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 美国博士,我在加州当地陪住车里,再苦能有衡中苦?

实验品626

“追求卓越”是衡水中学的校训。 无数人在这里度过了高度相似的三年,却走向了极为多样的人生。 本专题《追求卓越》,邀请来自不同年代的衡中校友,分享他们的记忆与选择。 在这些故事背后,你不只能看到个人的努力与挣扎,还有时代脉搏与教育制度的烙印。 我们想要追问:卓越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名校的代名词,还是更广阔的人生价值? 如果你也曾被“卓越”二字所定义、激励或困扰,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在这里,和我们一起思考成长的代价,并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本期嘉宾】 小北:高三那年遭遇了班主任带头的集体霸凌,但他在大学期间就完成了心态上的翻转,清华读研,毕业后远赴美国读计算机博士,就在今年经历了导师断供、去留未定的动荡。另一方面,他如今住在车里,一边当司机做地陪,自嘲是homeless,一边探索学术与生活的边界。在他身上,我能看到一种自洽的乐观,也能看到超越衡中优等生范式,从做题家到出题家的转变,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为坚持找到更多理由。 【时间轴】 04:00-07:30 衡中量化管理:荒诞的细节 “某班北前二北一男生拖着下巴眯眼看左同桌女生” “玩脚”“挠胳膊”“12:48没上床”……都是扣分项 11:00-14:00 在衡中如何暧昧:“答题卡背面写三行诗,塞进对方柜子,制造拉扯感。” 17:00-20:00 高中霸凌:无法反抗的地狱 “班主任在讲台上指着我喊‘你为什么不行’,全班哄笑。” “语文老师把我的答题卡揉掉,作文不打分,高考前说‘你再用那支笔就完蛋’。” 41:00-43:00 大学转折:在立人班的价值观重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追求卓越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利他,利他的卓越才值得追求。” ⭐ 48:58-43:00卓越可以被定义吗?卓越可以被训练吗? “可以训练的是:如何去解构规则,然后如何去发现捷径,然后如何去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最大的潜能,然后去榨干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这个事情,然后是屏蔽力、高精力。” 53:00-54:00 保研清华&赴美读博:信念与极限 “每天只睡4.5小时,像是拼图的最后一块,必须拼上清华。” “导师断供,我选择住在车上,在健身房洗澡,比衡中自由。” “衡中之后我对生活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个厕所有门,第二个就是我想洗澡的时候就能洗澡” 01:00:00-01:02:00 边读博边做地陪:自洽与反叛 “我在12个小时内帮客人找住持做遗体告别。” “车上聊美国的天南海北的故事都很精彩,切身处地感受的那些拳拳到肉的那些和喜怒哀乐。” “引导客人面对真实自我,是我觉得有意义的事。” ⭐ 01:15:00-01:17:00 教育现实:跃迁梦破碎,为什么衡中模式失效了? “做题家路径失效,阶级跃迁承诺崩塌,系统性迷茫普遍” “博士生之间差距比人和狗还大,清华同学多进大厂,本科同学多选国企/银行” “早签合同半年,签字费多7万刀,年薪多12万刀。” 01:07:00-01:10:00 情感与亲密关系 “衡中出来的人,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普遍差一些。” “女友辞掉工作来美国找我,她没有一丝焦虑,我选对人了。” 01:22:00-01:23:00 从做题家到出题家:“我已经不是做题家,我在创造自己的规则。” 01:25:00-01:27:00 最后的愿望 “希望大家永远活在爱里。” “一路平安——这一路,可以是任何你希望的路。” “找到你真正喜欢做的事,以及更多坚持下去的理由。” 【结尾】 小北28岁的故事,远未完结,从衡中密不透风的规则,到加州星空下的车轮,他走过的,是一条罕见的路径。这条路,与其说是“追求卓越”,不如说是一场对“卓越”的彻底解构与重建。他亲手拆解了那个由分数与量化砌成的神坛,在废墟之上,用体验、用真诚、用近乎野蛮的生长力,重建了一座以自我为尺度的殿堂。他的经历向我们揭示:真正的卓越,或许从不在于征服一套既定的题目,而是意识到在系统性的迷茫之中,个体并非无能为力,我们依然可以去寻找自己的“题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微小而确定的意义。感谢小北,也感谢每一位在寻找答案的你们。 【联系方式】 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请加主播:edwardlh521

