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3-Vol.01 我们又双叒叕要聊退赛了

首百计划

宁海、柴古两场大泥巴赛下来,我们拉着马爷 @卡洛斯马 一起来聊了聊退赛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越野跑者一再退赛? 退赛是一种失败,还是成长的一部分? 从宁海的泥泞、柴古的疲惫,这期节目聚焦“退赛惯性”与“坚持的边界”:身体的极限、心态的摇摆、节奏的误判——所有真实的挣扎都藏在赛道上。 当我们一次次退下赛道,也在学习如何重新出发。 “退赛”不是耻辱,而是一场关于成长的修行。 本期节目里,我们回顾了那些被关门、崩溃、泥泞的瞬间:宁海的烂泥下坡、柴谷的情绪崩塌、港百的咬牙坚持。他们分享退赛的心理变化、朋友间的互相拉扯,也在一次次复盘中重新理解了“跑山”的意义。 这不是输赢的故事,而是关于在山里“继续往前走”的勇气。 * 00:13:00 「比赛前反而很难兴奋起来。」 * 00:18:00 「有人帮我补给那一刻,觉得自己还得再努力一把。」——友情、互助成为支撑坚持下去的力量。 * 00:34:00 「宁海那段烂泥下坡,我彻底崩溃想退赛。」 * 00:38:00 「我每次退赛并不是被关门,而是自己闹情绪。」 * 00:50:00 「热适应训练让我忽略了身体信号。」 * 01:06:00 「保守地跑,反而比拼尽全力更容易有好结果。」——从盲目拼搏到智慧跑步的转变。 * 01:21:00 「退赛、复盘、再出发——也许这才是越野的全部意义。」

79分钟
99+
3天前

093.让1亿客户主动找上门?Alex Hormozi 的吸铁法

琪明瑶述 我们的空中书房

为什么发了那么多内容,却没人买单? 怎么用“免费内容”带来客户? 为什么别人靠发几条短视频就能月入过万,而自己还在苦苦摸索? 这一期,我们一起起聊聊 Alex Hormozi 的《100M Leads》。这是他继《100M Offers》之后的第二本书,从“做出好产品”到“找到买你的人”,彻底讲透了个人创业者和内容创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如何高效获客。 这不仅是一本讲商业的书,更是关于执行力、学习力和自我驱动的修行。从冷邮件、免费内容、转介绍,到分销体系与广告代理,每一个环节都藏着让小生意长成大事业的关键逻辑。 【时间轴】 00:33 从《100M Offers》聊到《100M Leads》的写作逻辑 02:05 Alex 的创业故事:从健身房倒闭到年入百万美金 07:09 三步走:找到有效线索、扩大客户量、让别人帮你转介绍 09:23 吸铁法:找到客户“前一个问题” 13:34 四大获客渠道:熟人、免费内容、冷邮件、广告 20:15 免费内容的威力:为什么他的视频能火? 33:03 从“自己做”到“让别人帮你做”——转介绍的策略 39:19 广告代理的坑与经验教训 46:06 从零开始找客户的六个步骤 47:45 当努力没结果时,还要不要继续? 50:16 “不放弃”之前,先问问自己:你真的想要吗?

