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P10到AI玩具创始人,她如何用AI“治愈”儿童成长的烦恼?贝陪科技创始人黄缨宁,在直播中分享了她从大厂高管转型,为自己的孩子创立AI伙伴“好奇熊”和“有爱兔”的创业故事。她拥有北京大学人工智能与儿童心理学双学位,并坚信“环境即教育”,致力于用AI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好奇心与同理心的成长伙伴。 但当AI走进孩子的世界,一系列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虚拟伙伴?在众多同质化的AI玩具中,创业公司如何构建真正的壁垒?“对话不收费”的模式下,商业化的未来在哪里?以及,AI伙伴真的能发现孩子的天赋,帮助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吗? 🤔 这次对话深入探讨了: * 为何一个“遛娃”时被触动的瞬间,让她下定决心离开大厂,投身创业? * 在硬件设计上,为何放弃摄像头,却坚持使用毛绒材质?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儿童心理学洞察? * 市面上的AI玩具有3秒延迟的通病,他们是如何通过技术优化,将延迟做到1.2秒以内的? * 当别家都在卷模型时,为何他们坚持“自研不自训”,并认为这才是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 * AI玩具如何通过“亲子话题卡”等设计,成为增进家庭关系而非替代父母的“社交第三人”? * 她为何反对“为对话付费”的商业模式,并认为AI时代的价值付费应该是什么样的? 📌 本场直播中,主持人与嘉宾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 01:35 从阿里P10到新手妈妈,看见AI与育儿结合的创业契机 * 06:19 组建团队:合伙人竟是本科同学,从玩具产业找到“另一块拼图” * 09:22 好奇熊与有爱兔:如何用孩子最喜欢的形象传递“好奇心”与“同理心” * 10:43 硬件的取舍:恒河猴实验带来的启发,为何毛绒比摄像头更重要? * 13:21 快速迭代:不到一年上线,每周升级两次,如何响应用户的“及时反馈”? * 17:14 产品的未来:如何通过AI生成家长报告,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力? * 21:45 融资故事:打动投资人的不是“画饼”,而是“陪你相信不可能”的愿力 * 31:11 技术路径:不自训大模型,如何通过工程优化和专有数据构建壁垒? * 36:02 体验差异:通用模型只会“聊天”,而他们如何通过Agent矩阵满足孩子的多元需求? * 52:16 边界与沉迷:如何设计产品,让AI成为现实关系的“增强”而非“替代”? * 59:48 商业模式:为何不做“对话付费”,而坚持“为价值付费”? * 01:05:40 行业观察:AI玩具赛道泡沫出清,什么样的“老实人”团队能活下来? * 01:12:36 创业锦囊:给AI硬件创业者的三条建议——找准场景、尊重规律、快速迭代 ✨ 本期人物: * 主持人: 沙沙 * 嘉宾: 贝陪科技创始人黄缨宁 ✌️ 后期: 漆原 关注36氪视频号,即可找到本场视频直播回放哦~
The Best of Play Bach (1985) Jacques Loussier, piano Vincent Charbonnier, bass André Arpino, drums Digitally recorded in London on December 1984 J.S. BACH Arrangements: J. Loussier 00:00 Air on the G string 03:35 Siciliano in G minor 07:09 Toccata & Fugue in D minor 16:33 Prelude No.1 21:58 Prelude No.2 26:36 Chorale -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 Italian Concerto: 31:10 Allegro 36:08 Adagio 41:02 Presto 44:04 Chorale No.1 (Sleepers wake) 48:23 Chromatic Fantasy ------------------------------------------------------------------------ D minor Concerto: 51:50 Allegro risoluto 1:01:38 Adagio 1:05:34 Allegro moderato 写在唱片背面的话 - I have spent most of my life studying and admiring the works of Johannes Sebastian Bach. "For me, the greatest composer who ever lived. His music appealed to me more than any other composer because of its structure, fulness and creativeness. During Bach's era it was quite usual for composers to improvise on other composers' works. When I had the idea of "Play Bach", it was really to carry on this tradition. In addition to classical music I was, from an early period, also interested in other music: The Modern Jazz Quartet for instance. John Lewis, its leading musician, taught me there was another form of interpretation. His musical arrangements were a revelation for me. I am a twentieth century composer, who wanted to take the music of Bach, which for me already swung and to play it in the spiri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is tercentennial of his brith I salute Johannes Sebastian Bach." - Jacques Loussier, January 1985. (打字好累。。。)
