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3:撕碎婚姻底层基础的从来不是不爱,而是无法重新相爱 |《鄙视》

读书破万卷

我们习惯性地以为,相爱的两个人总是依靠本能的吸引、无意识的情感交融,来酿成爱的果的。因此一旦其中的一方因缘凑巧丧失了爱的本能、无法倾注情感,那么便会被指责为过错方,是感情破裂的罪魁祸首。但相爱的本能既非与生俱来,也不可孤立存在,而是一种相互成就的、流动的因果。既然是流动的,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那么其间的任何一点阻隔、任何一处波折,都会让水流变形,从奔流到阻塞,从丰盈到干涸。 大家好,欢迎来到《读书破万卷》,我是许诺。今天我们一起分享的这本小说叫《鄙视》,作者是被誉为意大利的“鲁迅”的莫拉维亚,他与同时代的卡尔维诺、夏侠被论界合称为“意大利现代文学三杰。 这部小说从头至尾的主要冲突看似是妻子为何鄙视丈夫,但内里却是在探讨爱与婚姻的根本性问题。 “我渴望的其实不是分手,而是重新相爱”。这是《鄙视》这本书封面上十分显眼的一句话,也是越发吸引人读进去的一段文字。这句话像多少爱情里的模样,也是多少人一生无法企及的倒带般的梦想。人们都不向往结束,往往是向往重新开始。结局却经常不能如愿。 爱究竟是什么呢?当所爱之人不爱了,维系这段关系是不是只是出于自我幻觉?婚姻是本能、自然的爱的反面吗?当爱的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的动作,继续下去是有意义的吗?从坦诚到隔阂,身处关系之中的两个人为后果承担了多大程度的责任?奥德赛式的逃离和回归,果真能挽救吗?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中的故事。

21分钟
35
2年前

Vol.21:如何不喜欢一个人?|《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读书破万卷

书目:《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作者:杰克森·麦肯锡 主播:许诺 和ta在一起后,你是否有以下3种感受呢:朋友越来越少,连家人也鲜少联系,ta成了你在这世上唯一的光亮;你做什么都是错,不停地说抱歉,随着ta的心情患得患失,变得自卑;有时,你能感受到爱的甜蜜,但更多时候是,痛到麻木,就像溺水,拼命挣扎,也无法呼吸。 如果有,那你很可能遇到了“煤气灯效应”。“煤气灯效应”,起源于1940年上映的英国电影《煤气灯下》。 年轻貌美的贝拉继承了姑妈的大笔遗产,与风度翩翩的钢琴师保罗一见钟情。本以为迎来甜蜜的生活,不曾想,一场有预谋的情感陷阱正向她缓缓铺开。丈夫保罗通过缓慢而持续的操控和洗脑,给贝拉传递“你健忘”、“只有我不会伤害你”、“你有神经病”的认知,让贝拉险些精神崩溃。 在心理学中,“煤气灯效应”又名“认知否定”,它是指,一个人在慢性心理中毒状态下,认知被摧毁的过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感阴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15%的人属于集群型人格障碍。也就是说,我们生存的社会,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格障碍者。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20分钟
99+
2年前

Vol.20:自我驯化是人类的生存之道?|《友者生存》

读书破万卷

书目:《友者生存: 与人为善的进化力量》 作者:杜克大学演化人类学系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心教授布赖恩·黑尔和杜克大学犬类认知中心研究科学家瓦妮莎·伍兹 主播:许诺 自从查尔斯·达尔文提出“适 者生存”以来,适应的概念就一直被与强壮、聪明和攻击性混为一谈。事实上,我们在演化上真正的优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友善,一种与他人协调和沟通的高超能力。正是它,使得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和技术奇迹成为可能。 本书作者从认知演化视角出发,研究了人类长期以来的好伙伴狗及其近亲狐狸,以及人类自身的演化近亲倭黑猩猩,最终着眼于人类本身,发展出了“自我驯化假说”,揭示了使智人得以蓬勃发展的神秘认知飞跃。 但是,这种友善也是有代价的。我们对“自己人”多么友善,对“外人”就多么残忍。具有威胁性的外人被视为非人,被降级为亚人类。人群之间的冲突和对立由此产生,并且难以调和。促使我们成为地球上最宽容物种的机制,也同时使得我们变得残忍。 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文化和认知演化的新方式,并且传达了明确的启示:为了生存和繁荣,我们需要扩大“朋友圈”,把被视作外人的“他们”变成属于自己人的“我们”。

