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Songmont付崧:职场霸凌、拒绝双倍工资后,上班如何快乐?

100个快乐的人

付崧(小红书@崧song)是知名本土包袋品牌「Songmont山下有松」的创始人,也是我身边「最会上班」的前辈之一。 清华美院毕业,她先后就职于摩托罗拉、谷歌,在每个时代的科技巨头都找到了个人价值。 11年前,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以东方哲学影响世界。她颠覆了我对女老板的印象,亲切真诚快乐。每次和她聊天,都是一种治愈和滋养。 于是,本期特地邀请到付崧分享“如何实现上班快乐”的故事与tips。希望今天的视频对你有帮助️ 【本期快乐秘诀】 01:42 上班真的快乐吗 03:19 职场中的隐形霸凌有何表现 08:36 判断职场PUA的关键 11:30 职场螺丝钉如何提升自我价值 15:40 进入科技巨头要准备什么 19:07 面对职场黑暗,如何快乐 24:34 职场伯乐要靠自己寻找 34:37 何时是跳槽的好时机 38:08 双倍工资才算好offer? 49:43 从爱好到决定创业,契机在哪 53:04 父母反对,也能成功创业 54:15 创业11年做对的两件事 57:52 如何倾听内心的声音 60:55 当了老板有什么不一样? 64:28 在工作中实现相对快乐的tips 【关于主播“卡尼酱”】 📝 人大本科|8年传媒营销人|INFJ双子 💛 你的电子中药|带你内外兼修 🔛 欢迎关注小红书 | 视频号 | 抖音 | 微博:卡尼酱 ️🛰️ 想进听友群的朋友可添加微信:Rikaniboke (备注卡尼酱进群) 【关注我们】 音频: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本期制作】 Shownotes图文:小刘 音频剪辑:小刘 BGM:《風のとおり道》 – 久石让 《Halah》- Mazzy Star

65分钟
2k+
6个月前

130. 全民 DeepSeek 时代,做一个有分辨力的 AI 使用者

问题青年

在一个本就信息爆炸的时代,AI既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又拉高了信息辨别的门槛。 【本期介绍】 随着 DeepSeek 的问世,从春节至今,和AI有关的资讯与讨论已经让人有些视觉疲劳。然而,相关讨论大都聚焦在产业、投资和技术方面,其中不乏优质信息,但仍缺少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如何看待并使用AI。 大多数人并不处在技术的前沿,但相比于 2023 年 ChatGPT 刚诞生时, AI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已经来到新的阶段,DeepSeek的易用性和广泛接入程度,让每个人都有成为AI使用者的可能。 狭义的使用可以是如何与AI协作、Prompting(输入提示词)等;广义的使用则跟我们对语言和信息的辨别力有关。这期播客,我们将和两位资深的AI用户,从各自的生活与工作场景出发,聊一聊使用心得,横比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大语言模型。评价一个AI是否好用,有哪些依据? 此外,DeepSeek一度被称为「更懂中文」的AI,为什么大家会觉得 DeepSeek 的中文特别「好」?当我们在说 AI 语言「好」的时候,又到底在说什么? 而在一个本就信息爆炸的时代,AI既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又在稀释信息的同时拉高了辨别信息的门槛。例如,DeepSeek 刚火的时候,冯骥(黑神话悟空的创始人)发布了「国运论」,而DeepSeek梁文峰在知乎上对于「国运论」的回应一度在朋友圈盛传,后来被证实是由DeepSeek生成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AI时代,我们该如何提升对于信息的辨别力?AI技术和事实核查(Fact Check)又能进行怎样的结合?这将是本期播客探讨的第三个问题。 【本期问题青年】 向辉,白读书屋主理人之一,前科技媒体工作者。 Fancy,现在游戏行业,前青年志趋势团队成员。 阳少,青年志编辑 【收听指北】 02:20 自DeepSeek横空出世以来,从技术、产业和投资等角度切入的播客已有很多,但少有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探讨。狭义的使用可以是如何与AI协作、Prompting(输入提示词)等,广义的使用则跟我们对语言和信息的辨别力有关。在一个本就信息爆炸的时代,AI既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又在稀释信息的同时,拉高了辨别信息的门槛。 10:52 DeepSeek、Chat GPT、Gemini和Claude,四大AI使用体验横比,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 17:35 为什么在此之前,一众国产AI都没有像DeepSeek这样爆火? 20:27 评价一个语言大模型好用与否,需要分具体的使用场景,不能一概而论。以两位嘉宾所在的行业为例(定性研究与媒体写作),AI目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0:12 AI对于生活决策的影响,有时并不体现在答案的正确或有用与否。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思路呈现,本身就能抚慰人的决策焦虑。 34:41 什么是「提示词的艺术」? 39:27 以Perplexity为例,作为搜索引擎的AI,如何影响用户的搜索习惯? 50:14 当我们说DeepSeek「语言好」「懂中文」时,到底是在说什么?AI的「高情商」填补了当代人的哪些情感空白? 59:43 话语里的真诚:问题不在于AI越来越像人,而是人越来越像AI。 01:06:05 AI与短视频、社交媒体结合,会输出大量简单的既定内容,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01:13:22 AI时代的事实核查:语言的「求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需要通过社会组织和制度来实现,而非依赖语言本身。 【本期音乐】 The Very Thought of You - Red Garland 【后期制作】斌仔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77分钟
10k+
6个月前

