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6分钟
播放:
4.75万
发布:
4天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些年来,抑郁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它是关乎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也是一种无法言说却真实存在的痛苦。抑郁症不会在一瞬间击溃你,却会缓慢地将你拉入黑暗深渊。今天的抑郁症不仅仅只是一种疾病,它更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症候。在这个人人都曾感受抑郁的时代,它已成为我们理解自身的窗口,更是洞察时代特质的钥匙。
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为何在当代社会渐成流行病?如何理解世界、体验生活,才能避免被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纠缠?我们对抑郁症存在哪些误解?又该如何描述痛苦、正确认识抑郁症?
本期节目依托阿兰·埃伦贝格《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重新认识抑郁症。
购买链接:《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
嘉宾:
李新雨
拉康派精神分析(者)家,现居南京个人执业,拜德雅·精神分析先锋译丛主编,万千心理·拉康精神分析临床系列主编,微信公众号“跨拉康圈”主理人,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创始成员,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精神分析思想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译有《导读拉康》《导读弗洛伊德》《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拉康:不顾一切》《拉康精神分析的临床概念化》等;待出版译著有《主体性结构的拉康式诊断》《导读拉康著作集》《穿越疯狂》《失重的人》等。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在永恒之门》(梵高,1890)
时间轴:
00:04:42 抑郁症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00:07:22 国内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过程
00:12:15 拉康的道德怯懦理论对抑郁症的解释
00:14:59 对抑郁症认识的历史
00:17:57 忧郁和抑郁的区别
00:23:42 二十世纪抑郁症开始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00:30:13 当代社会的各种变化,对抑郁症流行的影响
00:34:49 为什么我们对心灵看法的改变也造成了抑郁症的流行
00:39:31 普遍的自恋心态与抑郁症的关系
00:44:10 抑郁症的治疗历史
00:53:41 为什么有些人对药物治疗抑郁症有抵触心理
00:59:47 普通人有了抑郁的感受之后应该怎么处理
1938 年使用的一台原始电休克治疗仪,展示于罗马医学博物馆
涉及作品:
阿兰·埃伦贝格《疲于做自己》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自我与本我》
韩炳哲《倦怠社会》
《忧郁症》(阿尔布雷特·丢勒,1514年)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 Lady & Bird—— Suicide Is Painless
中插: Nao'ymt —— Frequency
结尾: 陶喆 —— 黑色柳丁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泡沫消散
3个月前 北京
99
听完这期,感觉抑郁症很像是灵魂被喂养得过于肥胖,肉体已经难以承受。用药物治疗是让灵魂暂时沉睡,肉体慢慢得以喘息,然后慢慢减重。狂躁、购物、输出、表达…是帮灵魂找到一个出口,得以让多余的魂溢出肉体,保持安全阈值。如果一个人闭嘴,彻底关闭自我,就是他想要自己的灵魂饿死,但灵魂在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也会拽着肉体一同死去。总之,灵魂的伤口需要被看见,而不是被封闭;它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饿死。真正的疗愈是找到内在的平衡,让灵魂的重量化为生命的深度,而非负担。
疗伤小羊
3个月前 北京
87
第一次评论,听了十分钟实在听不下去了,连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的定义是什么,抑郁症和抑郁状态的区别是什么都讲不清楚,在这大谈特谈。要么从病理神经学临床角度出发讨论,要么从心理学,哲学角度讨论,结果现在两者混为一谈,直接把神经递质的异常症状定义为社会现象,能再离谱点吗?那以后身体炎症体温升高,发烧,自己心理暗示让低温降低得了呗。建议下次可以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为什么现在这种病症较为普遍,当代社会普遍的人的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解读定义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临床已经被定义了。
寻找小松鼠
3个月前 广东
40
听下来我整体都觉得很不适。 首先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其最初的确认主要基于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和总结。早在抗抑郁药物出现之前,医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一类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为核心表现的病症,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定义。例如,19世纪末,精神病学家就开始对这类情感障碍进行系统研究,当时主要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病程特点等来识别和诊断。而抗抑郁药物的出现提供了进一步支持了其作为一种生物学因素的存在,但并非是确认该疾病的最初依据。 其次抑郁症的患者脑的结构及功能影像、神经递质等是与正常人不同的,这说明抑郁是有生物基础的,只是因为现有科学的发展,目前没有明确抑郁的发病机制,没办法给到一个金标准。当然也是因为抑郁综合症确实是会受到社会、生理、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影响。 另外,不是所有得抑郁症(达到临床指征)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都有效,不同人的药物反应对不同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其对药物反应,药物作用机制去选择合适的药物方案。这也说明嘉宾的话完全站不住脚!并非是药物界定疾病,是药物帮助患者对抗疾病!对于抑郁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目前仍然是最重要的、最有效、证据最高的治疗手段!虽然我们推崇综合诊疗方案。但是在临床上也有很多是靠单纯药物治疗医好的案例,并且在治愈后,不仅社会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扫描也提供了很好的证据。 在精神药理学尚未发展成熟,缺乏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我们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是束手无策的,甚至发明了放血疗法等野蛮手段。也是因为这个背景,心理治疗(尤其是精神分析)凭借其对心理冲突、潜意识等层面的系统性解释和干预方法,成为当时应对神经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核心手段。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的出现,药物治疗才逐渐与心理治疗形成互补,共同构成现代精神疾病治疗的重要体系。 不要把精神分析概念中的中的抑郁位和临床中的抑郁症混为一谈,用所谓高深的哲学理论去混淆和约误导大众,延误患者病情!!!
