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患者访谈 | ADHD和双相,精神病是时尚标签吗?

Shownote: 本期节目请来了“既往疑似”ADHD+双相患者汤姆猫。猫猫身为文哲类博士,除了有传奇的个人经历之外,还对时事洞察思考,分享了宝贵的观点。 ADHD、NPD、BPD……各种精神疾病的英文缩写涌入互联网,成为一种娱乐化的标签,变成网红必备的时尚新人设,我们从“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角度评价了这件事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Part1:汤姆猫和她的“精神病”家庭】 2:46 争吵的父母,有精神分裂症的伯父和“我”的童年破坏倾向 5:40 第一次精神科就诊,“我们”在路上讨论省会的风土人情 9:30 成年后的注意缺陷:五六瓶饮料和七八个聊天对象才能使“我”专注 【Part2:模拟问诊环节】 12:15 成人ADHD在现在普通精神科的诊疗现状 12:38 症状问答与复盘,精神科医生访谈患者现场还原 20:45 老生常谈:精神科门诊和心理咨询的区别 21:53 精神科门诊是否存在症状暗示性?谁都会被诊断精神病嘛? 【part3:自由探讨环节】 25:00 汤姆猫妈妈的先锋思想:逃避或归顺医学?灰色地带哲思 28:18 疾病标签化的社会训化:完美劳动者 31:23 精神病=有厚度?如何评价疾病标签娱乐化,听听精神病硕士和文学博士怎么说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毕业,现任某医院住院医师,心理咨询出道准备中…… 汤姆猫:文哲类在读摸鱼战士,灰色地带的思考者…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Imagine Dragons - Lonely

44分钟
1k+
1年前

9 从精神病/心理学聊《消失的她》:替身妄想、人格障碍与“合理化”

Shownote: 本期节目将带大家分析《消失的她》电影中出现的精神病症状,聊聊自恋型人格、反社会人格的概念,对剧情做进一步解析。 也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名词来解释来电影中人物的行为逻辑,对衍生出来的亲密关系、婚姻生育问题思考,分享了主播二人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part1:电影剧情回顾 | 精神科名词篇】 2:20 真假老婆和精神病症状:“替身妄想”与“被害妄想” 8:45 神经损害/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症状:“谵妄” 9:50 精神病与财产纠纷:把人关进精神病院可以继承他的财产嘛? 11:32 说说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 【part2:亲密关系探讨 | 心理学分析篇】 18:22 “合理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19:33 怎么看待对伴侣的极端“坏习惯” 21:35 孩子是束缚女性离开关系的枷锁嘛? 27:43 主播小编的渣男离谱故事分享 31:51 总结:为什么我们该学点精神心理学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毕业,现任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chris:空井编辑部的友情兼职小编,本职是某公司医学编辑,原康复科医师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girls like me don't cry - Thuy

34分钟
99+
1年前

8 聊聊自杀干预:处理抑郁/死亡观念的实际方法论

Shownote: 2023年7月5日,歌手李玟coco抑郁症自杀离世,引起了互联网广泛的、关于抑郁症和自杀的讨论。 我们想补充“干预”自杀的知识,提出一些实际、具体的方法论,用于辅助大家帮助他人和自己。 讨论死亡和自杀这件事情本身是有意义的,谢谢大家参与到这次讨论中来。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 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1:55 引入词 3:15 自杀倾向与抑郁状态:阳光型抑郁症的危险性 6:05 自杀的危险因素:不仅仅是抑郁症,针对个体的询问和判断最重要 11:00 自杀“进度条”:含蓄的表达也是消极观念流露 14:05 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杀想法:谁才需要帮助?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 18:10 如何帮助别人:保证环境安全,设置栏杆 20:03 不要发表“加速言论”:看客无法理解别人的存在感危机 23:46 如何对抗自己的自杀观念:缓冲与躲避的方法论 27:05 自杀到底是外界因素还是内部驱动? 28:40 我们有权终结自己的生命嘛?关于死亡的一些讨论 35:00 讨论死亡和自杀这件事情本身是有意义的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夏虫:媒体专业研究生,探索医疗行业中..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電気グルーヴ - SMOKY BUBBLES

