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68分钟
播放:
804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对谈嘉宾】 林雪虹,马华作家,著有《林门郑氏》
【主持】亚光 小熊
【音频剪辑】咏泉
“你看你,多像她。你终究是,你母亲的孩子,不管你愿不愿意。”在新书《林门郑氏》的腰封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华作家林雪虹,虽然只有不足11万字,但这些文字的层次和维度都非常丰富。从最初想要冷静记录下母亲的疾病与死亡的过程,但写作过程里才发现这种距离感的保持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在探究的过程中,作家本人也借此思考起了自己的来时路。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作家林雪虹,一起探究疾病、死亡、母女关系、大家族内的张力等多领域的话题。
林雪虹,马来西亚人,现居天津。作品见于《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北京晚报》《南方周末》《山花》《滇池》等。曾获第十五届花踪文学奖小说评审奖。当过家教、咖啡馆侍应生、翻译、中文教师。已出版《别处的月光》《林门郑氏》。
【我们聊了什么】
02:30 想做个医学人类学家记录下妈妈的疾病
05:55 我在看这个可悲的女人忧伤的故事
09:45 疾病可以揭露出一个家庭全部的阴暗面
14:55 本质上有些东西我和母亲是一样的
18:48 这就是苏大强的账本
26:49 我不愿意承认我爱母亲
30:07 不能死者为大就回避她的缺点
37:03 没有和解,也不需要和解
43:34 我是一个很在乎真相的人
46:55 葬礼是给活人看的
53:30 只能用上帝视角看父母
59:23 人和人的关系是互动出来的
1:04:04 自由是有代价的
雪虹幼时与母亲
郑锦女士的婚纱照
“你不要留下我未受哀悼和葬礼便离去,
启程返家园,免得因为我受谴于神明,
而要把我同我的铠甲一起焚化,
在灰暗的大海岸边为我堆一座墓丘,
让后代人把我这个不幸的人纪念。
你做完这些事,再把我的划桨插坟头,
那是我生前和同伴们一起使用的船桨。
——《奥德赛》(王焕生译)”
【主持】亚光 小熊
【音频剪辑】咏泉
“你看你,多像她。你终究是,你母亲的孩子,不管你愿不愿意。”在新书《林门郑氏》的腰封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华作家林雪虹,虽然只有不足11万字,但这些文字的层次和维度都非常丰富。从最初想要冷静记录下母亲的疾病与死亡的过程,但写作过程里才发现这种距离感的保持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在探究的过程中,作家本人也借此思考起了自己的来时路。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作家林雪虹,一起探究疾病、死亡、母女关系、大家族内的张力等多领域的话题。
林雪虹,马来西亚人,现居天津。作品见于《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北京晚报》《南方周末》《山花》《滇池》等。曾获第十五届花踪文学奖小说评审奖。当过家教、咖啡馆侍应生、翻译、中文教师。已出版《别处的月光》《林门郑氏》。
【我们聊了什么】
02:30 想做个医学人类学家记录下妈妈的疾病
05:55 我在看这个可悲的女人忧伤的故事
09:45 疾病可以揭露出一个家庭全部的阴暗面
14:55 本质上有些东西我和母亲是一样的
18:48 这就是苏大强的账本
26:49 我不愿意承认我爱母亲
30:07 不能死者为大就回避她的缺点
37:03 没有和解,也不需要和解
43:34 我是一个很在乎真相的人
46:55 葬礼是给活人看的
53:30 只能用上帝视角看父母
59:23 人和人的关系是互动出来的
1:04:04 自由是有代价的
雪虹幼时与母亲
郑锦女士的婚纱照
“你不要留下我未受哀悼和葬礼便离去,
启程返家园,免得因为我受谴于神明,
而要把我同我的铠甲一起焚化,
在灰暗的大海岸边为我堆一座墓丘,
让后代人把我这个不幸的人纪念。
你做完这些事,再把我的划桨插坟头,
那是我生前和同伴们一起使用的船桨。
——《奥德赛》(王焕生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apricornyu
3个月前
广东
2
真诚、能自我接纳的雪虹👍
小白_8dEN
3个月前
湖南
2
听雪虹老师讲她的自我剖析时,天啦,这不就是“世另我”吗?一模一样啊!感同身受,无比认同。
呆瓜哆哆
3个月前
安徽
1
感觉最后结束的好突然😂😂
晓照
3个月前
内蒙古
1
53:20 那么肯定父亲是爱你的。那父母对子女的爱难道是必然的吗?作为子女,有很多时刻,你会想对父母说,请你们不要那么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