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note: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采访嘉宾李四季。四季老师是在社媒平台主动联系我们的双相情感障碍知名垂类博主,从准备采访、录制、到剪出这集节目的一个月中,也成为了我们听友群的御用药物说明员和就医指导。 和四季老师的交流中,我们能体会到她经历苦难之后的通透和幽默。是精神病、又如何?那就嘲笑它、那就利用它。希望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可以完成自洽,建立自我认知,达到和标签的共存,书写自己的篇章。 ❗️❗️评论区留下对这期节目的感想,抽两位观众送出四季老师亲笔《四季如春》及《空井效应》书签!!祝大家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在这个精神高压时代缓慢“带病生存”。(当然您要是抽中了,但是不喜欢这两个词语也可以接受其他的词语点菜) 时间轴: 2:00 前言:双相情感障碍小科普 4:05 开放麦与疾病经历:喜剧是一种说破无毒的治愈 12:30 展露、自我暴露:被主流媒体采访是一种什么体验 16:05 双相上报体系:精神病诊断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23:19 疾病标签:我一旦生气,他们就攻击我躁狂发作了 28:10 高压学校环境:孩子们在面临怎样的生存竞争压力 37:40 成为就医大使:推荐去看哪个医生?怎么识别周围人的情绪状态? 47:24 成为精神病、那又如何?我们是连续光谱上的人,迫害精神病就是迫害自己 相关推荐: “南风窗”采访本期嘉宾李四季的文章:《一个精神暴露狂的十年悲喜剧》,可点击跳转哦~ (其他相关分享及科普内容可见四季的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李四季真的话很多,公众号/老冰棍儿爱好者)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基层精神病院住院医,节目制作人,在专业化和通俗化的道路上左右为难 李四季:“双相又如何”友好推广大使,和疾病标签斗争后磨合,总在听友群第一个出来解答问题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蔡依林-爱情三十六计
Shownote: 本期节目是和友台《大夫有话说》的一期串台节目,12月初,我们和主播小熊、嘉宾半夏大夫一起,在田子坊附近的茶馆里进行了这次愉快的探讨对话。 身为一线的临床医生,来自精神科和中医肛肠科的两位大夫,分享了各自学科的理论、以及门诊上遇到的各种案例,并从中医、精神病学的双重角度,解构了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谈了谈各自对如何保持良好状态的建议。 从医学、生物学的干货,到人文、社科角度的启发,很有收获、干货满满的一期节目!希望您来听! 时间轴: 1:55 癫狂/郁症/脏躁:老中医一针下去,就是一个爆哭疏解 7:22 大夫诊室里的小作文:焦虑、消极的患者们 14:33 精神病院的患者特点:农村老年男性竟然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 18:34 大夫来支招:如何劝家里的老人就医?活用阿德勒心理学 26:01 中西医不同的归因模式:关于人之根本的两种学说 36:31 吃药之外的其他治疗手段:电击、放血、禅修静坐和森田疗法 41:27 身心灵产业五花八门!二位医生怎么看? 46:23 “思虑过多”的小熊:强迫焦虑、精神内耗的痛苦来自哪里? 48:26 中西医各自的暗示疗法:安慰剂效应及门诊小魔术 52:50 从中医/西医精神病学的冲突,聊回家庭社会大环境:现代人到底缺了什么 65:59 情绪问题到底和解?把鸡蛋放到篮子们里——在不同的体系得到对应的帮助 72:38 总结:多关注,还是提升钝感力?对待心理问题该采取什么态度 相关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 : 全网网红心理书籍,流行并没有让它“变烂”,看过五遍还是很有用 本期主播&嘉宾 小熊:《大夫有话说》主播,中医生活方式推广者,嘴上说着不想越俎代庖搞科普,实际上非常懂得专业医学名词 小井:《空井效应》主播,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因为被听众批评夹子音,在线下录制战战兢兢、努力低沉,聊到后半段逐渐变得嗲声嗲气 半夏:中医博士,公立医院打工人,录制当天送了二位主播一人一本书,绝世好嘉宾(没有暗示嘉宾们都送点啥的意思,啊呀,空手来就行,人来了就行)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窦唯-旺天下
