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感觉生活像一潭稳定却波澜不惊的湖水?拥有了父母辈追求的“安稳”,内心却有个声音在问“生活就这样了吗”?为什么明明很幸福,却还是会感到无聊?当平淡成为常态,我们该如何为自己找回新鲜感和心跳?那些能让我们会心一笑的“微小的震撼”究竟藏在哪里?本期 @保持沟通,我们一起聊聊“如何不无聊”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00:00:00 开场 * 引入话题:探讨在稳定生活中感到“无聊”的普遍现象 00:00:39 何为无聊感 * 生活稳定但缺乏波澜,追求开心而非仅仅是平和 * 因环境变化而充满新鲜感,暂时远离无聊 00:03:24 正视与接纳无聊感 * 稳定是幸福的基准线,但年轻的心渴望更多精彩 * 无聊感的三大来源:进化闹钟的提醒、幸福阈值的提高、生活需要“开窗通风” 00:08:37 心法篇:从等待趣味到创造趣味 * 00:09:07 做自己生活的策展人:主动搜寻和展示能带来趣味的物品(如宝丽来相机) * 00:11:05 追求微小的震撼:用逛花市、学陶艺等小体验替代对巨型震撼的追求 * 00:14:14 从消费者变成创造者:通过做菜、整理等创造行为获得朴实的成就感 00:16:11 实操篇:给生活加点料 * 00:16:15 感官重启: 听觉:听不熟悉领域的播客、关注城市鸟鸣 味觉:盲选餐厅、在家调酒 触觉:养植物、做手工 * 00:23:10 创造新的关系链: 约跨界朋友聊天、参加兴趣工坊 在社交媒体真诚评论同好 * 00:28:35 创造一个小型项目: 城市探店、记录家族史、学习新技能 * 00:31:30 引入可控的随机性: 随机决定周末去处、闭眼抽书、利用“随心飞”短途旅行 00:36:43 结语 * 主动成为生发趣味的源头,在稳定中追求自由与生机勃勃 🎙️ 每周五8: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Time in a Bottle - Jim Croce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摸鱼!
最近打折促销季来临,今年我们跟以往不一样,不只是好物推荐,我们想聊聊那些曾经购买过,现在觉得没有必要的消费有哪些,当然也有长期一直在买的好东西推荐; 以后不太会买的东西: 1:新⼿机 2:美妆新品. ⼩⼯具 3:奢侈品 4:当季服装 5:app订阅 6 新⽔杯 7 保健品 8 纸质版图书 8 廉价&多的时尚单品 肥脚的好物: 防脱产品:馥绿德雅、sacellec beaute生姜洗发水 防过敏:可复美胶原蛋白次抛、理肤泉B5系列 旅行商品:海南棋子湾开元999套餐、海棠湾君悦酒店套餐、日本星野酒店通兑套餐 大头的好物: 美容仪(CurrentBody) 始祖⻦的冲锋⾐. 内搭 运动⼿表(佳明) 电⼦书 好的⾼压锅/空⽓炸锅 以上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想跟两位主播深度交流,欢迎加入VX听友群:tanbai0303
微信扫码关注↑,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小宇宙”,领取1-60期中英文文本。更多精彩内容,微信Transl234 本期文本 中国有一道以名人命名的名菜——东坡肉。 China has a famous dish named after a celebrity — Dongpo Pork. 这道菜得名于宋代著名诗人苏轼。 It's named after Su Dongpo, a famous poet from the Song Dynasty. 他不仅才华横溢,还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厨师。 He wasn't just talented, but also a great cook. 这道菜是他在徐州任职期间创制的。 He created this dish when he worked in Xuzhou. 其做法十分简单: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麻将大小的肉块,用线捆扎好,再加入酱油和冰糖。 The recipe is simple: use pork belly with both fat and lean meat, cut it into mahjong-sized pieces, tie them up, then add soy sauce and rock sugar. 用小火慢炖两个多小时。 Cook it slowly for over two hours. 这种慢炖的方式让猪肉变得鲜嫩爽滑,完全不油腻。入口即化。 This slow cooking makes the pork tender and silky, not greasy at all. It just melts in your mouth.
