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人生自洽指南:关于成长和关系的深度思考

不完美体验

🟢 Part 1 29岁的人生自洽指南: 01:41 29岁最大成长:情绪化减少,活得越来越自洽,像个内心和谐的系统 02:58 心态转变实例:塑料袋缠车轮,从易怒变从容;生活意外变有趣 05:51 真自洽的定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为没做的事内耗 06:35 情感系统三字总结:「都挺好」; 🟢 Part 2 亲情与爱情的重新定义:从依赖到互相需要 07:57 父亲从不善言辞到话唠,证明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09:03 父母不再是全能超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互相需要才是亲情的真谛 11:49 婚姻金句:包容和理解才是王道,胜过爱本身 14:52 择偶观的性别差异:男性像选购商品般精挑细选 VS 女性常被情感牵着走 17:58 杨天真分享朋友分类法:情感、工作、琐事都能找对人,生活更轻松 🟢 Part 3 职业与生活的平衡艺术:热爱与勇气并行 20:49 29岁人生哲学:热爱工作是事业基础,主持讲课让生活充满激情 21:31 工作久了才发现:钱不是唯一,热爱才是工作的灵魂所在 25:04 职场金句:「我工作就是为了写简历,提前半年就开始关注招聘平台!」 26:11 职业规划核心问题:你是想在行业还是职业中深耕? 28:56 生活选择大讨论:有勇气放下安稳生活,追求孩子环游世界的梦想吗? 31:26 播客理念揭秘:叫「不完美体验」,追求丰富多彩人生 & 拒绝单调生活

34分钟
99+
1周前

S.213:【撕票收藏夹】从健身房里的瓦格纳到游轮上的浮士德

撕票俱乐部

九、十月的长三角,像是突然把海外舞台艺术的闸门一次性全打开了。国际艺术节、德奥戏、歌剧、现代舞轮番上场,让人有一种被按着头强行进修“戏剧研究生课程”的错觉 而在深圳,一艘游轮被改造成沉浸式剧场,世界各地的演员在架空的巴黎(船舱)中穿梭,把世俗名利与灵魂交易的故事演得身临其境…… By 大卫 -摘要- Part 1:“新瓶装旧酒” 2:49 《漂泊的荷兰人》 11:13 《三分钱歌剧》 21:31 《米歇尔·科尔哈斯》 Part 2:肢体专场 31:07 深圳沉浸式戏剧《交易人生》 43:02 舞剧《舱中谜事》 50:02《交际场:回响1978》 Part 3:其他印象深刻的作品 58:35 日本话剧《中村仲藏》 1:00:47 话剧《北京法源寺》 1:02:54 音乐剧《男声小酒馆》 1:10:13 杂技《一万小时定律》 1:13:43 儿童剧《住在琴盒里的丽塔》 - 本月票根 - 小友 * 音乐剧《莫里哀》 * 日本话剧《中村仲藏》 * 音乐剧《Tick tick boom…》 * 孙燕姿重庆站演唱会 * 话剧《北京法源寺》 * young剧场林奕华的音乐剧课 * 歌剧巴伐利亚国家剧院《漂泊的荷兰人》 * 民乐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 * 音乐剧《风声》 * 新马戏《一万小时定律》 * 法国惊天魔盗奇境剧场《钟声与魔咒》 * 话剧《繁花》第三季 * 话剧《米歇尔·科尔哈斯》 * 儿童剧《住在琴盒里的丽塔》 * 舞蹈《舱中谜事》 * 歌剧柏林剧团《三分钱歌剧》 * 现代舞《交际场:回响1978》 * 旅行 重庆&贵州 大卫 * 音乐剧《莫里哀》 * 沉浸式戏剧《交易人生》 * 音乐剧《风声》 * 话剧《米歇尔·科二哈斯》 * 音乐剧《男声小酒馆》Choir of Man * 电影《一战再战》 * 电影《捕风捉影》 * 旅行 桂林 - 本期音乐 - OP:三分钱歌剧 - Ouvertüre ED:Low Roar - Don't Be So Serious - 本期主创- 唐小友、大卫 - 创作团队 – ⽂字编辑和剪辑:大卫 视觉形象:⼩伙伴&⼤表哥 - 听友群- 欢迎⼊群跟我们⼀起Si起来 添加票友⼩助⼿(微信号:sticket-club) -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 等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撕票俱乐部》,也可以在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上收听。 - 撕票俱乐部- 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原则,一起分享我们各自看展、看演出的感受。既是分享,也能避坑。 往期聊过的戏剧演出展览可在各平台节目页搜索shownotes关键词搜索相关节目收听repo。

