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我是左左,最会写作的的视频号博主。 热爱创作,善于微笑,爱好发呆和睡觉,有时也要去爬爬山,徒步走走,大口呼吸,大把流汗。 如果你第一次认识我,一定觉得我很可爱文艺,如果你和我吃过饭撸过串,又会发现我果断勇敢有想法像个男孩子。 希望你听完这期视频,对你有所帮助,顺便交个朋友。 我的视频号:左左读书 我的公众号:左左笑记 相关书籍 《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情理关系的重构》 作者: 程乐华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21-6 页数: 220 定价: 79.00 ISBN: 9787111676492
从抑郁状态触发一系列的自救的过程,心理咨询/禅修/自我剖析/运动…… 通过「不控制」来找回人生的主动模式,寻求生命的状态。 嘉宾自述 从中度抑郁状态到对生活燃气希望,满血复活,我用了半年的时间。 从IT男到自由职业的保险经纪人,我在33岁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下半场做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改变。 摆脱了规律工作的束缚,我感受到了自由职业的快乐,自己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生命历程的时间和精力,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 这是在这期播客中的我,一个持续走在生活探索路上的普通人。 有分享 不控制,才是好的状态。 对自己的控制,也是一种外部控制。我这么多年来都在干一件我不知道,但是我不认可的事情。 控制的模式不是一点都不好,还是有适用场景的~只是在初期意识到的时候会做刻意的调整。 负面想法,是一旦你有这个想法,就开始被这个想法控制了。 只有原则正确,是没有意义的,当一个人可以做到更多细节正确的时候,他大概率这件事会成。 我开始了解什么是快乐了。 我的恐惧感,很久没有来过了,就是对于死亡之后,无限长时间的黑暗中的恐惧。 cue到的书籍/工具 《奖励的恶果》(美)艾尔菲•科恩 外挂大脑:obsidian(https://obsidian.md) 嘉宾公众号:浚宇 John Yul
朱九爷,欢喜书店· 舟山南洞店主理人, 身在乡村,心在四海,一个劝大家不要开书店的书店人。 我更喜欢说自己的「做书店」,但是经过这一年,我真的要吐槽这件事。 相关书籍 朱赢椿 《虫子书》 李娟 《冬牧场》 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 东来《奇迹之年》 赵汀阳 《四种分叉》 叶广芩《状元媒》《采桑子》
嘉宾介绍 Roy,一个「父亲」角色中发现了「自我」的奶爸,和我们聊聊发现「自我」的过程。 嘉宾公众号:俱若自然(已经长草) Shownotes 哲学就是哲学史 无限游戏更像是每个人遵从自己内心的内在动机,由内向外的热情,引导我们去寻找真正感兴趣的游戏内容,不论是发现,寻找,参与,创造,这个过程和本身的每一步每一环,都已经是在游戏中了。 我们的自我就是在一面面镜子中呈现出来的,更准确地说,是在自我之镜、他人之镜和符号之镜中误认出了自己。 何为象征界呢?象征就是用其他东西代表所指之物,象征界则是,都是由象征之物构成的世界。 是词语的世界创造出了事物的世界——拉康 任何一个概念如果单独拉出来仔细研究,那就是一个空白。 “我”是什么呢?我是一切不是我的东西,那“我”究竟是什么呢?是一片虚无。 相关书籍 太宰治《女生图》 爱丽丝·米勒《天才儿童的悲剧》
录完之后,嘉宾和我说,「特别不满意的是,没想起(对话中提到的)两个作者的名字,需要的话重录一下。」哈哈哈哈,让我看到了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可爱,先补充上,我们提到的是1⃣️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2⃣️Christia Spears Brown,布朗教授。 暖暖,6岁女宝的妈妈,青年科学家,医学领域,正高职。(微博:溪沙暖暖) 这是文能写论文、武能撸代码的全能型妈妈。孩子学画画,妈妈也跟着学,母女成同学,放学手拉手回家家。 金句频出 以前看一颗树,看到的是模式化的概念。现在看一颗树,可以留意光影变化,树的不同姿势,枝叶迎风微动的形态——她在陪伴孩子中,感悟着生活的美好。 亲子关系,特别是早期的亲子关系,我们也称之为依恋关系,对孩子社会能力、人格和非智力因素发展都影响巨大。 对于0-6岁的孩子,一旦温饱这样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了,孩子面临最大的生存挑战就是是否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的回应.