Vol.21 野生的生活

聚体行动

在尘嚣日上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打破规训遵从自我的心声。本期聚体行动有幸邀请到四位走上不同“野生”道路的好朋友——饼子、李真好、嘉瑜&旺彤,共同探讨他们如何通过自然、户外、创作得以回归最纯粹的自我。 自然与户外不约而同地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纯粹的热爱与投入驱动着他们不断延续、拓展个人的选择,并在这个过程里也汲取到自然带来的能量。 00:00 - 00:53 Intro 00:54 - 04:12 朋友们的自我介绍 04:13 - 07:41 无痕山林 Leave No Trace 07:42 - 10:45 三江源牧民以传统生活方式应对自然环境变化 10:46 - 16:58 做手工来对抗自然中时间带来的消逝 16:59 - 18:47 蘑菇的毒性不应被娱乐化 18:48 - 23:19 听觉最能再现自然的空间感 李真好的作品、工作创作日常与她采的蘑菇 不断走上人生“岔路”的选择实则令人得以寻回儿时的纯真和野性,与此同时不断拓宽着自我的边界。在追随内心勇于改变之后才发现,也许真正的野生和自由,不是逃离一切,而是在从心摒弃掉一些事物的过程中认识、接纳自己。 23:20 - 27:09 反复地在人生的“岔路”上快乐玩耍 27:10 - 29:54 找回自己也解锁自己 29:55 - 33:40 迷茫时先断然摒弃掉不喜欢的 33:41 - 38:00 选择做一件件踏实而具体的事 38:01 - 41:35 《忧郁的热带》:当个人信仰与集体规训产生出入 41:36 - 45:45 在城市的夹缝处做一株野生小草 饼子的摄影作品@三江源牧区 城市与自然其实从来都不泾渭分明,人也并非自然的旁观者,而是其中的一部分。“野生”的力量,既来自于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滋养与循环。从内心深处找回那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由与力量,也许可以从细微的感知开始。 45:46 - 48:55 人与自然中的其他存在是生命共同体 48:56 - 50:53 如树一般心无旁骛地生长 50:54 - 54:13 循环的、无序的、丰富的 54:14 - 57:14 放松地和自己的心在一起 57:15 - 59:27 原则与行为不是绝对的东西 嘉瑜和旺桐的自然音乐创作 无论是通过手工、音乐、环境保护,还是通过细心观察和具体踏实的行动,他们都在追寻一条更符合自己内心的道路。Go wild, and then go free.

