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5分钟
播放:
6,147
发布:
2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是一期番外,原本和《门道》的主题没有关系
串台《Iris的小宇宙》,这是一档商业类的播客节目。
因为我一毕业就在华与华工作,虽然我现在离那段生活很远了,但想来想去那段职业生涯其实对我后来的人生决策很大。
我原本不打算把这期节目放到《门道》里,因为这和我们的主要内容太不相关了。但,我想把这个声音留在《门道》里。因为,这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时间轴-—
00:00 揭秘华与华早期发展与独特运营模式
对话围绕华与华的早期创业状态和独特运营模式展开。小藏回忆了公司从广州迁至上海初期,仅有20人左右的规模,所有项目均由老板亲自参与决策。公司采用月费制收费,强调不比稿的经营理念,公司创立时便已确立。这种模式在国内本土咨询公司中较为先进,体现了华与华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03:41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策略与品牌崛起
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电视广告的大量投放成功塑造了多个知名品牌,如田七牙膏和晨光文具,这些品牌利用创新的广告策略和广泛的媒介资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广告对于品牌建立和市场扩展的重要性。
07:30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从口号到包装的创意营销
通过分析多个经典案例,如田七、美罗胃痛宁、可可小药箱和三金双黄连,探讨了如何通过一句口号或独特包装实现品牌认知和市场销售的成功。强调了去媒介化思维、创意口号与视觉符号在品牌推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和创新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12:13 华与华品牌设计与市场策略的创新实践
讨论了华与华在初创阶段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国外案例,结合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创造出具有销售力的品牌设计。强调了包装设计、视觉元素和辅助型标识在提升品牌辨识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之间优先考虑实用性的设计理念。
16:37 超级符号理论与华与华方法论的演变
讨论了超级符号理论在特定媒介环境下的有效性,以及华与华方法论从不打广告到精准营销机场广告的转变。指出华与华兄弟通过树立权威和打造个人IP,成功吸引目标客户群。同时,分析了他们策略中可能存在的傲慢态度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负面影响,并提到他们正适应媒介环境变化,探索直播等新形式。
23:34 罗永浩与华与华:商业策略与公众形象的较量
讨论了罗永浩对华与华的批评,以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指出罗永浩的言论不仅针对案例,更在于影响华与华的公众形象,从而影响其客户选择。分析了华与华的策略,即不通过销售部而是以真本事赢得客户,强调了与最高决策者建立关系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情绪价值在商业咨询中的作用,以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场域中,如何将咨询费转化为实际收益的挑战。
29:57 华与华品牌策略与公司运营的创新之道
讨论了华与华通过影响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品牌价值的方法,以及其在多个行业成功案例中的策略创新,如晨光文具的门头改造计划。此外,还探讨了华与华如何解决咨询行业难题,打造高效团队以覆盖大量客户,从而实现高溢价服务的秘诀。
35:04 华与华的管理变革与客户洞察
对话探讨了通过员工直接接触客户来洞察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华与华如何借鉴丰田模式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实现流程标准化和文化传承,从而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
38:32 在华与华与体制内工作的人生观差异探讨
对话围绕在华与华公司与体制内工作环境的差异展开,指出年轻人与中年人在创业发心上的不同,强调了格局、人品及长期主义的重要性。华与华公司创始人早期确立了高格局,注重真心、负责与客户利益;而体制内工作则受限于层级,难以直接对最高决策者负责。此外,提及华与华公司创始人的商业智慧与人脉拓展能力,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独特魅力。
43:41 评价一家卓越的营销咨询公司及其文化
对话者高度评价了一家在中国非常优秀的营销咨询公司,提到该公司及其领导层在商业上的智慧与合作潜力,强调其实力足以穿越经济周期。此外,还分享了自己入职初期的积极体验,如公司为新员工提供出国培训的机会,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慷慨与重视。对话者认为,尽管外界对此类话题可能持有偏见,但播客平台提供了一个更理性的交流空间,适合分享此类正面经历。
46:04 华楠与华杉:低调务实与文化生意人的对比
对话探讨了华南与华山两兄弟的性格差异,华南被描述为低调、聪明且务实,擅长创新,如将卖书类比为卖牙膏的营销策略。而华山则被认为较为冲动。华南在图书行业取得成功,展现出其作为有文化生意人的特质。
48:06 人生无白走之路
对话围绕个人职业生涯转变展开,分享了小藏创立关注古建筑的播客《门道》的经历。强调了人生经验的积累与未来机遇之间的联系,指出即使初期遭遇挑战,也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提及记者职业目标与中国新闻奖,以及如何在追求荣誉与实现个人价值间找到平衡。最后,通过采访知名博物馆馆长和学者,阐述了在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保持清醒认知的重要性,提倡长远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共鸣。
感谢《Iris的小宇宙》给我这个回忆的机会与契机。最后,这些言论,是我的经历,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你的宝藏
1个月前 江苏
26
目评论区里,骂的比较多。不过我觉得我还是挺平静的。我第一次大胆的经历这个有争议的议题。,没有这个议题,我还没办法更多了解这个时代。我还是比较确定,自己把这些讲出来没问题。假如一个舆论场只有一种声音,那是有问题的。内容放到网上,就不是我自己的了。看到这么多不一样的观点,我直观感受,时代不一样了,接下来的消费,是去品牌化的了。大家不喜欢权威,不喜欢权力话语,品牌定位咨询这个行业,有可能也要消失了。
文創老法師
1个月前 北京
10
没想到评论区这么多人热衷于做观念审查,而不是听听有价值的信息。华与华这种老板对老板的生意模态,是理解中国商业市场观念模式的难得窗口。
汤姆_ucsu
1个月前 浙江
9
这一期很有意思。华与华的成功,可能某种程度也是和时代背景有关,伴随着大批量的民企崛起而出众。
ChrisMM
1个月前 上海
9
这期的嘉宾真的一张嘴就是典型的被老板和客户毒打过的广告人表述风格啊😂 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内部汇报时说话必须语速加快,再加上在跟内部上级、或者在跟外部客户briefing时对方压迫式的连环扔问题,你在快速应对的同时就需要不断的加快思路,于是导致口吃,有的地方甚至很严重,有些一般不会出现口吃的地方都会发声。与之相对,另一些表述的地方就会吃字或者吃句,这种情况你内部沟通时可能还没事儿,但出去跟客户briefing,活脱脱的自带焦虑且不尊重客户提体验,就会给对方印象不太好,严重的会因此丢单的。
汪汪加油
1个月前 浙江
8
年轻时候不喜欢罗永浩不年轻,年纪大了还信罗永浩日子白过了,生意而已
山谷门下狗
1个月前 湖南
7
为什么你不抄?这句话真是绝了!!!!