38分钟
99+
1年前

7 双相情感障碍对谈 | 你只是普通人,为什么你得躁郁症

Shownote: 本期的采访嘉宾是还在和双相情感障碍这个诊断进行对峙与融合的点点。从点点的经历中,我们能看到她孤身一人理解疾病、与疾病标签相处的过程。在后续的讨论中,一些有关于双相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2:44 点点的经历分享: -抑郁发作,我的身边空无一人:昏睡14小时但是起来为母亲做饭 -大学生心理普查:“比你情况差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你不开心” -独自看诊:门诊楼药房与结账处的迷宫 10:38 到底什么是躁狂发作?媒体的误导、医生的阐述和患者本人的疑惑 16:00 双相患者的自我体察——对好情绪的判断恐惧 19:00 “天才病”魔咒:为什么我在艺术领域没有天赋呢? 22:26 躁狂只是放大了原来有的技能和个性特征 25:24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矛盾认知:我是吗?我好像已经带着疾病生活。 31:00 情绪的自我管理困难:为什么我们还是反复建议就诊和服药 35:02 疾病标签的双面性:如何融合、利用我们的精神病诊断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点点:即将被迫卷入社会漩涡里的普通应届生。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Gary Moore - Picture of the Moon 封面图绘制 点点

39分钟
2k+
1年前

6 我们与病的距离:暴食厌食没有绝对诱因

Shownote: 呼应上期进食障碍的患者采访,本期节目请到了有丰富诊疗经验的Daisy师姐。 原定计划是请Daisy分享一些常见的进食障碍诱因。在探讨中,师姐分享了和厌食暴食的相关分析和治疗思想,也分享了她在【疾病诱因】上的观点。 我们自认为正常的人,其实在了解疾病的过程中,会对【诱因】产生强烈的好奇。我们希望通过排除这些【诱因】来保持健康,和疾病做一个区分。但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模板病人”,我们了解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在受到困扰时及时寻求专业的诊疗。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1:19 进食障碍及上海精总专科病房介绍 5:07 精神病院电梯间的“模特潮人” —— 我们以瘦为美的文化,为什么瘦会引发我们的焦虑? 10:24 不吃、并不能让你瘦或美——厌食的三种结局 11:54 身材管理和进食障碍的分界线在哪里?—— 疾病的诊断标准 14:29 厌食的诱因:环境压力、遗传因素、个性特征。 17:17 囤货、吃与悔恨:我们和病的距离 21:00 厌食和暴食的区别:两种失调的不同治疗方案 24:41 从治疗方案中借鉴:和食物和解的重点是规律好好吃饭 28:30 高敏感人群要减少信息摄入:我们比想象中更容易受影响 31:06 厌食暴食没有绝对诱因:没有模板病人,有困扰就要求助 书籍推荐:《告别情绪性进食的DBT方法》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Daisy:长期工作于精神科病房,过去6年研究进食障碍方向的住院医师。目前正在转向Antipsychotics的研究……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椅子乐团 The Chairs - Shangri-La Is Calling

