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微信公众号官宣个人微信支持公众号一键注册和发布,还同步推送了三个用户期盼已久的功能:内容分享至朋友圈能直接查看来源,公众号评论区支持直接转发,并正式上线图片评论。 今年以来,微信似乎在重塑团队的作战风格,从少改小改转向频繁迭代。微信为何变得“善变”?公众号原本设想的“短内容”形态能否实现?激烈的电商和用户注意力争夺战中,微信小店还有机会吗?AI的全面接入,又能为微信带来什么? 【时间轴】 00:19 微信公众号,支持个人一键注册发布 03:20 新内容平台崛起,动摇微信“第二操作系统”地位 07:03 微信小店升级:“商品即内容” 09:23 微信全面接入AI,打通搜索屏障
刘强东当骑手送外卖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疯传,把京东在外卖业务上“不指名道姓”的叫板又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而美团方面的回应同样没有点名,但也嘲讽了竞争对手的配送速度。 京东为什么要在竞争对手的“腹地”开展业务?为骑手交社保、反对“二选一”,如何让京东占领了道德高地?漂亮的口号背后,为何我们会对这样的“剧情”感到眼熟? 【时间轴】 00:15 京东美团,隔空“喊话” 02:21 交社保、低利润,京东打出外卖组合拳 04:23 美团做起3C,京东“以攻代守”
3月1日,韩歆毅正式接任蚂蚁集团CEO一职。而就在他接棒的两个月内,蚂蚁集团接连走了两位与大模型相关的副总裁。事实上,自2023年,蚂蚁集团提出“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和“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组织调整、人事变动就没有停歇过。 在宏观经济承压的当下,经营蚂蚁这艘巨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担任总裁算起,韩歆毅执掌蚂蚁集团主要业务已逾一年,蚂蚁集团过得怎么样?为什么是他担此重任?为什么代销类金融业务表现比信贷业务更出彩?蚂蚁又能否拿到通往未来的船票? 【时间轴】 01:27 蚂蚁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03:21 蚂蚁集团正在恢复增长 06:34 支付宝为什么如此看重“碰一下”? 08:47 信贷业绩承压,代销业务却在高歌猛进 14:15 跨出金融领域,蚂蚁能否拿到通向AI的船票?
“我们不太想暴露自己中国品牌的身份。”近两年与多个布局美国市场的公司交流时,这是我常听到的一句话。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美国消费者的偏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时会被贴上“廉价”的标签。 不过,随着特朗普政府连加关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制造正在TikTok上被火热讨论,敦煌网、海外版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站分别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的前三位。中国企业,要如何扭转“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美国消费者的焦虑,又能否转化为我们新的订单? 【时间轴】 00:54 “源头代工厂”刷屏TikTok,美国人也想绕过中间商 04:07 美国消费者,重估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价格
杭州市萧山区恒盛路,娃哈哈“桥南基地”,是眼下娃哈哈实际上的“决策中心”。这里最早是宏胜饮料的厂区所在,宗馥莉与二十余位核心下属大部分时间都在此办公。从2024年5月宗馥莉彻底接手娃哈哈后,这家公司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和持续的内部改革。 从宗庆后时代的“弹性管理”到如今的“流程化、标准化”,宗馥莉的改革成效如何?这支以“执行力强”著称的团队,是否能打破部门界限、适应新的管理方式?继承者面前,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时间轴】 00:36 从执掌宏胜20年,到接手娃哈哈 03:35 围绕流程化与标准化的改革 07:09 如何打破部门之间的“墙”? 09:54 三十年企业的惯性,遇上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2025年的多次智驾事故风波,最终还是引出了监管动作。昨晚,工信部一则会议公告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根据业内人士向后方传递的信息,此次的细则前所未有的严厉和细致,主要包括三大方向:“收紧智驾能力的宣传”“规范智驾能力的使用”和“严管智驾功能的部署和风险”。上海车展前一周的“节骨眼”上,这一动作会给今年的车市带来怎样的影响?“更可控”的智驾,会给技术路线和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 【时间轴】 01:08 加强智驾监管的三大方向 03:43 抑制鼓吹智驾的“浮躁”大环境 06:15 全新的智驾发展路线规划?
