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相关图片、餐厅地址以及视频都在公号“壮游者”中呈现) 让帝国大厦、华尔街和自由女神像统统一边去! 来,想象一下,在曼哈顿的一个周末,睡足了懒觉,起身去街头巷尾寻觅庶民美食,先从上西区的Bagel开始,再去“纽约稻香村”排队,吃个经典早午餐、再包个点心匣子,然后再尝下knish—土豆大馒头。 我们在地铁上、在街头公园里、在不起眼的角落偶遇那些妙不可言的人,我们坐下来,聊聊关于纽约的小事。 是这样,我请Rainie带领我们来一次曼哈顿市井一日游。这个生于宣武长居海外的北京姑娘,在纽约就像“鱼儿进入了水中”,在她童年记忆中的老北京街坊间弥漫的市井气息,不经意间,都在曼哈顿重现。 |主播| Yang:一个第一眼就被纽约吓坏了的中原土汉子。 |分享人| Rainie:一个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应用语言学博士的北京女子。 |节点| 3′43″ 纽约最好的Bagel店为什么是泰国人开的? 6′13″ 经典的犹太式早餐如何吃?“鲟鱼之王”为何吸引很多电影取景? 14′18″ Zabar's如何影响了纽约人的餐桌? 16′40″ Zabar's为何要保护神秘的街头涂鸦? 20′13″ 经典Knish是什么做的?百年前,这家店的酸奶菌种是如何偷渡美国的? 33′01″ 纽约地铁里真的是人人都在看书么? 38′56″ 华盛顿广场公园为何迷人? 42′54″ 用钢琴对抗抑郁的街头艺术家科林·哈金斯。 46′54″ 超级大都市为何吸引我们? 49′35″ 西安名吃为什么能流行于纽约? 54′42″ Mezzrow吧里的爵士风情 57′17″ 纽约人为何热爱王羽佳? 60′03″ 在纽约,我遇到了老北京。 "壮游者"群里汇聚了一群好(三声并四声)玩的人,请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群.
简介: 立洋和老马,在相亲认识半年后的某个晚上,因一个“小事情的触发”,他们决定:领证结婚并来一趟“爽的”。于是,他们的蜜月旅行变成了历时7个月,穿越5大洲和52个国家的壮游。“旅行是把生活搬到路上”,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从交通、住宿到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重新相识和相知,一路吵,一路爱,最终,有情人终成旅伴! 主播: Yang 一个挑拨他人夫妻关系的严肃男子 分享人: 立洋 一个曾愤而裸辞的办公室精英(现已婚,已上岗) 老马 一个趟过120个国家的职业旅行家(@東西堂主) 节点: 5′38″ 触发立洋愤而辞职”小事情“是什么? 13′11″ 行前热身:蒲甘求婚前为何因住宿分歧? 29′26″ 行前准备:如何说服双方家长? 35′00″ 行中分工:如何项目化管理旅行分工? 38′28″ 交通方式:如何选择自驾或公共交通? 41′05″ 自驾最具印象目的地法国和罗马尼亚 44′20″ 过夜大巴在车臣边境被大枪指头 47′20″ 来自驾驶习惯的分歧:你行你上! 53′32″ 住宿方式:做沙发客还是住AIRBNB? 55′25″ 摩洛哥房东带来的奇幻旅程 1:02′ 如何写出命中率高的沙发客申请? 1:15′ 饮食探索:土耳其海鲜、阿根廷饺子和“随便”的男人 1:21′ 旅行偏好:我为何一定要和当地人聊天? 1:24′ 谢谢你,为我打开另一个世界 分享人荐歌: 《我要你》 演唱:老狼、任素汐 《外面的世界》 演唱:齐秦 《Amie》 演唱:Damien Rice 《平凡之路》弹唱:老马、立洋 "壮游者"群落汇聚了一群好(三声并四声)玩的人,请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群。
分享人:Yang 当人类学会使用火,“烧烤”就成为最简单粗暴,也最有效的烹调方法。虽然只配给“负责烤一切”的天朝烧烤界添柴架火,但歪果仁依然烤出了自己的特色——从德克萨斯烟熏烤肉,到坦桑尼亚mishkaki烤大串,从危地马拉秘制烤鸡到阿根廷烤肉拼盘ASADO,从东非的穷街陋巷,到里约的高级餐厅,人们热衷此道。你有没有想过,人类为什么喜欢吃烧烤?
