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期特辑请移步小宇宙🌍订阅解锁完整播客 🎙️本期Yusi与Nadie开启俄罗斯钢琴天才阿列克谢·苏塔诺夫的悲情传奇。为何这位11岁便能诠释暗夜恐怖的神童,会在柴赛遭遇连决赛都未进的荒谬结果?从圣洁纯粹的巴赫《C大调前奏曲》,到燃烧生命的贝多芬《热情奏鸣曲》,苏塔诺夫的演奏为何让Nadie数次泪崩,让Yusi感叹"这是用生命在消耗"的终极演绎?通过对比聆听8岁聪聪演绎的贝多芬,我们更将见证:何为超越年龄的灵魂共鸣?当比赛体制的荒谬遇上不可复制的天才,我们该如何用自己的耳朵,捍卫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与尊严? 🎞️ Timeline: * 00:01:50 天才登场:为何要深入聊阿列克谢·苏塔诺夫 * 00:02:45 肖赛风波:苏塔诺夫拒绝并列第二的深层原因 * 00:06:45 【音频片段】11岁苏塔诺夫演绎肖邦夜曲的暗夜奇幻 * 00:13:38 解读神童:女巫森林般的恐怖与妖娆美感 * 00:17:49 天赋溯源:两岁识旋律、五岁能作曲的敏感灵魂 * 00:22:45 成长创伤:自残、厌食与"非人"训练下的心理困境 * 00:30:23 浪漫邂逅:爬屋顶听霍洛维茨音乐会救下未来妻子 * 00:35:15 自毁倾向:柴赛前击碎右手小指的愤怒宣泄 * 00:40:45 健康危机:疑病症、高血压与首次中风预警 * 00:44:30 比赛黑幕:柴赛评委刻意打压的评分阴谋 * 00:47:10 【音频片段】苏塔诺夫在柴赛演奏的巴赫《C大调前奏曲》 * 00:53:12 圣洁诠释:为何说这是"不着痕迹的天使之音" * 00:57:48 【音频片段】苏塔诺夫演绎贝多芬《热情奏鸣曲》 * 01:06:29 生命礼赞:Nadie泪崩解读"神经元的壮丽火花" * 01:12:15 天才对比:8岁聪聪演绎贝多芬的"小野兽"能量 * 01:17:03 命运沉思:为何比赛体系无权评判生命奇迹 * 01:20:51 下期预告:谁能接在贝多芬热情之后? 🌊 专注提升音乐审美的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 我们提供生理级音乐体验,不只填充知识,更是唤醒耳朵...... Yusi与Nadie在苏塔诺夫的生命绝响中深潜,通过两个天才儿童的灵魂对话,与你一同追问:当规则扼杀独特性,我们该如何守护每个生命的壮丽与尊严?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 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抖音:@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王晓瑞 严益唯 2:12: 全运会设立U20 组别的价值?它对球员发展有帮助吗? 24:51:2025 U20 全运会被骂反映制度逻辑问题
最近国家队推出500亿耐心资本, 结合过去10-20年我本人对产业/投资的理解, 录制了本期播客。 内容如下: 1、做园丁,等待万物涌现; 2、可能是很美好的词; 3、可能,是“有能力+有能力” 4、500亿耐心资本; 5、积极、乐观,对时代负责。 希望你喜欢本期内容。 欢迎加我微信DAYDAYSTUD,一起交流:)
当「人类早期驯服邻居实录」冠军、健身装备原教旨主义者和KTV切歌刺客聚在一起,这场崩溃吐槽大会比物业调解现场更荒诞。我们总以为生活崩盘是意外,但有没有可能,它只是我们写给世界的抗议信? 从被体校小孩用篮球敲出《命运交响曲》的半年抗战,到忘带发带直接放弃健身的「原则性摆烂」;从韭菜丝在喉咙里演悬疑片(一头卡牙缝,一头抵喉管),到迪士尼门票省40块却错过黑钻会员日的痛彻心扉。这些「崩人崩事」连起来就是当代青年的《活着》番外篇:那些对噪音的愤怒、对仪式感的偏执,不过是我们在失控宇宙里画的防塌方线。 这一期,不熬鸡汤,只晒那些我们为「正常生活」打过的离谱游击战。 00:47 生活中的小崩溃:忘带钥匙或被快递电话打扰,谁没遇到过呢? 01:52 温柔反击指南:送礼物化解尴尬,邻居噪音战秒变温情剧场 04:33 邻居小孩太吵?送牛奶赞助,感谢和幽默齐飞! 