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妈妈朋友的儿子》的女主裴石榴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从小读书成绩好,拿奖学金去美国留学,毕业后进入盖洛普咨询公司工作,还和一个国际律师订婚了,一切看起来都是人生赢家的强女主剧本。但编剧画风一转,石榴取消了婚约、辞了职回到韩国,一心想做无业游民好好休息。 石榴家里是开年糕店的,母亲看到含辛茹苦供女儿好像“发疯”一样做出这个选择,从逼问理由到羞于跟熟人承认女儿从美国回来了,那种母亲的骄傲被落空,好像天塌了一样的情形太符合东亚(父)母亲的一贯形象了。母亲关心的不是石榴在那边打拼怎么样,而是就算累也要受着,因为“谁还不是一样”。至于【梦想】,在世俗的成功里,不需要关心个体是否有,以及有什么梦想。 石榴从小就是不服输的性格。对她而言,掌握书本知识然后考试拿高分一来很轻松,二来可以让别人佩服和夸赞。小小的虚荣心就在本性、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合力下被培养壮大。大环境养育了个体的胜负心和虚荣感,但没有给予每个人关于社会生存、人情世故、情绪健康、自我关怀的教育,一个只知道靠天赋和努力的小孩在美国可能工作出色但交不到朋友,面对尔虞我诈的职场环境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理想主义,也不知道怎么让自己不要太用力。 顺风顺水并没有帮助她了解自己,她就像没有目的地的一艘船。船的性能很好,可以航行很远,但没有任何同行的船,也没有目的地。终于,她放下一身的光鲜和羡慕,尝试重新和自己连接,面对自己的迷茫和失落,寻找自己的真正热爱。 还好,她敢于承认自己想做厨子。当她试探地问父亲时,父亲却说”努力供你读书就是为了不让你回到肮脏的炉灶前“。 东亚父母总是有种”青出于蓝【一定】要胜于蓝“的期待,因为他们深知社会资源是怎样分配的。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读好书仍旧是唯一可以抓住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只是在这场奋斗的游戏里面,发现和了解自己从来不是主角;向上攀登,最好能实现阶级跨越是更普遍的希望。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机制下面,个体的压抑和迷失是常态。 🌻🌻只希望看到过更大的世界后,我们还能向内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擅长又真实的状态是什么,然后有勇气抛掉一些沉重的”他人的“期待,好好照顾自己,给自己再次成长的机会🙏
今天的播客有点特殊,是午睡前的喃喃自语,还是在香港西营盘海边的大草坪上,有阳光、有书还有好心情。这是最近一周感受到生活惬意,【我真正在生活】的第二次,第一次是在房间里打开投影仪的那晚上(这个可以下次细聊,等我体验下先)。 之前吃完午饭我会在中山纪念公园和海边散步,看到很多人在草坪上晒太阳或者野餐,我就蠢蠢欲动想试试: 中环地带的公园真是太必要了,给打工族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这一次我则是真正拥抱了大地。 终于在昨天开始了第一次体验,今天还带了《我的阿勒泰》去看了几页才躺下。头躺在树荫里,下半身露在阳光里,好暖和。不过二十分钟的光景,迷迷糊糊中风吹来还有点小冷,起来发现树荫不知不觉覆盖了好大一片,起身去开工。 最后,送上晴天的大海:
1. 不要太看重结果,接受哪怕投入了时间也没有闪亮的结果的可能性。以兴趣和乐趣为主的追求,就放过自己,不要太逼自己了。 2. 3. 所有事情都是时间的结晶。长期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才能看到效果。坚持并不是说死板地坚守,状态好多学点,累了休息一下,但要在整体趋势上保证连续性。 4. 5. 多谢认识的法国小伙伴,人好心善,是学习语言能坚持下去的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动力。这个属于个人运气和福气,感恩!再晚的开始只要开始了,下一年时你就和上一年的自己有了不一样的地方,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Je suis tres contente! PS: 英文单词 content 我在播客里面发错音了,发成法语音了👀 近来都是晚上锻炼完回到家学十几到半个小时不等的法语,昨晚边吃酸奶边学,美滋滋~