本期播客摘自一篇来自 Claude 团队的博客文章,主题为提示工程的最佳实践,旨在帮助用户从大型语言模型(LLM)中获得更优的输出。文章详细介绍了提高 AI 交互质量的核心技巧,包括保持明确和清晰、提供上下文和动机、具体化指令以及使用示例。此外,内容还涵盖了高级技术,例如思维链提示法和提示链,用于处理复杂的任务,并提出了避免常见错误和故障排除的建议。整篇文章强调,成功的提示工程是上下文工程的基础,关键在于可靠地实现目标。
付费系列节目《烟纸配稿纸:民国文人抽烟史》上新,本系列将一共更新四集(含本集,最新一集近日马上更新),先行订阅的听众朋友可享早鸟价12元,待节目完全上架后,将恢复正常价格18元。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抬爱,特别鸣谢愿意辍烟不吸,以支持本节目的朋友们。点击链接进入系列: 《稿纸配烟纸:民国文人吸烟史》(付费系列) -时间轴- 08:02 另类“祖国人”:法兰西75的自我指涉 12:31 无力“推动”的火箭男:男主角鲍勃·弗格森的功能塑造 15:46 革命:禁欲或爱欲 28:18 随波逐流的反抗:恐惧停滞的狂飙猛进 32:05 被中断的奔跑:前进是因为不知如何停止 36:46 帕菲迪亚:被动的革命者分析 56:03 行动前调准呼吸 1:02:14 洛可乔:肌肉和奶粉的化合物 1:12:57 老男人也想做海贼王:我可是要当圣诞冒险家的男人! 1:27:34 停滞不是随波逐流:鲍勃的抗争 1:36:30 结语:维克托崔—《当我走了,请为我带上门吧》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可以包月订阅我们全部的付费节目 特别感谢:白垩庵主人的赞助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 RSS订阅链接:https://www.fmfn.online/feed/audio.xml 微信公众号:非马非牛 Famous Unknown 我们的B站账号:非马非牛——已经火热恢复更新了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 官网:fmfn.ink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今天不说故事了,只是想和大家聊聊天。 前几期就开始陆陆续续有朋友提醒我,说马上就要300期了,我一看,还真是,这档节目居然已经做了要300期了。 这6年里,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其实每个平台每期节目,你们的留言我都会看。 既然是300期嘛,都已经搞起点仪式感了,总得送点礼物啥的。 【活动一】留言有机会获得签名版《历史的温度》 我会在喜马拉雅、蜻蜓、网易云音乐、荔枝和小宇宙这五个平台的这期节目的留言中,选取10位,每人随机送上一本我的签名版的《历史的温度》。 【活动二】征集你和“馒头说·历史的温度”的音频故事 我还想做件事儿,不知道能不能成,就是我想听听你们听这档节目的一些感受和经历,比如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听的?你是做什么的?现在在做什么?你最喜欢哪个专辑?对哪期节目印象最深? 我本来想放到留言里,但想了想,我们是音频节目对不对?所以我大胆一下,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录成音频,然后发给我吗? 时长的话,请控制在30秒以内,音频文件请发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录成音频可能有些麻烦,可能参加的人也不会很多,但我想,如果有的话,我会剪辑成一篇,放到下一期的节目中。 同时,只要入选,我就会送上一本我的《历史的温度》签名版。没错,只要入选就送。 最后的最后,做下总结吧: 时间过的很快。当我2019年4月录下第一期音频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会坚持6年之久,一直录到300期。 在这个漫长的六年过程里,是你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坚持到了现在。 在这里,借这次的机会,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谢谢你们! 如果不出什么问题的话,我还会坚持下去的。 让我们第301期见!
