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08|我看见的世界(引入)

周日清晨

[李飞飞自传] 我看见的世界 * 作者简介 · · · · · · 李飞飞(Fei-Fei Li) 美国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现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催化剂 ImageNet 创建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首任红杉讲席教授,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联合院长,前谷歌副总裁、谷歌云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第七任主任,《时代》“百大AI影响力人物”。 1976年出生于中国北京,长于成都;1992年随家人赴美;1995年被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以全额奖学金录取;2005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ImageNet的初始版本,包含1500万张图片,涵盖了2.2万个不同类别;2012年在她发起举办的 ImageNet 大型视觉识别挑战赛第三届比赛上,神经网络算法AlexNet识别准确率高达85%,开启了新一轮深度学习革命。 目录 · · · · · · 01 如坐针毡的华盛顿之行 02 逐梦之旅 03 鸿沟渐窄 04 心智探索 05 第一道光 06 北极星 07 一个假设 08 实验验证 09 万物以外是什么 10 似易实难 11 无人可控 12 下一颗北极星 致谢 译后记 * 内容简介 · · · · · · 《我看见的世界》既是李飞飞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在这本书里,李飞飞回忆了自己从底层移民成长到顶尖科学家的经历。她度过了困顿艰辛的青少年时代,但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激励着她持续追寻人生的“北极星”,并最终走进科学的殿堂。 当李飞飞和家人努力适应在美国的生活时,恰逢现代人工智能开始不断取得突破。她不断开启新的科学征程,并确立了自己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科学使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这本书里,她详细记录了这些重大时刻的关键细节。同时,李飞飞也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警醒,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 这本书既是对重大科学突破幕后的精彩窥探,也是一位女性用好奇心和勇气突破人生困境的故事。它不仅证明了即使是最技术性的学术研究也需要激情,更加表明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可以激发无尽的科技创新。

12分钟
99
8个月前

EP107 |《高效放松》:一本专治现代人“伪放松病“的“大脑使用手册”

周日清晨

【本期简介】: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深度解读了日本神经科医生桦泽紫苑的著作《高效放松:心理名医推荐的精英休闲法》。书中揭示了许多人越休息越累的三大元凶:被动娱乐成瘾、休息焦虑症和错误的放松方式。通过科学方法如主动选择关键行动、轻度挑战、身心联动和输出反馈,可以有效提升休息的质量。书中通过实例和实验数据,帮助我们理解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真正的休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听完这期节目,你将颠覆对休息的认知,掌握高效放松的秘诀。 分享中的书一些金句: 人生,就是要享受! 针对工作方式效率低下这一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不是“延长工作时间”,而是“高效放松”并“通过玩恢复活力”。 “玩”的人能通过“工作”拿出结果。 工作结束之后做什么是个人的自由。 “下班以后”完全是你可以控制的时间带,因此,为什么要反复回复负面记忆,让自己陷入不安、气愤或者失落的心情中呢? ※本期评论区抽3位听友赠书《高效放松:心理名医推荐的精英休闲法》(出版社直寄)~讨论主题(非限定):你有哪些高效放松的方式,你是如何避免越放松越累的?或是对这期节目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3.3公布获评论区奖名单。(选书&解读非商业合作,仅为福利) 【本期Shownotes 】: 00:02:02:释放快乐荷尔蒙的运动:增强专注力和幸福感的秘密! 00:06:55:深度剖析放松的益处:解锁高效放松的科学秘密! 00:13:52:如何在阅读和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与成长?探讨高消耗和低消耗的差异。 00:20:41:主动放松还是被动放松?找到取悦自己的方式,享受休息时光! 00:27:40:选择的焦虑:如何在决策中平衡利与弊? 00:34:38:突破工作瓶颈:如何通过时间安排和熟悉环境来重新找到专注力 00:41:35:改变节奏,跟随大家的脚步,体验规律与变动的生活 00:48:33:探索人生目的:开心与悲观的哲学思考 00:55:30:工作与玩乐:人生目标的设定与对立 01:02:22:寻找生命的意义:工作与自由时间的平衡之道 01:09:20:未来之路:选择手工创作还是AI时代的上班之路? 01:16:19:AI时代的个人自由与幸福追求:挑战与机遇 Note: 【本期共读书籍】:【日】桦泽紫苑《高效放松:心理名医推荐的精英休闲法》 【本期剪辑】:西西 【本期主持】:西西 【本期活动参与者】:西西、z、空白、花世、louki等多位朋友 【本期读书会时间】:2025.02.09 【本期BGM 】:A Warm Touch