Shownote: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上海滩“最贵”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唐薇老师。唐老师以静安区高楼内的各个私立诊所为根据地,接诊日本外派出差的高管等拥有高额商业保险的人群,处理他们的职场焦虑。 为什么精英阶层的日本高管也会有职业焦虑?中日两国的职场文化有什么异同之处?经济下行之后,年轻人的价值感缺失又该如何处理?来听听2500元/小时的咨询师是怎么分解的吧! 时间轴: 4:34 职场文化差异:爱预案的日本人和拍脑袋、“会撒谎”的中国人 12:58 黄金时代之后的日本人:working poor,躺平的年轻人 16:15 从“下岗”、改革开放到高学历时代:新机会和挑战压力 20:04 觉醒自我管理意识!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 27:12 心理咨询的意义,国内精神卫生服务的遗憾现状 33:28 80分原理:职业生涯是一场精准分配的马拉松 37:06 从普通医生到2500/小时:“更年期,我也吃过情绪药物” 45:01 正视和接纳“短板”:焦虑情绪也是一种推动力 49:28 发挥“第三只眼功能”:学会自己当自己的咨询师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科小医生,梦想过上自媒体+诊所的自由职业生活 唐薇:早年间上海滩收费最高的咨询师,医学博士,前任大使馆医官助理。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宇多田ヒカル 二時間だけのバカンス (feat. 椎名林檎)
Shownote: 本期节目邀请到两位精神科同行,和主持人小井一起分享了自己曾经有过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观念,回答了一些围绕精神科工作内容的问题,同时对原生家庭、社会环境进行了反思。 和二位同行在线下的交流就屡屡给我温暖、有启发的感觉,这次就尝试把这种互动搬到线上,介绍这两位有趣的医生给大家,把我的感动也传递给听友们。我们相信这样的坦然是有力量的,这样的讨论也是有意义的。 一起来听吧! 时间轴: 5:22 小井的故事)焦虑和自我PUA是每个学生的缩影 11:36 刀哥的故事)孤独就是《反方向的钟》单曲循环 16:05 讨论:男性的弱情绪表达是习得性的 17:32 不然的故事)自我封闭和负性认知的牢笼 24:42 工作,反而是情绪低谷的价值感来源 26:04 “维持体面的包袱”——我想不为人知地死去 28:15 你们仨为啥没吃药?精神医生的心理枷锁 33:26 抓取人际信息的方式?如何察觉善意,管理期待。 42:04 精神科医生为什么会有心理问题?这是属于一种医者难自医嘛? 45:58 精神科工作压抑嘛?三位医生是不是受到病人的影响才有心理问题? -精神科的家庭问题比精神病更难解决 -精神病院是社会和家庭的缩影 -帮?还是不帮?帮到什么程度 50:46 原生家庭又在背锅?患病的孩子自己有问题嘛? -做精神科医生对育儿有帮助吗? -为什么提原生家庭?父母和孩子的责任分割 -为什么不能过度怪罪家庭?孩子应该承担一部分自我成长的责任 -我们不是要寻找一个原因和怪罪的渠道,我们该找一个解决方案 54:31 环境是由认知决定的:接收我们不能改变的,抓住我们能够掌控的 57:13 情绪调节的建议! -书籍,音乐,运动,兴趣爱好 -拥抱好的关系,但警惕伴侣!! -人人都是穿越文大主角 相关推荐: 聊聊自杀干预:处理抑郁/死亡观念的实际方法论 书籍:《零秒思考》//写作整理思绪 《我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本书褒贬不一,不然说她当时很喜欢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了不起的我》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曾在朋友圈量产emo哲思小作文。 不然:自称老阿姨的花季美女医生,精通工位布置哲学,被儿子在嘴上撞了一个大包。 小刀:办公室倒油师傅,满嘴甜言蜜语,到了线上却异常清爽理性。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Claudio Arrau-12 Études, Op.10 (2007 Digital Remaster)
Shownote: 本期节目是一期医药行业的就业分享。由转行企业的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医药实习经历满满的文科硕士和基层区级单位就职的精神科硕士带来。 从干货小tips的理性情报,到个人职业选择的感性历程,掏心掏底给大家分享了我们新社会人的执业之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交流~ 时间轴: 【Part1 —— 文科生入行医药行业】 5:05 实习去哪找?待遇和强度 9:08 实习的目的:在体验中完善对商业模式的认知,完善社会人格 12:32 医药行业的对口专业一览 13:40 和传统文学道路的差别体验 【Part2 —— 医学博士转行企业】 18:43 八年制博士遭歧视?医药企业的科研要求如何? 20:06 MSL、MA、CRP……药企岗位扫盲!如何找到适合的岗位? 23:58 找实习的渠道:企业公众号、学校俱乐部和就业办 25:22 医学生跑路的最后时机?对口岗位是否走秋招? 27:41 就职感悟:选择公司的标准? 29:15 医学生的科研成果在run的过程中也是巨大优势,但科研大佬反而不出现在企业?? 32:57 周围人的反应?为什么医学生们很少想到转行? 36:44 医学生的去向被固定:科研和学术人脉地域化 【Part3 —— 精神科基层医院就职】 39:43 选择精神科的原因:主观体验更好 41:00 名校精神科的就读规培体验:精神科其实也很卷 43:11 二甲区级单位就职!区级/社区医院有啥特点 【Part4 —— 就业心路和工作哲学】 45:55 我们的迷茫和工作态度:职业只是一种选择 54:50 工作环境和工作社交:生活交互模式 信息源推荐: 【医学生博主】阿拉阿拉不拆家(临床医生转行MSL)、木牙木牙大木牙(临床医生转行CRP) 【行业信息博主】医学转行就业汇、Nicole医药职场 【实习公众号】创投实习圈、今日实习、花哥哥带你拿offer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生活艺术家,临床摸鱼王 夏虫:半路出家文学生,医疗实习生,仰卧起坐秋招中 Ling: 临床医学生转行CRP,音乐发烧友,斜杠青年 剪辑&后期:小井+夏虫 配乐:James Newton Howard - The Hanging Tree
