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妈妈朋友的儿子》的女主裴石榴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从小读书成绩好,拿奖学金去美国留学,毕业后进入盖洛普咨询公司工作,还和一个国际律师订婚了,一切看起来都是人生赢家的强女主剧本。但编剧画风一转,石榴取消了婚约、辞了职回到韩国,一心想做无业游民好好休息。
石榴家里是开年糕店的,母亲看到含辛茹苦供女儿好像“发疯”一样做出这个选择,从逼问理由到羞于跟熟人承认女儿从美国回来了,那种母亲的骄傲被落空,好像天塌了一样的情形太符合东亚(父)母亲的一贯形象了。母亲关心的不是石榴在那边打拼怎么样,而是就算累也要受着,因为“谁还不是一样”。至于【梦想】,在世俗的成功里,不需要关心个体是否有,以及有什么梦想。


石榴从小就是不服输的性格。对她而言,掌握书本知识然后考试拿高分一来很轻松,二来可以让别人佩服和夸赞。小小的虚荣心就在本性、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合力下被培养壮大。大环境养育了个体的胜负心和虚荣感,但没有给予每个人关于社会生存、人情世故、情绪健康、自我关怀的教育,一个只知道靠天赋和努力的小孩在美国可能工作出色但交不到朋友,面对尔虞我诈的职场环境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理想主义,也不知道怎么让自己不要太用力。
顺风顺水并没有帮助她了解自己,她就像没有目的地的一艘船。船的性能很好,可以航行很远,但没有任何同行的船,也没有目的地。终于,她放下一身的光鲜和羡慕,尝试重新和自己连接,面对自己的迷茫和失落,寻找自己的真正热爱。
还好,她敢于承认自己想做厨子。当她试探地问父亲时,父亲却说”努力供你读书就是为了不让你回到肮脏的炉灶前“。
东亚父母总是有种”青出于蓝【一定】要胜于蓝“的期待,因为他们深知社会资源是怎样分配的。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读好书仍旧是唯一可以抓住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只是在这场奋斗的游戏里面,发现和了解自己从来不是主角;向上攀登,最好能实现阶级跨越是更普遍的希望。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机制下面,个体的压抑和迷失是常态。
🌻🌻只希望看到过更大的世界后,我们还能向内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擅长又真实的状态是什么,然后有勇气抛掉一些沉重的”他人的“期待,好好照顾自己,给自己再次成长的机会🙏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