建筑师普遍相对较晚才会获得展现的机会,马岩松是一个例外,他很早就展现出非凡的天赋。 我跟岩松认识了有整整20年,那时我还在办《生活》杂志,他则因“梦露大厦”刚刚声名鹊起。20年过去了,他成为了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成功的建筑师,作品遍及很多国家。 这次我们去了他在北京设计的燕保·百湾家园和乐成四合院幼儿园,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聊起他此刻对建筑和人生的思考。相比于年轻时的宣言,他现在喜欢谈论建筑与人的情感,在一个看起来日趋隔阂封闭的世界,如何用建筑抵达每个人内心的自由之城,比起以前他更细腻温柔。 岩松的《二十城记》,第一章是对北京的记忆。我六岁来的北京,在军队大院长大,他是在北京的什刹海和胡同里长大的,我很羡慕他的童年记忆。他说小时候以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句好话,后来发现他的很多建筑,不管是大剧院、体育场,还是幼儿园,他都希望孩子能在房顶上乱跑。 |时间线| 00:50 20年前的梦露大厦 04:22 当时以为是常态,现在发现还是挺幸运的 05:05 从疯狂的状态拉回到记忆里 07:41 在日趋隔阂封闭的世界里建筑师应该做什么 09:36 技术还是得以人的表达为核心 10:35 抱着开放的心态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情感 11:54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一直觉得是一句好话 13:21 我很羡慕他的童年记忆 14:44 《二十城记》之北京 17:08 用建筑抵达每个人内心的自由之城 |本期嘉宾| 马岩松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2025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百大人物 |本期Pick| 📖《二十城记》 马岩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活字文化|2024-8 从童年的北京,到大学时代的纽约,从高迪的巴塞罗那,到路易斯·康的圣地亚哥,更有包括自己建筑作品的巴黎、鹿特丹、洛杉矶、哈尔滨、深圳……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通过曾深度游历的或参与项目建设的二十座城市,回忆自己的成长,追踪建筑思想的形成,欣赏不同城市的气质,分享关于建筑、关于城市、关于艺术的思考。 |节目中提到的建筑| 燕保·百湾家园(MAD)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MAD) 玛丽莲·梦露大厦(MAD) 衢州体育公园(MAD)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巴格斯韦德教堂(Bagsvaerd Church) 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克里斯蒂安那自由城(Fristaden Christiania)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陈冠中,1952年生于上海,作家、文化学者、香港“城市生活文化评论”的先行者,1976年创办香港《号外》杂志并任总编辑至1998年 约翰·伍重(Jørn Utzon,1918-2008),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得主,澳大利亚勋章(AC)获得者,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Hon. FAIA),青年时期曾为优秀水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被誉为“曲线女王”和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西班牙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Piano Sonata No. 11 in A Major, K331 I. Andante grazioso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Christian Blackshaw Gran vals - Norbert Kraft Nature Boy - Quadro Nuevo Clair De Lune - Claude Debussy Historia De Un Amor - Lex Vandyke Danse Avec Moi - Franz Gordon Bye, Bye Baby - Marilyn Monroe/Jane Russell |关于华为见非凡品牌计划|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非凡大师,华为“见非凡”品牌计划,希望与众多领域的非凡人物相遇,从一张张面孔,一个个故事里,看见非凡,听见非凡,遇见非凡。 这一次,华为“见非凡”系列内容由十三邀团队特别制作,邀请嘉宾从不同领域展开对话,探寻TA们的非凡旅程。 让我们一起追随TA们的脚步,开合间,见非凡。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本期节目,我们来读神经科学家费伊·贝格蒂的《手机上瘾》。作者认为,绝大部分人对手机的依赖,还远达不到真正“上瘾”的程度。但在生活中,我们又确确实实感觉到手机带来的问题。 这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结构清晰;二是提供很多实践方法;三是语气温和。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我们的手机使用习惯是如何养成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以及我们如何改变这些习惯。 你会听到: 1、我们真的“手机上瘾”了吗? 2、问题不在手机,而在习惯 3、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在疲惫时滑手机? 4、习惯拼图:提醒、微小行动、奖励、重复 5、怎么改变?一些具体的方法 6、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 邮箱📮:[email protected] 如何加入听友群? 关注公众号“魏小河流域”,回复“不止读书” --- 关于「不止读书营」