83分钟
99+
8个月前

EP106 |《睡眠修复》:新年睡好觉,解决疲劳困恼的小秘诀

周日清晨

【本期简介】: 本期主播西西分享【美】戴安. 马赛多的著作《睡眠修复:解决疲劳困扰的新科学》。 书中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改善睡眠:基础概念、睡眠驱动力与觉醒、昼夜节律与作息安排、睡眠习惯和睡眠环境。我们了解到,睡眠驱动力和昼夜节律是影响睡眠的两个关键系统。光线、咖啡因、酒精等因素都会影响睡眠。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睡眠习惯和环境,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分享中的书一些金句: 每天有两种系统驱使着我们从梦中醒来,又再次进入梦乡,即睡眠驱动力和昼夜节律。 ·睡眠驱动力,就像饥饿感一样。我们越长时间不吃东西,就越觉得饥饿。同样的,我们清醒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睡眠驱动力就越强,一定时间后我们也就觉得越困。然后,就像吃东西会驱散饥饿感一样,睡觉会减弱睡眠驱动力。当我们再次醒来时,这整个过程就又会重来一遍。 ·昼夜节律与前者不同,它像是一个内置时钟,不管我们是否睡觉,都会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向身体发送唤醒信号。 如果你现在正饱受睡眠困扰,说明你的上述两种系统至少有一个受到了干扰。 要纠正睡眠问题,第一步就是先找出你的干扰源是什么。 下一个问题是,你受此困扰多久了?如果你只是偶尔这样,那这个完全正常,不需要任何专门手段介入。 失眠定义为,在拥有充足睡眠机会的前提下,出现的一种原因未明的入睡困难或久睡困难,并且对身体造成了损害的情况。 有一个简单睡眠修复的办法就是,以四个“光”为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光照。这四个“光”就是:光源亮度、光源距离、光照时长、光照方向。另外,调低亮度、远离光源、光不照脸、缩短时间,这四点都有助于减少整体光照。 ※本期评论区抽2位听友赠书《睡眠修复:解决疲劳困扰的新科学》(出版社直寄)~讨论主题(非限定):这些改善睡眠中方法中你试过哪些,哪一条对你启发最大?2.7听友群公布获奖名单。(选书&解读非商业合作,仅为福利) 【本期Shownotes 】: 00:02:03:失眠的背后:昼夜节律紊乱与睡眠困扰 00:04:35:揭秘昼夜节律:早起还是晚睡?——睡眠专家解析昼夜节律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00:09:12:失眠的真正原因:精神压力与物理影响的综合影响! 00:13:48:睡眠问题剖析:失眠、熬夜和身体损害的关联性分析 00:18:24: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尝试这些方法! 00:23:02:克服失眠,实现高质量睡眠的方法与技巧 00:27:38:突破焦虑,寻找内心的宁静——睡眠问题自我探索与和解之旅 00:32:13: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与建议:从环境到心理调适 00:36:51:深度睡眠的秘密:如何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00:41:24:修复睡眠,改善疲劳困扰的新科学方法 00:46:04: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应对焦虑和压力的关键步骤 00:50:38:如何在忙碌中获得内心稳定?探讨睡眠、工作和环境的关系 Note: 【本期共读书籍】:【美】戴安. 马赛多《睡眠修复:解决疲劳困扰的新科学》 【本期剪辑】:西西 【本期主持】:西西 【本期活动参与者】:西西、z、颖姐、守中、丁姐等多位朋友 【本期读书会时间】:2025.01.19 【本期BGM 】:Relaxation Opus 9

