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人星球
影视剧种草、时评杂谈

Album
主播:
娱理TALK、何小沁
出版方:
娱理TALK
订阅数:
5668
集数:
46
最近更新:
4个月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宅人星球》是一档影视剧种草、时评杂谈播客节目,每周更新一期,主播是一名旁观娱乐圈的媒体打工人。 众生皆苦,肥宅快乐,欢迎来到我的小星球。
宅人星球的创作者...
娱理TALK
何小沁
宅人星球的音频...

跟“男神专业户”边江聊聊配音演员那些事儿

在《楚乔传》《醉玲珑》《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太子妃升职记》《陈情令》《与凤行》等众多热门作品中,你都能听到边江配音的男主声音,因此有人说边江是“男神专业户”。在刚刚上映的动画电影《小倩》里,边江为宁采臣配音,并担任了这部电影的配音导演。 入行二十年、工作室成立七周年,边江已经走到了配音演员的金字塔顶端,然而外界对于这份更多隐藏在幕后的工作仍然了解有限。今天《宅人星球》播客邀请到边江,一起聊聊配音演员那些事儿。 节目流程: 00:39 加入电影《小倩》:看到(某个情节)之后,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01:35 如何“凭空”揣摩出一个动画人物的声音,给动画电影配音的流程是怎样的? 05:17 演员有“男主脸”之说,配音演员有“男主声”吗? 06:51 “声音怪物”们是什么角色的音都能配吗? 07:45 最适合的角色就是,在哪个人生阶段就配哪个阶段的角色 08:45 原来声音好听的人,第一次录完棚也会觉得自己声音好难听 10:10 在电影学院出晨功练声的岁月,现在才知道基本功都是那时打下的 11:23 成为顶级配音演员,天赋/音色、兴趣、努力哪个更重要? 13:18 跟黄渤是同班同学,考北电一开始都是奔着演员去的 15:42 “边江工作室距离百年老店只差93年” 17:04 声音辨识度,没有刻意养护嗓子 17:54 配音演员是一份一直可以做到老的职业 18:23 配音风格越来越生活化,各行各业都在与时俱进 19:49 配音跟真人演员“贴脸”的一些方法 20:42 配音更多还是幕后工作,热爱是最大的动力 内容摘要: * 为一部动画电影配音的流程,以《小倩》为例: 导演会先给我们展示一些立绘,让我们感受到角色的气质。然后我们要看整个剧本,了解故事,这样才能和导演探讨角色。 录制开始时,我们是以“草配”的形式进行,这时是没有画面的,我们像演员拿到剧本一样,需要自行想象场景和角色的动作。声音是有空间感的,比如对手是在我3米之外还是5米之外,他是站着还是坐着,我的视线角度如何,我在做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跑动,声音都是不同的。 现场我们会研究这场戏的具体内容,他们在说什么,心境如何,用声音演绎出来,交给导演去制作画面。声音的演绎过程总体说来是一边录一边找感觉的,我们随时都会跟导演一起讨论调整。录完草配后,导演去制作画面,然后我们还会进行很多补录和纯配,因为画面出来后,动作感、方向感可能还会有细微变化。 * 配音演员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所有的角色我都能配,但不是所有的都适合配。因为每个演员都是人,还是会有更适合自己的一个空间。是不是男主、“男神”感的声音,我不会考虑这些,更多还是考虑怎么塑造角色,怎么能跟他情绪共通、状态共通,声音共通。 每个配音演员刚入行时,可能只能配一些小少爷、小公子这样单纯的角色,因为那时候的声音比较亮。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会变得更浑厚,能够驾驭更多的角色。配音需要人生阅历,你处于哪个阶段,最适合你的就是这个阶段的角色,你才能体会到这个角色的酸甜苦辣。 给真人演员配音的时候大家会讨论贴不贴脸,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就一副嗓子,但我会尽量往上靠。首先如果我本身声线相似度就大,那就比较贴,其二我会学演员一些咬字、方言或者固有的说法方式、节奏,再细调的话,可能每个字的张闭口我也要跟他一模一样,还是比较细致的工作。 * 配音的学习和训练: 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我们最开始先学习表演和台词课,第一年下半年才进棚。我记得第一次录音后,我一听觉得,这是我的声音吗?我当时都无法相信,无法接受,真的是记忆犹新,每个人都得有一个适应自己声音的过程。 我们每天都要出晨功,那个时候可能不知道我自己在干嘛,不知道练习这些的意义是什么,现在工作了之后回头看,基础都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 像刚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做配音,都有了角色。我进棚手还会发抖,声音也会颤抖,很紧张,进圈两年才克服,陆续接到一些角色,一点点走过来。 我之前觉得配音跟演员的声音条件好坏无关,还是得用感情或塑造角色的能力打动别人,但你不可否认音色也是其中一个因素。现在想想可能确实我也有一点音色天赋,但我觉得更多的还是我的共情能力比较强。 * 配音演员的职业发展: 配音班我们班毕业后十年内好像再没招生,但是最近几年又有了。黄渤是我们班班长。 考电影学院的时候都是奔演员去的,因为当时都不知道什么是配音,我之前上了一年进修班,误打误撞报考了配音班。当时对配音没有概念,老师告诉我们之后,我们才知道从小到大看的那么多片子,原来声音都不是演员本人的。 我们整个工作室氛围是比较欢快的,大家性情比较对路,基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有些想法觉得还不错,大家都喜欢,我们就一起拍些小段子。 我自己走到现在,我也没有说有什么预想,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配音应该是一份可以做到老的工作,老了我就录老人家,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尽量长一点。 我现在依然需要试音,得甲方选上我,我才能配音,所以有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权。各行各业都会随着时代变化,现在的风格越来越趋于生活化,比如以前老艺术家那个时代会有播音腔,不是贬义,它确实是留在那个时代了。这个行业也会与时俱进,最终谁也看不到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我平时的生活状态就是每天都在棚里,总是不见阳光,我真的觉得需要晒晒太阳,需要补钙了。工作之余我唯一的放松方式,可能就是在家陪陪孩子,或者带着老婆孩子一家出去旅游了。 当然,我仍然对配音演员这份职业是充满热情的。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知道有多幸福吗?有时候我开车回家的时候,觉得好疲惫、好累,然后突然想到起码我还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疲惫感就全部打消了,我会觉得,嗯,我还是可以的!

