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要褶皱
关于内心世界里的细微褶皱

Album
主播:
有时见
出版方:
有时见
订阅数:
5901
集数:
65
最近更新:
3周前
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播客简介...
这是一档通过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世界的播客节目。
次要褶皱的创作者...
有时见
次要褶皱的音频...

vol.69 为不曾得到的丧失而哀悼

【单口/清明加更】 有的时候,失去一个明确的人/事/物,这样的丧失是有指向性的,也可能是有具体的原因。比如丢钥匙、失恋、丧亲、失业等等,这样的丧失或许会让我们感到被剥夺、难过、懊恼、厌弃、退缩。但它是有着落的、有边界的。 因为,你知道你失去了谁;如果愿意,也能慢慢体会到失去的这些,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在体会的过程中,感受会膨胀、会塌陷、会转化,但不太会侵蚀自己。 而“不曾得到的失去”,是一种在幻想层面体验着丧失的情况,它可能是你以为你有、但后来发现原来没有;也可能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后来发现自己想要,但没有。这个时候,我们内心要经历2个层次丧失: ·第1层是现实中未能拥有的丧失; ·第2层是幻想层面也要面对这种丧失。 幻想层面的不曾得到的丧失,往往会激起比真实丧失更强烈的羞耻感——为曾经相信幻想的自己感到羞愧恼怒,甚至会导致一些深层的自我信念塌陷,使得人变得黯淡落寞。 为不曾得到的丧失而哀悼,是条艰难的面对真相之路。它的第一步是从承认“或许幻想中存在着某些落空”开始的。它可能通往自由,或者痛苦的自由,或者痛苦的不自由。 我不推荐大家一定要去探究。想探险的人,去探险;想守城的人,就守城。毕竟,人生数十载,可以有很多活法。 录制这期选题,只是因为:我们会有无数个起心动念的时候,在这些可能性的缝隙里,在清明这个时节,或许可以把选择的指针稍微晃动一下。花一点点时间独处沉默,去轻轻浅浅地哀悼一下那些曾经信以为真的东西。放心,不会惊扰太多。 注:本期节目的文字稿发布于公众号【有时见呀】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30分钟
99+
3周前

vol.68 再等等,再等等吧

这期节目,主要从养植物、温尼科特的婴儿观察文献等角度,聊了聊等待这个主题。 这里的等待,不是一种行为,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忍耐的能力,而是心理空间有余地的时候的心境状态,是我们在非常宽泛的生活里,心里期盼着一些事情发生,同时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具体期望什么,也没有具体等候时间的那种有点开放、有点活力、也没有特别焦虑的那种观察着、发现着的心境。 在我看来,这个心境像是自我发展的精神子宫。如果没有这个部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催熟的。因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去面对一些生活的真相或者命运的真相,必然会经历非常多苦闷的时刻。而这个过程中所激活痛苦、难过、迷茫、脆弱这些情绪,让我们想要快点摆脱这个状态,快点抓住一些东西。 这个时候,反而需要去守护好我们心里的那个坚定的、稳定的空间,给自己心里的小婴儿撑出一个自由的环境,让TA有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出选择。 【时间轴】 01:12 被植物藤蔓搭在衣服上的瞬间 04:53 植物教会我控制热情地等待 12:03 温尼科特的婴儿观察设置 25:20 等待是一种心有余地的心境 【给自己打个小广告】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35分钟
99+
3周前

vol.67 梦和deepseek,都是自我探索的好东西

这期节目想聊一个使用情景,就是: 当我们对自我探索感兴趣时,我们考虑想要通过梦来了解自己,而在分析梦的时候,我们想要更好的借助deepseek的功能,那我们该怎么做?或者要注意些什么呢? 对于基本没有社会支持的人,我们可以把ds当作免费的不合身的拐杖,通过跟ds聊可以帮我们澄清一些情绪,获得一些执行上的建议,我们从ds说的里面挑一些自己能做的,先做起来,先让我们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心理处境变得有支持,再说后面修正的事情。 而对于有社会支持的人,可以把ds当作自己的外脑用,但得到的诠释可以跟身边的朋友家人聊,一些过度的诠释可以被稀释,避免我们被困住。 梦和deepseek都是免费/便捷的信使,它们不是答案之书,不是思考的终点,而是自我探索的灵感库。 【Timeline】 0:25 选题思路 05:16 Part1:体验各种解梦后的小tips: 05:26 1.1越重视梦,梦越清晰 06:32 1.2梦的最终解释权,要回到梦者手里 11:19 1.3梦可以很深,可以有多种“对”的解释 17:39 1.4 不要太快找答案,多感受梦 21:47 Part2:梦的特质和用deepseek解梦的步骤 22:01 梦的重要特质: 22:05 特质1:梦是内在世界直观的呈现 23:22 特质2:梦的语言很凝缩 28:20 梦工作步骤: 28:47 第一步:记下最热乎梦(内容和印象点) 29:44 第二步:个人联想(感觉和联想) 30:32 第三步:背景信息(现实和梦的关联) 31:38 第四步:整理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32:05 发给deepseek的内容 33:14 Part3:借助ds解梦或个人探索的态度 33:27 第一:先人类,后AI 35:50 第二:要灵感,不要答案 39:35 第三:要执行的建议 40:53 总结:它们不是思考的终点,是站点。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47分钟
99+
1个月前

vol.66 期望、失望、希望

很多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过分期望,是来自于别人的全能自恋。而我们认同了这样的期望,一方面是我们也有全能自恋,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另一方面是我们无法承受关系里的失望。当我们真的内化了这些期望,它又会进一步激活别人对我们的期望,也就是说,别人也会潜移默化认同我们的期望。 于是,循环的剧情就开始运转了。 有的时候,希望就是这个循环链条运作的推动力,如果绝望了,或许这个循环就停止了。但人很难绝望,最多就是对一段关系失望,对下一段关系仍然心存希望。这样的希望可以维持一种空洞的活着的状态。这样听起来,既不幸,又万幸。 而另外一种希望,是从期望失望的无限循环里解套的希望。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情感层面,被看到、被接住、被重新养育。而这个过程中,感觉足够的安全,不必承受期望和失望的晃动,自然更慢慢堂堂正正的生长。当然这样的机遇,也很渺茫,但会比空洞的希望,要稍微有血有肉一些。 每年新旧交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列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而总结和计划里,难免会有一些想象他人评价而变形的部分,或者在外部氛围的烘托之下,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我特别想推荐大家在新旧更迭的时候,加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昂扬。 因为“昂扬”,实际上可能是我们被期望所唤起的状态。而有意识的“不昂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多跟自己靠的近一些。 最后,新的一年,祝我们都能活得结实一点。 【timeline】 03:48 进入正题 12:27 “人是期望的奴隶” 18:37 为什么会认同别人的过度期望? 23:48 认同了别人的期望,然后呢? 31:44 不昂扬的希望 【本期音乐】 东二道街 Oriental Eave - 禮(The best gift to 2024) 【补充】 如果你想要预约心理咨询或者初步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可以在公众号【有时见呀】的菜单栏里,点击【预约咨询】和【知情同意】,获取更多咨询信息。 【关于次要褶皱】 次要褶皱,是一档通过普通人视角记录这个世界的播客节目。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即刻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推荐和评论。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有时见呀】,保持联系或者赞赏支持。 希望通过作品,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能听到作品的回声。

39分钟
1k+
2个月前
次要褶皱的评价...

空空如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