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因伴侣未及时回复消息而陷入不安,在脑海中上演无数被抛弃的戏码?是否总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窒息”,既渴望极致靠近,又因一丝风吹草动而情绪崩溃?如果你或你的伴侣正是如此,那么你可能遇到了“焦虑型依恋”。 本期「爱情观察局」,我们将深入探讨这种在亲密关系中极其常见却又令人痛苦的模式。我们将从童年起源开始,拆解焦虑型依恋的思维内耗与行为逻辑,并揭示当它遇上“天敌”——回避型依恋时,为何会陷入致命的“追逐-逃避”循环。 更重要的是,节目后半程将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应对指南”。理解它,是改变的第一步。这期干货满满的节目,或许能为你困顿的情感关系,提供一个破局的起点。这绝对是一期值得你推荐给你认识的所有人的一期,为幸福加分。 (注意:下方有非常详细的干货总结和时间标记,更加方便你的收听) 汐里心理-专属于你的线上心灵港湾 汐里心理是由北大心理硕博团队创立的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同时也是国内首个融合「临床/对话/多维度情绪数据」的专业心理服务平台。一直以来,始终致力于提供女性友好的心理咨询服务,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女性被看见、被理解、被接住。 汐里心理聚焦当代女性特有的精神困境:职场偏见中的自我证明困局、母职身份迷失与个人发展的撕扯、亲密关系的内耗与权力重建。采用更贴合女性思维的「叙事 + 动力学 + CBT」组合疗法,提供「测评 - 对话 - 持续陪伴」的闭环服务,专业且共情的解决方案。 《爱情观察局》专属福利 搜索并关注「汐里心理」服务号,回复关键词【爱情观察局】领取专属优惠,原价199首次咨询,立享149粉丝优惠。 收听指南 00:47 重要通知 02:50 本期福利介绍 04:16 焦虑型依恋的典型场景,快来看看是不是你或TA的样子 10:40 第一部分:理解焦虑型依恋的根源 * 它的起源:回溯童年,从“婴儿-母亲”的依恋关系理论出发,解释不确定性回应如何塑造了“必须努力才能获得爱”的深层信念。 * 崔化剂分享童年“敲盆求关注”的往事,生动阐释焦虑行为的形成机制。 19:23 第二部分:焦虑型依恋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 容易陷入“想象演绎”与“过度解读”的内耗,情绪极易受伴侣一举一动影响 * 信息轰炸、过度讨好、情绪失控(崩溃、争吵)以测试对方底线 * 焦虑来袭时,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真实的生理应激反应 24:30 汐里心理:如果您感觉独自摸索改变非常辛苦,不妨借助专业力量 28:20 第三部分:当焦虑型遇上回避型——致命的循环 详解“追逐-逃避”的恶性循环:焦虑方因恐惧而追逐 -> 回避方因压力而后撤 -> 焦虑方因后撤而更加恐惧 -> 循环加剧。 双方视角的剖析:为什么彼此的防御本能会成为伤害关系的利刃? 高老师从回避型视角分享感受,龙龙反思自身曾被“逼疯”的经历。 47:42 第四部分:破局指南——从意识到行动 * 第一步:学会暂停 478呼吸法:通过调整呼吸,在生理层面快速平复焦虑 行为隔离:放下手机,离开当前环境,将注意力转移到中性事务上 * 第二步:记录与梳理 三问记录法:通过“情绪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客观事实是什么?”三个问题,将感受与事实分离。 * 第三步:建立自我支持系统 自建:发展友情、兴趣、事业,将情感寄托多元化,减少对伴侣的过度依赖 * 第四步:学会非暴力沟通 沟通框架:运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模型,用坦诚表达取代指责攻击 欢迎收听全网最特别的情感播客——《爱情观察局》! 我们是一档都市情感类播客。 这里没有粉红泡泡和鸡汤文学,只有三位主播带你在恋爱的修罗场里极限求生。我们以观察者的视角,记录并解析当代爱情中的各种现象。每期节目,我们将深入探讨一段真实的情感故事。用脱口秀式辛辣吐槽解构亲密关系迷思,现场拆解恋爱套路,从中提取教训和启示,帮助你在爱情的路上少走弯路。 愿你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爱情观察局 加入听友群/投稿/与主播建联:微信搜索cc2025410,添加好友。 -制作团队- 主播 | 崔化剂 高老师 龙龙 制作人 | 崔化剂 声音设计 | 十七 文案编辑 | 崔化剂 本节目由音浪创想制作,故事终会落幕,但爱与勇气,永远在路上。