这是和同是上班好几年的朋友的工作心得交流之灵光时刻。 他说平时躺平躺尸可以,但要阶段性“诈尸”,意思就是偶尔要有认真做的作品,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简历都有个交代。 这个说法好新颖又生动,想要一直持续发力?可能刚入职场的小朋友有力气,现实是确实不同工作耗费的精力不一样,不能平等用力。 想起之前我工作时也是这样,因为要靠量计算一部分工资,不得不达到“一天三篇稿”的要求,但我又不甘心只是写一些没营养的东西,所以我会迅速完成,达到一定量后,就花时间和精力重点写一写对自己有提升,是自己想法的稿件。一个月可能2-3篇精品,2-3篇一般的, 20+ 没价值的,就这样,量里出质吧。 欢迎分享【应对职场苟活】的建议哦~
对我价值观、财富观都有影响! 起因是帮我妈抢300元礼包,点击链接进去就被引导一步步抽奖,开始很顺利,马上就凑齐了300元,殊不知钱齐了又要凑钻石,最后差两颗钻石💎我放弃了,我怕钻石齐了又要凑宝石了。 这件事对我的提醒就是: 1. 虽然没啥特别想买的,但看到你白送我钱,且不断弹出【谁谁谁又领到了300元】的提醒,一步一步好像走得也很顺,只差一块了,一毛了,一分了,殊不知这些时间、精力远远超过那300 ,且最后300也几乎是拿不到的,除非厚着脸皮每次都去拉新的人。这就是现在数字营销/电商裂变手法的一个恶心之处,用 click bait 吊着你,不断引诱你,最后你得不得到承诺的奖品不一定,但他们一定能捞到新人用户,至少你在 app 上停留的时间是贡献给产品日活用户数据的,最后产品还能吸引好的商户和股东投资......【免费的从来不是免费的】 2. 个人的很多欲望是外界刺激和移植的,要懂得定期断舍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3. 生活是一条条线段,试着把每个线段过充实,过得开心吧。如果真的有想要的,又可以提高生活兴趣、热情和新鲜感,只要不太让自己的财务有负担和后患,可以从一般品质的开始试试。不用一上来就“差生文具多且贵”,这样的思路指引我买下了人生第一台投影机。上周试用了让我太感动了,虽然不是什么超级高清画质,但人卖家说的“这个价格这个效果很不错啦”,我想想也是,本来就是才开始,慢慢来。 就像之前学小提琴,我的第一把琴是700块的,随着技术提升再更换更有成就感。(当然,也是因为预算有限,不可能一次性就买最好最贵的,从长远上看也不实际,因为你可能只是“假喜欢”,等你上手了就发现一般般了)
感觉可以入选《我在香港的艰难生活和 blue 时刻》之一。 睡前故事讲得有点小长,一句话总结就是我想要镜子,看中一个二手的,但最后太重搬不走,折了五十块搬到垃圾站送阿姨了。 法国朋友问我:没有朋友帮你吗?把我弄 emo 了,反思一下在香港真没有可以随时叫出来帮忙的朋友,另外感觉连买一面镜子都纠结,不禁对我的香港生活质量产生了一种"怜悯"。 于是,我趁着 blue 情绪没有蔓延,先睡觉了,第二天能量高点好像也没那么脆弱了。 能用钱解决的就不是问题,就不要去麻烦别人,说到底还是收入水平要提高,另外就是不需要的就不买。 现在回想也算是【人生圆满系列】——在大街上搬镜子,搬不动了对着镜子自拍,算是【街头艺术】吧。 (PS: 最后拼多多买了新材料镜子🤓,效果还是可以的哦)
大家1.3倍速泡脚时听吧,内容多但还是有一些交流价值的~ 终于又去徒步啦,今天去了麦里浩径第二段,又看到了漂亮的咸田湾海岸线,谢谢大自然滋养我! 给大家看看图片: 和研究生的朋友去爬,她给我说裸辞准备回内地休息一段时间,可能之后去清迈或尼泊尔小住一个月。 我们聊到了工作: 1. 1. 八小时工作制更像是为了把人固定在工位上 2. 3. 2. AI 出现会让人更好吗?我比较悲观,我觉得会替代中间的牛马。最底层不会替代,因为要保证就业和一定收入,只有中间做螺丝钉,看似有技术,实则不堪一击的人正在被碾压,比如我现在在做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文案🙃🙃AI出现让人去解决更高级的问题?