54分钟
7
3天前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火平息与和平曙光的降临

历史的混响

晚上好,欢迎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今天是2025年11月10日。一百零七年前的明天,当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法国贡比涅森林,一节编号2419D的火车车厢里正在上演改变世界历史的一幕。德国代表团在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的注视下,签署了停战协定。这场持续了四年零三个多月的世界大战,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正式画上句号。这场战争席卷全球三十多个国家,造成近千万军人阵亡,两千多万平民丧生,给人类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创伤记忆。 要理解一战结束的历史意义,我们需要回到1918年秋天的欧洲战场。当时德军在西线发起的春季攻势已经失败,协约国军队在美国援军的支持下转入反攻。9月29日,保加利亚率先宣布退出战争;10月30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德罗斯停战协定上签字;11月3日,奥匈帝国在帕多瓦签署停战书。德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国内爆发十一月革命,基尔港水兵起义,柏林工人罢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于11月9日退位流亡荷兰。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政府面对军事溃败和经济崩溃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接受战败的现实。 1918年11月8日清晨,德国代表团乘坐五辆汽车,穿越满目疮痍的西线战场,来到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福煦元帅的专列就停靠在这里。谈判在车厢内紧张进行,福煦提出的停战条件十分苛刻:德军必须在15天内撤出所有占领区,交出5000门火炮、25000挺机枪、1700架飞机、5000台机车和150艘潜艇。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右岸设立非军事区。德国代表团团长埃茨伯格试图争取更宽松的条件,但福煦态度坚决,最后通牒的截止时间定在11月11日上午11时。 签字仪式在11月11日凌晨5时进行。当德国代表团成员在文件上签下名字时,福煦元帅只说了一句话:"先生们,这项工作完成了。去吧。"消息通过电报传遍世界,前线阵地上,士兵们难以置信地放下武器。在法国凡尔登,一位法国士兵在日记中写道:"11时整,寂静突然降临。这种寂静比炮火更令人震撼。"伦敦街头,人们自发聚集在白金汉宫前欢呼;纽约证券交易所暂停交易,交易员们抛洒彩带庆祝;柏林街头则是一片沉寂,战败的阴影笼罩着这座城市。 这场战争的结束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1914年战争爆发时,各国都预计会是一场短暂的冲突。德军的施里芬计划原本计划六周内攻占巴黎,但在马恩河战役中受挫。西线很快陷入僵持,双方士兵在纵横交错的堑壕中对峙。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持续十个月,双方伤亡近百万人,被称为"绞肉机"。索姆河战役首日英军就伤亡六万人,创下英国军事史上最黑暗的一页。1917年美国参战改变了力量对比,而俄国爆发革命退出战争又让德军得以集中兵力于西线。 1918年3月,德军在西线发动最后攻势,一度推进到距离巴黎仅60英里的地方。但此时美军每月有30万部队抵达欧洲,德军后勤不济,攻势最终失败。8月8日的亚眠战役中,协约国军队在坦克支援下突破德军防线,鲁登道夫后来称这一天为"德军的黑色日子"。到10月,德军防线全面崩溃,兴登堡防线被突破,败局已定。 战争结束前的最后时刻,许多地方仍然发生了无谓的伤亡。在得知停战协议即将签署的消息后,一些指挥官仍然命令部队发动最后攻击。美国第313团在停战前一刻还在进攻色当,付出了不必要的牺牲。最令人痛心的是,在11月11日11时之前,整个西线仍有近三千人伤亡。加拿大士兵乔治·劳伦斯·普莱斯在停战前两分钟被狙击手打死,成为英联邦军队最后一名阵亡者。亨利·冈瑟在停战前60秒倒下,成为美军最后一名牺牲者。这些最后的牺牲者,成为战争荒谬性的最深刻注脚。 停战协议签署后,欧洲各国开始了艰难的重建过程。城市需要重建,经济需要恢复,数以百万计的伤残军人需要安置。战争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迷惘的一代"成为战后文学的重要主题。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写道:"世界杀死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如果你不是这几种人,那你大可以确信,他们也会杀死你,只不过不会那么着急而已。"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更是直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幻灭。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试图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会议在凡尔赛宫镜厅举行,这正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地方,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主张民族自决和国际合作。但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施加了严厉惩罚:德国失去全部殖民地,割让13%的领土,赔偿1320亿金马克,陆军限制在10万人以内。法国元帅福煦在看到和约条款后预言:"这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休战。"历史不幸印证了他的预言。 一战结束也改变了世界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奥斯曼帝国瓦解,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德意志帝国覆灭,魏玛共和国建立;俄罗斯帝国被苏维埃政权取代。国际联盟成立,试图通过多边机制维护和平,但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缺乏执行力。战争还促进了社会变革,女性在战争期间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为争取选举权创造了条件。英国在1918年给予30岁以上女性选举权,美国1920年通过宪法第十九修正案给予女性选举权。 科技在战争刺激下快速发展。飞机从侦察工具发展为战斗武器,出现了专门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坦克首次投入实战,虽然可靠性差,但展示了机械化战争的潜力。毒气战开创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先例。这些技术战后转为民用,推动了社会进步。航空运输发展,化学工业进步,医疗技术改善,都受益于战时科技发展。 战争还改变了文化艺术领域。达达主义在苏黎世诞生,直接反抗战争的荒谬。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战后世界的复杂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战结束的方式为后世留下了深刻教训。战胜国对德国的过度惩罚,导致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发酵。1923年法国占领鲁尔区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德国经济崩溃。世界经济大萧条进一步削弱了魏玛共和国。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希特勒上台,引发更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提醒我们,真正的和平不仅需要停止战争,更需要公正的国际秩序和持久的和解努力。 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也存在缺陷。民族自决原则在实践中有选择性,殖民地人民的要求被忽视。这导致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印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爆发反英起义,朝鲜发生三一运动。这些运动为二战后的去殖民化浪潮埋下伏笔。 今天,当我们回顾1918年11月11日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不禁思考和平的珍贵。每年这一天,许多国家都会举行纪念活动,缅怀逝者,祈愿和平。在伦敦,人们佩戴虞美人花纪念阵亡将士;在巴黎,无名烈士墓前的长明灯熠熠生辉;在华盛顿,阿灵顿国家公墓庄严肃穆。这些纪念仪式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共同维护。 一战结束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它的历史启示依然深刻。国际争端的解决不能依靠强权政治,民族自决原则需要得到尊重,集体安全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当今世界仍然面临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挑战,一战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对话协商比对抗更有效,合作共赢比零和博弈更可持续。战争带来的创伤需要几代人才能愈合,而和平的维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一战标志着旧世界的终结和新世界的开始。帝国时代落幕,民族国家时代开启。战争加速了社会变革,推动了科技进步,改变了国际格局。但战争也提醒我们人性的脆弱和和平的珍贵。每一年的停战日纪念,都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感谢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将继续探寻历史长河中的智慧闪光。再见。