22分钟
99+
4个月前

45.《黑神话:悟空》全复盘: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黑悟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这款游戏的爆火出圈,是国产3A的巅峰还是起点? 本期播客节目时长3小时。上篇讨论《黑神话:悟空》游戏本身,下篇宏观地聊聊游戏和文化产业。 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不负众望,我们当然不希望他是最后一个。 本期嘉宾: 谋杀电视机:硬核主机玩家,《电影派》公号主编,人称派爷 铁瑜:二十年游龄佛系玩家,魂类游戏小白 节目流程: 【上篇】 00:00:30 《黑神话》玩家画像:游戏小白/从入门到放弃/硬核白金玩家(目前前1%玩家) 00:03:42 冲击2000万大关,可以开香槟了 -四年时间,4-5亿成本,最初预期回本线仅300万套,魂类销量天花板 -“当时大家讨论千万销量的时候,有点像讨论国足进世界杯的口吻”(报意思,录制本期节目时还没出现0:7……) 00:09:39 为什么机叔认为是魂类游戏:一无所有的弱者,箱庭自由探索,通过玩家自身熟练度和技巧的提升去挑战更难的boss 00:14:03 这位魂学家给《艾尔登法环》打90分+,给《黑神话》打86分 00:16:42 魂玩家心理分析——冯骥说“这世上健康的乐趣多由认真而生”,西西弗斯式反复被虐死究竟爽在哪里? 00:23:16 《黑神话》玩法创新:非换皮游戏,三种棍式,四种法宝,通过变身拓展打法丰富度 -天命人的棍棒跟《星球大战绝地》的光剑打法对比 -对小白友好的轮椅打法:立棍,吹毫毛…… 00:30:00 意外成了国民游戏,但难度设计只围绕核心玩家? 00:34:52 无成本洗点:为玩家省去试错环节,鼓励通过NPC对话、人物小传、西游记背景储备解锁更多玩法 00:40:07 《黑神话》最长的长板美术:古建筑、山水、书法、妖怪……统一感强,“摄影游戏” 00:41:13 原创音乐:主题曲、《云宫迅音》、《屁》、陕北说书、电子佛经、琵琶、马头琴、管弦乐 00:53:01 过场动画,买游戏还送一部《中国奇谭》?多风格撞色非游科首创 00:55:15 由《西游记》衍生、有时代性的世界观设定 -后半段剧情单薄、留白多?怎么看“结局不够爽”的声音? -内核跟宫崎英高很像,暗流涌动的支线颠覆原有架构,暧昧不清的地方恰恰是魅力所在 -做到了雅俗共赏,反复回味妖怪细节,“你必须出DLC,把我的四妹救回来”“因为我的一个不小心,我永远地在那一个周目失去了马哥” 01:12:56 玩家吐槽最多的:PS5优化瓶颈,无难度区分 没有小地图,看不清路,空气墙多,寻路体验枯燥,地图立体度低、有割裂感 -与《艾尔登法环》《黑暗之魂》对比,是技术力限制还是? 01:20:11 土地庙功能设计,每次复活都要重跑365里路? 【下篇】 01:26:19 《黑神话》的成功是冯骥和游科的个例,还是产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了? -匠人精神重新得到认可 01:27:13 冯骥能成为小岛秀夫那样的“游戏作者”吗? -懂技术,懂艺术,审美好,口才、个人魅力和团队领导力 -冯骥、郭帆、乌尔善的共同点:既是技术家,也是艺术家,这两种特质很难融合在一个人身上,这样的人天然会是少数 -这样的七/八零后作者有强烈的“我要跟世界对话”的欲望,而不是“我要表达自己” 01:29:13 自助者天助:《黑神话》是怎么从一个草创项目变成国产代表的? 