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汽车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汽车年销量仅增0.37%,营收却增长了16.7%,达2202亿元;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80.8%,可谓反差巨大。其中到底有没有“隐情”? 重度依赖SUV、销量常年在百万徘徊的长城,为何盈利能力强?汽车出口就比内销更赚钱吗?在这个时代绕不过去的新能源汽车,长城汽车又做得如何? 【时间轴】 0:08 销量在百万徘徊多年,长城汽车为何利润猛增? 2:01 “不打价格战”的异类,靠出海“救驾” 5:41 新能源车“第二梯队”,“有所不为”更重要
4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次日,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作出强烈反制。这一反制措施迅速影响了美股市场。4月4日,纳斯达克在两天内累计下跌了11.44%。风险资产遭遇了抛售潮,美元指数也大幅回落。 要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特朗普究竟是在赌什么?在这场风暴中,全球经济和A股分别会承受怎样的冲击? 【时间轴】 1:40 “关税豪赌”,除了维护科技霸权,也是为了化债 4:28 美国可能陷入“滞胀”危机,其他经济体面临更严重的通缩压力 7:54 全球“贸易战”风险,如何影响A股?
难抵压力,4月2日上午,艾铁成通过乐道App发表推文宣布离职,不再担任乐道汽车总裁和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将担任乐道汽车总裁,全面主管乐道销售工作和区域公司管理,但他并不是完全接过艾铁成的担子,真正的掌舵者是李斌。 作为蔚来第二品牌,乐道的出场足够光鲜,市场预期与月交数千辆的现实存在严重错位,后续也引申出一系列内部管理问题。蔚来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第二品牌乐道是起量的关键。这场战役,蔚来和乐道都输不起。 【时间轴】 00:42 艾铁成离职,沈斐上任,但真正掌舵者是李斌 03:15 乐道尚存挑战,蔚来赌不起 05:34 预期和现实错位,乐道颓势已经影响到蔚来成绩单
小米SU7在安徽高速上智驾发生车祸,导致三名花季少女丧生的命案,登上了热榜的头条。巨大的舆论风波背后,是大众海量的疑问:这次事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没有逃生?为什么救援不及时?究竟有没有开不了门? 事故本身的责任归属远没有最终定论,但车辆碰撞之前4秒的状态和整个碰撞过程基本明晰。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人和车会陷入“超过100公里时速高速变道”的境况?当下盲目“吹”智驾的环境,是时候进行反思了。 【时间轴】 00:51 车辆碰撞前后的过程 03:20 这起事故与“鼓吹智驾”的大环境脱不了干系 05:05 越标榜智驾的车企,越容易遇上用户“智驾事故”
2024年底,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和春晚机器人的亮相,AI的技术革命终于为A股市场吹响了号角。但快速上涨使市场情绪过热,引发投资者的畏高情绪,随后便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且调整幅度远超市场预期,让不少投资者陷入疑惑:牛市是否依然存在? 悲观情绪之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过去几年下行的逻辑在哪里?这些原因是否已经得到充分消化?我国经济复苏的底气究竟在哪里?未来又可能有哪些方向值得我们把握? 【时间轴】 00:47 调整幅度远超市场预期,牛市是否依然存在? 04:46 经济增速稳步下行,未必是坏事 07:14 如果迎来三浪上升行情,哪些方向值得把握?
3月25日盘后,快手交出2024年财报,营收、净利润、用户规模、GMV 均创新高。这意味着,快手的经营逻辑已经从过去亏损换增长切换为关注利润、提质增效的模式。与此同时,可灵AI上线大半年,累计营收超一亿元。 快手如何通过AI模型的聚焦,完成了生长路径的重塑?“图生视频”的功能,如何与其他业务联动?高度不确定的直播业务占比下滑,快手该如何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时间轴】 00:12 快手“逆袭爽剧”:电商GMV破万亿,净利润大增 01:50 可灵AI聚焦视频大模型,带来了什么? 06:00 直播营收占比下降,电商才是“新引擎”?