Shownote: 本期节目邀请到采访嘉宾宋绍辉律师。 宋律师于1991年参军入伍,先后担任过医生、医务部主任、医疗管理公司董事长助理等职务。2023年1月,他从事专职律师工作,长期从事医疗纠纷处理、医疗诉讼及医院培训工作,具有丰富的医疗损害纠纷案件的诉讼经验。 医生可以起诉自己的医院吗?精神病人不用负法律责任嘛?……不管是作为从业者还是被服务的对象,了解相关的规定都是一个很必要的过程。本期节目,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宋律师讲解医疗纠纷问题,以及精神病相关特殊的法律法规。 时间轴: 1:50 从医务科领导、董事长助理到个人执业律师:宋律师的职业经历 8:36 医疗纠纷基本概念,律师从事什么工作 10:32 患者如何找到律师,判断律师的资质? 13:32 职业医闹怎么评?医生的权益如何保障。 17:55 医疗纠纷如何调查?什么是医疗证据? 18:50 医生个人可不可以起诉医院,要求重新处理纠纷? 21:26 医生如何在医疗纠纷中实现“自保”? 26:12 医院真的会有错吗?医院占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案件比例如何。 27:14 案例分享:“伪造”病历之责?医院管理上的困难矛盾 33:19 医疗纠纷高发科室:急诊科、骨科、产科 37:00《精神卫生法》精神病人可以诉讼嘛? 38:00 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不用负责任吗? 41:26 谁能把精神病人送进医院? 45:30 正常人有可能被“冤枉”、“陷害”进去吗?可以起诉医院吗? 47:20 委托人里有精神病人吗?精神病怎么判断?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努力自洽中,情绪也不算太稳定。 宋绍辉律师:个人执业律师,回答问题详细又亲和的重量级领导嘉宾。 如何联系宋律师?——vx公众号:绍辉说法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Bubble Tea and Cigarettes-Happiness
Shownote: 本期节目邀请到嘉宾Rika。Rika是节目组编导夏虫在coffee chat认识的姑娘,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明媚、开朗、大方,后来她主动联系想来被采访,我们才知道她也受到情绪问题的困扰。 从经营困难、申请破产后人间蒸发的父母,大学期间飘忽不定的同性爱人……Rika的故事中反复出现一些drama的负面人物。但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尽管叠满了这些Debuff,她还是坚强地跨越了障碍,拥有了自己的新人生。 在本期节目中,Rika会分享自己情绪问题的相关症状、就诊经历和家庭问题。主播小井对相关医学/心理学知识做一些补充。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2:44 症状:突发呼吸困难,我打了120 8:57 *焦虑和抑郁的补充说明 11:40 就诊:决定要去吃药了 12:13 *药物治疗方案补充说明 17:07 家庭和人际关系问题: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34:49 破局:学会接受别人的帮助 38:00 危险的「照顾者」投射:那个闯入而来的人 45:42 跨越:成为律师,获得经济自由,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 51:54 建议:其实我们不用满足那些要求与期待 57:03 交流:我们的共性和个性 60:34 尾声:抑郁的反义词是发疯?佛系?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努力自洽中,情绪也不算太稳定 Rika:法学本科,律师×律所管理层×社交软件联合创始人,极致不幸与幸运交织的载体 剪辑&后期:小井+夏虫 配乐:Stalking Gia-Second Nature
Shownote: ⚠️本期节目的话题比较禁忌。 我们从朋友反馈伴侣用抗抑郁症药物后「心如止水」,提不起性趣展开讨论抑郁症与性功能障碍的关联性。 部分文献批露该事件的发生概率高达70%,那么男女性究竟是否是会有差异呢?性功能障碍的分类又可以怎么划分呢?在临床层面该归男科/妇科还是精神科管呢?出现了副作用该怎么处理?如果伴侣出现了这个情况,我们该怎么面对? 我们对诸多问题进行了一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也是希望能从性功能障碍这一切入点出发,引起大家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的关注。出现问题,就去解决~寻求专业帮助,大大方方说出内心的小烦恼! 时间轴: 4:00 部分研究表明性功能障碍副作用的发生率高达70%? 8:25 性功能障碍副作用的男女差异,女性性需求的相对压抑 11:08 性活动的不同环节:原来性功能障碍分成好多种 13:07 性功能障碍归哪个科室管?