10:22 穿白T恤吃火锅,前后都溅油点,真是无语又搞笑的经历! 13:04 哇哦一泻千里,宛如黄果树瀑布,运动后的小腹痛引发的搞笑窘境。 20:32 听播客时要小心,健身时听笑翻天节目可能会让你瞬间失去力量! 30:41 在KTV唱歌时被切歌?这可是个「崩溃」的大问题,尤其是当你正唱得起劲时! 35:10 发现体重增加的秘密:煮多了就得吃,浪费可惜,体重就悄悄增加了。 50:45 小事虽崩溃,但不影响人生,学会和解很重要。 55:21 就这样吧,虽然没高价值输出,但情绪价值满满,陪伴感十足! 🎧 欢迎订阅「就这young叭」并参与话题讨论 🤝 交流或投稿请加节目微信:JZYBYXSK,备注「听众」或「故事分享」
照片是时间的琥珀,将某一秒的光线、情绪和故事凝固其中。当Katherine在清理相册时,她被这些“琥珀”拉回了过去。于是,决定和Vicky一起,进行一次温柔的回溯:每人选出五张照片,聊聊这些“定格”瞬间之下的“回响”。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路标,标记着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那些看似随意的日常碎片,连缀起来,竟是我们生命的轨迹。我们谈论照片里的天气、心情、身边的人,以及当时未曾察觉的、命运埋下的伏笔。 这期节目,是一次与过去自己的隔空对话。我们邀请你,也一同潜入这段充满细节的回忆之河。 以下是按照播客时间顺序出现的人生照片们: 感谢收听本期「辣阿姨有约」。如果有所触动,希望你能为我们点赞、分享,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的故事。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先聊聊它的作者——Mary Roach。如果你读过她的任何一本书,你就会知道她是一位独一无二的科学作家。她就像一个带着巨大好奇心和无限幽默感的侦探,专门闯入那些科学家们自己都羞于启齿的禁区。 在那本惊世骇俗的成名作 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 探寻人类尸体在科学中扮演的“英雄”角色。 在 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 里,见证她最大胆的亲身实践,用幽默与坦率解构“性”这个我们最熟悉又最陌生的禁忌话题。 在 Gulp: Adventures on the Alimentary Canal 这场消化道历险中,重新发现我们身体里那个虽不雅致却至关重要的“内在景观”。 在 Packing for Mars: The Curious Science of Life in the Void 中,发现宇航员那些毫不光鲜却又令人捧腹的“吃喝拉撒”难题。 在 Grunt: The Curious Science of Humans at War 中,去关注那些在极端压力下,维持士兵生命的、被忽视的科学。 这位作家的魅力在于她总能用最严谨的考证和最轻松的笔调,处理最严肃甚至最令人不适的话题,让你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对我们自身有了全新的、充满敬畏的理解。 聊完作者开始说书:此刻人类对人体的理解正迈向新的高峰,基因编辑、干细胞技术、3D生物打印这些新名词层出不穷,我们似乎即将破解生命的终极密码,实现对身体的完全掌控。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常常被自己身体最基础的“零件”所困扰,为一副不完美的牙齿、一颗失灵的关节而烦恼。为何我们能畅想“打印”一颗心脏,却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连一副真正好用的假牙都造得那么艰难?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是一件神圣不可侵犯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品,还是一个由无数可替换“零件”组成的、有待优化的机械装置?