77分钟
99+
1周前

Ep59: 我们都是多样的 - 与神经科学教授聊"神经多样性"

33 Talk

本期嘉宾:华沙,心理系副教授,博士。 这期是我的学弟华沙返场33 Talk。上次我们聊的是华沙的个人经历。这一集我们聊了聊彼此都很关注的神经多样性这个概念。 用华沙的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多样的”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只有更加多元包容的社会,当主流不再等于正确跟更好,以及更好的社会支持才能让每个多元的小分子活的更好点。 欢迎大家收听,也欢迎大家通过树洞 给频道留言~ *这集设计不少专业术语以及一些英文,时间轴末有添加名词解释,大家参考。 - 时间轴 - 01:27 开头介绍 2:56 科学角度的感性去理解神经多样性 3:20 普通的大部分人的状态 - 所谓的常态 - 是一个很统计学的概念 4:28 神经非常态人群的表现是多样的 - 多动症,面孔识别障碍,音盲都有可能 5:50 “多样性”这个定义是社会的当下的平均状态(社会规训/标准)决定的 6:25 神经多样性并不为大众所了解 7:34 应然与实然的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 所有人都是多样的;然而,每个人都是社会人,还是被社会主流所限制。 9:40 关注神经多样性人群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什么是问题依旧是动态变化的 11:02 目前的干预方式 - 行为干预还是主流 13:59 早一点干预还是好一点 15:22 早期能发现是很难的事情 16:07 可以通过观察小朋友跟主要看护者的互动关系去观察神经发育障碍的可能 (不构成下定论的依据) 18:11 因为表现背后的成因有多种可能,去下诊断是很难的;更别说还有很多共病的可能性 21:55 也许未来,核磁共振可以帮助找到靶点?神经影像学带来的可能性。 23:15 自闭症儿童是天才吗?还是沉默的才是大多数? 27:02 现在的普遍确诊adhd等是成年人在寻找确定性吗? 27:53 社会的竞争太强了 - 弱者总被边缘化 28:14 老年人得到的关注似乎远远不够 29:41 阅读障碍也许在未来不是障碍 32:23 异常是统计学的一个概念,不要有病耻感 名词解释: 谱系 - 呈光谱状态的,有的人可能高有的人可能低的一种状态。以颜色为比喻,每种颜色都有各自的谱系,比如红色,会有橙红,深红,紫红等。 3分24提到 Neurotypical/神经典型人群 6分25提到 DEI 多元、平等和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的缩写 11分14提到 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症,Down syndrome,主要以智力障碍身体发育迟缓为特征 11分36提到 Congenital/先天性的 & Developmental/后天发展的 22分15提到 EEG / 脑电图 25分30 提到的程序员Terry A. Davis 片头曲:【蓝宝】- 卢广仲