Show Notes:AI Agent:炒作还是希望? 基本信息 * 主题:AI Agent 的应用现状、风险与安全治理 * 嘉宾:Okta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Eric Keller 核心内容 1. 现状鸿沟:Okta 调查显示,超 90% 企业已在生产环境部署 AI Agent,但仅 10% 认为其得到适当管理保护,行业急于创新却忽视安全。 2. AI Agent 定义:能代表用户异步自主行动,可自主判断行动内容与方式,区别于过往 API 通信技术。 3. 风险案例:某全球连锁餐厅 AI 招聘 Agent,因开发者压力未考虑安全(用默认密码 “123456”),遭攻击泄露 6000 万求职者信息。 4. 解决方案:倡导 Cross-App Access 开放标准,规范 Agent 身份管理;强调数据治理,明确 Agent 数据访问与使用边界。 5. 未来思考:对 “上传大脑” 持谨慎态度,需本地控制、保障数据隐私;提及人类与 AI 建立 “真实关系” 的现象,警示社会需学习技术教训。
风格:氛围音乐/室内乐与民谣/器乐摇滚/极简主义/实验摇滚 情感:怀旧与乡愁/孤独与内省/希望与温暖/力量与决心/失落与反思/宁静与平静 TRACK LIST * 00:00Wherever We End Up Next * 07:06I Guess I'll Be Leaving Now * 13:46Autumn Mould * 19:021804 * 21:04You Coward! (Shambles II) * 28:04Where The Quiet Can Hide Solkyri 的新专辑《Cranebrook》是一张充满沉浸感和细腻情感的后摇滚EP,于2025年2月7日发行。这张专辑标志着乐队从传统的后摇滚风格向更加内省、耐心和极简主义的转变。乐队成员表示,这张专辑的创作过程是一次“侧步”,更加注重亲密感和细腻的表达。 专辑曲目 《Cranebrook》包含六首曲目,每首曲子都充满了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1. Wherever We End Up Next(7:06):以弦乐四重奏开场,逐渐加入吉他和鼓,营造出一种内省而深沉的氛围。 2. I Guess I’ll Be Leaving Now(6:40):以优雅的钢琴和弦乐为主,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民谣风格。 3. Autumn Mould(5:15):乐队成员Andrew表示,这是他最喜欢的曲目之一,钢琴旋律的高潮部分令人陶醉。 4. 1804(2:02):节奏紧凑,充满力量感,展现了乐队在节奏和动态上的把控。 5. You Coward! (Shambles II)(6:59):从迷人的氛围音乐过渡到丰富的原声乐器和细腻的弦乐。 6. Where The Quiet Can Hide(4:27):以安静的氛围结束整张专辑,为听众带来一种宁静的反思。 创作背景 《Cranebrook》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乐队成员在悉尼西部的家乡Cranebrook。专辑的录制过程也十分独特,由于疫情期间的封锁,乐队成员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和邮件交流来创作。乐队成员Ryan在家中亲手建造了一个工作室,这张专辑的创作、录制、制作、混音和母带处理都在这个工作室完成。 专辑评价 《Cranebrook》受到了乐评人和乐迷的高度评价。它不仅展现了乐队在音乐风格上的多样性,还通过细腻的编曲和丰富的乐器层次营造出独特的听觉体验。乐队成员表示,这张专辑是他们的一次勇敢尝试,但他们为这次尝试感到自豪。 总的来说,《Cranebrook》是一张充满情感和深度的专辑,适合从头到尾完整聆听,感受其中的故事和氛围。 Solkyri 是一支来自悉尼的后摇滚乐队,成立于2011年,成员包括Adam Mostek、Andrew Pearsall和Nick Hall。乐队的音乐风格属于后摇滚(Post-Rock),这种风格通常以器乐演奏为主,强调音乐的氛围感和动态变化,通过复杂的编曲和丰富的乐器层次来营造出独特的听觉体验。 Solkyri 的首张专辑《Are You My Brother?》于2013年5月7日发行,这张专辑受到了乐迷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专辑由Dax Liniere制作,Nick Hall和Dax Liniere负责弦乐和铜管的编排,整体风格充满了后摇滚的典型特征,如缓慢推进的节奏、丰富的乐器编排和强烈的氛围感。 乐队的音乐作品常常以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为特点,通过音乐传达出一种既内省又激昂的情绪。Solkyri 在后摇滚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该风格中值得关注的乐队之一。
还记得轰动一时的 Stella McCartney 蘑菇皮革包吗? 记得全硅谷人脚一双的 Allbirds 环保球鞋吗? 或者,你是不是也买过李维斯的 节水系列牛仔裤? 现在还有人在穿,在用么? “可持续”,确实是在时尚产业火过。但这火越烧越弱。甚至前段时间,还出了某鸟炸山的事件,让时尚圈的环保变成笑话。作为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服装产业还有的救么?这个行业真得,有机会真正变得可持续么? 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被GQ选中代表中国男装设计师去伦敦走秀,入选福布斯和CFDA时装基金,以及获得连卡佛设计大奖冠军的华裔设计师李浩冉,还有前LVMH亚太区数字化创新负责人,创投工作室InnoBaker的CEO,在时尚行业创新领域深耕的曾蕴之。 特别提示: 别忘了去小红书关注 【Origin研究所】,给你的可持续生活找灵感噢~! 点这里直达👉🏻 小红书 | 抖音 | 公众号 | 微博 | B站 【本期嘉宾&主创团队】 李浩冉——Private Policy 创始人/时尚设计师 曾蕴之 (Regina Zeng)——InnoBaker CEO及联合创始人、LVMH数字化创新负责人、Plug and Play中国品牌与零售行业线投资经理 陈一佳(Bianca Chen)—— Origin 研究所所长 & 主播 丁斯雅(Siya)—— 策划 & 制作 王百洋 —— 制作 【你将听到】 01:25 起点:可持续之路究竟怎么走? 