这种情感回应,我们也称之为安全感。 埃丝特·沃基西的育儿五原则-“TRICK"育儿原则:分别是信任、尊重、独立、合作、善意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构成。 如果孩子认为世界值得信任,自己值得被爱,即使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也能迅速调整,不断尝试,能力也不断增长。 孩子是家庭关系的弱势底端,不能逃离。 关于关系的教育,本身就是教育最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指出,最好的教养方式是不但给予孩子及时的恰当的回应,也给予循序渐进地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关书籍 《硅谷超级家长课》[美] 埃丝特·沃西基 《Parenting Beyond Pink & Blue》(Christia Spears Brown)(中性养育)布朗教授 《第二性》[法] 西蒙娜·波伏娃 《一间自己的房间》[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自私的基因》[英] 理查德·道金斯 《思考,快与慢》[美] 丹尼尔· 卡尼曼
周日清晨散步,和自己闲聊几句,关于如何照顾自己。 没有人不会照顾自己,但有人不爱自己。 爱自己,关照自己,对于当下的我,需要重新学习。
当孩子的情绪来袭,该如何应对?不如和它一起玩游戏。今天我们的嘉宾将会带我们用游戏的方式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绪问题。 刘娜,家有两个宝贝,家庭教育指导师,亲子沟通讲师。 微博:女超人娜娜 一些观点 外婆听完,说了一句话,不可能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梦都是美梦。小男孩说,不是的,我遇到的就是噩梦,而且每天只要我一睡着这个噩梦就会出现。外婆说,哦,那肯定是因为你没有把这个梦做完呀,如果你能把你的梦做完的话,这个梦的结局一定是美的。 最终导向引导孩子关注自我,体验自我,关注自身的积极力量,以自我为基础发展相应的能力和技能。 在游戏中完成人和事的分离,对于孩子做的暂时不足的地方,设计一个虚幻的敌人。 孩子永远是好的,虽然暂时做不好也是事实,但和孩子无关,是有一个虚幻的敌人在作怪。 让孩子以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自身的不足,战胜这个虚幻的敌人,就可以实现自我的进步。 情绪也可以发泄,可以扔抽纸,打枕头,我家以前经常会拍黄瓜,一生气了自己到厨房咣咣拍个黄瓜,做饭的时候吃掉。自己把自己的情绪吃掉,
一个三十而立开始叛逆的奶爸,曾经辞职带娃,从互联网数据产品经理转行STEAM创客老师,持续写作,创作科幻小说……这些路径勾勒的是个怎样的真实动机,今天来听听一个硬核奶爸的科幻创作心路。 科幻是提出一个问题,从故事着手尝试回应自己的思考。 几次弃坑写不到结局,是发现自己没有把故事想明白。 我小学的时候,就把同学们都画成了漫画人物,给他们设置了一些情节,创作画了满满一本,被同学发现拿去到处传播。 读科幻要付出耐心,才能收获到 Aha moment。 当我在敲代码的时候,发现那些代码全都爬到了自己身上,我根本阻止不了,这个梦太恐怖了,我又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们记录下来。 当下的那个情绪就变成是你说服不了对方,而是想用情绪控制对方。 经历了这些痛苦之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原来自己面对一些情绪控制的问题,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写作是一种疗愈,有时候觉得心情不好,或者过不下去了就开始写,写着写着就感觉很多东西回来了,动机、动力、热情…… 我当时就有点生气,想说你这个家伙,等你写完一百篇文章之后再来跟我讨论写作啊。 普通人想看科幻,会推荐凡尔纳科幻系列或者影视作品入手,对于青少年来说,凡尔纳的作品到现在看来也很有意思里面很多的博物学的知识,例如神秘岛里面发现了许多神奇的生物那些,其实是实际存在过的,青少年就可以由此去了解世界。