11分钟
52
3天前

妯娌的三国时代:深宅博弈中被严重低估的当家主母

红楼杂说

“尤氏一闻此言,又见贾珍父子并贾琏等皆不在家,一时竟没个着已的男子来,未免忙了。只得忙卸了妆饰,命人先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等大爷来家审问。一面忙忙坐车带了赖升一干家人媳妇出城。又请太医看视到底系何病。”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荣宁二府的妯娌之间,总萦绕着无声硝烟。王熙凤锋芒毕露,尤氏却以韧藏锋,一者明火执仗,一者暗蕴机谋;李纨避世无为,凤姐强势弄权,一者幕后守拙,一者台前纵横。而尤氏与李纨,一怀隐忍宽宥,一秉低调自守,性情相契的二人,在稻香村暖阁互诉的体己话,酿成柔软温情。 本期节目将带您探寻妯娌间的微妙博弈,特别聚焦常被忽视的宁国府女主人尤氏——她藏巧于拙的智慧、含而不露的才思,皆为乱世微光。 所谓妯娌三国,从来非争一时短长,而是封建家族樊笼中,女性以智慧为刃、以韧性为甲,在明枪暗箭间为自己搏取生机的持久战。 【本期时间轴】 06:09 妯娌三人组:凤姐、李纨、尤氏 10:36 凤姐和尤氏:理论上最有权势两个少奶奶的PK 15:24 凤姐生辰的份子钱 18:31 尤氏善心和处事智慧 23:45 两人交恶之偷取尤二姐事件 29:35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尤氏 41:25 李纨和尤氏:可以说体己话的闺蜜 43:40 处处富贵眼的荣府对尤氏的怠慢 48:00 尤氏的管理才能 50:44 尤氏为何没有入选金陵十二钗? 52:12 李纨和凤姐:常常被对比的微妙关系 58:50 三人中谁的处境最难? 【本期嘉宾介绍】 马经义 教授 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 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雨佳 教育工作者 四川红学原点阅读书友会联合创始人 心理咨询师 涵竹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前媒体人 新闻学硕士 音频制作:涵竹 文字:雨佳、涵竹 音乐引用:《浪漫》《戏台》

66分钟
99+
3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