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每个博士生都曾经问过自己:如果不做教授,我还能做什么? 我们曾经在第41期节目里讨论了学术圈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工作环境,但“离开”也不是容易的事。对于理工科等高应用领域,转向业界往往涉及到金钱、兴趣、工作强度的取舍平衡。对于专业技能转化率极低的人文学科来说,离开高校可能无异于另一趟幽林探险。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早日毕业》主播、麻省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在即的Hero做客Grad Lounge,来一场人文 vs 理工的择业经验碰撞。 尽管学科和市场情况迥异,我们发现,找工作归根结底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财富、头衔、平台、事业成就等等这些职业发展中的舆论焦点,或许最终还是在个人心底里让位于价值感、生活方式、身心健康。 ——我们的择业背景—— Gillian:艺术史博士毕业,现任波士顿美术馆研究员,on the job market Zeyuan:东亚系博士毕业,回国后曾从事中学国际教育,现自由职业 Hero:化学工程博士生,对教职幻灭后转向业界,on the job market 本期节目主要聚焦美国高校和就业市场。 00:45 关于《早日毕业》 02:57 最近5-10年,教职变得越来越卷了吗? 06:10 近年来理工科去业界的就业形势如何? 07:31 人文领域的主要出路还是做教职 11:50 什么时候开始明确认定:我不想进高校了 23:14 导师的榜样:他们的人生让我望而却步 26:50 怎样找到新的职业方向 39:38 博士生转业界,如何管理试错成本 44:40 美国高校教职薪资是什么水平 48:53 会有来自师长和家人的压力吗? 53:56 一份职业的光环可能只是诱惑 56:13 快乐可能太奢侈,但至少别让我崩溃 58:35 串台还会有的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用五个字讲一个恐怖故事: “在美国报税。” 可是报税(tax return)这件事究竟能有多麻烦呢?这么说吧,收入构成最简单的情况(比如只拿工资的单身留学生),报税用时以“天”计算。收入来源和家庭情况略复杂的美国人,报税用时以“周”计算,而且有时还要额外花钱去买软件或者请专业服务——没错,普通家庭还要花钱去拿回自己多交的税,就是这么讽刺。 本期节目主要针对在美国留学、持F1签证、拿奖学金或工资的硕博研究生。 又到了一年一度报税的季节。如果你在这方面还是一头雾水的新手,这期节目或许不能帮你填税表,但应该可以给你一点信心。 其实“老手”也经常一头雾水,去年报过一遍,也不代表今年就学会了。 再加上,过去的一年中你的婚姻状况可能发生了改变,或者税务身份从non-resident alien(NRA)变成了resident alien(RA),又或者在学校之外多了一些被动投资的收益。这些变化都可能让原本就麻烦的报税雪上加霜。 学校的报税软件是什么原理?配偶来陪读,能不能作为dependent减税?转resident之后去哪里找靠谱的报税软件?收到来自银行的1099怎么办?申报专项减免,平时需要收集哪些记录? 本期节目里,我们回顾了从第一年到转 resident alien 这一路遇到过的各种问题和积攒下来的少许经验,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拿到属于自己的钱! Disclaimer:节目内容仅限个人经验分享,不是专业建议。准确信息请查询IRS官网或咨询专业人士。 00:00 一个可怕的日期(4.15)和三个可怕的字母(IRS) 01:53 报税是如何阻碍学业的(真不是借口) 03:42 为什么要报税(以及更多的吐槽) 05:56 和国内个税申报的对比 07:44 万一弄错也很正常,有时候IRS自己也搞不清 09:54 博士留学生在美国缴税的一般算法 12:21 W2、1098T、1099-INT、8843(NRA)介绍 14:54 未满五年且收入构成简单:学校报税软件 19:24 报完联邦税之后也别忘了州税 21:47 如果某年没报税会怎样 22:42 未满五年F1的婚姻状况 24:31 已满五年(RA)F1的婚姻状况 29:23 一些特殊的减免税情况 31:08 已满五年且收入构成简单:免费软件或直接填表 38:20 需要预留多少时间用来报税? 40:55 股票投资、房租等多种收入来源(NRA和RA都适用) 50:23 Gillian今年的报税做了吗? 51:40 如果你还需要一点信心和心理建设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常年与内耗共生的Gillian尝试过哪些办法,效果如何? 自称没怎么内耗过的Zeyuan是什么特殊体质? 本期节目,让我们来盘一盘博士生内耗的常见表现、思维成因,以及缓解办法。 00:46 所以到底什么是内耗? 03:00 写作拖延与内耗 07:17 休闲负罪感 08:41 导师是不是不喜欢我 12:41 容易引发内耗的思维模式 no. 1-3 15:57 容易引发内耗的思维模式 no. 4: 习惯性自我归因 23:45 练习 no. 1:专注当下&正念 30:14 所有的能力训练都是相通的 31:32 练习 no. 2:课题分离 35:30 练习 no. 3:自我接纳 42:55 Gillian:我与内耗作斗争的历程和成效 46:32 Zeyuan:不内耗的人也需要练习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想去美国留学的同学常常会问:毕业后如果想留在美国,难不难?