发发_hx4s
3个月前 宁夏
28
50:27 恶心,这种男性、上位者的视角让人反胃
Ryan11psy
3个月前 北京
27
似乎嘉宾一直在混淆抑郁症,抑郁状态等这些概念。而且确实心理学对同一类事物有不同的概念和理论,但做科普讲解最好还是先讲被更大范围认可的,再提其它不同的声音。感觉嘉宾讲很多仅在小范围认可的说法而不做提示对听众很不负责任
听不懂说什么
3个月前 北京
27
《疲于做自己》《敏感与自我》《嫉妒与社会》《自恋与服从》都早就加入今年的清单了,但都没读😰黑幕我我马上就读起来!!
水母_QYdk
3个月前 广东
25
以前不说抑郁,以前说这个人想不开,疯了,中邪了。以前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有多高,就是因为女性无法遵从自己的主体性。现在的政治性抑郁,与过去疫情三年、经济下行的关系才更大。讲得什么东西啊,真的是无语
.Vincent
3个月前 美国
22
59:08 药物上市之前是有临床双盲实验的。吃药是治标不治本,精神分析连标都治不了。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对大部分患者是最有效的。
黄哲成
3个月前 江苏
19
本期节目在评论区选择一位听众,送一本《疲于做自己》,7月28日开奖。
Resiliford
3个月前 新疆
17
37:46 现代社会抑郁症高发,我觉得和两个因素有关。以前家庭中父权制结构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现在这种传统权威解体后,个体需要独自面对自由选择带来的存在主义焦虑。虽然我们享受着消费主义带来的物质满足和数字社交的便捷,但这些替代品无法填补意义感的缺失,反而可能加剧孤独感与自我批判。就像嘉宾提到的“完美自我”追求,这种现代性困境的深层逻辑,或许可以通过重构主动责任意识和真实社群联结来突破。
小斌呀
3个月前 辽宁
15
这个老师的可能理论很扎实,但是我们作为听众,或者有可能是深受抑郁折磨的人,他给很多一些正常的情况贴了很多标签,感觉很不舒服。甚至会加深焦虑和抑郁状态,所以,大家要有自己的判断。只接收正面的。
每年今日
3个月前 上海
14
白岩松也抑郁吗?我之前知道崔永元抑郁。张国荣是2004年去世吗?我记得是2003年。
HD513925y
3个月前 四川
9
59:00 作为曾经的抑郁重度患者,吃药确实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特别严重的时候一定要吃药,先控制住,稳定些后配合心理治疗,单纯吃药是治不好的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8
20:46 于是,忧郁从哀悼中借用了一部分特征,从退行中借用了另一部分特征,即从自恋性的对象选择退行到自恋。另一方面,就像哀悼一样,忧郁是一种对于所爱对象的真实丧失的反应,但是它也包含了正常哀悼所缺乏的一个条件,或者说这个条件只要一出现,就可以将一种正常哀悼转变为病理性哀悼。所爱对象的丧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带出爱恋关系中的爱恨交织。如果说强迫神经症的前提条件就是爱恨交织带来的冲突,那么这种冲突也会让哀悼变成病理形式,并且体现在自我谴责中,就好像所爱之人的丧失是哀悼者自己的错,仿佛是他们自己想要的结果。在所爱之人死去之后带来的这类强迫性忧郁中,我们发现,哪怕力比多的退行性撤回没有发生,仅仅爱恨交织的冲突也可以起作用。导致忧郁的原因通常超越了那种死亡所带来的明确丧失,包含了各种被打击、被拒绝、感到失望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相对立的爱和恨引入到了同一段关系中,或者此关系中既存的爱恨交织得到了增强。这种有时候因为现实、有时候源于素质的爱恨交织的冲突,是导致忧郁的多个条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对对象的爱无法被放弃,然而对象本身又被放弃了,倘若这种爱遁入了一种自恋式认同中,那么恨就会指向这一替代的对象(自我),打击它、羞辱它、让它受苦,并从这种受苦中得到一种施虐性的满足。忧郁的自我折磨毫无疑问是会带来快感的,正如强迫神经症身上对应的现象,这种快感意味着,原本作用在对象上、之后转向自己的施虐性的恨意得到了满足。在这两类疾病中,病人以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迂回地报复了原本那个对象,并且通过让自己陷入疾病,可以不用直接展示出他们的敌意,从而折磨着那个所爱之人。造成病人情感障碍之人,也就是他之后的疾病所指向之人,通常会出现在病人的周遭环境中。因此,忧郁症患者的爱的投注在指向对象方面有了两条命运之路;这种爱的一部分退行成了认同,但另一部分在爱恨交织冲突的影响下缩减到了施虐的阶段。 正是施虐这一点解决了自杀倾向之谜,后者使得忧郁变得如此令人感兴趣,又如此危险。