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实验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②:“真理电影”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法国。 主张“干扰”与“介入”,认为在摄影机干预下,人们能表露平时不易展现的真实。 法国人类学家让.鲁什是真理电影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1961年的《夏日纪事》。 他主张摄影机的目的,不在于抓住全部的真理,而在于揭示部分真理。 ③:一般来说,摄影机在纪录片中充当了一个很特殊的角色。 因为它的存在,才使制作人与被拍摄者获得命名的权利, 在这里,摄影机不能像故事片那样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能力。 它体现了制作人面对被拍摄对象时的两种姿态,即“隐藏摄影机”和“暴露摄影机”。 前者摄影机是旁观者,是一种观照生活的态度;而后者则是摄影机直接介入生活,成为制造一种影像或现实生活的元素。 隐藏摄像机体现了一种力图保持客观平等的努力,以达到拍摄现实生活原汁原味的效果,摄影机处在被动的角色上; 而暴露摄影机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摄影机的主动性。 摄影机介入对抗隐藏,采访问题对抗温和,被采访者的反应,也是实验性的一部分。镜头语言对抗和谐,底层书写对抗主流。 ④:《北京的风很大》中充满了行为艺术元素,这些元素深刻影响了影片的表达与内涵。 以下从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特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⑤: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具有显著的文献价值。它以独特视角记录特定时代,成为珍贵的社会和文化资料。 以下从社会风貌、文化心态、电影创作三方面详细阐述。
0:00 谁会情绪稳定啊 3:45 水逆 5:40 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啊 10:00 奶皮子糖葫芦之类 32:30 相位相关 39:14 占星学应该是为大家减少恐惧的 43:53 男人没有那么复杂 公众号:Acrux心理占星实验室 (咨询介绍 课程报名都在这里) B站/小红书 Acrux心理实验室 直播在微信视频号:Acrux心理实验室
最近可能会迎来一波单口疯狂更新,因为就在今天早上,我收到了某音平台的封禁通知,说我违规了(后了解说我seqing擦边???)。算上之前的微博和小红书,我现在已经集齐了在三个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被封号的经历。 本期节目,我就想来深入探讨一个核心问题:自媒体语言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普通人做自媒体,应该如何与平台红线共舞? 📌 时间轴与重点讨论: * 01:02 亲身经历:某音平台封禁始末。 为什么一个讨论“高薪”和“兼职”的职场分享视频,会被机器算法判定为违规内容? * 05:19 自媒体的底层逻辑: 记住,我们只有账号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平台才是老大,内容创作者永远不是。 * 09:37 生存策略:普通人的“自我阉割”与抗风险。 如何从功利角度进行内容自查?如何建立多平台防御体系来保护自己的心血? * 12:42 心态转变:将平台视为“租来的土地”。 把你的账号看作是在流量巨大的步行街上租来的店面,而非自己的家,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清场”。 * 16:24 播客的困境与反思: 在生活密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一个无法变现的平台(如播客)如何保证内容质量和持续输出?给小宇宙平台的呼吁。 🤔 你是否也遇到过社媒平台的“红线”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 前情提要 再过一周,就是我做播客一周年的日子,并没有刻意记住,就恰好看了下日历,刚刚好。 其实原本并没有想做总结,总觉得我能做的总结很重复,也没做到什么成绩,就自动跳过吧,但我的确最近心情不太好,就没有动力去找嘉宾(看来以后要多备点存货),只能自己solo,与其说这是一期播客的年度总结,不如说它是我的一期solo挑战。 以前深夜,我面对的是快速敲打的键盘,内心自在又自由,现在深夜,我面对的是没有声响的麦克风,寂静的夜里只有我在自言自语,内心恐慌又自由,写和说真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行为,我还在进化中。 我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清晰的表达自我的人,那这次彻底没有任何嘉宾,我只有我自己,去谈谈这一年我的变化,我对播客的理解,我为什么做播客?以及播客对我的意义。 我在最后说,一场自我对话式的solo,就像你在汪洋与大海,你知道没有人能拖住你,你只有自己自在的遨游——危险又自由。 