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因人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办签证、维持身份、更新身份的各种手续和流程一点都不好玩。 今天的节目里,我们站在博士生的角度梳理了几种常见的签证类型,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Gillian也分享了申请过程中的惊险遭遇和经验教训。 当然,具体的政策细节和注意事项还得靠大家自行查阅官方信息或咨询专业人士。 01:36 F1 与I-20 08:52 J1及其后续影响 10:57 持学生签证在校内打工的限制 13:15 CPT(校外实习) 19:04 OPT(应届毕业实习) 32:58 H1b(工作签证) 42:53 绿卡的重要性 45:01 通过工作拿绿卡 46:50 通过婚姻拿绿卡 56:03 所以,想在美国留下来到底难不难?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过年放假归来,让我们轻松愉快地“水”一期广大学术人压力山大…不是——喜闻乐见的话题! 节目中提到的书和文章: 1. [美]赫布·柴尔德里斯(著),杨益(译),《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原著名:The Adjunct Underclass:How America’s Colleges Betrayed Their Faculty, Their Students, and Their Mission) 2. [美]克里斯托弗·卡特林(著),何啸风(译),《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 3. Karen Kelsky, The Professor Is In 4. 陈朗,《请君重作醉歌行》(微信公众号“时间社THiS”首发) 节目中提到的零报酬adjunct招聘广告,来自UCLA,其中赫然强调:“Applicants must understand there will be no compensation for this position.” 该招聘后来在一片抗议声中被迫撤下(New York Times, 2022.04.06)。 00:29 “已退圈”的和“半退圈”的,感觉怎么样? 03:32 求生欲极强的一波disclaimer 05:44 谁不曾在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刻突然怀疑人生 07:36 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给全系博士生群发邮件劝退 12:53 所谓理想主义,就是明知不好找工作也要选文科 15:08 幻灭感?很正常啊! 17:05 《学历之死》与美国教职剥削 26:16 另外两本相关的书 30:25 学术机制对人的异化,借陈朗悼文说起 37:17 是不是大部分的学术研究都没有意义? 40:33 在某个小领域深挖多年,突然发现自己如此狭隘 44:20 学术圈之外,何处不是围城? 47:33 为什么我不劝你离开学术圈 50:34 可以坚持,但不能不做两手准备 其他相关单集: Ep36. 选导师之前如何做背调(Q&A Part 1) Ep6. 要不要出国读博?先考虑清楚这几件事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快过年了,放个小假,2月15日星期四回归~ 旅行中的Zeyuan与春节依旧要上班的Gillian祝大家龙年吉祥,诸事顺遂!
你是不是常常觉得,平时的日程安排已经很紧张了,好像很难抽出做研究的时间?或者,即使好不容易抽出一点研究时间,却还要同时处理几个不同的研究项目,难免顾此失彼? 别担心,这种状态不过是当今学术人的日常而已啦。 能在这种状态中幸存下来的,必然都有自己的一套高效推进、多线并行的工作方法。 这期节目里,我们按照从灵感生成到论文提纲确立的顺序,分享了各自在提高效率方面积累的经验方法。 当然,这些方法比较个人化,以文史领域为主,未必适合所有人。但是或许我们的分享能够提供一些思路,帮助你重审并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多快好省地做研究。 如果你有其他好用的方法,欢迎跟我们分享。 00:46 平时太忙,没时间做研究? 05:37 让灵感源源不绝的办法 16:23 查阅资料/文献期间的时间管理 24:24 有系统、有顺序地查资料 30:05 快速浏览 30:59 优化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 33:15 建立自己的笔记系统 41:01 定期整理笔记 43:45 高效理清思路的办法:说、画、写 54:13 大胆假设 56:40 建立多项目同时开展的意识和系统 59:35 多项目同时开展与碎片时间的利用 61:34 利用会议、基金申请等机会孵化项目 64:06 后续补充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从咱们这档正能量播客开播以来,这大概是怨气值最高的一期了 [捂脸.jpg] 当然,我们的个人经验非常局限和偏颇,大家听个乐就好(虽然好像还没遇到过哪个留学生不吐槽美国医疗的)。 关于医保的内容,如果觉得我们讲得云里雾里、颠倒矛盾、乱七八糟,那就对了,因为我们在美国生活的这十年&七年里从来就没真正搞懂过医保 [反复捂脸.gif] 况且每家医保的收费和政策都不一样,学校院系的相关政策也不一样。 