01:30:23 游戏尺度网开一面?(有家长举报血腥暴力) 《黑神话》的产业意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助力 01:40:36 不认为国产3A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 -有潜质成为“村里第二个大学生”的国产游戏:《影之刃零》(武侠),《明末:渊虚之羽》(志怪) -就像要谨慎地看待《流浪地球》一样,更应该思考的是怎么给这些创作者更多机会去做出作品来,政策制定、行业人才梯度建设、教育培养体系…… -游科还注册了姜子牙、钟馗,期待冯骥能把叙事和形式技巧做绑定,做出更多独特的东西 01:55:38 自由开麦:什么题材适合开发成国产单机游戏? -《流浪地球》《三体》《解密》,孙悟空唐僧cp向《双人成行》、中国版《文明》…… 01:58:41 “好像除了冯骥正儿八经做游戏,其他人都是在坑钱,我觉得是很偏颇的” -腾讯对游科的资源支持可能比资金支持更重要 02:05:37 危险讨论……为什么《黑神话》之类的主机动作游戏总是男性视角?女生为什么很少(不是没有!)硬核玩家? -辱女风波、“男性购买力”言论 -未来可以有女版冯骥、女版乌尔善吗? 02:17:57 《黑神话》的影响/贡献: ·带动显卡销量,影响整个硬件市场 ·缔造社交平台爆点 ·带火“游戏概念股” ·盘活中国主机市场 ·大量“云玩家”涌入利好游戏直播 ·衍生品、联名商品,有网感的品牌的借势营销 ·音乐会、影视剧、短剧等衍生文艺作品 ·带火山西等地文旅(但能否接住泼天富贵要打问号) ·为美术、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展现的载体 ·主机平台打通全球、公开公平,是文化输出的有力渠道,电影做不到这一点 ·助国家层面、公众层面扭转对电子游戏的观念 ·单次付费的泛视频、长内容的一次标志性胜利? -看四小时视频版的体验不能等同于玩完游戏 -不能把游戏的经验照搬到电影上 -两种媒介的融合:真人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网飞互动剧,电视节目《人生AB剧》 02:42:25 玩《黑神话》的主机用户群体是如何形成的? -冯骥2007年写的《谁谋杀了我们的游戏?》,2006年游戏产业到了不破不立的临界点 -主机市场增长潜力巨大;2000年文化部颁布主机禁令,2014年解除,中国主机产业错过了风口期,但也可能迎来弯道超车 -网游、手游的强势崛起塑造了中国游戏用户的消费观念,扭转是否容易? -手游充688眼睛都不眨,《黑神话》268贵吗?——贵的是硬件门槛、休闲习惯的改变 -网游、手游的根本盈利点是社交属性,单机的根本盈利点是内容品质? 02:49:13 腾讯这样长年布局全球游戏产业的厂商、资本,会看好中国主机市场的未来吗? 03:00:46 未来中国3A游戏的机会可能在? -丰厚的文学、文化宝藏,广泛的共识,有很多能引起强共鸣的题材 -虚幻引擎5降低制作门槛 -版权观念日益普及,玩家有支持好内容的强烈意愿 -VR、AR等技术高速发展,为玩法开发提供更多想象力和可能

184分钟
1k+
7个月前

44. 内娱“妈学”研究:为什么蔡徐坤也折在亲妈上?不脱粉的妈粉是什么心理?