39分钟
99+
1年前

4 心病脑病去哪看?神经精神就医指南 & 住院医师经历分享

Shownote: 呼应上一期偏头痛相关的采访,本期节目邀请到了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小火,和精神科的主持人小井一起做一次就医科普。 小火是我为期三月的带教生涯中,接触到的最热情的神经内科同学(我俩其实是同级,但我是精神科本专业、所以在这里当“小老师”)。他工作积极认真,业余还喜欢蹲在办公室进行业务知识探讨,给了我很好的同行交流体验,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这次就想到把这种体验搬到线上,供大家围观旁听,获得一些启发,完成一次小科普。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0:53 - 嘉宾及主持人背景介绍 3:15 - 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异同?各自的定义和范围 5:56 - 警惕神经症状!脑梗死的BE FAST 7:50 - 年轻人也会脑梗?脑梗之后会瘫痪吗? 10:54 - 颈部!NO 按摩。可能致命的颈动脉夹层。 12:05 - 精神科范围介绍:幻觉妄想、抑郁躁狂,甚至是游戏成瘾 17:45 -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科门诊的区别?该挂哪个号。 19:54 - 神经精神的互通。痴呆和睡眠障碍,性病竟然会痴呆? 22:47 - 举例头疼。两科医生视角下的诊疗过程。 26:20 - 学科的“专业需求”与病人的“情绪需求”。医患沟通的复杂性。 30:52 - 学医前后的变化。专业知识赋予我们小住院医的生活属性。 37:07 - 总结:录播客感想。医生和患者,主播和听众。我们的关系何去何从?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小火: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在学术上一往直前热情如火…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背景音乐 Перемотка - К морю

42分钟
99+
1年前

3 躯体化障碍对谈 | 九年偏头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五任咨询师

Shownote: 今天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本期节目,我们十分应景地邀请到头疼九年的大学生嘉宾小虹,和我们分享她的就医和心理咨询经历。 虹利用的是学校心理中心的免费咨询服务,我们询问了具体的预约方式和隐私保护工作是否完善,探讨了心理咨询对她头疼改善的作用,分享如何选择正确的咨询师,也对比了学校里的咨询和社会上的付费咨询,希望给广大学生提供参考。 最后,我们还意外得出了「播客录制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心理咨询」这样的惊喜结论。 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感受着半个小时的【心理咨询】。 希望你听。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 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1:14- 偏头痛为什么是心理毛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疼痛科和精神科的曲折就医路 8:28- 怎么想到去做心理咨询的?头疼和心理状态如何有关? 12:18- 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在哪里、怎么去,靠谱吗 16:57- 聊些什么?为什么心理咨询师可以解决头疼 21:19- 连续换人?为什么换?什么是匹配合适的感觉。 27:08- 为什么要心理咨询?这有什么用,和朋友聊天有啥不同。 29:56- 心理咨询要多久?什么时候该“分手”,心理咨询会不会上瘾? 33:37- 总结:播客节目可能是另一种方式的心理咨询。 【花絮】37:23- 一些访谈后的二人复盘。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学专硕,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虹:九年的头疼患者,目前大学毕业要前往新的城市,励志成为心理咨询师。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背景音乐mabataki-Vaundy

39分钟
1k+
1年前

1 抑郁症患者对谈 | 遗落在荒原的野孩子

这是我们的第一期采访节目。节目嘉宾是医学生秋秋,她从高中起就受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困扰,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挣扎在对抗情绪疾病的荒原沙漠中。 本期节目将由秋秋梳理介绍自己在精神病院门诊就诊,服用抗抑郁药物“舍曲林”,镇静安眠类药物“劳拉西泮”的经历,展现了对【精神科药物】的矛盾态度,一定程度上、暴露现行医疗服务系统的不足。 同时,节目主持人,精神科住院医师小井也会分享自己对这段经历的感受,提出一些偏专业化的建议给秋秋本人,也希望能传达给和秋秋处在类似状态里的抑郁焦虑症患者。 希望你听。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 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我们是这个“抑郁症时代”荒原之子, 所以我们聚在这里尝试抱团取暖、携手面对问题。 时间轴 02:07 秋秋的服药经历 17:24 秋秋与小井对药物的不同看法探讨 秋秋:“药物的客观控制了我的主观世界,这是不真实的,治标不治本” 小井:“抗抑郁药有时确实和感冒药类似,但...” 29:03 小井的建议与反馈环节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上海交通大学精神病学专硕三年级,精神科住院医师,心理咨询个人体验中… 秋秋:在读医学生,焦虑&抑郁,伴随躯体化症状明显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背景音乐 Underwater-- 大象体操

32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