究竟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 15:26 精神科门诊的诊疗现状,性功能障碍副作用如何规避? 17:26 想做时停药能马上好吗?性功能障碍怎么治疗? 20:16 伴侣有抑郁症?我该怎么沟通体谅? 23:00 用性来发泄抑郁情绪,怎么评价。 25:35 不良反应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关注有什么意义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研究了性功能障碍,但自己的生活中也羞于讨论性 夏虫:30%问学生,70%医学爱好者,喜欢洞察人性,探索药物与真实世界中碰撞出的「chemistry」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Touch-Dabeull Isadora 参考资料: 1.Winter J, Curtis K, Hu B, Clayton AH. Sexual dysfunction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s: impact,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Expert Opin Drug Saf. 2022 Apr 19:1-18. doi: 10.1080/14740338.2022.204975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55754. 2.医脉通精神科公众号:《一图比较:抑郁症治疗药物的性功能障碍风险 | 临床必备》 3.默沙东诊疗手册官网
shownote: 本期节目由Tezo通勤耳机「鸢」陪伴播出 “当我看到你戴「鸢」,就知道你也在听播客” 【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点赞数最高的评论者送出一副Tezo通勤耳机】 这期节目比较特殊,我们邀请到空井科普工作室的小编chris和Jocelyn一起聊聊上海这个城市,说说我们为什么呆在这里,选择了这个城市之后,有什么觉得好的和不那么好的地方。 其实大城市的归属感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议题。身为可以说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吧,不管是离家近、离家远,都会面临一些迷茫和无所适从。 归属是一种爱的需求。我们生来就是需要别人的赞美、认同,有被“爱”的需要。 但是一个让人很伤心的事实是——大多数人不是凝视我们的人格、本质,而是在评价我们的成就和价值,这是现代之后的一种普遍现象。能否被爱,能否被接纳就和很多其他因素挂钩,成为我们的焦虑。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努力找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的课题之一…… 时间轴: 4:03 我们的上海印象 -为什么在上海?各自的故事 -房价,区域斗争和鄙视链 -上海的魅力点——小众爱好包容度 -相比欧洲:这里的信任度更依赖亲友推荐 27:00 我们的上海焦虑 -沉淀!繁华城市背后需要的努力 -下班之后的“过剩信息” 被落下的恐惧 -满街网红美女,难免恐潮怕胖 -自律!都市丽人的氛围在这儿铺开 -排队网红店,我们怕被这个城市丢下 40:47 一些建立归属感的小建议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徐汇区小破屋守候者 Chris:上海土著,黄浦区医学编辑,迷茫职场受难人 Jocelyn:英国归来的台湾人,黄浦区音乐教师,试图从事音乐心理治疗实践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戴娆-爱是一朵蔷薇 【听友福利看这里~再奔走相告一次!】 本期节目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朋友将获得 Tezo通勤耳机「鸢」一副! 期待大家的收听和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没get不要紧! 到天猫/京东搜索「Tezo通勤耳机」或点击以下链接即可直达购买: m.tb.cn Tezo他们还做了个夏播计划,就是在每个城市都建造了一个小空间,「鸢」会飞到数百个城市,落到城市里的某个独立书店、艺术走廊,展览,跟每个城市里具体的人产生具体的联结,也有非常多的玩法,你可以去那个空间试听,也可以去那里录播客、组织或参加一场听友会等等,Tezo都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shownote: 本期节目,我们举出了一些“医生讨厌的家属”例子,细数了在精神病院工作的遇到的奇葩家属。 家庭是我们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让我们人格养育发展的地方。总说原生家庭是万恶之源,“我的童年……”“我的父母其实……”也成了卖惨的固定开头。多少在一片调笑中,冲淡了家庭苦难的浓度。 但是,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精神病院里,这些坏的关系模式正在深深伤害我们的心理健康。希望各位听众能从极端的例子里意识到家庭问题的张力,主动识别并远离“奇葩家属”,也避免在人际交往互动中成为奇葩的、给人压迫的人。