近日舆论风波后,蔡徐坤将缺席TMEA音乐盛典,接下来他在《奔跑吧》节目中能否照常露面也成为悬念。 对于这位并未违法,但私德出现争议的偶像来说,今后的事业发展是否会受限,自身商业价值还能否保持,如何能安抚和稳固粉丝,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在和一位圈内人复盘和讨论这件事时,我们发现“妈妈”再次成为顶流塌房事件中一个绕不开的词。“妈妈”是塌房背后的关键转折点,“妈妈”是粉丝的一种宠溺心态,“妈妈”是主导内娱粉圈的一股神秘力量。 本期嘉宾: 某匿名的艺人经纪行业人士 节目流程: 00:00:00 蔡徐坤风波复盘,大瓜疑为公关仙人跳 00:04:45 尘埃并未落定,多方仍在观望、博弈 00:05:49 偶像失格?保持单身是绝对流量型艺人的职业操守 00:08:20 粉丝付出了沉没成本,否定爱豆等于否定自己 00:10:09 上升期小生被曝恋爱一天掉粉上万,内赞、日活签到反映真实掉粉情况 00:12:26 蔡徐坤的特殊性:无养成团饭基础,没转型做演员,粉丝构成相对简单 00:15:09 未来官方和舆论会如何对待蔡徐坤? 00:19:47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公关手段是——听他妈妈的” 00:20:15 为什么艺人团队里唯一能做主、无可替代的人是亲妈? 00:20:59 为什么娱乐圈有这么多巨婴宝宝和强势的妈? 00:26:20 妈妈的另一个作用——被艺人本人或幕后团队塑造成谈判挡箭牌 00:27:54 妈宝当久了,你猜他们会不会叛逆? 00:31:50 既是妈妈又是经纪人,底层逻辑会跟经纪公司不同 00:33:24 众多艺人工作室被后援会声讨,但没有粉丝会要求开除“婆婆”…… 00:36:20 相信爱豆会洁身自好、一心搞事业,就像相信世上有真爱 00:37:30 追星是在追什么:获得尊重、成就感、情绪价值,结识同担好友,释放现实压力 00:45:50 有一类粉丝有救人于危难的“英雄情结” 00:46:30 粉丝的“长情”源于偶像提供的情绪价值,跟网友笔友类似 00:50:10 业内人喜好引领着审美,洗牌了行业,但小心吃粉圈红利容易反噬

53分钟
2k+
1年前

43. 《消失的她》大爆特爆,陈思诚抓对了什么票房密码?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消失的她》两天时间狂卷6亿票房,如此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目前票房累计已达24亿。这部在端午小档期上映的电影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原来非春节档电影也是能形成全国讨论热潮的。如无意外,这部电影将冲击30亿票房大关。 经过多年实战,陈思诚已然成为电影市场上一名眼光独到的产品经理。这次《消失的她》票房大爆,他究竟抓对了什么? 节目流程: 00:00:00 今年的“一熊”也通货膨胀了,《消失的她》取代熊进入年度票房前三 00:01:40 《消失的她》票房有多猛?多次逆跌、工作日火爆,连续10天日票房破亿,吓退新片,吊打好莱坞…… 00:05:39 带火大盘,提振市场信心 00:07:27 票房是一门玄学,成功经验不可复制 00:09:32 强类型,主演有受众基础 00:10:54 “带去你看海底星空”、朱一龙展板头掉梗被玩出圈 00:13:44 强情节+强情绪,高度戏剧化同时又有现实主义底色的电影 00:14:09 《消失的她》的故事核:替身悬疑+反主为客的误导性视角 00:16:47 成熟的商业片,视听风格突出且统一 00:18:00 主动购买了冷门老片的版权,现在的翻拍更多的是买一个故事核 00:21:51 更直接的灵感来源或许是泰国孕妇坠崖案,只不过坠崖变潜水 00:22:35 那些年骇人听闻的亲密关系命案,无一不充满悬疑性、猎奇性、背后人性的黑暗性 00:25:50 《消失的她》提供了一个大众情绪出口:信念崩塌,清醒独立,女性互助。精准踩点或许存在一定无意识或巧合 00:28:51导演纷纷借商业类型片实现社会议题表达,《受益人》的娱乐性冲淡了现实力度 00:30:57 陈思诚已经不单是监制或导演,而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 00:32:37 《消失的她》票房大卖,对三位主演也是重要的提升

36分钟
1k+
1年前
宅人星球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