个人经验 背景音乐:mixkit tech house 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文化像物质世界的倒影,相似又自成一派。本次分享主要涵盖了文化的认知基础、个体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如何在群体间传播、以及文化改变的条件。 本期茶友: 主讲:孙睿 嘉宾:殊昱、言十、逸文、SY、王大可、老蔚、636、 时间轴 02:08 《巫师一部恐惧史》 09:20 罗兰·巴特《神话》 24:05 元宇宙中的空间元素 30:17 想象界、符号界、实在界 34:43 佛教中的“颠倒梦像” 40:08 刑法与权威 49:09 技术的作用 1:00:47 人类的“低能”与技术的发展 背景音乐: mixkit tech house 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文化像物质世界的倒影,相似又自成一派。本次分享主要涵盖了文化的认知基础、个体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如何在群体间传播、以及文化改变的条件。 本期茶友 主讲:孙睿 嘉宾:言十、殊昱、逸文、SY、王大可、老蔚、636、Milki、骑蚊者 时间轴 01:42 文化是一种知识结构 02:08 文化的特点 09:49 个体如何认识与改变文化 17:00 双系统理论 18:40 对人的分类 30:08 历史上的文化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38:08 什么是道德 40:50 意识形态在群体中是如何扩大的 41:16 认知权威 49:10 强连接与弱连接 51:10 我们可以如何去改变社会文化 背景音乐:Bosques de mi Mente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虽一直被誉为建筑现象学的作品,但正如帕拉斯玛自己避免被归类为哲学家或现象学家一样,他坚持将自己定位为一位经验主义和人文主义出发的建筑师。这也是本书最直接的特点。 本期内容并不局限于这本书,是以《肌肤之目》为一个支点做思维发散,根据此书的框架,导出“视觉为中心”和“体验为中心”两个领域的一些理论。从而引出一些现代社会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本期茶友: 主讲:言十 嘉宾:殊昱、逸文、SY、王大可、老蔚、636、孙睿、Milki、骑蚊者 时间轴 02:00 再谈长沙文和友铸造安全的“梦境” 05:50 视觉迷幻剂和心灵迷幻剂 13:00 对心理测试及治疗的质疑与批判 23:44 事物的多样性 25:50 我们真的“生病”了吗? 32:00 关注个人内在的体验 32:20 拥抱图像、拥抱视觉 33:27 为什么我们还要出书? 38:00 听觉的碎片化 42:00 现代社会对人的感官的高效运转 45:00 视觉的非时间性 56:28 五感的关联性与意识的强大主观能动性 1:04:59 实体书籍设计中的五感 1:12:11 感官对情怀的调动 1:20:00 真实与虚拟的对比与区分 背景音乐: mixkit tech house 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虽一直被誉为建筑现象学的作品,但正如帕拉斯玛自己避免被归类为哲学家或现象学家一样,他坚持将自己定位为一位经验主义和人文主义出发的建筑师。这也是本书最直接的特点。 本期内容并不局限于这本书,是以《肌肤之目》为一个支点做思维发散,根据此书的框架,导出“视觉为中心”和“体验为中心”两个领域的一些理论。从而引出一些现代社会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本期茶友: 主讲:言十 嘉宾:殊昱、逸文、SY、王大可、老蔚、636、孙睿、Milki、骑蚊者 内容大纲: 01:41 作者介绍 03:50 《肌肤之目》概述 04:45 视觉与理性 09:20 视觉与自我 13:07 视觉与宗教 18:17 景观社会 44:25 视觉与权力 48:38 身体为中心 52:00 现象学 1:01:20 形式主义与人文主义 背景音乐:mixkit tech house vibes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三人行CLUB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往期精彩内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