00:00:37 00:08:59 00:21:40 【诡事】 商务合作、进群、灵异、树洞投稿: 剁椒:Gorillaz0130 老猫:eqwylm 匿名树洞分享: 剁椒 [email protected] 老猫 [email protected] 请勿重复投递 节目中如果有提到一些图片可WX搜索二奇物语查看相关文章 每周更新一期【案件】和一到两期【诡事】,不定期更新【树洞】、【月谈】、【电影】 您的关注对我们十分重要,非常感谢! 故事来源于网络和粉丝分享 节目无不良引导,未成年人谨慎收听。
怪藏096——阴柳叶
太爱学习了 主持人:Ann/ 42 / Jerry / 困鼠 / 搞搞 即使我们已经离开学校很多年,也不能否认一件事:生活处处都需要学习新东西。新语言、新爱好、新技能,甚至上手一个新游戏,有太多需要学的事儿了!本期也会聊到我们最近看的三本书,分别是《一个适合苏丹的游戏》,《迷雾之子》和《潮汐图》。 本期节目在线图文Shownote:Console Timelines | 机核
被钻地噪音吵崩溃日。(但播客里忘记吐槽完整了) 📝:☀️,4~19°C,状态4星,想法很多的菠萝。 00:48 找了一部英国圣诞篇作为旅行预习准备 03:52 书影音口味就像饮食口味一样各有偏好 06:27 发现大家都说好的东西自己真的喜欢不起来之后... 09:28 因为修路被迫缩短了睡眠时长 12:09 认真发朋友圈的好处有这么几点 15:41 最近在读《正念的奇迹》,一本让人很放松很舒服的日常修行指导书~ 23:02 用很刁钻(?)复杂巧妙的思路买到了一个很难买到的拼图 29:52 我好像还是没法通过多巴胺排毒戒掉小说...
理想国小酒馆是一个聚集哲学爱好者的社群组织,也是一个播客(在小宇宙平台上可以搜索到我们),我们的愿望是放飞密涅瓦的猫头鹰,构建一个在松弛或者微醺(狄奥尼索斯状态)的氛围中进行哲学思辨表达的公共性。 2024年6月13日,我们在纯真年代书吧进行了第一期的共读,一年多的时间里书目从《理想国》,到《正义》《游心之路》《庄子注疏》《穷查理宝典》。时光微醺,我们依然没找到真理,但找到了小酒馆活动的三个关键词:微醺、丰富、即兴。 当理想国小酒馆遇见世界哲学日 200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为世界哲学日,今年11月20日刚好撞上了我们理想国小酒馆共读的日子。其实无论是哪个周四都会撞上,因为我们小酒馆固定的活动日就是每周四,当然这又是一个美丽的巧合。 今年的世界哲学日,由子綦发起,我们想邀约2位主讲人来一场哲学开放麦。 (主讲人1)子綦:我们可以从法国高中哲学课程中学到什么 (主讲人2)冷烟桥:思想的归乡——在理想国小酒馆的重寻自我之旅。 (主讲人3)隗知:从“我活着”到“我存在着”——当存在主义遇上心理治疗。
在啄木鸟的家族中,蚁䴕这位兄弟是一个独特的“局外人”。虽然他们被归为到了啄木鸟科,可是他们的行为,形态,和传统啄木鸟家族可是大相径庭:它的喙和鸣禽一样短小,不会凿木头;偏好地面觅食,以蚂蚁为专食;另外,他们还是啄木鸟家族里少见的候鸟。 蚁䴕的名字的来源也是非常有意思, 学名中的“Jynx”源自古希腊神话。传说宁芙(小仙女儿)伊恩克斯因为用了自己研发的爱情魔咒捉弄宙斯,让宙斯爱上了凡人,被宙斯的妻子赫拉变成了一只鸟,就是这位蚁䴕。他们看起来诡异的防御行为是把头颈扭转近180度,配合嘶嘶声模仿毒蛇,被古人视作魔法表现。他们的英文名“wryneck”也有这个意思,并衍生出了表示“厄运”的词汇“jinx”。 蚁䴕的生存策略也充满了智慧。作为次级洞巢鸟,它会利用现成树洞繁殖。研究发现,蚁䴕能打破繁殖生态的经典权衡理论:雌鸟可在不减少单卵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产卵数。它们通常奉行一夫一妻制,但少数雄鸟能成为“时间管理大师”,通过序贯照顾两窝幼鸟,使后代数量翻倍。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还揭示,蚁䴕存在“跳跃式迁徙”:北欧种群飞越4500公里至非洲撒哈拉,而中欧种群仅迁徙1500公里到南欧,他们翼长的差异就印证了这种适应策略。 扭头的蚁䴕 中间这位就是宁芙 iynx 爱情的魔法道具 山鬼