32分钟
61
1周前

📸️52:一种强有力的PUA手段: 噪音扰民

现代16mm

上周六早上 9: 30 我被巨大的 复杂的 怪异的 层次繁多的装修噪音杀醒。 楼层间复杂的结构, 电钻声变得很不熟悉 当然我也很多年没有听到过装修噪音了 小时候反正也被吵不醒 吵醒了反正也脾气好 突然回想起了这些年所有的,各式各样的噪音 有学校莫名其妙的疯狂大喇叭 我建议多上一些真心实意的体育课 有美滋滋入住老洋房 然后在第一个清晨感觉自己就睡在马路中间 上海家常蜂拥进我的被窝 我一生的暴怒都浓缩在噪音响起的瞬间 恶狠狠地 深深地 恨着发出噪音的人 完全丧失作为人类地共情欲 无比单纯又直白地将极致地负面情绪投向那个对象 软绵绵 空落落 于是更烦躁 我不会找上楼去 搞不好他在分尸 谁知道呢 得给他点空间 但不管他干嘛 他让我无法完成最后一程的深睡眠 他**** 有的时候遇到噪音 我真的很纳闷 噪音源周围这么多居民 看起来只有我一个人在意 大家习惯了噪音 只要稍微少一点点 我可以忍 我带上耳塞 我能睡着 我就可以忍 我去找发出噪音的人 对方搪塞 好啦 我声音小一点好了 他小了一点 小了10分钟 Ok 可以忍 只要我抓住空档 能睡着 我可以忍 他早上吵 但他晚上不吵 好 我可以忍 哈? 别pua了 我忍不了 我睡不好 我会炸毁我的现实 每个人的现实崩塌 世界就要完蛋了 大家要睡的好 不然世界真的会完蛋 但是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更无语一点 所以 大概人已经进化了 进化成为了忍人 ok 好吧 可能真的可以忍 额… 被PUA了 拜拜

15分钟
37
1周前

256.3I/ATLAS 外星访客,它是外星探测器吗?奥陌陌三兄弟

迷你物理学

在今年七月的时候,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从太阳系外飞来的彗星,它的名字叫做3I/ATLAS,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三颗星际天体。 为什么会把它判定为太阳系以外的访客呢? 其实最开始它看起来跟一颗普通的彗星没有差别,但后来科学家发现它的运行轨道并不是一个闭合的椭圆形,而是一个张开的双曲线。 [图片] 这就很奇怪了,因为但凡是在太阳系内部诞生的天体,绝大部分是绕着太阳转圈的,因为它们一方面会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这股引力提供了向心力,使得天体始终被太阳牵着。 另一方面,这些天体自身又有运动速度,这种运动的惯性会让它们想要保持直线运动,想要飞出去,所以会产生离心的趋势,这两股趋势相互作用,就会让天体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椭圆形或者近似圆形的运行轨道。 [图片] 如果太阳系的任何物体想要挣脱这个椭圆轨道,飞出太阳系,该怎么办呢? 那就是增加运动速度,让速度快到太阳都拉不住的程度。在地球的轨道上,只要你的速度相对于太阳达到 42.1 千米每秒,你就能逃离太阳系了。 [图片] 太阳系内部没有任何自然机制能让一颗彗星加速到这个能量水平,而 3I/ATLAS 的速度高达 60公里每秒,远远超过了它那个位置的逃逸速度。 所以,这个速度根本不是从太阳系里获得的,太阳也无法束缚它,它最终会离去。大概在 2026 年年初的时候,它基本会脱离我们的观测范围。 有哈佛的教授说这颗彗星不排除是外星科技探测器的可能,但从现在的证据来看,这种说法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因为这颗彗星上有什么样的物质,是可以大致分析出来的,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外星文明的痕迹。 那星际彗星距离咱们这么遥远,科学家是怎么知道它上面的成分的呢?我们又没办法去挖一勺来化验。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分析光谱。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它身上的冰开始气化,同时会释放出气体和尘埃,这些气体在阳光照射下会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科学家用望远镜捕捉这些光,然后通过光谱仪来进行分析。 [图片] 如何分析呢? 每一种化学元素都有独一无二的光谱指纹,就像超市的商品条码,扫一下就能知道是什么商品,天文学家扫一下天体的,就能知道它由什么化学元素组成。 这是因为原子里的电子在吸收或释放能量的时候,会吸收或释放特定能量的光,这个能量严格对应着光的波长。 比如钠原子在受到阳光当中高能量的部分激发后,会自己释放出橙黄色的光,波长大概是 589 纳米,于是在光谱中的这个位置就会出现对应的亮线。 [图片] 而有些元素会吸收阳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于是就会在光谱里对应的位置留下暗线。通过这些明暗线就可以识别它们的身份。 [图片] 科学家手里有很大的一个数据库,记录了人类发现的大量物质对应的光谱特征,就像看验血化验单那样,可以读出它的化学成分。 在 3I/ATLAS的光谱里确实发现了一些反常的特征,比如发现了镍元素的发射线,按理来说,镍是金属,通常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汽化。另外,这颗彗星上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也非常高,和水的比例超过了任何太阳系的彗星。这些都说明它诞生在一个化学环境完全不同的母恒星系统里。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发现任何外星人的证据。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外星访客了,在 2017 年第一次看到奥陌陌,2019 年发现2I/Borisov(波里索夫),再加上这一次的3I,它们被称为奥陌陌三兄弟。 [图片] [图片] 为什么 2017 年才发现第一个外星物体呢?其实星际天体一直都在穿越太阳系,只不过以前没有能力发现它们,这些外星的访客体积比较小,而且非常暗淡,它们没有自发光,只反射太阳光,这些光太微弱了,以至于早期的望远镜很难捕捉。 而且它们的速度很快,能被看见的时间窗口非常短,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你反应慢一点,它就消失在地平线之外。 发现奥陌陌的全景巡天望远镜系统Pan-Starrs在 2010 年才开始运行,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软件优化,直到 2017 年才发现了奥陌陌。 [图片] 奥陌陌三兄弟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外面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太阳系不是中心,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只是银河的一个小角落。 这样想来,宇宙辽阔得让人谦卑,但又给人一种很安心的感觉,这种安心就在于,我们的存在虽然渺小,但我们的痛苦和焦虑也是很微不足道的呀,即便我们像尘埃一样,仍然会对无边的黑暗充满着好奇,这其实就是一种生命力呀。 ***广而告之 一、我的书《迷你物理学》上架中~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前不久中科院物理所推荐了这本书哟! 上册写了 100 个常见的物理知识点,下册记录了我感兴趣的物理哲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微信、京东、抖音、淘宝等平台均有销售 二、我的电影音频专栏《那些电影里的治愈时刻》上架了!(有订阅读者社群) 选取了 12 部曾经治愈过我的电影,结合我的个体经验,探讨电影里的情感母题,希望大家能在焦虑的环境中,找到平静和温暖。👇 三、我的连载前沿科技·科学专栏《静止的量子》已更新两年,未来会继续更新,我会陪伴大家一起探索世界的美妙。(有订阅读者社群) [图片] 我的微信:xiubing234 (欢迎跟我分享有价值的东西) [图片]