做播客是如此,人生也如此,我们终将在汪洋与大海中找到生存的本能。 自由,可能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希望,下个一年,精彩又丰富,cheers🍻 🎙️ 主播 👩Jessica:INFP,10年+互联网产品经理,善良的人性观察者,你生活的好朋友,一个常年喜欢写文字、旅游、摄影的文艺青年。 📌 本期摘要 00:40 讲讲我为什么不想solo? 05:31 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是怎么开始做播客的? 12:46 人生的困惑从来不会变少,真知都在行动 16:16 谈谈我做播客这一年,收获了什么 18:36 播客定位:什么会火? 20:58 播客选题:什么有流量? 24:06 播客提纲:是否一定要有? 26:23 AI写的提纲是否可用? 27:58 录制设备:是否要配专业麦克风? 30:55 录制形式:线下更友好? 31:34 录制地点:哪种更好?哪种更差? 33:32 如何找嘉宾? 如何找到有缘的嘉宾? 35:44 回答一些关于嘉宾的问题: * 和不熟的嘉宾怎么聊? * 如果嘉宾的话比较难接? * 是否适合找e人做嘉宾? 36:39 剪辑和后期制作:究竟要花多久?麻烦吗? 39:00 AI能代替所有的剪辑工作吗? 45:11 播客的正向收获:拓展人、 拓展认知、不断输入 49:14 播客带来的影响:更新焦虑、质量焦虑、自我暴露 53:01 对现在内容满意吗?会水节目?最难的是什么? 56:53 节目未来的计划和希望 1:00:06 播客的意义,爱《无人知晓》 ,找到一片「田园」,收获能量并分享自己微小能量 1:04:36《只能喝酒的图书馆》:当撑过人生的考验,内耗会为你加分,你会慢慢,慢慢的成熟…… 🎵 本期BGM * 《 Never Forget You》- Noisettes * 《For No Reason》- 王若琳 * 《Nothin'》- Toni Braxton 📖 关于《失控一点》 你有没有喝了点酒,有点晕,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便和家人朋友诉说,欲言又止的时候?别压抑自己,来我这儿,我们一起聊聊天,哪怕失控一点也没事,这就是我想要叫这个名字的初衷。 这是一档关注个人成长|生活|工作|女性独立|社会等泛文化的个人聊天播客,由前互联网产品经理Jessica主播与制作,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加入听友群,或与我联系。
不想上班的情绪有多汹涌,周五听到的歌,就该多猛烈!今天,就用重重敲打的鼓棒,击碎一切的负面情绪!再用快速拨动的吉他贝斯,滑散这一周积累的浊气! 今日爱听: * Green Day - Basket Case * 隔壁团乐队 - 我要喝啤酒 * Smash Mouth - Walkin' On The Sun * Sex Pistols - God Save The Queen * 板砖乐队 - 东游记 * 脑浊乐队 - Rock'n'Roll is not so bad 开场曲: * 板砖乐队 - Go Down Long Street Green Day: 隔壁团乐队: Smash Mouth: Sex Pistols: 板砖乐队: 脑浊乐队:
主播:毛毛&迷魂汤的王总总 简介: 甜甜的友情,有时也会经历波折。在工作日益繁忙时,在结婚生子后,好像友情都很容易渐行渐远。以至于,有些朋友真的走散了,成为了阶段性友谊。 以前总是恐惧,是不是朋友都会走失呀?自己会不会也终将囿于家庭生活,被朋友们放弃? 然鹅,现在的我渐渐发现,好像在更年轻的时候,友谊总是更注重分享感受、分享日常细节。现在,我渐渐觉得,友谊的安放、托举与“就在那里”的作用,似乎比分享更加重要。 当然,接受并习惯这个改变不容易,需要沟通的能力与坦诚的勇气。 愿我们都拥有健康快乐的友情,让我们可以随时张开怀抱,接住彼此,也有权力放过自己,后退一步。 愿我们成为彼此生活中的“常量”,就在那里,只要你伸手,我就会在那握紧你。 听友群&心理咨询: sweetdreamer2022 音乐: Friends - John H Clarke
*****本期聊什么: 关于孩子的眼科常识: 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视力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在不同年龄段(比如0-1岁,1-3岁,3-6岁),我们如何去判断孩子的视力发育是否正常? 训练婴儿追视、闪卡有没有用?三岁之前阅读绘本会伤眼睛吗? 孩子应该从多大开始进行第一次正规的眼科检查?之后建议的检查频率是怎样的?和儿保一起做还是去专门的眼科诊所做?有哪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必要的检查请给家长们提提醒 关于近视防控: 近视的原因: 现在“小眼镜”越来越多,近视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是遗传因素更重要,还是后天环境与用眼习惯的影响更大? 为了防止孩子近视,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医生从用眼习惯、饮食、户外运动方方面面给我们一套完整有效的居家近视防控指南 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延缓孩子近视的进程,这些方法分别是如何起效的?它们各自适合什么样的孩子,优缺点和风险又是什么? 