我认为也不会,因为人进化的速度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要求。 4. 5. 3. 关于是否明年续签香港工签,朋友说续签是比较想的事,最想做的实现找到自己适合做什么。比较想做的一直会有,但要让位给最想做的,所以辞职。 6. 7. 4. 在我有限的体验和观察里,我不得不承认 E 人比 i 人获得的关注、机会和体验更多。这个社会制度对外向的人更友好。 8. 9. PS: 一天动下来比坐/站一天还让我感觉轻松一点,咱不是久坐办公室的料。㊗️我辈牛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环境,让自己不要那么沉重。
(这期是合成播客,发布有点早,建议大家睡前收听~) 本期播客最后五分钟是我最新副业的第二次交稿,一个关于自我认知的冥想引导语。 其实音频一开始我讨论了我对工作的一些看法,后来觉得有些多余就剪掉了,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听听我另一个频道之前有说过的:《理想的工作模式和状态》(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313a23bfd0868f2b6015d3) 回归正题,最近应聘了一个用英语做冥想引导语的兼职,做了四个,马上做第五个,要做到10个才能有工资拿。其实我也不怕对方赖账,因为我录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沉淀和丰富。 用我的声音赚钱我觉得还挺简单的,这可能就是有个观点说的:你的兴趣、你的能力、市场需求的交集就是你最好发挥并创造价值的地方。目前这个小兼职让我感受到了。 我自己对瑜伽和冥想感兴趣,跟着 Keep 做一些瑜伽也有好几年了,冥想之前练得比较久,最近又再重新拿起。我觉得长期规律的冥想带给我的体验是缓解压力、集中注意力、沉浸在当下、摆脱时间焦虑,做事更稳,就是内核更稳的感受,从从容容生活。 我还会继续探索自己的更多能力和兴趣,也推荐可以试试冥想或瑜伽。 最后,感谢你听完最后我的语音,有什么意见随时说~祝你好梦~
杭州回深圳的火车上的体验,总结一下就是身体很累但意识紧张或是因为外界很吵没法安静下来,就会出现"分离"的体验。 以及,祝阿叔阿姨们玩好,也希望我坐火车以后遇到都是同龄人多的车厢吧☺️
杭州旅行回来,分享一下旅行心得。这次玩了浙博、满觉陇和九溪十八涧,身心荡漾在十月的桂花香里,别提多心满意足了。 一个人旅行切记要注意和保障安全,做好规划和有随机应变的能力,然后,就请享受这份自在和随意的惊喜之旅吧! 我反正总能因为自我探索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风景🖖✌️ 给大家看看拍的照片: 单独买了一小瓶桂花: 买了20块一两的龙井,今天第一次喝,太好喝了,一股抹茶的香味在齿尖。下面是刚炒了一次的茶 龙井路上骑行: 汤屋 石屋洞的佛像(后期重建): 最后祝我们“万柿如意”:
明天要去杭州看桂花咯,一个人!吼吼吼,开心😊 Bonne journee!
回应上上条睡前语音,感谢大家的时间,以及一位听友的留言。这期来补充说说麦当劳的工作序列和感受。 建议 1.25 倍速听吧,我讲得有点慢🤣 麦当劳的后厨工序就像一个流水线车间,高效就是它追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接单量。每个人要负责好自己的区域,比如炸薯条、炸麦乐鸡块、煎安格斯牛排、做饮料、配餐、上餐。 就我的观察和体验来看,麦当劳需要长期站立(一般我是6-8小时,3-4小时休息一次,有时候做4小时,可能就连续做不休息),还需要搬货物(太重搬不动肯定要请别人帮助,但绝大多数时候就是自己搞定,比如一次少拿点,但加新地的奶浆确实很重:( );此外,因为有用餐高峰期,整个后厨不亚于急救中心,这就要求后厨每个人都是绷紧神经手脚麻利的,对于性子比较慢的人会觉得有压力。还有一点,因为对效率的追求,有时候员工之间是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不会太重视轻言细语和慢慢教你。 总之,麦当劳的工位基本都是重复性的体力和长时间工作,当然麦当劳的体验也有收获,这个以后再分享。 晚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