59分钟
99+
6个月前

26.复盘,就是练习精准度的过程

我三十而已

本期内容语速有点快,因为邵邵是中午录制的,赶着上班哈哈哈哈~ 90%的人都不会复盘,如果你想要变优秀、想要效率翻倍,那你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复盘思维、要提升自己的复盘能力,这样你就甩开那90% 的人! 本期内容如下: 1、复盘从两个方面入手:知识体系和行动迭代 2、什么情况需要复盘: * 新的事物 * 重要的事 * 有价值的事 * 没达到预期的事 3、个人复盘和职场项目复盘-本期重点 1)个人复盘的目标:自我迭代 三问法:今天哪些事做得好?(记下来重复做)。哪些事可以改进?(具体怎么改)。如果重来一次会怎么做?(模拟演练)+行动指南:继续做什么?停止做什么?开始做什么? 2)费曼学习法-教是最好的学: * 把新学的知识用大白话讲给别人听 * 讲不通的地方就是你的知识漏洞 * 针对知识漏洞重新学习并简化,直到能讲明白。 3)个人成长三大核心能力 * 元认知能力:识别思维盲区,推荐书籍《认知觉醒》 * 学习迁移能力:将某一领域的知识应用到另一领域。推荐书籍《好好思考》 * 情绪韧性:面对挫折时快速恢复并持续成长的能力 携隐Melody 追求专精和追求完美有什么区别? 职场项目复盘:把团队经验变成个人成长利器 工作中常问自己: * 1、团队协作中有什么问题是反复出现的?领导是发现了没解决还是没发现?为什么发现了没解决,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 * 2、最近做的项目或者跟同事接触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提高效率的小技巧?这些技巧能用在哪里?你能看出来同事在项目上踩了坑吗?如果是你,你下次能规避吗 * 3、你最近工作上最大的进步是什么?你是怎么做到的?有没有什么失误?这些失误能避免吗? * 4、团队中谁的能力最强?每个人擅长的是什么?自己在中间处于什么水平? 4)PDCA循环法:又称戴明环。它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5)5W1H分析法 6)四步落地法:对齐目标、回放过程、挖根本原因、制定作战手册 小白也能上手的复盘小技巧 * 1、语音或文字复盘法 * 2、宫格日记法 * 3、颜色区分法 * 4、接力提问法 * 5、AI复盘 本期金句: 1、有时,我们缺乏的不是某种特殊能力,而是自我审视的习惯。有时,不是你不知道答案,而是你不知道问题所在 2、我们低估了一些东西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很多东西平常到以为不用去学习 3、复盘是“回头看+向前走”,不仅要回顾过去,还要分析“为什么”,并且设计“未来怎么做” 4、一个人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和资源的浪费 5、复盘既是在重新理解过去,也是在酝酿未来。复盘能带来复利,不复盘只是随机。 6、其实真正的复盘需要从记录开始,通过记录生活中的细节,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反思。人的信念、情绪、模式都隐藏在细节中,只有回到这些细节,才能进行有效的反思 7、人分为两个系统:行动系统和指挥系统 8、失败是需要复盘但不是所有失败都需要反思,复盘的意义在于找到改进方向,而不是自我否定 9、如果一个问题反复出现,责任可能不在别人,而在你自己 10、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 11、AI不会取代你的工作,但会用AI复盘的人会取代你