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3:28 「被害妄想型家属」原来是您这位陪客家属的毛病更重 5:55 「过度焦虑型家属」比起病人的床位医生,“我”更多是家属的心理治疗师 8:51 「辗转医院型家属」不明根除手术、豫章书院和杨永信都成了治疗方案 13:54 「不负责任型家属」明显的“消失型遗弃”,和隐形的“摆烂式放弃” 22:18 奇葩家属比难治病人更“要命”,精神病康复的社会支持如何建立? 26:08 家庭心理治疗难推行:东亚人的家庭张力何去何从?只有疯嘛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收到过锦旗,也多次惨遭投诉 夏虫:传媒硕士,30%文科生,70%医学生,对医学有着莫名其妙的探索欲...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Janis Joplin- summer time
Shownote: 本期节目邀请到采访嘉宾小岚。小岚是一位在同人文创作领域深耕多年的写手太太。同时,她也深受原生家庭和情绪问题困扰,先后有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分离转换障碍的诊断。 节目的前半部分是小岚的自我阐述,后半部分由提问访谈组成。围绕情绪、家庭和同人文写作这三件事,小岚分享了她的故事和观点。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part1:小岚的故事 1:35 嘉宾阐述:家庭与情绪部分 8:30 嘉宾阐述:同人创作部分 part2:同人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3:20 同人创作和原创的区别在哪里? 14:24 写手是怎么看阅读量的?写作时追求什么。 16:05 冷圈?热圈?同人圈的争吵与萝卜青菜 18:50 EMO是第一生产力吗?BE美学和抑郁情绪有关系吗? 【中插科普】 21:20 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小讲堂 part3:聊回家庭、看病和互联网这些事 24:13 为什么去看病?小岚的家庭情况 28:40 两次诊断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小岚和精神科的故事 31:28 情绪的两相割裂:轻躁狂是一种不真实的梦境体验 34:44 普通人和疾病亲历者的隔阂:我会避免和一个朋友长时间的接触 37:20 互联网连接的双面性:更善良更安全,更孤独更疏离 43:39 和病症互相适应:接纳存在本身,他降临、就降临 本期主播&嘉宾 小井:精神病硕士,基层单位精神科医师,背地里有过四五个马甲,八九篇连载 小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效产文太太,文风细腻深刻,混过冷圈热圈无数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Yes-I See You
Shownote: 本期节目是和《宛平北路600号》的串台合作!算是宛平北路和宛平南路的梦幻联动。 📣恭喜宛平北路1万订阅!📣 关注空井效应+宛平北路,在本期评论区留下你的感想!将抽取一位听众送出《煤气灯效应》 我们从迪士尼公主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分享了实际强迫症、幻觉妄想病人的症状表现,细致分析了恐惧焦虑的形成原因,斯德哥尔摩倾向、被PUA背后的心理机制。 如何善待自己?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怎么对症恐惧焦虑,又怎样来预防PUA?——我们聊了一些心理治疗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生活建议。 我们希望受困扰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安慰;我们也希望正好奇的“你”听、在听的过程中达到共情、理解。 时间轴: 1:14 小美人鱼和囤积强迫症:什么是强迫症?收纳习惯也算强迫症? 6:00 花木兰与性别认知、爱丽丝与妄想,其他角色的症状疑云 9:25 《冰雪奇缘》Elsa:社交恐惧与PTSD 12:45 CBT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心理治疗如何起效? 17:38 《美女与野兽》斯德哥尔摩:我们为什么会爱上“绑架”我们的坏人 24:13 聊聊PUA:受害者要如何自卫、预防这些情况? 28:09 自己的感受就是唯一标尺:暂停、休息,逃避可耻但有用 31:20 警惕极端浪漫主义!古早言情害惨了人 35:20 心理咨询如何解决问题? 38:18 查询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人均发疯,我们如何照顾自己? 本期主播&嘉宾 空井 | 小井: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毕业,现任住院医师,心理咨询培训中…… 宛北 | Jerry:前神经外科医生,药企医学顾问 宛北 | 茸茸毛:宛平北路后期剪辑手,偶尔客串一下主播 剪辑&后期 小井+夏虫 配乐 A Whole New World From Aladdi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