主播/李荟莹 “投射”无处不在。 当天气转凉,妈妈要求小朋友把秋裤穿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妈妈把自己感受到的温度投射到了小朋友身上。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同一件事物,我们看到的都不同,因为彼此的投射不同。 作家钟晓阳写过一首词,叫《事情本来就是这样》,这首词被歌手黄韵玲谱上曲,并由黄韵玲演唱:“有时天黑不一定就是夜晚,有时是它将黑色的长夜,张挂在烈日空中让你乘凉,有时红日并不一定就是天亮,有时是它将血色的禁果,种在你的梦里园林让你浅尝,有时白云背后并不一定躲着太阳,有时白云只是一片白云,从今天的天空飘向明天的天空,所以分手并不一定不再相见,事情本来就是这样。” 它是一首充满哲思的歌,来表达:万事万物可能只是我们的一种投射。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你怎么看世界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事情本来就是这样。
主播:Acher/阿车 制作:左右 视频频道:一人之境播客(小红书、B站) - 最近察觉到,生活的最大天敌就是不自觉地陷入虚假的表演——不是做自己,而是在表演别人眼中的自己。 “小我”总是在向外探寻依托来加强其虚幻的存在感。比如MBTI,精装的朋友圈,不断反复查看有没有人点赞的社交软件。 直至我在某个清晨6点30分去高铁站的路上细心观察途人,直至我在南宁的江边路过一对认真约会的情侣,直至我在地铁里碰见一个吹口哨的人。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 *评论区留言“我想去南荒公园”,一人之境播客11.29-30送你去看佛山顺德潭洲会展中心举办的“南荒公园生活节2025”,两日通票。一共有10个名额,看眼熟的就送! 在“南荒公园”现场除了有充满本土特色的音乐表演现场、艺术家的现场创作,还有各种非遗奇观打卡。11.30,阿车还在现场客串Radio DJ,过来一起聊聊天,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日吧。 - 本期歌单: 陈慧琳 - 你的语言是威士忌 柯泯薰 - 继续努力 LUCY - 漂流木 许光汉 - Souffle 阿杜 - 坚持到底
《宝贵的人生建议》读书简报 核心主旨与创作理念 《宝贵的人生建议》源于作者凯文·凯利在68岁生日时为子女撰写的个人建议。本书的核心目标是**“传递历时历代的智慧”,并用现代、普适的语言重新表达。凯利强调,这些建议必须是他真心相信且亲身实践过的,它们基于感恩、善良、乐观**等亘古不变的价值观,旨在帮助读者过上更幸福、更有意义的生活。 主要主题与重要思想 本书的建议涵盖了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工作与事业、生活哲学等多个方面。 1. 个人成长与自我认知 * 持续学习与谦逊: 建议**“至少每天承认一次‘我不知道’”,并认为“学习的最好方法是,试着把你会的东学教给别人。”** * 拥抱不完美与失败: 鼓励**“快速地失败。频繁地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强调**“完成胜过完美。”** * 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追求**“做一个不能被算法模型化的人”**,即做那些人工智能难以模仿的事情。 * 改变与成长: 认为**“如果你不为过去的自己感到难堪,你就有可能还没有长大。”** 2. 人际关系与同理心 * 善良与尊重: 强调**“每当要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出选择时,你都要毫无例外地选择善良。”** 并且要对每个人给予基本的尊重。 * 倾听与沟通: 建议**“听你爱的人讲话时,不断问他们:‘还有吗?’直到他们说‘没有了’。”** * 宽恕与放下: 指出**“宽恕不是为了别人,宽恕是我们给自己的礼物。”** 怨恨只会伤害自己。 * 慷慨与给予: 认为**“你能做的最利己的事,就是慷慨。”** 3. 工作与事业 * 聚焦与效率: 强调**“重要的事,通常不紧急,紧急的事,通常不重要。”** 要完成重要的事,就不要操之过急,应聚焦于最大的机会。 * 创新与创造: 鼓励**“不要为赚钱而创造;要赚钱来支持创造。”** 最大的回报来自做没有人能看明白的事情。 * 领导力: 领导者的真正任务是**“培养更多领导者,而不是更多追随者。”** * 求职策略: 认为**“最好的工作是一个你不够格的工作,因为它会迫使你挖掘潜力。”** 4. 生活哲学与智慧 * 乐观主义: 倡导**“保持乐观相当于增加25点智商。”** 相信长期而言,未来是由乐观主义者决定的。 * 知足常乐: 指出**“不快乐源自想要别人拥有的东学。快乐源自想要自己已经拥有的东学。”** * 习惯的力量: 强调**“与灵感相比,习惯要可靠得多。”** 每天坚持做一点,比偶尔一为重要得多。 * 面对逆境: 认为**“危机袭来时,不要浪费。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 常见问题与解答 1. 凯文·凯利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这本书最初是凯文·凯利在68岁生日时,为了给刚成年的子女提供人生建议而写。他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经时间考验的普适智慧,帮助更多人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2. 这本书中的建议有什么特点和核心理念?建议的特点是简短、积极向上,且都是作者亲身实践过并从中受益的。核心理念在于,这些建议是普适的智慧,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和成长,强调感恩、善良、乐观等亘古不变的价值观。 3. 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无无可取代”的人?作者建议,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是成为有影响力、行为不能被预测的人。这意味着要做那些人工智能难以模仿的事情,成为一个不能被算法模型化的人,从而变得不可取代。 4. 作者对个人成长和学习有哪些独特的建议?作者强调持续学习和自我投资。他建议每天承认一次“我不知道”来保持谦逊,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尝试将自己所知教给别人。 5. 在人际交往方面,凯文·凯利给出了哪些实用建议?在人际交往方面,作者强调了倾听、尊重和慷慨的重要性。他建议倾听你爱的人讲话时,不断问“还有吗?”,并强调最利己的事就是慷慨。 6. 作者如何看待成功、财富和生活的意义?作者对成功有着独特的定义,认为最可靠的成功方法是自己定义成功,就像“先射箭,然后在射中的地方画一个靶心”。他认为真正的富有是拥有时间,而非金钱。 7. 凯文·凯利提倡哪些关于决策和时间管理的智慧?在决策和时间管理方面,作者建议**“重要的事,通常不紧急,紧急的事,通常不重要。”**因此要完成重要的事,就不要操之过急。他还提到,新想法产生五分钟后就会消失,要利用这五分钟及时行动。 8. 这本书对“错误”、“失败”和“逆境”持何种态度?凯文·凯利鼓励积极面对错误和失败。他建议“快速地失败。频繁地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如果能不断从失败中成长,失败就不是耻辱。他认为,“危机袭来时,不要浪费。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
有一种声音,像来自心底的暖流, 那是猫咪献给世界的礼物—— 25-50Hz的安心呼噜,它天生就懂得如何疗愈身心。 在这里,这份神奇的呼噜声,与空灵的冥想曲轻轻交织,再融入大自然最纯净的白噪音:细雨轻敲窗棂的淅沥、海浪轻抚沙滩的絮语、森林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小鸟们的俏皮对唱... 请允许自己沉入这份温柔三重奏。 它会像一双温暖的手, 轻轻拂去你的焦虑与疲惫, 带你进入一个只属于自己的、 宁静的放松国度。 闭上眼, 世界仿佛只剩下这片和谐的共鸣: 猫咪呼噜的温暖震动, 冥想音乐的悠远空灵, 白噪音的自然韵律。 像被最柔软的云朵包裹, 又像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 就这样, 被爱着, 被安抚着, 安心地坠入甜美的梦乡。