5分钟
16
1周前

557年11月16日:陈霸先建陈——南朝乱世的终章与新生

历史的混响

晚上好,欢迎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今天是2025年11月15日。一千四百六十八年前的明天,建康城(今南京)的寒风裹着未散的硝烟,掠过残破的朱雀门。平定侯景之乱的功臣陈霸先,站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行辕的台阶上,望着南方飘来的乌云,指尖抚过腰间的青釭剑——这把剑陪他平过交州叛乱,斩过侯景余孽,如今要见证他生命里最关键的一步:废黜梁敬帝萧方智,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陈”,改元“永定”。 这声宣告不是突然的叛逆,而是南朝百年烂账的总清算。要读懂它,得先钻进梁朝末年的烟火里,看看那片土地烂到了什么程度。 南朝自宋、齐、梁、陈一路走来,到梁武帝萧衍时,本已享百年承平。萧衍是史上有名的“文艺皇帝”,写得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好诗,也能在朝堂上跟大臣辩论佛法;他下令修建同泰寺,自己三次出家当和尚,却纵容手下宦官搜刮民脂民膏。晚年的他,把朝政扔给“专擅朝权”的朱异,自己躲在台城的佛堂里念《金刚经》,对外面的饥荒、叛乱充耳不闻。 百姓的日子早被熬成了苦胆。荆州的稻田被洪水泡烂,扬州的盐商囤积居奇,连建康城里的乞丐都得抢着吃寺庙施舍的馊粥。公元547年,东魏的侯景带着八百残兵投降时,梁武帝正跟朱异商量“舍身同泰寺”的事宜——他以为这是“收揽人心”的好事,却没看见侯景眼底的凶光。 侯景的军队像一群被饿急的狼。他们从寿阳出发,沿着淝水南下,沿途烧杀抢掠。建康城的守将是名将羊侃,他带着八千士兵守了四个月,可等羊侃病逝,城里的粮食全吃光了。史书记载,当时的建康“米斛万钱,人相食”——有人煮树皮吃,有人啃观音土,甚至有母亲把自己的孩子煮了分给邻居。 公元549年三月,台城的城门被侯景的军队撞开。八十岁的梁武帝缩在太极殿的龙椅上,看着侯景走进来,只说了句:“你为什么要反?”侯景答:“臣要当皇帝。”没过几个月,梁武帝就饿死在台城的一间小屋里,尸体腐烂发臭,都没人敢收。 侯景立了三个皇帝,又杀了两个,最后自己称帝。他把建康变成了地狱:皇宫里的金银珠宝被抢光,宫殿的木料被拆下来当柴烧,连佛像都被熔了铸钱。梁朝的宗室们四散逃亡——萧绎在江陵称帝,萧詧在襄阳投靠西魏,萧方智才十二岁,跟着母亲躲在寻阳(今江西九江)的乡下。 就在梁朝快散架时,一个叫陈霸先的农民儿子,拿着一把刀走上了战场。 陈霸先出身吴兴长城的农户,父亲早逝,母亲靠织布供他读书。他从小就爱摆弄刀枪,跟村里的猎户学射箭,跟老卒学排兵。长大后,他在乡里当“里司”——相当于现在的村治保主任,管着几十户人家的治安。 公元541年,交州(今越南北部)的豪强李贲叛乱,自称“越帝”,率军攻占了交趾郡。梁武帝派刺史杨瞟平叛,杨瞟听说陈霸先“勇而有谋”,就带着他一起出征。 交州的路难走,瘴气重,士兵们纷纷染病。陈霸先带着三千人,沿着红河两岸的山路前进,每走一步都要跟丛林里的毒蛇、猛兽打交道。李贲的军队占据有利地形,用滚木礌石往下砸,陈霸先就带着士兵挖地道,绕到敌军背后偷袭。打了三年,他们终于攻进李贲的都城交趾,平定了叛乱。 梁武帝封陈霸先为“振远将军”,还特意召见他,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有古良将之风,将来必成大器。”这次平叛让陈霸先在军队里出了名,也让他攒下了第一批心腹——那些跟他一起在交州啃树皮、打叛军的士兵,后来成了他的嫡系。 公元552年,侯景之乱到了尾声。陈霸先接到命令,率军从江陵东下,跟王僧辩的军队会师。王僧辩是梁朝的“老牌名将”,擅长水战,当时正带着水军在公安(今湖北公安)等着他。两人第一次见面,王僧辩摸着陈霸先的铠甲说:“你身上的疤,都是交州的勋章吧?”陈霸先笑:“都是跟虫子打架的伤。” 两人的合作很顺利。陈霸先率步军正面进攻,王僧辩率水军绕到侯景后方,烧了他的粮船。侯景的军队瞬间崩溃,他带着亲信萧勃、侯子鉴逃跑,半路上被部下羊鹍杀死,首级送回了建康。 平定侯景后,陈霸先和王僧辩一起收复了建康。百姓们夹道欢迎,有人抱着陈霸先的腿哭:“将军救了我们!”可谁都没想到,这对“生死兄弟”,很快会因为一个皇帝的位置反目。 矛盾的种子,早在平定侯景时就埋下了。 王僧辩是梁朝的“体制内”将领,出身官宦世家,骨子里认的是“皇室正统”。他觉得,梁朝的皇帝应该是梁元帝萧绎的儿子萧方智——萧绎已经在江陵称帝,虽然被西魏杀了,但萧方智是“根正苗红”的继承人。 可陈霸先不这么想。他在战场上拼了十年,见过太多百姓因为“正统”二字送命。他知道,北齐的皇帝高洋早就盯着南方——高洋派使者来找王僧辩,说愿意支持萧渊明(梁武帝的侄子,当时在北齐当人质)当皇帝,还送了十万石粮食、三千匹战马。 