纠正一个事儿,就是Zeyuan说系里帮付医保费用的75%,其实应该是85%,不过这个数字不重要,也有不少学校/院系对TA是全部帮付的。 但是如果不做TA或RA,纯拿奖学金不干活的话,通常就需要自己支付医保费用,留学生一年大概是1500-2000美元(数字仅供大致参考,没准儿)。这笔钱付给保险公司之后就没了,就是单纯的保费,不像国内职工医保账户里面还能存钱的。 00:46 跟美国相比,在中国看病真是太物美价廉了 03:35 美国的医保 13:38 急诊:在病死和穷死之间二选一 17:37 预约:等到病都好了 19:59 收费:明码标价?不存在的 22:54 账单:一笔糊涂账,全凭你argue 34:12 利用医保福利:体检、疫苗 37:08 关于配眼镜 39:24 就诊体验之中美比较 42:52 关于留学生配偶/子女医保 45:41 毕业工作后的就医体验 52:36 总结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的一年,我们来聊聊做计划这件事。 作为两个在做计划方面经验丰富的J人,我们在这期节目里从五年计划聊到以15分钟为单位的日计划,从目标设置聊到进度追踪,从失败教训聊到成功经验。希望用这一小时节目伴你开启2024的所有期待! 01:00 两个J人对于新年计划怎么看? 05:25 Gillian做新年计划的方法 09:15 哪怕最终没有完成,新年计划仍然有它的意义 11:19 不同时间周期的计划,你更喜欢做哪些? 13:34 纸质的weekly planner 14:48 为什么说五年计划很适合博士生和研究者 19:30 Zeyuan做日计划的方法 27:31 电子版vs纸质版 28:28 计划休息的时间 30:01 在任务繁多的情况下通过计划减少焦虑、保持专注 31:46 如何制订可行、可持续的计划 42:23 当原本的计划被中断或打破了,怎么办?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今天我们接着回答上一期没回答完的问题。 本期关键词: 读博适应、信念感、时间管理、英语学习、执行力、背景提升、套磁、婚育 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或者加入听友群讨论(加微:ze2yuan1,备注来意) 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明年再聊~ 00:16 读博期间总觉得吃力、焦虑、跟不上,怎么办? 07:45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很难适应博士阶段的学习? 10:46 信心的培养说到底是一种选择 19:50 如何知道自己真的不适合读博? 21:30 如何在紧张的日程中分配学习英语的时间? 30:53 如何确保计划的执行?如何提升执行力? 36:49 国内学校背景较差且没有论文发表,申请出国读博有希望吗? 45:47 想尽快回复教授邮件,但是相关工作还没做完,怎么办? 49:31 读博期间如何计划结婚生子?什么时候生更合适? 56:24 生还是不生,怎么选?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为了感谢大家在2023年的支持和喜欢,我们会利用这期和下期节目集中回答来自听友们的提问 [爱心] 如果想继续向我们提出问题或建议,别忘了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加微:ze2yuan1,备注来意)。 00:00 感谢来自四面八方听众朋友们的提问 00:47 你们的播客是怎么录的? 02:11 这档播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的?为什么想到在2023年开始? 05:45 如何做到每周更新? 06:46 关于离开学术圈的感受 15:39 离开学术圈是可逆的吗?有没有回炉的打算? 19:21 关于美国人文学科博士毕业后的OPT和H-1B 22:09 你们有没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28:18 如何做导师背调? 38:56 如何克服与导师交流时的恐惧感? 46:32 Part2下周继续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第30期异地恋话题之后,我们又来关心广大博士生的情感问题了。 本期内容依然局限于异性恋(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希望可以拓展到性少数群体的话题)。 脱单这件事,说难也确实可以很难,主要看你叠加了多少个难度buff。这期节目里我们会逐一拆解脱单路上的种种关卡。 但真正能帮你通关的恐怕不是技术总结或外挂,而是你对进入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拥抱它的能力。 如果你正受到某些情感问题的困扰,不妨跟Gillian聊聊(加微:GillianChang,备注来意)。 00:00 你是真的真的想脱单吗? 02:13 母胎solo更难脱单? 05:02 展现自己&表达好感 07:15 女生应不应该主动表白? 12:28 暧昧:是什么让你舍不得? 15:40 博士生如何扩大交友圈? 20:04 没时间社交怎么办? 21:38 Dating apps好用吗? 31:31 利用共同爱好或语言学习的机会 34:19 Speed dating 39:34 高学历的女生找对象更难吗? 44:30 是我眼光太高了吗? 49:28 脱单不是最终目的 52:35 亲密关系的价值 56:09 如果你想找人聊聊具体的情感问题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