Hi 4736位朋友,你们好呀~ 我是可颂,一名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目前累计咨询小时数490+小时。2026年开放招募新来访,如果你想要找个人聊聊,可以添加工作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备注“心理咨询”。 嗨,我是可颂。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 在团队会议中,不知道何时该开口,何时该沉默? * 看到别人相谈甚欢,自己却不知如何融入? * 甚至在和孩子玩耍时,都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如果你也曾被这种微妙的“格格不入”感困扰,那么这期播客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将一起探讨这种感受的根源,并为你提供一套清晰可操作的「社交定位」心法。 这不是让你学习圆滑世故,而是帮你校准内在的“社交雷达”,在关系中找到既真实又舒适的自己。 ✨ 本期精华提要 1. 一个核心概念:Self-Positioning(自我定位),是理解并安放自己在社交场域中的位置。 2. 一个关键转变:将“我是不是有缺陷”的自我怀疑,转变为“我只是经验缺席”的成长心态。 3. 一套实操心法:内感受、外环境、关系位——三个坐标,帮你瞬间理清社交思路。 4. 一组表达工具:Request(请求)、Reject(拒绝)、Reframe(重构),让沟通更精准、更轻松。 5. 🎧 收听指南 & 时间戳 🌌 开场: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从何而来? * 01:10 一个高敏/i人的共同困境:为什么在群体中会比在一对一中消耗更多能量? * 03:30 我的亲身经历:在心理咨询“团督”课上,我如何观察到自己微妙的不自在? * 05:15 从职场到育儿:那些“关系信号”接收不良的时刻。 💡 核心概念:被我们忽略的「社交元能力」——Self Positioning * 06:50 什么是Self Positioning(自我定位)? 它不是你“会不会说话”,而是你“懂不懂看场”。 * 08:20 一个生动的场景:孩子想加入游戏,直接冲上去 VS. 先观察再融入。 * 09:00 这为何是一项需要被“训练”的认知策略,而非性格问题? 🔍 溯源:我们的“社交雷达”为何失灵了? * 10:30 根源一:边界感的早期形成——孩子如何从父母身上学会“人际距离”? * 12:50 一个关键细节:当孩子发呆时,我们为何总忍不住去打扰?这传递了什么信号? * 14:20 根源二:情绪语言的缺席——家中那些“沉默是金”与“欲言又止”的时刻。 * 16:40 重要的观念转变:这不是你的“缺陷”,只是经验的“缺席”。 🧭 实修心法:成年人自我校准的「三个坐标」 * 17:40 坐标一:内感受 - 首先,觉察你此刻的感受和需求。 * 18:50 坐标二:外环境 - 然后,观察场域结构、他人角色与群体节奏。 * 20:30 坐标三:关系位 - 最后,做出选择:加入、旁观,或是优雅退出。 🛠️ 实战工具箱:提升社交颗粒度的「3R」表达训练 * 23:00 Request(请求):如何把生硬的“命令”变成尊重双方的“请求”? * 24:40 Reject(拒绝):如何守护自己的边界,又不被贴上“小气”的标签? * 26:10 Reframe(重构):当对话陷入僵局,如何用AI或改写来转换气氛? 🎯 可颂的邪修补课方法 * 28:00 方法一:看《甄嬛传》解说——在娱乐中,高效学习“场域观察”与“角色定位”。 * 29:30 方法二:观察身边的“孩子王”——向最能体察他人状态的人学习纯粹的关系互动。 🌟 结语:你可以重新养育自己的社交本能 * 31:00 最终的鼓励:所有缺失的体验,都可以在成年后为自己补上。 🎙️ 可颂寄语 我们无法选择童年是否接受了这项训练,但成年后的我们,永远有机会做自己的“父母”,重新养育内在的那个小孩,为他补上这一课。 愿我们都能在人群中,找到那种不紧绷、不讨好、安然而自在的节奏。 创造,从重新设计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开始。 📩 联系可颂 1、预约个人心理咨询请加: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或扫以下二维码 2、加入听友群/链接可颂:备注“听友”(两者二选一) 3、节目由可颂独立创作,未经剪辑,如实呈现思考过程,因此音质有限且可能有口癖存在,还请理解~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