甘丹is
1个月前 浙江
6
27:37 21:36 她的本意是,总说别人是因为抄而成功的人,好像自己是因为清高而没那么世俗成功,却又不能全然自洽。那比较而言,你去试试你说的抄,看看能不能跟他们一样成功好了。 换个角度,以自己认可的方式获得自己认可的成功的那些人,是懒得破防华衫这种自己并不认可的成功的。因为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 话很难听,但真话就是伤人。我自己是做一个创意性工作的人,其实是很了解这种破防心态的
蕾老虎
1个月前 浙江
6
25:43 “这个你剪掉”——小藏太可爱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kuku同学
1个月前 上海
6
听完启发很大,没想到评论区会争议这么大,我觉得没有人能绝对正确,如果有片刻的启发还是对他人多点宽容和理解吧,谢谢小藏老师的分享
听也是看
1个月前 广东
5
搞不懂评论区为什么这么多人要骂,不敢想这个内容如果做成视频,会被冲成什么样子。非常赞同嘉宾说乙方服务的是这个时代。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什么样的受众就有什么样的广告。不要觉得国内发展这些年稍微有些起色,全民审美就跟上来了。对于甲方来说,不能带来销量,再好看东西一点用都没有。感觉主播的分享,学习了🤔
Duo_cI9Y
1个月前 广东
4
作为品牌设计师,虽然不喜欢华与华,但是能从这期博客里听到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本来所有的事情和现象都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而不是一边倒
职场观察猿Daniel
1个月前 北京
4
真是没想到啊哈哈,这不得码住了听👂👂👂
Neverend
1个月前 上海
3
想到读客 就想🤮
归渡
1个月前 广东
3
感谢宝藏姐姐的分享,能让们以一个更近的视角了解华与华这家公司。华与华的方法论绝对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但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大家应该辩证去看,取其精华去吸收。
HD925856k就这
1个月前 北京
3
真好。不想总是听到一边倒的声音。人和事情都是复杂的,有灰度的,多面的。感谢主播和嘉宾。
大哈雷
1个月前 浙江
3
挺好的谈话,丛侧面看到不一样的人物性格,事物是有很多面的,网络媒体经常会揪住某个点放大
chihuchihu
1个月前 福建
2
罗永浩和辛巴在搏话题流量扩圈卖货的操作没区别,只是面对的人群不同所以用的方法不一样,但一个天天被骂low赚的盆满钵满,一个天天被誉为精神领袖销量一般,流量变现也没那么容易嘛🤭
知鱼先生
1个月前 湖北
2
46:10 哈哈,我第一次出国,也是前老板带着,去的泰国。去的地儿,是那个年代大热的芭提雅。先说说前司的情况吧。前司老板的父亲是央行某司司长,合着金融学院的老师们,乘着海南开发的那波热度,注册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也干过一些大事,引入宝马的那个华晨,把金杯客车的股份装在华晨里,在美国上了市。这个买股份的钱就是前司提供的。题外话,后来去的下一个东家,为上市做审计工作,我在报表上神奇的发现了这笔钱的来处(已经坏账准备核销了)呵呵。把社会主义国家的资产,拿到美国证券市场挂牌,在当年也算是惊世骇俗,引起朱相高度关注。当然,前司最终还是在朱相金融整顿的大棒下破产倒闭,那是后话了。 前老板是个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很壮,但是身段极柔软,永远擦着浓浓的古龙香水,满走廊飘香。他经常去泰国,为了出国方便,公司另一套人马还弄了个天平旅行社。那年头,各地央行都成立了资金拆借中心,借钱给金融机构,可以挣钱。为了多融资,老板就邀请各中心的领导,给办公务签证,一起去泰国玩。领导们大多都是老人家,我们那时候还年轻,各个营业部选人,同去可以搞搞服务,也算是奖励。接机的是当地大佬,陪着老板上了小车,我们巴士跟在后面,前面有警车开道。吃饭的时候叫了人妖陪着,晚上去看了不该看的表演,老领导们可高兴了。 后来传说老板要投钱给张国荣拍电影,没等到那个时候,公司出事了。当年也是大案,简称“国分券”案。逻辑很简单,钱还不上了,打了央行国库券兑付资金的主意。后来电影泡了汤,哥哥从文华东方一跃而下,前老板判了死缓。 繁花落尽,一地鸡毛。现在想起来,犹在梦中。
我是小毒
1个月前 北京
2
滑板是谁⊙ω⊙?
小天才涛涛
1个月前 北京
2
咱俩什么时候串一下!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