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德时代发布了2024年年报,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另一面,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接近50%。宁德时代的锂电池整体出货量开始乏力了,通过降本策略,才实现了净利润增长。 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两条赛道,“宁王”分别面临着车企自研电池的竞争,和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话语权争夺。而2025年,国内碳酸锂依旧维持过剩格局,锂电涨价可能性不高。那么,守着3035亿元账面资金的“宁王”,又在“赌”什么战略方向呢? 【时间轴】 0:44 宁德时代的锂电池整体出货量开始乏力了 03:40 2025年,宁德时代营收能否重回正增长? 07:51 账面资金3000亿,“宁王”在赌什么战略方向?
3月18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全年及Q4财报: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实现人民币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达272亿元,同比增长41.3%,两项核心财务指标皆创历史新高。 而在社交媒体上,雷军的微博也经历了从“小米客服”到“赛博许愿池”的变化。为什么两年的时间,小米和雷军个人的IP会完成如此大的逆转?小米声势浩大的造车运动赚到钱了吗?当下的小米还有隐忧吗? 【时间轴】 0:41 在声势浩大的造车运动中,小米的传统业务“无一失位” 05:46 “顺势而为”的商业哲学与战略定力 09:04 AI能力未兑现,小米还不足以“躺平”
从边缘冷门,到当红炸子鸡,MiuMiu用了5年。在奢侈品行业整体增长乏力、大多数品牌销售额下滑的背景下,MiuMiu这一被评为“最不值得在专柜购买的奢侈品牌”,却有着最疯狂的业绩。 在一众奢侈品业绩疲软的当下,为什么被爆买的偏偏是MiuMiu?究竟是谁在疯狂购买MiuMiu?这个曾经差点沦为“时代眼泪”的品牌,又是如何重新站上奢侈品舞台中央的? 【时间轴】 0:45 MiuMiu的转型之路:一条更精细化的差异化路线 03:43 精准选择代言人与流量裂变,成为业绩爆发的关键手段 08:33 在爆发式高增长的背后,MiuMiu仍然无法高枕无忧。
在上周末的“3·15”晚会上,获客软件的产业链被一一曝光,其中甚至不乏被明星资本眷顾的企业。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早已成为赛博石油。当个体隐私成为黑产链条上的标准件,另一边,企业则正在陷入“数据毒瘾”。最终的绝对受益者只有一种:获客类公司,他们才是数据屠宰场里的屠夫。 这条黑产链的暴利远超传统行业。可惜,高毛利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获客类SaaS企业为何陷入“合规亏损陷阱”?我们的隐私安全,又该落到何处? 【时间轴】 01:20 非法爬虫可在0.3秒内捕获你的手机号 04:44 获客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合规边缘疯狂试探 07:22 习惯“一路狂飙赚快钱”的数据玩家,慢得下来吗?
英特尔的掌舵人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其董事会前成员陈立武被董事会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受此消息影响,英特尔股价在周三交易日盘后一度飙涨12%。 资本市场为什么会如此看好这项任命?生于马来西亚的陈立武,此前有过怎样的经历?他上任后,又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压力?备受关注的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IFS,又将何去何从? 【时间轴】 00:20 陈立武受任CEO,英特尔股价飙涨 01:44 陈立武的背景与力挽狂澜的任职经历 05:01 英特尔“打造一流代工厂”,要靠台积电?
美股近日的暴跌,或许是特朗普逼迫美联储尽快降息的又一手段。他在周末接受采访时拒绝预测美国是否会面临经济衰退,转而表示经济正处于一个“过渡期”或“阵痛期”。特朗普希望降低债务利息,并通过低利率环境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 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来已久,核心分歧是货币政策和美联储的独立性。但对美股而言,或许谁先退让,结果都难言乐观。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和美联储的政策调整之间,市场将经历一段动荡期。 【时间轴】 01:07 美股暴跌背后,隐藏着特朗普与美联储间的博弈 04:11 美联储为何必须保持独立性? 08:01 特朗普和鲍威尔,谁先“眨眼”?