上述近视防控策略对于大人也有效吗? 其他眼科疾病: 除了近视,日常门诊中高频遇到的孩子眼科疾病有哪些?有什么给家长的预防建议? *****本期主播: 彭子苏医生:卓正医疗北京区域眼科医生|屈光矫正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的资深专家|精于个性化近视防控及配镜、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软镜的精准验配与系统复查 大花:西城二娃妈| 北师大中文硕士| 爱娃爱生活更爱自己| 信息搜集整理小能手| 追求高效鸡娃不费妈 包包:非典型海淀妈妈| 211本英国硕| INFJ型妈妈| 养育目标:帮助孩子找到独一无二的自己 *****关于《妈妈下午茶》: 两位身居帝都鸡娃核心区的职场妈妈,交流养育过程中的挑战和心得,分享科学养育的有效信息,互相扶持升级打怪,希望给养育之路上同行的你带来温暖、启发和力量 *****在哪儿能找到我们: 小宇宙、小红书同名号:西城海淀妈妈下午茶 邮箱:[email protected](邮箱也做妈妈们的树洞,如果你有不方便留言的故事、困惑、感想、疑问,欢迎树洞送达,一两句话说不清的问题,我们会定期选取在节目中回答) 本播客及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音频、文字描述、图像、视频及所有原创素材,均为主播的知识产权。我们依法保留对该播客所有内容的版权和使用权。未经本节目主播的明确书面同意,禁止以任何形式复制、修改、传播、出版或用于商业目的。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行为都可能构成对版权的侵犯,并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感谢每一位听众对主播劳动成果的保护和对节目的支持!
🌿【高能量姐姐】玛雅尝试过N种疗愈方法,包括「脑波音频、颂钵、冥想、潜意识音乐、和瑜伽,花精……」我们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做哪些事情才能使得我们在情绪低谷回血呢? 如何保持觉察,从而进一步在联系中的拥有【主体性】呢? (玛雅还提到了种好用的方法,闻草坪……刷……马桶?)Σ(⊙▽⊙"a 怎么正确理解“身心灵”?疗愈的本质是什么? 怎么对自己诚实?怎么做自己生命的主宰? 有哪些推荐的书单? * 说真的,玛雅真的治好了舟舟和蒋蒋的内耗! 👩🏻【嘉宾介绍】: ✨玛雅:小红书🍠在这 ⭕️认识她的观念:《玛雅的成长手册》 非典型ENFP | 因双相情感障碍开启身心灵探索近10年 | 古典瑜伽练习者 | 脑波音频、芳疗、颂钵、瑜伽等受益者 | 专注「自我觉察」和探索 | 不「读书」就难受体质 在「身心灵探索」近10年,一直走在自我探索的路上。 可以为你在「生活、职场、身体健康、情感」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向。 ⌚️本期【时间轴】 ⭕️【一】开始入局疗愈之前应该做什么心理准备? |00:00:00 疗愈方法众多,哪一种适合我?我如何做出「选择」? |00:01:00 其他人的疗愈经验值得借鉴吗?如何避免盲目「跟风」? |00:02:26 身心灵圈子的「崇拜文化」为何存在?该如何看待它? |00:03:39 如何从自己身上找到疗愈的真正「力量」? ⭕️【二】脑波音频、颂钵等音疗的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00:04:22 「脑波音频」能带来什么改变?它如何调整大脑状态? |00:05:50 颂钵与脑波音频,二者有何异同?哪种方式对我更有效? 【玛雅推荐的音乐】: * 回家路上听的音乐:Earth Prayer * 给房子听的音乐:Om Mantra Chants @ 417hz - Removes All Negative Blocks OM Mantra Chants: 417Hz (Wipe Out All the Negative Energy) ⭕️【三】如何控制我们的潜意识? 玛雅的播客《Lady请放松》 |00:08:07 「潜意识音乐疗法」真的能让人内心平静吗? |00:09:11 新的疗愈方法为何更少「抗拒」,效果如何? |00:11:03 「为什么大法」如何帮助改变生活中的「信念」? |00:12:30 提问的「力量」为何如此重要?如何正确提问以实现自我觉醒? |00:16:08 如何通过训练实现与大脑的和谐「共处」? |00:17:25 疗愈的终极答案是什么?如何与自己建立更好的「关系」? ⭕️【四】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陷入身心灵骗局?掌控自己的人生? |00:19:22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陷入疗愈的“上头”状态? |00:21:14 如何找到真正的「主体性」,掌控自己的人生? |00:23:24 你是否也常常陷入「受害者」心态?