【本期主播】:十里八桥,艾迪纪 选择这期节目的主题是缘于艾迪在苏州的一次出差。 一条文化街,几只猫,几十人围观,宠物的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更是给我们的商业活动创造神奇的助力。 艾迪从不喜欢猫,到爱上猫;十八哥小时候养小猪,上学时逗小羊,成家后养小猫;而坐拥上千尺产业的山人老师更是曾经家有“仙弧”。 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人间的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 【内容概要】: 00:01:50 山中传承百年的养宠心法 00:04:52 猫老归山的另一面 00:06:06 说说三花猫 00:08:34 家猫的“实战”能力 00:10:48 鸡鹅搭配,家宅无畏 00:11:56 古人的”物宠“ 00:15:22 山人的硬核宠物们 00:26:38 十八哥和羊的恩怨 00:29:36 一只叫”羊肉串“的羊 00:31:03 拉猪往事 00:36:20 潭柘寺后山的”翩翩“小狐仙 00:47:10 尽职尽责的”柴犬“巡警 00:48:17 放龟回山 00:53:09 白瀑寺的寺宠 00:56:57 那些”虫儿“ 01:03:55 聊聊鸟儿 01:08:20 宠物的价值 01:14:13 名人奇宠 01:20:01 无家可归的小家伙们 【关注我们】: 京西乐游帮(微信公众号,小宇宙播客,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蜻蜓FM) 艾迪纪(抖,视,XHS,B) 十里八桥(抖,视,XHS) 潭柘缘~山人(XHS) 北京潭柘缘古道客栈(抖) 另外,如果大家想要和志同道合的听友们交流,或者给我们推荐题材,嘉宾,亦或是干脆来参加我们节目的录制,欢迎添加微信EddieG0086,并注明来意。
今天的节目想要和大家聊聊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一些日语名词。 里面有奇妙又温暖的组合,也有词汇背后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日本文化。 如果你们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日语,也欢迎在评论区里一起分享! 【喜欢的】食物篇 * 脳味噌(脑浆) * 目玉(眼球)/目玉焼き(煎蛋) * 春雨(粉丝) * 霙(みぞれ)(雨夹雪/刨冰糖浆) * 狐(きつね)(豆皮) * 狸(たぬき)(炸物的渣渣) * 月見(蛋黄) * ヤキモチ(烤年糕/吃醋) * きのこ(木の子=菌菇) * 玉ねぎ(圆圆的大葱=洋葱) 【喜欢的】猫猫篇 * 猫の手も借りたい(太忙了,连猫的爪爪都想借来用) * 猫に小判(给猫金币,表示对牛弹琴) * 猫の額(和猫的额头一样小的地方) * 猫舌(吃不了烫的舌头) 【喜欢的】季节篇 * 四月一日(姓氏,读作綿抜き,指春天了可以不用盖棉被了) * 喜来(姓氏,读作嫌い=讨厌,指切掉讨厌的东西喜悦就会到来) * こんな好きな人に出会う季節二度とない 【喜欢的】有的没的篇 * 3度目の正直(事不过三) * 神妙(神经又奇妙) * ギリギリ(勉勉强强/几乎没有) * そもそも(说起来/到头来) * 別に(又没啥) 【喜欢的】发音篇 * ぐちゃぐちゃ(烂糊糊的) * 救急車(听上去是QQ车) * 繰り返す(反复) * 氷(冰块) * 脈 【喜欢的】网友分享篇 * 一生懸命(拼命努力) * 辿り着く(完全迷了路,好不容易才摸索找到) * 迷走(迷茫中) * 蘇る(苏醒) * 一期一会(一生只有一次的相遇) * 雀の涙(麻雀的眼泪,形容很少,比如工资) * 財布が寂しい(钱包很寂寞,因为工资) * 虫眼鏡(放大镜) * 一目惚れ(一见钟情) * 木漏れ日(树影斑驳) * 恋に落ちる(陷入爱情) 【讨厌的】 * 躾(教养) * 主人・旦那・丈夫・亭主(指丈夫) * 奥さん・嫁さん・家内(指妻子) * 白無垢・角隠し(结婚时候的嫁衣) * 穴兄弟(不想解释) * 体調管理(你生病就是你的错) * 未亡人(怎么不跟着老公一起去死呢) * お袋(指母亲) * バジンロード(新娘的贞洁之路) * 空気読め・忖度(不能破坏氛围啊) * 育児と仕事のバランス(女人怎么平衡男人就怎么平衡啊) * 遠慮(要考虑周围哦) BGM 三抖、六筒的歌 風のポストカード / Ryo Takahashi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节目主播】徐徐:在日电视台民工、美食博主 【更新时间】每周三18点 【收听平台】小宇宙 | Apple|Spotify|网易云|豆瓣|微博 【信件】[email protected] 【制作】Shalala Company