37分钟
1k+
6个月前

18. GPT4.5火速发布,生成式AI大爆发,一期讲透AI产业链投资逻辑

中欧基金

2月28日凌晨,ChatGPT-4.5火速发布,OpenAI称之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大、最好的聊天模型”。 这其中不难嗅到一股科技竞技的火药味儿。从年初DeepSeek面世到GPT新版本迭代,全球生成式AI大模型进入了一场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竞技赛。 毫无疑问,DeepSeek已经成为搅动科技市场的鲶鱼,给全球大模型市场带来了性能、价格、开源的三重冲击。连一向低调的Anthropic CEO也发文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场变革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发展,还带来了全球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科技的价值重估。 那么,在DeepSeek背后,国产大模型的发展究竟走到了哪一步?DeepSeek的出现将如何影响全球AI产业链?真正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把握的投资机会又有哪些? 本期播客邀请到了中欧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监、基金经理杜厚良,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杜老师深耕科技研究十多年,对科技的全产业链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希望大家收听愉快。 聊天的人 杜厚良,中欧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监、基金经理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火遍科技圈、投资圈的DeepSeek,真实水温到底在什么水平? 01:00 DeepSeek的角色是火炬传递手 02:58 一个开创性的产品,出现在小公司而非大厂,这是一个意外的结果吗? 04:55 真实的DeepSeek降本,究竟在什么水平? 07:52 模型蒸馏、数据压缩,这些反复被提及的技术概念是什么意思? 10:16 模型的开源与闭源,有高低优劣之分吗? 15:00 如何去定义一个文字模型的好坏? Part 2:从投资市场来看,DeepSeek会对估值逻辑与产业链布局造成哪些影响? 17:54DeepSeek的出现,让算力需求是崩塌,还是依旧保持增长? 21:50 DeepSeek给整个AI产业链带来哪些影响?? 27:18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去看接下来的AI国产化进程 29:18 春节后A股和港股的科技板块上涨,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科技资产会迎来新一轮的价值重估? 33:39 AI能够帮助普通投资者更好地进行财富管理吗? 36:28 本地部署开源模型,会不会成为一个新趋势? Part 3: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技术普惠还是劳动力取代? 38:45在DeepSeek之后,我们是不是离科技平权越来越近了? 41:20 AI工具的发展和迭代,会不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技术焦虑? 45:32 当信息生产门槛越来越低,识别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重要 48:00 更高效的AI工具,会不会让我们在算法的信息茧房中更无法自拔? 49:52 人的价值,永远是能提出更深度、更有创造力的想法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50分钟
24k+
6个月前

vol.130 为什么要了解一个十九世纪普通乡民的人生?

不方时间

这期,我们想跟大家分享新书《程允亨的19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一百多年前,一个徽州山区的普通乡民是怎样生活的,经历天平天国的冲击,他们家的生计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一个个例对十九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的研究有什么影响?我们探讨这本书的写作细节、研究价值、面临的争议,简单地介绍了微观史学的源起、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对比了微观史与政治史研究的差异。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程允亨所记下的两副对联,一个是“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睦风”,另一个是“万物静观佳此得,四时皆兴与人同”。或许,与历史上曾存在过的人、所产生过的情感有一瞬的共鸣,就是意义所在。 Notes 00:06:20什么是微观史学? 00:07:40年鉴学派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00:09:30微观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00:14:00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与代表作品一览 00:17:28晚清徽州乡民家庭的日常记录与研究 00:20:05 如何计算徽州乡民的识字率 00:23:23历史学家的技艺:如何利用地方文献复原乡村世界 00:37:00太平天国前后程家三代的发展 00:39:40十九世纪中国乡村农民的生计危机与经济变迁 00:43:07 用排日账验证“内卷化”“最低消费篮子” 00:45:33微观史学如何与宏观研究对话 00:53:43战争与日常生活的“蒙太奇” 00:56:40幺女叫“爱女”,长女叫“引娣” 01:00:00微观史学所面临的两大批评 01:09:32 外国货币“英洋”在中国乡村的流行 01:14:40微观史与政治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01:20:05普通人叙事是历史的温度 MC:屈女士、小李、小陈 编辑:小陈 Music: TristanEckerson – Kandinsky TristanEckerson - In Ordina Mentioned 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 卡洛·金兹堡:《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归来》 罗伯特・达恩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 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王笛:《显微镜下的成都》 王笛:《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 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 柯娇燕:《孤军:满人一家三代与清帝国的终结》 乔治・杜比:《布汶的星期天:1214年7月27日》 勒华拉杜里:《朗格多克的农民》 刘永华:《程允亨的19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 詹鸣铎:《我之小史》 邱捷点校:《杜凤治日记》 聂亦峰:《聂亦峰先生为宰公牍》 Contactus: 微博:@不方时间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87分钟
99+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