王僧辩动心了。他觉得,有了北齐的支持,就能稳住南方,还能跟西魏对抗。于是,他不顾陈霸先的反对,拥立萧渊明为帝,改元“天成”。 陈霸先接到消息时,正在京口练兵。他把手里的帅印摔在地上,对着手下吼:“萧渊明是北齐的狗!我们拼死打侯景,不是为了给北齐当傀儡!” 当晚,他带着三千亲兵,坐快船顺江而下。王僧辩住在石头城(今南京清凉山),以为陈霸先是来“商量”的,没设防。可陈霸先的军队摸黑爬上城墙,撞开石头城的门,王僧辩正坐在书房里喝茶,抬头看见陈霸先的剑,只说了句:“你疯了?” 陈霸先没说话,挥了挥手。士兵们把王僧辩绑起来,押到台城处死。那天晚上,建康城的月亮特别圆,照着台城的血迹,照着陈霸先脸上的泪痕——他不是想杀兄弟,是想保住梁朝的江山,不让它沦为北齐的附庸。 杀了王僧辩,陈霸先废了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可萧方智才13岁,连“陛下”都喊不利索,所有权力都攥在陈霸先手里。接下来的两年,他平定了徐嗣徽的叛乱,打退了王琳的进攻,把南方的局势稳了下来。 公元557年八月,陈霸先觉得时机到了。 他先让萧方智“禅位”,写了一封“自愿让贤”的诏书,然后在京口的行辕里,穿上提前缝好的龙袍——那是用江南的丝绸做的,颜色是玄色,绣着青龙。他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拜,大声宣布:“废梁敬帝萧方智,朕自即帝位,定国号为陈,改元永定!” “陈”这个国号,是陈霸先跟大臣们商量了三天的结果。有人建议用“吴”,说他是吴兴人;有人建议用“越”,说他是南方人。可陈霸先摇摇头:“陈者,旧也。我们要复古,要恢复梁朝的秩序,要让百姓知道,我们的江山,是从乱世里‘捡’回来的,不是抢来的。” 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减税。侯景之乱后,田租涨到了每亩三石,百姓根本交不起。陈霸先下令,把田租减到每亩一石,还免除三年的徭役。诏书下达那天,建康城里的农民跪在皇宫门口哭:“陛下是活菩萨!” 第二件事,是修复建康。侯景把建康的城墙拆了一半,宫殿烧了三分之一。陈霸先征调了十万民夫,用两年时间重修了朱雀门、宣阳门,重建了太极殿。他还让人在台城种了柳树,说:“等柳树长大,百姓就能安心过日子了。” 第三件事,是对抗北齐。北齐见陈朝刚立,派大将萧轨率十万大军南下,声称要“为萧渊明报仇”。陈霸先率五万军队迎战,在泰州(今江苏泰州)的淝水边摆开阵势。 萧轨的军队都是北方骑兵,擅长冲锋。陈霸先让士兵在淝水上游筑坝,把水位抬高,然后派小船佯攻。萧轨以为陈军胆小,率骑兵冲过来,结果陈霸先下令放水,淝水瞬间淹没了齐军的阵营。齐军大乱,陈霸先趁机率骑兵冲锋,杀了萧轨,俘虏了两万多人。 这一仗,让北齐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轻易南下。陈朝的江山,终于稳了下来。 陈霸先在位只有三年,公元559年就去世了,享年57岁。他的死因很简单——长期征战,积劳成疾。临终前,他拉着侄子陈顼的手说:“好好守着陈朝,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陈顼继位,是为陈宣帝。他延续了陈霸先的政策,减税、修水利、跟北周交好。陈朝一共延续了32年,到公元589年被隋朝灭亡。 有人说陈朝“弱”,没错——它的疆域只有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一带,军队打不过北周的铁骑,经济也不如北齐发达。可陈朝的意义,从来不是“强大”,而是“存在”: 它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像一根接力棒,把汉文化从魏晋南北朝的乱局中传了下来; 它让南方在近百年里保持了相对稳定,为后来隋唐的“大统一”打下了基础; 它出了陈霸先这样的“草根皇帝”,告诉后世:哪怕出身卑微,只要有勇气、有担当,就能改变命运。 1400多年后再看557年11月16日,我们记住的不是陈霸先的龙袍,而是他脚下的泥地——那是侯景之乱的血,是交州叛乱的汗,是江南百姓的泪。 他不是“天命皇帝”,是“拼出来的皇帝”。他用十年时间,从里司变成将军,从将军变成皇帝,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是为了让百姓能吃饱饭,让江山不再乱。 陈朝虽然短命,却像一颗流星,在南北朝的夜空里划过一道亮光。这道光,照亮了隋唐的盛世,也照亮了我们今天的历史——原来,最动人的英雄主义,不是“天生王者”,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拼尽全力守护百姓”。 感谢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将继续探寻历史长河中的智慧闪光。再见。