做饭,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吗?在人类学会用火烹饪熟食的一万年后,我们为何依然需要讨论“做饭”的意义?东腔西调特别栏目“且加餐”的第一期,我们邀请到老板电器总裁、烹饪人文研究院理事长任富佳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烹饪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李筠,展开了一场关于厨房、技术与生活方式的深度对谈。 对话从人类的火堆启程——守护火种的需要让群居洞穴成为最早的厨房与客厅,进而催生人类语言、社会分工与文明记忆;讨论跨越至宋代诞生的铁锅与炒菜革命的关联,揭示器具所塑造的中餐独特基因。当现代住宅打破隔阂,推动“餐厨客一体化”设计,当AI大模型“食神”为千人千味提供个性化菜谱,烹饪的本质愈发清晰:它是以火、器具与空间为媒介的人际关系建构实践,是技术时代稀缺的“确定性”与“创造感”的源泉。 如果你关心吃饭这件小事,关心“做饭”何以成为现代系统生活中的最容易找到的那个逃难出口,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为你的生活且加一餐。 【本期对谈】 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任富佳:老板电器总裁、烹饪人文研究院理事长、《烹饪史纲》作者 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烹饪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烹饪史纲》作者 【收听指南】 01:05 聊聊人类最日常、最深远的一件事:烹饪 06:22 烹饪的文明起点:先有火,而后有人类 13:07 无论东西方,烹饪都有一个本质属性:沟通 17:00 宴饮背后,是人类对身份与等级的制度性安排 22:53 烹饪器具的发展史:从青铜器到现代厨电 28:10 打通厨房,重新构造“家的中心” 31:52 油烟、空间与人:物理的要素需要承托人文的流转 38:13 对普通人生活改变最大的厨电——蒸烤一体机 42:30 当烹饪被系统化:效率如何挤压生活的空间 47:50 当外卖与预制菜成为日常,“自己做饭”也许更有意义 52:43 数字化之前,我们需要先建立一个理解“吃”的框架 1:00:05 更“落胃”的未来:食物、器皿与空间的畅想 1:08:54 烹饪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个体与集体、技术与人文 【工具箱】 01 鸿门宴,指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楚将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设下的一场暗藏杀机的宴会,旨在除掉竞争对手刘邦。这一事件典出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后演变为成语,比喻表面友善实则充满险恶的邀约。 02 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中举行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盛宴,始于康熙时期,盛于乾隆朝,嘉庆朝以后不再举行。康熙五十二年是康熙皇帝六旬万寿,在畅春园分别宴请了65岁以上的现任和休致的满蒙汉大臣、兵丁等两千多人。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再次召65岁以上满蒙汉大臣及百姓等1020人,赐宴于乾清宫前。宴间,康熙帝与满汉大臣作诗纪盛,名《千叟宴诗》,“千叟宴”始成名。乾隆年间,曾两度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规模更为宏大,与宴者竟达3000人。 03 《会饮篇》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约在公元前385年后创作的一篇对话体著作,核心在于通过七位雅典学者在酒宴上对爱神厄洛斯的赞颂辞,层层深入地探讨爱的本质。“会饮”源于古希腊一种特殊的社交文化,指在酬神仪式后举行的酒宴,参与者(通常是男性社会精英)会边饮边进行学术或哲学讨论。 04 延伸阅读:《为什么我们要为“做饭”成立一座研究院?》 【相关往期】 发刊词|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爱道思EIDOS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三联中读、荔枝FM、虎嗅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微博、B站、抖音、视频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今日头条:东腔西调图文志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期聊天成员:仙草、林聪明 特别嘉宾:B站up主 @29zzz_ 制作:左右 - 前阵子,林聪明给我分享了一个视频,标题叫做「从中职到北大,我走了8年」,视频在全网有过千万的播放量,主角是一位叫 29 的女孩,现在正在北大念研究生。 