如何突破它? |00:25:02 在极端困境中,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和选择? |00:26:14 你能承受生活中的「痛苦」,还是在抗拒中挣扎? |00:29:30 如何打破「自我欺骗」,走向自我觉察? |00:33:04 面对「情绪波动」,如何冷静地处理自己的内心? |00:34:36 「情绪能量」如何被具象化,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五】如何保持情绪稳定? |00:37:00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我「调整」的契机? |00:39:11 高敏感人如何营造舒适的「空间」来提升内在能量? |00:42:20 面对生活中的小事,是否能做到从容「应对」? |00:46:59 如何通过日常的环境「调整」,获得内心的平静? |00:49:12 如何在「瑜伽」与生活中找到自我调节的平衡? |00:52:07 身体与心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和谐? |00:55:08 如何选择更具性价比的「疗愈」方式? ⭕️【六】高能量书单推荐 |01:02:57 书籍和「思想」如何在低谷期给予我们力量? |01:03:49 如何通过改变「视角」走出人生的低谷? |01:05:10 人生低谷时,如何以日常的小事重新获得自由与平静 ⭕️ 📖【本期书单】: * 《扫除道》 * 《认识大脑》 * 《活出生命的意义》 * 《 覺醒的你 》又名《不羁的灵魂》 * 《臣服实验》 * 《当下的力量》 * 《death》 * 《追问》 * 《毛选》 🎧本期提到的播客: 李诞:15.经济学家教会我的事,与兰小欢 、xidong 闲谈 🎁【评论】福利: * 大家有没有 「自己的疗愈小技巧」 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说不定你这个小小的善举动就会对某一个人产生非常大的鼓励 在评论留下【走心长文/干货课代表】可以抽取主播设计的【「诸事皆宜」小本子】,祝大家2025诸事皆宜! (中奖概率特别高!下期播客发出时开奖~) ⭕️【关于《好有共鸣》】 📢这是给【高敏感人群】的一本「生存指南」,也是给【高共鸣者】熬的「电子中药」。我们关注自我认知、优势挖掘与情绪管理,提供实用技巧与专家指导,助力生活与职业成长! ⌚️更新频率:周更/双周更 (欢迎催更) 🌲探讨方向: 【成长疗愈】:可以失败,不能停止成长和迭代 【人际关系】:高敏感化为高情商,突破人际/亲密关系 【职场存活】:职场也要拿大分! 【自由职业&搞钱&创业】:抓住 “情绪经济”红利,用天赋搞钱! 【感知宇宙】:研究让我们有”共鸣“的事情,探索世界多样性 📗主播:咕舟舟 * 前INFP→现ENFP,高敏感理想主义者(拒绝了几个工作offer来搞播客🤔?) * 荣格八维和MBTI爱好者, HSP知识野生布道者,朋友们的小树洞和小教练 *「对认知升级上瘾」的99后,在各个学习平台上有接近3000h学习时长 * 兼具「艺术&工科思维」的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er,研究AI/IP/搞钱ing 📘主播: 蒋蒋 * 偏爱实用主义的「高敏感ESFJ」 * 每天都要阅读和写作的修行者,4年阅读200+本书 * 做了三年「公益」的 00后「教育人」,最近研究佛学 💯邀请「好友」,一起「共敏」, 将每一份「敏感」转化为生活的「超能力」! 欢迎找我们交流/加听友群⬆️
这是#哲思计划的系列节目——精讲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 这本豆瓣伦理学类图书排名第三、颇有公共影响力的好书,却总有人抱怨难读难懂。刚好在「爱智者城邦」上开了一个付费的领读课,逐节精讲此书,陆续会节选部分内容分享出来。 第一和第六章我们讲完了,今天是第二章的第2讲。 *直播听课、提问讨论、领取课件可添加 lingjuefei1992 加入听友群 [Intro] 本期问题意识:重要的是,重获理解现实的新视野 精读文本:《何为良好生活》第二章 功效主义与自私的基因 1-5节 关键概念:利益 财富自由 计算理性 理论化 概念的自然理解 [时间轴] 一、&3 &4 经济学帝国主义及其批判 01:00 利益概念的理论化(p37-38) 二、本期问题意识:重要的是,重获理解现实的新视野 18:15 日常概念“理论化”导致现实理解单薄、抽象 24:52 如何获得“新视野”?重返概念的自然理解 35:04 本书目前提供了哪些新视野? 35:08 反对科学主义:理解陈嘉映哲学的一条草蛇灰线 [素材来源] 封面图:《何为良好生活》,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配乐:勃拉姆斯,A大调华尔兹 [相关节目] 第一章(上)丨学习伦理学,我们可以期待什么? 第一章(下)丨伦理学有什么用? 第六章(上)丨重建高低之分就是重建人生意义 第六章(下)丨重建自然本性就是重建人生意义 第二章(上)丨人皆趋利避害吗? [更多内容] 在各大平台追踪「智识分子 Man of Letters」的更新 社群:微信添加 lingjuefei1992 入听友群 文章:公众号 豆瓣 播客:小宇宙 豆瓣 网易云音乐 苹果播客 喜马拉雅 视频:油管 B站 智识是一种光照,让这个不太妙的世界多点光~
本周宏观复盘主要内容: * 美股市场回顾 * 美国宏观数据及重点事件 * 美股三季报及英特尔 【市场回顾】 近5交易日,纳斯达克指数涨幅2.31%,标普500涨幅1.92%,道琼斯指数涨幅2.20%,罗素2000指数涨幅2.50%,费城半导体指数涨幅2.94%。 本期内容: 主播 左兜儿 幕后制作 右兜 如需获得更多及时研报、英文原文,欢迎加入我的星球研报圈子《左兜进右兜/美股研报》 量化模型交易信号,模型交易实时日志,欢迎加入的的Discord社区,微信咨询:Right_pocket090