12分钟
68
1周前

Vol.33 策马逐风,不以山海为远,以抵内心为志

Echo of Time

嘉宾:Flora - 目前从事Marketing Strategist & Content Creating工作,兼职马术博主。还是一位电影/纪录片导演、话剧演员、歌手。喜欢所有与艺术创作相关的工作。有着源源不断的新鲜想法和创作欲,希望能用自己在影像创作上的经验和技能在马术传播领域拥有自己的代表作和声音,通过个人的视角去理解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用热爱与创作让更多人感受到马术的魅力,去讲好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特故事。 那么这一期,你将听到: 02:26 欢迎Flora,重度马术爱好者! 06:13 第一次骑马的故事,人与动物第一次信任的开始 10:55 马的敏感、情绪表达与磁场,这种无声的心灵交流很神奇 13:09 读懂“马的语言”:通过耳朵、眼神和身体动作去理解马的情绪 15:47 用镜头记录、分享、学习马术 18:22 伦敦的马场地图实录,“踩过雷,也遇见过奇迹” 23:31 禁止拍照?英国马场文化差异 25:30 打破“贵族运动”的刻板印象,马术是一种可被大众接触的运动 31:13 动物、伙伴与灵魂的连接,马不只是工具,而是生命的延续 36:03 马背上的世界,就是不一样 37:50 从小视频谈起,5年媒体人、博主的深度思考 47:43 马教会我慢下来和一天只做一件事 55:30 南非的马背上没有信号!关于“存在感”的反思 59:09 阅读与灵魂的厚度,来自黑塞的精神滋养与姜乙的文字温度 01:02:12 梦想成真:被英国知名马术期刊Horse And Hound采访啦! 01:04:25马教育我、安抚我、陪伴我,以及帮助我成为自己 01:11:51像古埃及人信仰自然,崇拜动物那样,马给了我宁静、自由与力量 01:17:18 我是这样走进自然,回归自然,不带目的的参与自然 01:23:50 关于行禅,慢、稳、定! / 文案:Echo 剪辑:Echo 封面:Alex 音乐:Ordinary - Alex Warren 联系微信:echo_yuan 嘉宾联系方式:ig:flora_qy / xhs: 樱Ying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网易云音乐|荔枝|豆瓣|QQ音乐 / 下期见。