今年以来,多数保险公司开始以分红险来挑大梁;但开年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并不明朗,分红险能否撬动行业增长,还需要继续观察。当前,保险客户需求仍然偏向于确定性收益;而分红险收益由固定收益与浮动收益构成,相较于其它投资品,竞争力并不突出。 即使如此,为何从监管到业界,都在力推浮动利率保险成为主流?分红险历史上的辉煌,在当下能否复现?对于客户和保险市场的格局而言,分红险上位又会造成哪些影响? 【时间轴】 00:28 年末年初的数百款新保险,分红险占比达到近四成 03:20 为什么分红险这种浮动利率保险必须成为主流? 06:11 对于客户而言,分红险上位又意味着什么? 08:58 从监管层到保险业界,都在想办法化解利差损风险
在北上广深吃饭,“美味、便宜、不排队”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网红餐厅动辄排队数小时。最近,来自川渝的连锁烤鱼餐厅“烤匠”,一跃成了“大众点评北京美食打卡人气榜”断层第一,社交媒体上的排队攻略和吐槽帖占满了页面。 永远不要低估北京年轻人制造爆款、为爆款排队、再抛弃爆款的能力。就连卖糖葫芦的地摊,都有可能成为新一代排队王。网红店在割完一茬茬韭菜后潇洒退场,不断利用手中的资本制造下一个爆款。但,是什么让年轻人心甘情愿地为它们买单呢? 【时间轴】 03:02 永远不要低估北京年轻人制造“排队王”的能力 06:27 铺天盖地进行营销的网红店,其实并不好吃? 08:33 为网红店排队,是年轻人努力融入超一线城市机器的证明
3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再次推迟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的政策,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宣布推迟了。但在墨西哥投资的企业已经开始做出各种调整,以防万一,其中就包括大量中国企业。 对中企来说,被关税扰局的墨西哥,或许将从甜蜜之地变得苦涩。不过,即使没有关税政策,中企落地墨西哥也早已出现了不少挑战。一本隐秘的成本账簿正被翻开,墨西哥的效率困境正逐渐浮出水面…… 【时间轴】 01:25 关税风险下,中企对墨西哥的热情降了下来 04:43 关税之前,中企落地墨西哥早已出现了不少挑战 07:02 效率之外,墨西哥的供应链也常令中企头疼
3月6日,京东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业绩明显回暖。在财报发布后美股盘前,京东股价涨幅一度超过6%。而就在京东发布财报前不到一个月,京东正式进军外卖,而在2025年年初,京东接连进军本地生活团购、酒旅机票、搬家等业务。 现在的京东正站在“铁人三项”竞技场上,比赛的三个内容是:AI转型、杀入新场景、基本盘里找增长,而这三场比赛竞技的核心奥义是相通的——速度与效率。摆在京东面前的选择题是:资源有限,到底在哪个方向集中优势兵力获得最大的战果? 【时间轴】 00:23 京东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业绩明显回暖 01:42 更坚决的营销投入,赶上消费大盘利好 03:43 京东AI化在提速,但深度与广度尚有空间
这段时间,医疗界开始对人工智能释放出空前的热情。AI真能当医生吗?这在三四年前还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现实。春节过后的短短两三周时间里,至少有92家中国医院官宣或被媒体报道接入了DeepSeek,这个数字现在还在不断攀升。 “高性价比”的AI模型,深度参与了从行政管理到辅助诊断、甚至非常核心的手术场景。而这背后,是医疗机构本身的生存处境在倒逼他们加快转型步伐。尽管如此,为何说AI在很多方面仍无法取代人类?而这对分级诊疗、强化基层,又能否起到正面作用? 【时间轴】 00:55 至少92家中国医院接入了DeepSeek 05:04 医疗机构的生存处境,倒逼他们转型拥抱AI 07:23 AI将如何影响医疗行业格局?
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总市值很快超过一千亿港元。在上市前一周,蜜雪冰城已经获得超额认购,幅度达到5266倍,由此产生的冻资规模达到1.82万亿港元,打破了港股IPO的纪录。 然而,蜜雪冰城引发的股市热情,似乎并没有对茶百道、奈雪、古茗带来提振作用。三个此前在港股上市的茶饮项目都出现了跌幅。蜜雪冰城与这些项目的底层逻辑有何不同?它又能否在茶饮的红海中杀出一条新道路? 【时间轴】 00:15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市值超过千亿港元 02:00 与其他品牌不同的“另一种茶饮逻辑” 05:06 两条利润增长之路,困难重重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