非常爆炸!情感行业的黑幕和八卦,用前所未有的犀利视角,帮大家揭开。 这次的嘉宾——赛维,头部情感博主,曾经直播场观是百万级,拥有二十多人的团队,十个以上的咨询师,却在事业最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砍掉所有产品线,开始转型。 情感咨询背后,到底靠什么变现? 如何做,才能真正构建一个与用户共赢的交付体系 ? 赛维首次公开了情感IP,从流量到变现的打法,给大家从非常底层的视角,解剖这个行业的AB面。 甚至,把她极具价值的结构化框架、情感这个生意的变现风险、团队管理难点都分享给大家。 采访过程中我一度冒冷汗,这真的能说吗?? 如果你正打算进入内容行业/情感赛道,或者希望,把自己的IP从泛流量池,升级到高净值商业领域,她的这套高维打法,真诚建议你们来听👂 能帮你们,避开所有“割韭菜”的坑,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圈层的需求和情感背后的真实人性,理解这门生意中,共赢型关系的重要性。 获得转型时代下,最清晰的商业升级路线图🗺️ 话不多说,欢迎大家坐下来收听。 📝本期播客你将会听到: 01:43情感博主是个好生意吗? 23:13成为情感头部博主,我靠手术刀级别的拆解 29:50这个市场最大的幻觉:把时间长度当爱意浓度 48:32我也曾在不可逆的运动中,尖叫、沉沦 55:44女博主都找什么类型的对象? 01:10:52博主的情绪就是养料,平淡的感情就是毒药 01:13:03商业最怕的是偏见,如果一个事实摆在你面前,但你极力否认,你就赚不到事实背后的钱 01:15:29女性开始要确定性的时候,意味父权的符号体系开始失效 01:19:47女主播和富二代,是一对镜像关系 01:27:43什么人走雌竞,什么人走雄竞? 01:39:05创业要雌雄同体,你能映射什么你的段位就多高 ✨本期嘉宾: 赛维:头部情感博主,资深咨询师,赛维夜谈主播,专注为新一代女性提供情感支持与成长指导;擅长用精神分析与人格密码,解构人性的最深处; 🎙本期主播: 斯斯:头部女性账号@闪光少女斯斯 的创始人,纪录片导演,微博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IP,日常没更播客就是在拍片子。 🎵本期BGM: 片头:Hey It's Me-BCD Studio I Oran 片尾:Carry You-Ruelle/Fleurie 🛰️「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听友群: 「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栏目,欢迎所有对商业感兴趣的朋友进入节目专属听友群,共同探讨商业思维,讲述商业故事。 群内会第一时间更新播客信息,并随机掉落节目逐字稿与行业干货。 微信搜索sgsntang(或扫码),添加播客主理人斯斯的小助手,备注「播客」,等待她拉你入群。期待和大家在群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本期制作人员: 监制:斯斯 后期:苗苗 运营:苗苗 🎧【关于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 「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是一档站在女性视角,思考和对话的商业系列。过去很多女孩在这档节目的影响下,有了赚钱的勇气与野心。今年,我也会继续对谈更多造富者、企业家、操盘手、自媒体人等,与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交流真正适合普通女孩学习的心法。毕竟在这里,赚钱才是正经事。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欢迎关注「@闪光少女斯斯」,随机掉落更多视频版商业内容。愿我们都能在商业的浪潮里,成就自己。
本期节目收录于狂喜播客节现场,在这场跨越 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世代的女性对谈里,Bessie、高蕾、小畅、老庄以一场跨世代的对话,共同探讨当下女性无法回避的议题:“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 成长究竟是自我突破,还是被营销包装的焦虑生产?为什么不同世代的女性都在被期待、被规训、被要求要“变得更好”?而为什么当代年轻女性又会出现集体性的“不想成长”“不想再卷”的疲惫感?在谈话中,四位嘉宾围绕原生家庭的影响、经济独立的真实含义、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面对社会期待的压力等议题,展开了真诚而坦率的分享。从60后在集体主义下的自我探索,70后对传统与独立的双重追求,80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奋力拼搏,到90后在多元化时代下的个性解放,她们的故事,就像一部微缩的当代女性心灵史,也是一份写给所有年龄段女性的成长备忘。成长不是模板,也不是业绩——它更像是女性在时代浪潮中不断探索、不断迭代的自我主权练习。无论你正处在哪个人生阶段,希望你都能在这场跨越四个世代的真诚对话中,找到共鸣与力量。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对谈的人】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高蕾 「梵高Money Talk」主播 小畅 「小畅翻牌丨开小灶」主播 老庄 纪录片导演 【本期内容提要】 01:40四位主播分别是60、70、80、90后女性,为什么要聊”成长“的解散与重建 04:44原生家庭X时代X身份,女性成长的底层模板从何而来? 09:00女性是如何把外界的评价系统搬进身体里的? 13:10聊聊母女关系,妈妈身上那些我想继承又想挣脱的东西 16:26女性表达有很多无形的框架,比如“得体“ 19:39不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只对自己负责是老庄30岁才得来的觉悟 21:3480后的时代烙印:一切成长的基础是经济独立 26:16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突破“舒适圈“,不糊弄自己更重要 27:50高蕾的“糖葫芦经济学“是最早对于成长与赚钱的理解 32:45Bessie的三个独立-经济、情感、生活 36:12社交媒体时代女性反而缺少真正的role model,但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的标准“又让人焦虑 38:59听友分享:成长不是努力本身,而是与世界交互的能力 47:11真正的爱自己是从不逼迫自己开始的 49:04从内耗、生病到给自己松绑是我们走过来的路 55:45赢了别人也不是成长,从自己出发就能过的很好 01:01:49听友互动:你有想体验的人生吗? 