我们已经认识到,自我身上那强烈的对自身之爱乃是一种原初状态,一切冲动活动都从此出发。我们会看到,死亡威胁的来临会激发出恐惧,如此大量的自恋力比多释放出来,以至于我们难以设想自我怎么会接受一种自我毁灭。我们很早就已经知道,倘若神经症患者不是将某种针对他人的谋杀冲动转回他们自己,那么他们是不会有自杀倾向的,但是仍然难以理解的是,各种力量如何相互作用才会导致这一倾向开始运作。现在,对于忧郁症的分析教会我们,只有通过一种对象投注的返回,自我将自身视作一个对象,将指向对象、代表着自我对于外部世界的最初反应的敌意直接指向自身,自我才会去杀死自己。因此,在自恋性对象选择的退行中,对象已经被抹除了,但是它最后呈现得比自我本身更强大。在极端的迷恋和自杀这两种相反的情景中,自我都被对象完全压倒了,尽管压倒的方式不同。 ——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7
06:10 好新奇的现象:先有药,后有病
阿不思_旁听版
3个月前 湖南
7
39:29 产后抑郁/精神病也有激素的问题吧,和男的退休不能算完全一回事
最悪世代
3个月前 广西
5
19:34 从忧郁和哀悼二者的总体状况来看,将它们相提并论似乎很合理。生活中导致两者出现的原因也非常吻合,这一点一目了然。哀悼通常是一种对于丧失的反应,即丧失所爱之人,或丧失类似地位的抽象物,比如祖国、自由、理想等。而在相同的影响下,有些人会陷入一种我们所怀疑的病理状态,这类人展现出的是一种忧郁,而非哀悼。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我们从未将哀悼视为一种病理情况,或者将哀悼之人送去医生那里进行治疗,尽管哀悼也会带来相对正常生活行为而言的一些严重偏离。我们相信,哀悼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过去,我们也认为干预这一过程并不合适,甚至有害。 在情绪上,忧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一种极度痛苦的心境、对外部世界兴趣的丧失、爱的能力的丧失、各种活动上受到的抑制,以及自尊感的减弱,这种减弱体现为自我谴责、自我伤害以及对于惩罚的一种妄想性期待。只要我们考虑到哀悼也具有上述同样的这些特征,那么我们就会对忧郁的整体情形感到更加熟悉,二者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自尊感的紊乱在哀悼中并不存在,但是其他几点都是相同的。最为苦楚的哀悼便是对丧失所爱之人的反应,这种哀悼也包含着同样痛苦的心境、对外部世界兴趣的丧失(因为这个世界不再能唤起亡者)、选择一个新对象(可以替代丧失的对象)的能力的丧失,以及在任何与关于亡者的记忆无关的事务上的漠不关心。不难理解,这种自我的抑制和限制体现着一种对哀悼的独有专注,任何其他的意向和兴趣都不再存在。实际上,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并非病理性的,因为我们对此非常理解。 我们也认为上述比较是很合适的,这种比较赋予了哀悼心境一种“痛苦”的性质。倘若我们可以从经济层面描述这种痛苦的特征,那么哀悼便完全配得上“痛苦”之名了。 ——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
HD634523f
3个月前 四川
5
我想分享一件听这个播客的时候 发生的一件特别幸运温暖的小事:今天出门前拿出手机打开了小宇宙 首页给我推了几个播客 游戏产业 古墓 抑郁 (这三个词语同时出现仿佛是在对我进行使用者数据测试 ) “那今天了解一下抑郁症吧” 当耳机里声音开始响起 我打着伞走到了一辆共享单车前 “同学 同学” 他的声音漫过了所有 我顺着声音扬起伞 伴随着伞尖滴滴答答的水滴 “给你” 刚收完快递的他从车里抽了几张纸 递给我 其实我当时脑子空白了一下 条件反射的接过来后“谢谢 谢谢你” 下一秒其实我想说 哥你这个举动太帅啦!!! 简直是史诗级抗抑行为 话还没说出口 他就上车走了 我只能赶紧拿起手机拍了一张渐渐远去的照片 我想 这些小事会成为我情绪的一个个锚点 在枯萎的时候 支撑我撕开阴霾 再次接受来自阳光的温暖 再次灿烂 最后 最后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经典永流传是这样的
.Vincent
3个月前 美国
5
57:48 抑郁症肉体上的症状是啥?求解答。不要聊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话题。嘉宾自己都说了,精神分析学派说的忧郁症和抑郁症根本不是一个东西。然后还一通输出说精神分析对抑郁症治疗有帮助!
Johnny_LtP7
3个月前 新西兰
4
别的都不说,开头的音乐和人声之间的调配直接好感度+10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