分享人:斯然畅畅-艺术史博士,博物馆策展人,文化历史纪录片撰稿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女高音。 来自中国的”外销瓷“自14世纪取道丝绸之路来到欧洲后,就成为欧洲贵族的心头好。就像当代中国的”山寨货“一样,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仿制,从毫无头绪、五花八门的材料试验开始。他们建了陶瓷生产基地、还派人到景德镇偷师......在中国制造的瓷器,像一颗种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明地域一次又一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分享人:麦口汪-巨蟹座,潜伏在旅游行业的80后自由行爱好者。 年初,或许你也被这篇《惊魂未定!旅行了46个国家的我,在菲律宾遭遇了迷魂药绑架》的文章刷屏。是的,几年前,在马尼拉,在同一区域,我遭遇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迷魂绑架。作为一个受害者,我反复复盘,站在劫匪的角度,制作出了一个“思维模型”。同时,作为一个职场人和旅行者,了解了劫匪的思维,可以大大降低旅行风险,也许可以将之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分享人:申剑-PADI开放水域水肺潜水教练、ERDI国际公共安全潜水员、PADI珊瑚礁保育专长教练、上海亿角鲸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 内容简介;4月,我们接到任务,和海洋一所的研究员一起,对西沙的珊瑚种群进行初步普查。在经历了一段“南海囧”后,我们终于潜入海中,拍摄到了87种珊瑚。在高尖石的水下,我们也见识到了“水下花园”的壮美。而在世界上最深的蓝洞——永乐龙洞的洞口,却意外地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东西...
分享人:潘智欣-大学教师,影视民工。带着史论和文化研究的心态去旅行,热爱食物与生活及社会之间的微妙联系。 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邻国日本迅速从一个封建制农业国家转变为帝国主义军国国家,并在二战之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而日式拉面在国际舞台上也取代了寿司,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日本食物。但是拉面从哪儿来的呢?又是如何分类的?拉面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有什么意义?我们将进行一次纵观百年的历史导览,从拉面这样食物的演变中看待日本百年的历史变革。
分享人:徐立洋-刚完成一次环球之旅。情感丰富,神经大条;有时不着调,一直很靠谱。做过记者、营销人,同时也是红酒和潜水爱好者、飙车族、摩托党。 1994年春,卢旺达发生了一场长达100天的惨剧,胡图族对图西族进行疯狂的虐杀。在首都基加利的种族屠杀纪念馆,我压抑得不能呼吸。但从纪念馆出来,看到市中心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一瞬间,我有点晃神,这个被称为“非洲新加坡”干净漂亮的城市,真的是我刚才看到的罪恶之城吗?让我们抛弃“感同身受”这个虚伪的词,来看看这二十多年来,卢旺达到底发生了什么?
享人:蔡韵-旅行70+国,将兴趣变成事业,定制旅行品牌「无二之旅」联合创始人。业余开有五间民宿,旅行vlogger、公众号「蔡韵iris」主理人。 简介:多年前,仅凭着热情和冲劲,我来到了尼泊尔加德满都做《尼泊尔时报》的记者。我和已经退位的“活女神”(Kumari)交朋友,看她们从万众膜拜的真命天女回归凡人生活;我和普通女大学生做闺蜜,看她日常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我也和出自名门望族的主编太太一起支教,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能得到免费教育。这些尼泊尔“女神”们的纯真、奋斗,以及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对回馈社会的信念,都滋养着我成长。
分享人:刘晓清-北极探险家,往返因纽特人聚居地六年。 连续几年,我以北极湾为家,像真正的因纽特人一样生活。我和因纽特人一起猎捕海象、狩猎驯鹿,春天冰钓、夏天海钓,也参与了捕猎独角鲸。在这里,我学会平等的角度看待因纽特人的捕猎传统和生活习俗。终于,2018年5月,北极的春季。我获得了因纽特家人的最终信任,受邀参加最为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为期一个多月的“春猎”(Spring Camping),在出发的第一天,我们的雪地摩托就陷入了开冻的苔原里......
法理上属于乌克兰,却被俄罗斯实际控制的克里米亚,是旅行者的孤岛。我在峭壁之上的燕子堡、在奠定世界“两极格局”的雅尔塔,在守着入海口的塞瓦斯托波尔,在一个个当地人的口中,寻找着属于我的“克里米亚”。在这里旅行,我需要时不时唤起自己一些想象力。纵跃千年,随眼中所见,穿行于时空。
分享人:杜风彦 曾26个月骑行亚非26国35000公里。摄影爱好者,有签约图库,有证。武术爱好者,主要八卦掌,有高级教练证,纪录片爱好者,专注于非洲纪实影像项目,暂无证。 简介:我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Kibera贫民窟待了一个月,认识了肯尼亚拳王Mike,也见证了他的“最后一战”。在这个贫苦、破败、黑帮丛生并奉行“暴力正义”的贫民窟里,Mike用铁拳为自己打出尊严。在他身上,也能折射出肯尼亚这个东非大国的挣扎与希望。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