这是一个工作严肃,生活逗比的妈妈,带着女儿,把自己一次又一次放归山野,在自然中重新认识世界的故事。 如果你不知道享受户外山野,如果你也为人父母不知如何陪伴孩子玩耍,如何你想要从被框架固定的生活暂时抽离,我希望你不要错过这一期。 秋风过后,言语下 在保证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不去阻止孩子的尝试。接受孩子在外面玩会搞湿、搞脏、搞得一塌糊涂。他们在用他们的方式感知自然、观察自然。 在我女儿的世界里,树叶之所以是绿色的,是因为它淋了绿色的雨;蚂蚁和苹果是好朋友,苹果到蚂蚁家门口了,蚂蚁们当然要出来接好朋友去他家玩啊;山上凉快是因为大树站在山上觉得太高了,它们很害怕,就抖啊抖啊抖啊,树叶抖起来就像小扇子在扇风,所以就凉快了啊;下雨是因为小云朵想爸爸了,特别特别想,她就哭了…… 把自己当白痴,把孩子当大师。 在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她的包容与爱,感受到当她面对困难、问题的时候,父母给予的支持和力量。 孩子不听话,大概率是因为她根本没听懂家长说的话,就是说孩子只知道你说了某个指令,但这个指令是什么意思、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她都不知道。 自然教育最大的魅力其实是在于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几乎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哪怕是晚饭留下一口米,到楼下都能喂一窝蚂蚁;走到阳台就能感受到风、感受到夕阳、感受到蚊子对你的青睐;散步的时候捡回几片叶子,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原来叶子形态各异,卵形叶、扇形叶、披针形叶、掌形叶。带着孩子去感受、去观察,去描述、去表达,你家的自然教育就这样开始了。
「hello大家好,我是柳白猿,平凡生活中的一个勇敢歌者,曾在热带雨林做义工,在云南习武练拳,现在是一枚业余生活乐趣无穷的呆萌社畜。」 一个时常在「非正常」轨道中生活的个体,如何看待自己于周围世界的关系? 原生家庭的影响,从子女到父母的角色切换,异乡人对家的向往和羁绊……由困惑切入,到感受结尾,所有的困惑都会成为指引我们感受一件事物的新方式。 由于信号的原因,导致录音听上次又一些延迟和「抢话」的错觉,希望不要影响大家的收听。 结束后会一直想起的话语 有的时候,我对事物有一种模糊的快乐,我去山上爬上很快乐,我去水里游泳很快乐,可是我不知道这个快乐是什么。 很多人在十三四岁,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固定了他一生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式。 这个东西是永远不会褪色的,永远不褪色的价值,不是说它会让你觉得高人一等或者很骄傲,它在于,当你在你的生活非常低谷的时候,你会意识到,生命有一个高度的,情感有一种高度,你不会允许你的生活就被被别人踩到一个很低很低的位置。 我想让你看到我心灵的一个缺口,我很庆幸就是,你们是现在已经养育(孩子)的阶段,孩子也在无法阻挡的成长。 关于节目中提到的movement的介绍,可以参考《晚风说 E88:Bruce Shi | 什么是 movement,谁是 Ido Portal》https://mp.weixin.qq.com/s/11iB8_imtoUYZLmkIWj94A 关于王老师的介绍《言说的本质》https://mp.weixin.qq.com/s/kZB5saJZzn019ena1QtZvA
高雪莹,汉江边长大的女娃,在北京工作若干年,开始四处浪荡的唱作人 阳光灿烂的部分是白天,夜晚留给灵动诡谲的另一半自己。从朦胧水雾中打捞词曲,编织成歌,吹散在没有月亮的夜空下。��业余写歌,陆续发布了十余首作品,累计播放近四十万。A 小调是舒适的忧伤,C 大调是不能承受的明亮。 作品关注个人心境和成长历程,如《普通女孩》《风中圆舞曲》《浪》《红衣》,关注关系和他人的作品,如《可爱女孩》《to my cat》《独角兽》,风格清新偏民谣,希望接下来有更多变化和突破。 内容简介: 10:40希望我以后表达的更勇敢 13:49成就感很强的时候,不会听到召唤你改变的声音 18:00 创作对自己而言是特别珍贵真诚的东西 19:21 等我把一首歌写完的时候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就想清楚了 34:35 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有在“海”里了 35:03 什么东西能滋养我,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我觉得投入其中? 41:07 当我觉得外界离我特别远的时候,可能是我把自己关起来了 56:47 把词写下来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写完之后再去回看,是只觉得真实。 66:18 我这辈子要做的事情,就是创作和帮助别人创作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