海底捞2024年财报发布,营收、净利同比仅分别微增3.1%和4.6%;放开加盟、狂开“小号”后,门店总数仍呈收缩态势。虽然一系列组织变革尽量让海底捞稳住,但近期负面事件的处理,还是暴露出经营管理的压力。 从单店模型来看,经营海底捞还是门不错的生意;但人均消费持续下降、翻台率难以提高的当下,想获得增长,重担落在加盟扩店、外卖业务和开拓副牌上。那么,海底捞在这些新尝试上成效如何,又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时间轴】 01:15 单店模型:利润稳定,难有增长 03:08 加盟、外卖、副牌:有益尝试,增量有限? 05:00 持续组织变革,人才储备还足够吗?
3月25日,比亚迪发布了2024年报。2024财年,比亚迪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长34%;汽车全年销量427.2万辆、同比增长41%。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份快速增长的财报?2025年,比亚迪还有多大的潜力?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会延续吗,又会给比亚迪带来怎样的影响?高达74.6%的负债率,又是怎么回事? 【时间轴】 0:34 销量表现:插电混动贡献了增长大头 01:58 “价格战”下,比亚迪是得利者吗? 04:20 产能与折旧:负债率为何这么高?
一家昔日高潜力AI公司所陷入的“危险沼泽”,正在给所有奔向AGI梦想之路的AI Agent公司敲响警钟。近日,澜码科技的“薪资偿付计划”出现“实质性违约”,消息人士称公司欲将欠薪偿付节点延迟到2025年6月。 这家由“李开复关门弟子”、ACM世界冠军周健创办的独角兽,曾获得知名投资机构Atom Capital和IDG投资。那么,是什么让这家公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昙花一现,被资本市场放弃、资金链断裂?公司的内部管理和战略选择上,又出了哪些问题? 【时间轴】 2:33 2024年10月,澜码资金链危机初见端倪 04:00 产品一号位离职背后:初创期就得了大公司病? 07:29 豪赌押注金融赛道,“想简单了”还是“没得选”? 10:44 AI初创公司,在大厂和六小虎间夹缝求生
2025年这场中国汽车行业“智驾平权”这场风潮,已经刮了一个多月。销量靠前的自主品牌绝大部分已经加入战局,超50%自主汽车销量都将被卷入“智驾”斗兽场。智能化窗口期正在收窄,战略卡位决定未来市场份额。 在密集发布会的喧嚣渐渐褪去的这个节点,我们也是时候回顾和审视一下,“智驾普及”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又对中国汽车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时间轴】 0:57 “清库存”与推智驾新品两手抓,比亚迪让价格战再升温。 03:34 各家新智驾体系“金字塔”,如何分级? 06:50 智驾功能与硬件参数解绑,车企如何可持续地迭代升级?
“安妮在迪拜”做了8年的跨境电商。一开始,她以为自己做的是本地市场;但作为一个非知名品牌的亚马逊卖家,她没办法直接以高价格、高利润卖出产品。复盘当地的人口和市场结构后,她把目标转向了在此工作的“外来白领”。 阿联酋的产品偏好和审美与国内有何不同?迪拜的社会习俗会对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吗?团队里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外”,又给文化沟通带来了怎样的困扰? 【时间轴】 0:57 中东市场的消费主力不是“土豪”,而是外来白领 02:41 阿联酋不爱“可爱风” 05:14 习俗差异之外,讨厌加班的“老外”
永辉超市内部权力处在交接时刻。3月20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暂未聘任CEO,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被外界视为叶国富或成永辉超市的“无冕CEO”。经历一番胖东来爆改后,名创优品去年强势入股永辉,但永辉持续亏损的局面还未改善。 前CEO李松峰“出局”,与京东的撤出有关吗 ?永辉下一步的调改计划如何,关闭门店如何善后?叶国富的“433规划”,能实现永辉的减亏目标吗?永辉与名创优品,又将如何协作? 【时间轴】 0:05 永辉超市内部权力的交接时刻 02:11 李松峰 “出局” 背后的博弈 04:19 超市关店潮下,永辉的转型之路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