05:50 开云和Iv在可持续上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08:10 做时尚、做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到底在说什么? 10:45 什么是可持续面料呢? 19:25 你认为在时尚产业做的比较好的品牌有哪些? 22:10 非商业理念的这些品牌到底怎么走更好? 27:50 反思哪些是不必要的可持续时尚? 31:15 可持续时尚的模式有助力销售吗? 32:35 快时尚的商业模式 35:25 AI时代面临的市美趋同挑战 42:40 十年后 时尚服装产业应该是怎样的 【Shownote】 (节目中嘉宾提到的可持续的时尚品牌以及研究面料的公司) * Private Policy 由李浩冉(Haoran Li)和瞿思颖(Siying Qu)于纽约共同创立的先锋无性别时装品牌。该品牌将社会议题与可持续理念融入设计,曾设计用咖啡渣、回收材料等制作的衣服。Private Policy 受到全球时尚界的关注,曾入围 CFDA/Vogue 时尚基金总决赛,并获得多个奖项。 * Stella McCartney 是一个英国高端生活方式品牌,以其在可持续奢侈品领域的先驱地位而闻名。作为终身素食主义者,创始人 Stella McCartney 坚持在所有产品中不使用动物制品,包括皮革、毛皮和羽毛。并积极探索和使用各种环保材料,如再生尼龙和有机棉。 * 四川奥特丝纺织有限公司(OTEX)在四川绵阳江油大康镇建立的生物动力学桑蚕农场,于2003年获得瑞士IMO有机蚕茧证书,是全球同类产品的第一张证书,时间比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GOTS)的诞生还早三年。 * Allbirds 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美国可持续时尚品牌,以使用羊毛等天然材料制成的舒适鞋履而闻名。 * 是一个由纽约设计师品牌Collina Strada * 研究创新可降解材料的蓝晶微生物和微构工场 * 日本生物科技公司 Spiber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完美主义” 你是不是也曾因为作业本上的一个字写得不好看,就忍不住撕掉重写?或者为了复习“完美”的第一章,而耽误了后面九章?Aileen一直以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目标导向、控制欲强,直到她发现自己其实是“高成就者”;而菜菜看似随和P人,却深受完美主义困扰——写字不好看要撕本子 、做蛋糕多5ml牛奶就想倒掉重来。 我们深入探讨了完美主义和强迫症、高成就者的区别,也聊了完美主义如何导致拖延症(为了“完美开头”而无法开始)。这真的是一种“病”吗?还是只是内在的一种选择? 如果你也在“必须完美”和“算了,够了就好”之间内耗,希望这期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话题节点: 00:45 P人 vs J人:谁才是真正的“完美主义”? 03:29 因为字丑,我撕了半本作业本 04:03 马上要考试,为了完美我只复习一章 05:47 你到底是完美主义,还是强迫症? 06:50 高成就者vs 完美主义:别再搞混了! 09:45 买衣服必须找到和想象中一模一样的是为何? 11:03 双标现场:完美主义只折磨自己,从不PUA别人? 13:25 灵魂拷问:完美主义者,你真的达到过“完美”吗? 18:09 Diminishing Return(边际效应递减)与“够了就好” 19:39 做蛋糕多加5ml牛奶,是选择倒掉还是继续? 22:27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4:50 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菜菜)去当医生…… 31:43 真相了,“完美”是拖延症的万能借口 35:37 如何自救:爱,是不需要“完美”作为交换的
这期想了很久了!真的很想聊! 最近我的小红书首页频繁出现奶皮子糖葫芦,我惊觉,又一个网红小吃崛起了!吃糖能力很差的我们,甚至在录制开始之前斥资30元买了一根!失望远远大于期待!随后就更加怀念那些北京消失的美食们了! 土味掉渣饼、酱香饼、五道口枣糕、鲍师傅肉松小贝、杯子蛋糕、轰炸大鱿鱼、85度C的一颗柠檬茶…… 欢迎大家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回溯一下这些年如烟花一般绚烂过又消失的美食们!欢迎各位补充! 哦对了,最近更新时间有点飘忽不定,实在是双十一事情好多!想必大家也不在意对吧!哈哈哈哈哈哈!(我们之后争取恢复每周五11点更新)先这样!咱播客里聊! ————————— 分割线 —————————— 如果想加入我们的闲聊听众群 请添加微信并说明来意:husongx2 每天话有点多 入群后请多包涵 嘻嘻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高效地处理很多事情,也很看重行动力。但渐渐地我发现,生活中很多重要的决策和舒适的感受,往往诞生于那些慢下来的缝隙里。 这期节目就想跟大家聊聊慢下来的力量: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我们都可以尝试慢下来。大到创伤疗愈,小到吃个早饭,也许慢下来,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希望我们都可以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节奏,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对于慢下来的看法。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 《不原谅也没关系》[美] 皮特·沃克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播客】 《纵横四海》 《城市日记》 【收听平台】 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关于心动行动】 「心动行动」是一档专注于内心探索和爱意滋长的自我成长类播客。漫谈生活,聚焦心力提升的瞬间。希望通过分享真实的经历与感悟,和大家一起,将对自己心动的瞬间转化成为自己行动的力量。如果你喜欢「心动行动」,欢迎你的订阅和关注,也恳请在苹果播客留下你的宝贵好评。
11月7日财经速递,带您最快跟踪板块表现和市场资讯!