我和林聪明和这个女孩一起聊了一次天,她说,她不希望被单纯描述为一个励志故事,那应该是一个很粗糙的,矛盾交织的故事。对我来说,最打动我的部分,是她一路从职校穿行到北大,看到了很多不同成长路径的人,她认为自己是个观察者,观察着不同教育层级的人讲话的方式、使用的语言、找工作的烦恼等等。 我们很想和她聊一聊,她在不同背景下的观察和思考,她对「普通小孩」和「优秀小孩」又有怎样不同的认识。 欢迎你收听本期聊天,你将会听到: 01:24 我真的没有「暗暗发誓」考上北大。 04:40 在北大的局外人时刻:怎么突然开始调侃清华了? 12:20 一进去职校,我就觉得自己属于这里。 18:07 真正观察到「话语即权力」在现实的体现。 21:59 职校和北大,不同的学历标签分别有怎样的影响? 29:45 小镇玩乐家:选一个有很多文艺青年的城市上学。 35:50 不同成长路径的人,痛苦之中的选择也不同。 41:39 我和职校朋友的梦想是连接在一起的。 44:40 爸爸妈妈让我有做不同选择的底气。 55:55 生活就像《罗拉快跑》一样。 01:03:22 我怕我会不知不觉自上而下审视别人。 - BGM: #1 Dads - Freedom Fighter 水谷広実 - ともしび VISUAL ARTS Key - rivulet 得田真裕 - グッド・ドクター Tony Anderson - Ariana LANY - the older you get, the less you cry - 微信群:whatyouneedbb 微信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 微博:@我要WhatYouNeed 小红书:不把天聊si 商务联系:whatyouneedoffice 本播客是 @我要WhatYouNeed 旗下播客。也欢迎你关注我们团队的其他播客。面红耳赤 说说罢了 Blake有问题
东晋战场惊现清朝洋枪队? 两支相隔1481年的军队竟在合肥交火! 常胜军、火器、金发碧眼士兵……是史书记错,还是时空真的裂开了? 02:00 火器对决:东晋与前秦的战斗在枪林箭雨中展开 04:02 王鹏将军的胜利策略:火攻与增援的巧妙运用 06:02 常胜军的崛起与失败:一场不同寻常的战争历程 08:05 梦溪笔盘中的神秘战争:常胜军与东晋的对决 10:06 东晋穿越到现代?常胜军的神秘穿越之旅!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排名第448位 地下丝绒 《海洛因》 The Velvet Underground-Heroin 把金钱与名利的欲望踩在脚下,地下丝绒乐队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运动的音乐之翼。 年轻的词曲作者卢·里德(Lou Reed)从针筒上刮下污垢,将其在声音的调羹上点燃。与此同时,受过古典音乐训练的威尔士人约翰·凯尔(John Cale)则施展了一种先锋派令人不安的黑暗咒语,用以滋养着受折磨者的心灵。这两个人在1964年相遇后,凯尔将里德早期的Demo小样,从最初的原声版本转变成了在器乐编排上足够激进的作品。古怪的作曲家用键盘和中提琴为这些城市叙事增添风味,通过工业感十足、嗡鸣不断的即兴演奏来延长高潮部分。在剩余两名成员吉他手斯特林·莫里森(Sterling Morrison)和鼓手莫琳·“莫”·塔克(Maureen ‘Moe’ Tucker)出现后,他们组成了地下丝绒最闪亮的阵容。而这首只用了两个和弦,没有贝斯的歌曲也就这样出现了。 歌曲以吉他和鼓点缓慢开始,随后约翰·凯尔 (John Cale) 持续嗡鸣的电中提琴加入。在这里歌词描述的是药物作用下最初的快感,主人公有一种从现实中解脱和逃避的错觉。这与黑暗暗示以及随之而来的崩溃并置。老李对生动意象和感官语言的运用,将听众沉浸在这种体验中,让他们同时感受到快感与低谷。而随着节奏逐渐加快,器乐编排变得越来越混乱,反映了主人公心智的紊乱。凯尔的中提琴发出刮擦声和噪音,和失真的吉他创造了一个声音景观,体现了成瘾的动荡旅程。这种声音的混乱可以解释为主人公生活中混乱无序的代表。而后歌曲速度放缓至最初的节奏,重复相同的模式后结束。 第一次听完之后脑子嗡嗡的,都是提琴的回响和老李邪魅痉挛的声音。实话实说,《海洛因》是摇滚乐史上最早正面、直白地描写硬性毒品及其体验的歌曲。它打破了流行音乐的题材禁区,将地下世界的黑暗面赤裸裸地呈现在主流视野前。地下丝绒挑战了流行音乐的边界,无论是主题的禁忌性(毒品、性、边缘生活)还是音乐形式的实验性(噪音、速度变化、非传统结构),成为实验摇滚、朋克和后朋克等众多流派的源头,其影响力深远而持久。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这首歌没有道德立场,只是侧重于对主题的客观描述,60年后的我们提起这首臭名昭著的歌,也必须强调这一点,这个立场可以防身,也可以保命。 一首歌的两种味道:无。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