01:04:31听友互动:女性是否一定要成为母亲?“母职“的继承与”自我“的接纳 01:10:13听友互动:不谈女性主义,但是我们聊聊女性的“团结”与“分工” 01:18:11听友互动:重新定义“爱自己”:从关注自己、到为自己花钱、再到自我接纳 01:20:33“在德国我差点从7楼掉下去“,与自己和解,也与他人和社会和解 👆🏻2026年狂喜播客节已定档,欢迎你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这一期是我们职场系列的第三期,这期内容,我继续邀请到了常驻嘉宾商老师,一起聊聊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职场新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 商老师也会分享他初入职场的经历,聊聊职场新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个喜欢“量化人生”的他, 我们也会聊聊现在年轻人对自己的苛刻以及对生活的焦虑,谈一谈“把自己当作工具”这个概念究竟是不是合理。 听完这期播客,你也可以分享你的看法和疑问。因为每个行业的情况并不相同,所以,我们也很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经历,相信能给其他的朋友一些帮助。 【本期内容】 02:14 被量化的人生与自我度量 08:32 聊聊年轻人对自己的苛刻和焦虑 17:12 本期话题: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4:46 初入职场需要做的事情 33:04 “把自己当作工具”合理吗? 37:07 不适应现在的工作怎么办? 44:52 职场新人的成长和发展 52:24 商老师职场新人经历 56:33 找到“看到你的人”很重要 59:15 聊聊举一反三的能力 01:00:58 和领导沟通的重要性 01:09:00 如何处理多项工作? 01:17:28 刻意练习有多重要 01:23:57 最后的总结 01:29:58 下期预告 【One More Thing】 -我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增加了沟通彩蛋课,如果感兴趣,也可以: 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购买。 -我的「沈奕斐家庭教育课」已经上线,这不只是一门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家庭教育课,更是一门自我成长和爱的课程。如果你感兴趣,请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 -如果你对「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你可以: 在「小宇宙首页搜索」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 我们也把「提纲」放在「购买页面」上了,你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 出品:光之来处 策划:商建刚 设计:马晓羽 剪辑:达达 合作请联系:kittenhuan(添加请注明来意)
在第57期节目里,我们聊过如何重新养育内心的小孩,如何认清创伤、给自己提供保护。这像是我们“爱自己”的1.0版本。而这一次,我们想把话题推进到“爱自己”的2.0版本:当一个人从“幸存者模式”切换到“行动者模式”,我们会获得什么样的成长? 我们聊到了如何与“脑海中的批评者”和解,如何用记录、倾诉等方式消化负面情绪,也拆解了“爱自己”的一些误区——它从不是孤立自我,而是一种充沛的内在力量,既能守护自己,也能温柔地与他人建立连接。 我们希望的爱自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敢于做选择,也愿意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不逃避、不推诿,用行动去照顾和成全那个正在成长的自己。 shownotes 02:09 我们所理解的2.0阶段的“爱自己”:从求生模式到茁壮模式 12:45 我们在描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叙述身份决定了自己的心态与认知。“爱自己”,就是学会选择健康且更准确的方式来看待和谈论自己 21:54 康王洞“爱自己”的具体情境:如何面对自我批评/羞愧/强迫倾向,以及别人的失望 45:22 “爱自己”的小tips 49:56 “爱自己”成为流行概念后,产生了哪些误区? 55:58 在“爱自己”的概念里,他人是在什么位置?爱自己,不是零和博弈 01:03:50 当关系走到深处,不得不面对彼此的应激 01:12:06 如何进入行动者模式? 提到的影视综 * 《那你来做做看啊》《凪的新生活》《爱的暂停键》《又是吴海英》《花少5》 提到的书籍 * 《向内看见》《不原谅也没关系》 冬日福利 🥛爱自己,不是口号,而是每一个选择的细节。 就像一杯金典有机奶——国内首款金标认证,产品品质达六国标准。保留原生有机营养,4.0g/100ml 优质乳蛋白,口感丝滑细腻。喝一瓶就能摄入10g乳蛋白,大约相当于两个鸡蛋、二十只深海虾或一份170g的三文鱼,是很好的营养补充。 在天猫超市搜索【金典有机】,下单刘亦菲同款金典有机奶,享63折限时优惠!戳下方人气款金典有机奶链接直接囤货↓ * 金典梦幻盖有机纯牛奶 * 金典限定呼伦贝尔有机纯牛奶 💡 打开微信扫下方海报中二维码,进入【金典有机生活+】小程序,成为金典会员,立享百元优惠,解锁更多会员专属福利。 本期制作: 主播:洞姐、康堤、王老师 剪辑:天真 设计:洞姐 音乐: Mourning Dove - Zachariah Hickman 99.9 F - Suzanne Vega key of the twilight - Emily Bindiger This Is A Life (Extended) - Son Lux I Love You - Son Lux/Hanna Benn Tom's Diner (7" Version) - Suzanne Vega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