2025年Q1,零跑汽车交付约8.8万辆,居“新势力”第三位;其中3月份交付3.71万辆,跃居造车新势力榜首。销量公布后,零跑汽车股价单日(4月2日)涨幅达13%。 2024年销量井喷后,零跑汽车在Q4提前实现了净利润扭亏。但较低的毛利润率下,业绩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有多大?不到500人的智驾团队,又是否会在接下来的技术竞争中,带来后劲不足的隐忧? 【时间轴】 01:02 零跑累计交付近70万辆,却与“中高端”渐行渐远 03:38 销量大幅增长,为何规模效益有限? 06:34 研发“效率高”,能抵技术内卷吗?
上周五(4月11日),有媒体传出字节游戏将独立上市的传闻。尽管后来相关负责人回应:“目前暂无上市计划”。但根据数据分析,近一个月字节游戏几款产品流水表现稳健,游戏业务“二次发育”情况乐观。业内人士估算,2024年字节游戏业务年利润约20亿元;其中,沐瞳利润贡献约2亿美元。 从2018年“朝夕光年”正式官宣,到2020年“截胡”沐瞳,再到2021年版号寒冬阻断了字节的激进扩张。字节游戏等来了它的“第二春”吗?招揽张云帆作为游戏业务CEO,字节游戏要如何重新调整生长路径? 【时间轴】 00:49 字节游戏流水与项目,恢复了“元气” 02:16 从“激进扩张”,到“后劲不足” 08:00 腾讯系“抄底”后,字节游戏等来“第二春”?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十点半,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悄悄修改了税则: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进口税率被豁免,不再受早前“对等关税”的影响。这被外媒认为是特朗普对华关税有所松动的首个信号,也有报告分析这说明在美国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对下,白宫内部“最终承认了现实情况”。 特朗普服软了吗?极端关税政策能否继续松动?对于出口美国的中国企业来说,谁还在流血?谁又能喘口气? 【时间轴】 00:05 电子产品税率豁免,不再受“对等关税”影响 03:03 外贸公司和直邮小包,都将受到剧烈冲击 07:41 跨境电商平台,如何努力自救?
4月2日,“张小泉集团及法定代表人等被执行31.3亿”的话题冲上百度热搜,将这个拥有近400年历史的老字号推向风口浪尖。一个由激进扩张、关联担保交织而成的资本困局逐渐浮出水面,不仅威胁着张小泉的控制权稳定,也折射出中国传统品牌在资本浪潮中的转型阵痛。 注册资本仅1681.7万元的张小泉集团,为何背负了数十亿债务?2007年被富春控股收购后,张小泉的经营重心转向了何处?当匠心遭遇资本,当传承碰撞扩张,“老字号”又该何去何从? 【时间轴】 01:44 张小泉背后实控人“富春资本系”,如何撬动债务杠杆? 04:41 预重整“弃车保帅”,能阻断风险传导吗? 07:18 400年老字号,正面临现代史上最严峻的生存考验
2025年4月3日凌晨,特朗普政府宣布全面升级贸易战,矛头不仅对准中国,还波及全球主要经济体。次日,中国迅速展开强烈反制。关税阴云迅速笼罩全球金融市场,风险资产遭遇集体抛售,全球资本市场仿佛被卷入一场“血雨腥风”的风暴。 A股市场也未能幸免。4月7日,上证指数重挫7.34%。尽管随后两个交易日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但只要贸易战局势未见缓和,投资者的担忧情绪仍难以平息——哪些行业的基本面将受到冲击?又有哪些领域在这场关税博弈中受益,走出独立行情? 【时间轴】 01:09 利好的行业:半导体、农林牧渔、血制品、免税业 06:03 利空的行业:消费电子、医用低值耗材、航运和有色金属 10:05 双刃剑:银行业、保险业与家电
2024年以来,上海商超的B1、B2正在进入疫情以来最旺的消费周期。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标杆商场地下商业年调整门店数突破5800家。商场B1以及其背后的地下商业,正在被流量重塑。 为什么商场对地下商业的重视程度正在上升?地下商业体还有何爆发潜力?商场对入驻商家的筛选为什么变得越发严格?这种“红火”又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B1层天然的采光通风劣势,以及对消防安全的要求,又对业态产生了哪些限制? 【时间轴】 02:05 曾经“鸡肋”的地下商业,正在被流量重塑 05:59 餐饮正在被地下商业“劝退”? 11:01 业态受限,地下商业的暗雷有哪些?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