55分钟
99+
9个月前

EP105 | 经纬华夏: 热泪盈眶《十三邀》许倬云的华夏情怀

周日清晨

【本期简介】: 本期播客邀请了新宇分享许倬云先生的著作《经纬华夏》。 许倬云,94岁高龄,江苏无锡人,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华裔历史学家。他虽自幼下肢残疾,但凭借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经纬华夏》是许倬云口述,由助手整理完成的,书中结合了地理、考古等多角度,探讨了中华文明的演变历程。许倬云的精神和学术成果令人钦佩,他的故事激励人心,值得深入了解。 分享中的书一些金句: 先生的治学寄语学问是“培育、训练你生活的品质。学问不许作假,所以你生活中不能说谎;学问是只要有别人说的比你对,你就得放弃自己接受别人,所以你生活中要真诚、宽容。这些学问的原则亦是做人的原则。天可翻地可覆,这些原则永远都存在。对事如此,对人亦如此,所以书要读到性格里面去。” 【本期Shownotes 】: 00:02:01:辉煌人生:许倬云的卓越成就与坚持 00:09:27:考古与历史:中国地理与人种的演变轨迹 00:18:53:明清时代的皇权笼罩与盛世音讲:中国历史的颠覆性时刻 00:28:28:重新定义自我:华夏文明的延续与个体的探索 00:37:55:历史的启示与个体感知的偏差:心理学视角下的历史分析 00:47:26:中国历史:框架与细节的交织,探索自己的兴趣点! 00:56:55:从夏商周到秦汉:中原文化的核心统治地位 01:06:26:如何通过重用汉臣来统治土地并引领人民?——历史思维的借鉴与启示 01:15:48: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从个体到团体的思维方式与组织形式 01:25:23:华夏文化的演进与传承:家族文化淡化与个体发展的思考 01:34:54:文化输出与知识输出:如何看待他作为这样一个跨世纪老人的行动? 01:44:16:宗教与文化:中国与西方的思考方式的差异 Note: 【本期共读书籍】:许倬云《经纬华夏》 【本期剪辑】:西西 【本期主持】:新宇 【本期活动参与者】:西西、z、颖姐、守中、Michael su等多位朋友 【本期读书会时间】:2025.01.12 【本期BGM 】:

113分钟
99+
9个月前

EP104 | 第七天:死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生离死别是不是永恒的别离?

周日清晨

【本期简介】: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了韩立与听众一起深入探讨余华的小说《第七天》。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死后七天的生活,探讨了生离死别的主题。我们讨论了书中关于死亡和现实世界的反映,并分享了个人对书中不同章节的感受。余华如何通过这本书揭示人类对生死的思考?这期节目将带你走进余华的文学世界,感受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 分享中的书一些金句: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死,我怕的是再也见不到你。 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没墓地的得到永生, 你说哪个更好? “记得,”我说,“你说你仍然爱我。” “是这句话。”她点点头,“你也说了一句话。” “我说我永远爱你。” 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我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闯进他的生活,而且完全挤满他的生活。 他本来应有的幸福一点也挤不进来了。 当他含辛茹苦把我养育成人,我却不知不觉把他抛弃在站台上。 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 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 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 每一次的痊愈好像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受伤。 或许总要彻彻底底的绝望一次,才能重新再活一次。 【本期Shownotes 】: 00:02:04:余华作品中的死亡主题:讨论与思考 00:02:32:问题1 : 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第七天》? 00:08:46:《第七天》:死亡与解脱:一位主人公的离奇旅程——不一样的视角,感人至深 00:15:13:问题2 :看完这本书后,大家的感受如何?有哪些记忆最深刻的内容? (余式苦难,温情,荒诞有哪些?) 00:17:32:迷失的现实:探寻虚幻世界中的记忆 00:26:22:对于房子的执念:传统思想与现代生活的冲突 00:35:06:家庭关系的交织与挑战:现代社会的变革与传统观念的调和 00:38:28:问题3: 你怎么看待杨金彪这个父亲形象?为了养育杨飞,放弃了婚姻。 00:43:55:探寻男性形象与情感: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与男性角色特质 00:45:59:问题4 :面对死亡,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00:52:38:面对死亡的恐惧:探讨对死亡的接受与安排 01:01:30: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离开家人:保持家庭纽带的重要性。 01:10:17: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亲人与潇洒离去之间的价值观差异 01:19:03:聊斋志异与生活:神秘之境中的死亡课 01:19:21:问题5:除了这本书,你还看过哪些讨论“死亡”的书?或者类似的“鬼故事”。 另外,你还看过余华的哪些作品?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文城》?可以分享你对他其他作品的读后感。 相比之下,《第七天》这本书的读后感如何? 01:27:51:社会事件的深刻反思——莫言的 中长篇小说的社会学考察 01:36:39:胡适的文学创新:两只蝴蝶与白话文运动的历史意义 Note: 【本期共读书籍】:余华《第七天》 【本期剪辑】:西西 【本期主持】:韩立 【本期活动参与者】:西西、师师、颖姐等多位朋友 【本期读书会时间】:2025.01.05 【本期BGM 】:无

105分钟
99+
9个月前

EP100/一百期续集(人类图与情绪)