What if "being happy" isn't the only goal? If your life feels comfortable but monotonous, you might be missing a crucial third dimension of well-being. In this episode, we explore Shigehiro Oishi's fascinating new book, Life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its groundbreaking concept of the "psychologically rich life." This is a life defined not by constant joy or grand purpose, but by novel, complex, and perspective-changing experiences. Learn why embracing challenges and the unexpected can lead to greater wisdom, and how to start making choices that will give you a better story to tell. It’s time to escape the rut and add a new dimension to your life. 如果“幸福”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会怎么样?如果你觉得生活安稳却又单调,或许你正错过了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大石繁宏博士的迷人新作《Life in Three Dimensions》,为你介绍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心理丰富的人生”。这是一种不以恒久的快乐或宏大的意义为标准的人生,它由新颖、复杂且能改变我们视角的体验所定义。你将了解到,为何拥抱挑战与未知反而能带来更深的智慧,以及如何开始做出那些能让你“活出一个好故事”的决定。是时候摆脱沉闷,为你的生活增加一个全新的维度了。 书籍信息: * 书名: Life in Three Dimensions * 作者: Shigehiro Oishi PhD (大石繁宏博士) * 出版日期: 2025年2月4日
【本期主播】 黎衡 南方周末文化副刊部记者 【本期嘉宾】 王璞 布兰迪斯大学副教授 【单集介绍】 本期我们请到了《本雅明传》的译者,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副教授王璞老师来做客,我们将从本雅明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名作《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这本书来入手,来聊本雅明的一些问题。 * 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有一种触电感,这是90年代中后期的北京,我是一个高中生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懵懂之中,又喜欢诗歌,看到这个标题时就有触电的感觉。 * 我是每一次在进入最早在读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时,并不是说不为之着迷,并不是说看不进去,并不是说不为之吸引,恰恰相反,是那个着迷的程度,吸引的程度极大,但是总是在眩晕之中不断折返于这些历史意向辩证语句之中,还没有找到一个通道。 * 如果本雅明今天存在的话,他一定会尝试各种各样新的媒介,但同时对媒介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也许他会发现播客的好,也许他会发现播客的不好,也许他会去尝试短视频,也许他会在短视频之中找到关于我们这个注意力无法集中分神的另外一种更新的表达。 【收听提示】 03:01 从什么时候开始读本雅明的? 04:00 高中时代第一次看《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有触电感 07:50 研究生阶段作为必读书才真正读完整本书 11:55 本雅明时代面临的困境跟现在世界有一定的相关性 13:53 我们有一个成为本雅明的同代人的过程 17:23 翻译本雅明的过程是一个个人生活不断交到厄运的过程 21:30 本雅明在德语中存在一个被重新发现的时间差 22:49 60年代初,新一代学生运动兴起,本雅明被重新发现在德语世界 24:17 《普鲁斯特的形象》可以当做本雅明的自画像 25:29 90年代初,哈佛大学出版社决定出一套英译本雅明文选 27:09 《本雅明传》是英语世界讨论和挖掘本雅明遗产的收官之作 28:46 什么是发达资本主义时代? 37:46 从波德莱尔的巴黎到本雅明的巴黎再到你的巴黎经验,有没有什么相关性可以对话? 39:28 跟本雅明的时代相比,现在的城市生活跟城市空间有哪些变化? 49:12 在本雅明的经验绘图之中,伦敦是缺失的,纽约也是缺失的 52:46 波西米亚人的生活方式在今天还有可能吗? 01:09:57 本雅明今天存在的话,他一定会尝试各种各样新的媒介 01:14:29 推荐一本书: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