22分钟
34
2年前

Vol.18:step small真的太重要了 | 《5%的改变》

读书破万卷

书目:《5%的改变》 作者:李松蔚 主播:许诺 面对咨询者的提问,李松蔚的每个回复中都包含着他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一个体验——他想触及咨询者可知觉的最小改变点,想给予他们的内在以一点点震荡和强烈的体验。这将向咨询者提供一种成本更低、更灵活的“行动方法”,让他们能从一个微小改变中获得不一样的经验——而新的经验正是改变的希望。 对于那些急于“改变人生”的人,李松蔚击中他们的点是:”如果你想尽全力证明自己一次,就必须先安于当下的生活。”他要求他们甚至不动。 关于“问题”,他说:只要仔细盯着你的问题看,问题就会“软化”。那些困扰人们半生的问题,其实从来没有被认真地“看”过——“看”,这就可以了。 对于不满意自己的人,他提醒说:“人对于自己身上不满意的部分积累了多年的厌恶感,早已成为一种改不了的习惯。“能自我对话和提醒就好。 面对争执,他不会建议说“不要吵架”,而是说“吵也行,吵完倒杯水”。事后完成一个动作,比想明白一百个道理更有用。 对于无法摆脱他人负面影响的行为,他只是给予一个全新解读:“一个成年人有能力拒绝别人的影响,却没有拒绝,除了他人的积威之外,多半这个影响也是自己想要的。” 他会把咨询者担心害怕的东西变成真实。这是一个黑色想象的实验:比起问题本身,更可怕的往往是“逃避”这个态度。 他常说:不用把自己的作为当成“问题”,你只是做出了一种生活选择。他知道人们的选择有时会带来困扰,但这也许并不比“觉得自己有问题”的困扰更大。 李松蔚知道向自己提问的每个人都是普通的,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记忆、经历和问题,在这世界上无人相重。这些人可能正在跨过某条黑暗的河流、完成某段人生旅程,咨询师只是陪伴者。 咨询师并不能帮助人们在实际层面解决问题,却可以帮助人们更自由地去想象和体验:你的人生故事真的无法改变了吗?你是否有机会在原来的故事脚本之外生活? 而在《5%的改变》一书中,他的回复以及由此而引发人们去做的那个“微小动作”,正是那开启人们故事“全新版本”的关键一步。

22分钟
75
2年前

Vol.16:反本能助你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 |《反本能》

读书破万卷

书目:《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 作者:卫蓝 主播:许诺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中,也有一些原始的生存本能成分,这部分本能有些对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但有些本能却不利于我们去应对大多数环境,会使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了威胁,甚至人际关系出现严重失调。 就以无法摆脱暴饮暴食习惯的人为例。在远古时代,人类经常食不饱腹,而那个时候也没有冰箱及烹饪食物的技巧,为了能够补充更多的脂肪和能量,人们只能尽可能吃东西,时间久了,人类的机体内部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这种生存本能。本能让我们对食物产生剧烈渴望,可能并不饿,却仍无法停止进食。因为对于生存本能来说,食物意味着安全感。但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并不缺食物,甚至很多人家里的食物储存其实超过了实际的需求量。 减肥者不能停止暴饮暴食、遇到挑战总有畏难情绪、立的flag总是半途而废等,这些都是生存本能发挥了不必要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一昧地让本能驱使,其实会严重阻碍我们真正的成长与发展。 我们今天提到的这本书叫《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在书里,作者卫蓝就以心理学为基础,科学解释本能和反本能系统,并为我们提供反本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本书,你将了解到自己有能力改变之前觉得无力控制的生活领域,无论是学习上的本能偷懒、工作上的本能拖延,还是情感上的本能受伤。这本书让你看清这些问题的根源,让你学会用理性去约束我们的本能,最后成为本能的御车人。

18分钟
46
2年前

Vol.15:时间真的能治愈过往的伤痛吗?| 《你经历了什么?》

读书破万卷

人们常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时间真的能治愈伤痛吗? 在《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中,大量的案例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痛苦不会凭空消失,时间也不会冲淡一切,我们所有的创伤,大脑和身体都会深深记住。 《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记录的是关于创伤、疗愈和复原力的对话,对话双方是儿童精神病学家、神经科学家布鲁斯·佩里和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 大家好,这里是《读书破万卷》,我是许诺,欢迎你的收听。找到节目文稿,你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许不诺,回复关键词“治愈创伤”,就可以了。 在持续播出的25年里,《奥普拉脱口秀》一直占据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头把交椅。虐待、忽视和疗愈是奥普拉职业生涯中的永恒话题,她帮助无数有创伤经历的人获得了救赎。佩里医生则用他的专业经验,陪伴受伤的心灵慢慢恢复,记录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案例。 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与合作中,这两位各自领域的权威人物,一直在探讨创伤、大脑、复原力和疗愈的问题。这本《你经历了什么》,就是他们长期研究与对话的成果。而对话体的写作方式,又让本来艰涩的专业知识,变得非常通俗易懂。 人们的消极情绪、负面心态、异常行为究竟来源于哪里?时间为什么不能治愈伤痛?如何夺回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今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在两位资深权威专家的高能交流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0分钟
98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