93分钟
40
1周前

电影130年系列播客Ⅱ:是什么吸引鲁迅频频走进电影院

有点文化

【本期主播】 余雅琴 南方周末资深记者 黎衡 南方周末资深记者 【单集介绍】 本期是电影 130 周年特辑第二期,我们走进1920年代的世界电影。 * 1927年有声片的诞生,本身也是说明了有声电影提供了一个分水岭。在今后的世界电影的历史上,影片的制作逻辑已经被永远地改写了。默片和有声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它的电影语法有一个根本的区别。 * 1920年代的时候,1927年出现了有声片。电影从一个早期的相对来说比较杂耍式的,没有那么被精英阶层接受的这样的一个东西,慢慢的走进了精英的视野里面,这可能也是20年代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现象。 * 在AI流行的当下,仿佛我们主要会足够有想象力,足够有创造力,我们可以让AI去制作很多我们以前不太容易制作完成的东西。 但我觉得纪录片它的潜力是无限的,因为无论如何虚构都不可能成为纪录片,它的这种求真的一种欲望或者求真的一种本质,在AI的时代或者在技术更加进步的满天都是后真相时代,它是非常可贵的。 * 我们在后来类似于《银翼杀手》或者是维伦纽瓦拍的《银翼杀手2049》这样的片子当中,也会再次看到近未来的一种反乌托邦的想象。它似乎还是没有《大都会》时期的这样的一种想象那么纯粹,当然这个纯粹是打引号的,纯粹的意思是它就是更视觉化、更空间化,它有更多的留白。 科幻电影《大都会》剧照(1927年)。资料图 08:09 1927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这是电影史的一个分水岭 14:20 20年代的电影从比较杂耍式的艺术,慢慢走进了精英的视野 17:03 推荐电影:1920年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这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德国表现主义的高峰 21:03 推荐纪录片: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这个作品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一部纪录片 24:17 《北方的纳努克》探讨了什么是纪录片,什么是真相 30:13 推荐电影:1924年的《间奏曲》,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审美上没有直接意义感的体验 34:40 推荐电影:1924年的《最卑贱的人》,作品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普通人的处境,以及金钱对于人性的腐蚀 41:50 推荐电影:1926年的《将军号》,导演巴斯特基顿在那个时代,是与卓别林齐名的喜剧巨星 47:06 后来看到的很多作品都有巴斯特基顿创造的喜剧元素的影子,比如《猫和老鼠》,再比如成龙的电影 53:02 卓别林与基顿唯一一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1952年的《舞台春秋》 54:47 推荐电影:1927年的《大都会》,这是一部跨时代的科幻经典巨著 59:08 推荐电影:1929年的《持摄影机的人》,整个电影更接近于一种实验电影,“电影眼睛派”的维尔托夫也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可能性 01:01:53 推荐电影:1929年的《一条安达鲁狗》,这部电影也是超现实主义跨媒介的艺术实践当中的重要作品 01:09:09 鲁迅是一个很爱看电影的人,他看的大多数还是当时的好莱坞的影片

75分钟
99+
1周前

E26 没有人可以贬低你,除非你允许

小薯仔 | 咨询x互联网

Hi 朋友们,本期依然是Lily主笔~~ 距离上一次正经聊一个 “有用的话题”,好像已经过去好久了。上一次录类似主题,我们俩聊到最后骂得忘我,内容直接没法播。这次终于收敛了 “垃圾话”,来聊聊职场里的有毒言行,希望我们的这次聊天能给你一些启发、一些安慰~ 应对有毒言行没有 “唯一正确的方式”:Lulu 会用过往的经历建立一套 “基准线”,判断别人的评价是否客观;Lily 则在年纪渐长后慢慢明白,“事本身没那么重要,照顾好自己才是根本”。 但我们都认同:不用强迫自己成为 “情绪稳定的完美职场人”,你的感受从来都值得被正视。 应对的核心是 “怎么守住自己”。不用被对方的身份光环吓到 —— 哪怕是老板、行业权威,若他的评价没有事实支撑,那也只是 “没用的信息”;不用强迫自己接纳所有人的评价,你有权利筛选 “有资格评判你” 的人,那些带着恶意的、不公正的声音,完全可以选择不听;更不用委屈自己硬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消耗自己。 就像我们聊到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但你的身心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最近上海还在秋天时刻,Lily爱上去公园,晒太阳、看天、看树、看书,感受能量的补充。而Lulu在北京的秋,带着可爱的狗狗在公园奔跑。 我们都在各种维度把自己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希望你也是 :) BGM: after 17

44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