周日清晨

🌲🌲🌲🌴🌴🌴 * 下方链接可以测试你的人类图 * https://wx.renleisheji.com/ 嘿,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来到本期播客,我是你们的主播 [你的名字]。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要一同踏入一个神秘又极具启发性的领域 —— 人类图。 你是否曾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迷茫,困惑于自己为何有着独特的性格、偏好和行为模式?为何有些决定看似轻而易举,而有些却让你纠结万分?人类图,就像是一把解开这些谜题的钥匙。 想象一下,你出生的那一刻,宇宙如同一位精妙的画师,依据当时的星辰排列、时空坐标,为你勾勒出一幅专属的蓝图。这幅蓝图,便是人类图。它融合了古老智慧的结晶,从占星学中汲取天体运行与人性关联的奥秘,借由易经那蕴含着无尽变化与规律的卦象,去洞察人生的起伏节奏,还有卡巴拉生命之树所承载的灵性层级指引,以及印度脉轮学说对人体能量流动的深度解析。 通过这一系列元素的交织碰撞,人类图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直观的能量中心、错综复杂却又意味深长的通道,还有宛如密码锁般开启特定天赋的闸门。这些组件,精准地描绘出我们每个人内在的能量运作方式。 就拿情绪来说,人类图中的情绪中心宛如一个情绪的核心枢纽,坐落于我们身体的腹部区域。它掌控着我们情绪的潮起潮落,决定了我们是情绪浪潮中的弄潮儿,稳定驾驭情绪的力量,还是容易被外界情绪裹挟的漂泊者。那些情绪中心被定义的朋友,往往拥有着相对稳固的情绪底色,能有条不紊地处理从喜悦到悲伤的各种情绪频谱;而未被定义的,则如同情绪的海绵,对周围的情绪氛围格外敏感,吸收转化着环境中的情绪能量。 如果你对人类图感兴趣,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

55分钟
98
9个月前

EP102 | 不上班咖啡馆:到底是送给打工人的毒鸡汤还是具体可实操的行动指南

周日清晨

【本期简介】: 在这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共读了《不上班咖啡馆》一书,该书通过小明、木子、王鹏和天蓝的四个真实故事,揭示了职场中的困境与觉醒。小明从广告业转战新领域,木子从职场白领变为全职妈妈,王鹏在IT行业中寻找新出路,天蓝在自由职业中探索自我价值。这些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职场三位一体定位法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职业价值和规划职业生涯。 另外,我们结合了自身的职位,如人力资源、运营、项目管理、社群运营、律师等岗位讨论了如何通过思考职业的本质和价值,找到适合自己的职场发展路径。 00:02:00:突破自我,探寻职业价值:全职妈妈、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的启示 00:03:33 Q1 你的职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职业的本质和构成 职业的本质和价值:职业的本质是什么?分工的本质是什么?工作是如何产生的?职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工作?人和工作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职业结构:产业-行业-企业-职位-工作,职业指同一行业/企业中不同的角色。根据创造价值的不同而产生收入差异。 * 00:08:27:运营岗位的KPI考核:用数据化体现岗位工作价值 * 00:16:56:会员运营与客户运营的关键——提高复购率和客单价的重要性 * 00:18:34: 研发工程师到项目管理的职场网格之路 * 00:25:26:社群服务:一个新兴职业的崛起,挑战传统职业定义 00:27:47:Q2''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下班后的8小时。”下班后8小时你在干嘛?是资本/成长/休闲类哪一种? 争取自己的时间,是一个管理别人期待的过程。 00:33:55:在家中寻找宁静与创造的力量 00:36:39 Q3: 如何寻找职场出路的心法和技术? 职场是网格,可以上下左右一步一步移动,也像攀岩。 职业发展路径:职业=行业x企业x职位,如何找到最佳切口?答案是带着优势切趋势。 其中,职位有8种职能:市场、销售、生产和服务、研发和技术、财务、人力、行政、经营管理。分别对应职场的3种属性:能力值、专业值、资源值 主动寻找新出路:为什么要主动找出路?为什么要费力气做这么难的事? 行业内积累专业,职位上积累能力,企业内积累人脉。 00:42:20:提升职场价值:能力值、专业值和资源值的重要性与应用 00:46:29Q4 如何获得掌控感,设计自己的人生剧本? 获得掌控感的方式:主动开灯、停止受害、奉行不完美主义、整合资源、创造新可能。 人生剧本金字塔理论:剧本-角色-价值观-资源和能力-行动。 00:50:52:获得掌控感的秘密:停止受害者的态坏,成为创造者的心态 00:59:23:职场中的三种属性:行业积累、专业能力提升和人脉积累 01:07:53:职业价值与人生意义:探索职业发展中的真正目的 01:09:00Q5 如果不清楚如何确定人生目标,书中也有几个小诀窍: 一是持续地学习、见人、输出。 在这三件事里,答案会逐步自己浮现。 和人交流也好,读书学艺也好,写作分享也好,去遇见启发,遇见思考,遇见碰撞,就能遇见成长。 二是发掘自己真心喜欢的事。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真正喜欢才能熬过不赚钱和挫败的低谷期,才能从中找到自我的快乐和价值。 三是从心心念念的故事里找未来。 想几个场景,有你的榜样,你想要的生活状态,结合一下,就是你的未来。 一时想不清楚没关系,还可以行动中迭代。 不满情绪 x 愿景 x 第一步 > 改变的阻力 01:16:22律师人生后半场:如何规划职业并取得成功?分享经验和技巧! 01:24:50:职业选择:律师 vs. 体制内发展,我为何选择律师道路? 01:33:20:如何在社会环境中站住脚并发展起来?三十年职场老前辈的经验总结与注意事项。 Note: 【本期共读书籍】:古典《不上班咖啡馆》 【本期剪辑】:西西 【本期主持】:山下之王 【本期活动参与者】:西西、空白、新宇、夏慕、颖姐等多位朋友 【本期读书会时间】:2024.12.22 【本期BGM 】:【钢琴】《你的名字》插曲《三叶主题曲》