有一种声音,像来自心底的暖流, 那是猫咪献给世界的礼物—— 25-50Hz的安心呼噜,它天生就懂得如何疗愈身心。 在这里,这份神奇的呼噜声,与空灵的冥想曲轻轻交织,再融入大自然最纯净的白噪音:细雨轻敲窗棂的淅沥、海浪轻抚沙滩的絮语、森林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小鸟们的俏皮对唱... 请允许自己沉入这份温柔三重奏。 它会像一双温暖的手, 轻轻拂去你的焦虑与疲惫, 带你进入一个只属于自己的、 宁静的放松国度。 闭上眼, 世界仿佛只剩下这片和谐的共鸣: 猫咪呼噜的温暖震动, 冥想音乐的悠远空灵, 白噪音的自然韵律。 像被最柔软的云朵包裹, 又像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 就这样, 被爱着, 被安抚着, 安心地坠入甜美的梦乡。
当棺木中的 “死者” 突然睁开双眼,张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对陌生人的质问:“你是谁?这不是我的身体。”1959 年台湾云林的乡间葬礼上,这场惊悚的 “复活” 打破了所有平静。死去的家庭主妇吴林罔腰,醒来后坚称自己是金门少女朱秀华 —— 一个在一年前的炮战中,被渔民谋财害命、沉尸海底的亡魂。 她突然会识字记账、说金门腔,还能精准描述从未去过的金门街道,所有质疑都被她对 “前世” 细节的精准复述击得粉碎。是灵魂真的突破生死界限,借肉身延续冤情?还是重病濒死后的认知紊乱,被时代焦虑催生成的灵异传说? 这具躯壳里,究竟藏着的是朱秀华的亡魂,还是吴林罔腰的执念?本期播客,我们深挖半个世纪前的诡异档案。
Billy,Anar FC创始人、创意工作者。ANAR FC 是一支成立于 2020 年初、来自上海的草根足球俱乐部。“ANAR” 原意为石榴,其更深的寓意是“团结”。俱乐部起初只是朋友间的周末球局,逐渐成长为一个涵盖潮流创意的文化集合体,将足球精神延展至视听内容、服装设计、线下零售乃至餐饮空间等多个维度。以足球文化为起点,ANAR FC 正在持续连结全世界。 ⚽️: “球衣是足球文化里边的圣杯,它是位置最高的一个东西。如果我们从竞技层面去想中国球迷和足球发生关系的话,那咱们太没有资格讲任何事情了。但如果从文化角度去想,那我们所有人的起跑线是平等的。我不会因为国家队成绩不好,就不能去创造足球文化,那是不成立的。” “峰哥和Mika这两个人的人设完全是两个反面,他们的粉丝在直播间就吵起来了。对这两个人中间的粉丝来说都是超出认知的形象,人设本身就有很强的冲突。但是一旦把他们两个放在同一个足球场景下,他们俩又显得这么和谐。就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在足球这个事情里边,他们是可以共存的。我觉得这个是足球最牛逼的地方。”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特性就是,90年代我们很小的时候接触到这个运动,足球对我带来的冲击更多是文化层面上,它跟摇滚乐是一样的。你看那些球星,留着各种各样的发型,你觉得这就跟你听摇滚乐带来的冲击是一样的。” 🎙️:新浪微博@贾顺浩的Zona14、@孙雷没有红、Billy ✉️:新浪微博@贾顺浩的Zona14 🎵:Mika & 关诗敏 - "你的陷阱(One and Only)"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