101分钟
99+
10个月前

EP101 | 好东西:让男生女生快乐的"新视角"好电影

周日清晨

【本期简介】: 本期活动,我们共同讨论电影《好东西》。在谈论过程中,我们聊到了国内和新加坡职场女性的产假异同。 在新加坡,生孩子女性的四个月的产假由政府与公司分担,是分担同等薪资,而非我们国内的”基本工资“,但仍无法完全缓解职场的不确定性。女性在职场上往往承受更多家庭责任,同时面临效率与人性化的平衡问题。 在电影《好东西》中,围绕三位女性角色的故事展开,探讨了她们在面对旧创伤和新挑战时的成长、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这些女性角色的复杂生活和情感经历,引发了对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深思。不仅是女性,男性作为配角也参与了这场性别议题的讨论。每个角色都在寻找自己的"好东西",它们各自的故事也映射出职场妈妈们常见的问题:如何在角色间找到平衡,如何面对社会期待下的个人选择。这样的现实困境是否能被打破?细细品味角色间的情感与成长,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分享电影中的一些金句: “能让你快乐的才是好东西。" “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剧。" “礼貌不会破坏气氛,不礼貌才会破坏气氛” “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可怜的?” 【本期Shownotes 】: 00:02:02: Q1 电影名为《好东西》,你认为影片中所指代的“好东西”究竟是什么?是人物间的情谊、个人的成长感悟还是其他? 00:07:21:成长中的挫折与追求:一部令人难忘的成长电影 00:12:22 王铁梅的记者工作和家庭孩子两难全,引发关于现实职场女性的现实思考 00:14:42:男性陪产假:职场男性在产假方面的权益保障 00:15:44新加坡产假与国内产假的相同和不同点 00:22:04:女性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男性参与的关键支持力量 00:29:25:公正是为了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00:36:48:公正的裁判:规则、个人价值观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00:44:09:性别角色定义的探讨:男性、女性的不同追求与局限 00:47:51Q2 你对电影的台词或哪个段落印象深刻,聊聊你关于ta的看法。 00:51:30:亲子关系中的伤痛与成长——小叶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00:58:53Q3 从电影中不同角色的经历来看,你觉得生活中的挫折与机遇是如何相互转化并塑造一个人的? 01:06:15:通过小女孩的视角探寻成长的真正含义 01:13:37: Q4 若将《好东西》与同类型女性题材电影如《出走的决心》《泳者之心》《芭比》《女人世界》《某种物质》,相比,它在角色塑造、故事架构或主题深度上有哪些创新之处? 01:20:59:男性视角下的亲子关系:孩子是最重要的,事业也很重要 01:23:34 Q5 如果你对没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推荐,你的推荐语是什么? 新视角,没有完美的女权 90分钟的脱口秀+家庭轻喜剧 能让你快乐的,就是好东西。 Note: 【本期共看电影】:《好东西》 【本期剪辑】:西西 【本期主持】:西西 【本期活动参与者】:西西、空白、hanli、小雨、颖姐等多位朋友 【本期读书会时间】:2024.12.15 【本期BGM 】:王菲 - 棋子

88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