87分钟
99+
4天前

一位创业女性的生育选择:先催眠再生娃,边出差边哺乳

实验品626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你想清楚这是你选择带来的后果,痛苦就会小很多。” 这句话,来自我们今天的嘉宾小YUN。她是一位创业者,一个新手妈妈,也是和施言认识十多年的老朋友。 在决定生育前,她确认了自己在物质条件、婚姻关系和内心认同三个层面都拥有了掌控感,并用一场催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受心理学启发,坚持母乳亲喂到一岁半;在大家都觉得带娃和创业无法兼顾时,她带着宝宝和阿姨一起去出差,并拿下了创业比赛的冠军。 这期节目,没有育儿的鸡飞狗跳,也没有创业的焦虑内卷。我们将深入一场冷静又温暖的对谈,聊聊她如何通过催眠突破心理卡点,如何看待“父亲是蛋壳,母亲是蛋白”的家庭角色,以及在她看来,剥离掉妈妈、创业者所有这些身份之后,那个不变的自我核心究竟是什么。无论你是否打算成为父母,和我们一起聊聊这场关于选择、责任与自我探索的对话。 【时间轴】 01:25 – 05:05 决定生育的时间节点:物质、关系、内心三个层面的“掌控感”;年轻时设想的“最早30岁再结婚”,生育更靠后 05:05 – 09:46 催眠体验:突破生育的心理卡点—— 通过催眠回溯童年记忆,释放“当妈妈很辛苦”的潜意识恐惧 催眠后次月怀孕,“梦到女儿的那一刻,我体验到全身流过的狂喜” 09:46 – 14:39 怀孕与分娩的真实体验,分娩时才发现对无痛麻药过敏的意外经历 14:39 – 22:22 哺乳体验与精神分析视角—— 母乳亲喂对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对喂养方式的接受度不同 22:22 – 29:18 带娃出差与时间管理—— 带宝宝、阿姨一同出差,兼顾哺乳与创业比赛 “我们这种管理时间的能力,做什么都能成功” 29:18 – 33:51 夫妻角色与家庭协作—— 丈夫承担“危险三件套”:剪指甲、挑鱼刺、举高高 “爸爸是蛋壳,妈妈是蛋白,孩子是蛋黄,爸爸负责保护妈妈和孩子的蛋白与蛋黄” 33:51 – 37:25 如何选择育儿嫂:更看重性格匹配,而非经验丰富 释放天性 vs. 建立规矩:避免过度干预“教孩子怎么玩”,保护孩子的自发探索 与父母分开住,保持育儿自主性 41:08 – 45:29 有娃家庭的情绪崩溃与支持—— 哺乳期睡眠不足导致情绪崩溃 丈夫“在场”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支撑 45:29 – 51:19 朋友因育儿观念差异与丈夫产生冲突,自我意识强的女性更容易产后情绪波动 51:19 – 55:50 身份认同与身体变化—— “穿回牛仔裤的那一刻,我感觉我回来了” 55:50 – 60:17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母职思考—— 母亲在生理上更具安抚优势 接受阶段性“自我融合”,不是丢失自我 60:17 – 67:51 育儿对自我与创业的影响—— 更敏感于言语中的控制与PUA 不怕失败,“事情失败不代表人失败,生死之外都是擦伤” 67:51 – 70:40 多重身份下的自我核心:本质是“自我探索者” 70:40 – 75:23 与母亲关系的重构—— 从依赖到独立,建立小家庭的自主性 “真相不会伤害人”,坦诚面对关系 75:23 – 78:26 给准妈妈的建议 给伴侣与家人的建议 【结语】 关于母乳喂养可能引起争议的观点,在此我们也转发小YUN的说明:“我分享的这些关于母乳、断奶的观点,只是解释自己的思路和选择,不代表‘正确’,不代表没有选择母乳或更早断奶的妈妈做错了,每个妈妈根据自己和宝宝情况做出的选择都应该被支持和尊重。” 从小YUN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女性如何成为母亲,更是一个清醒的个体,如何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面前,保持思考、承担责任,并主动塑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她的经历或许无法复制,但她那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在每一个角色中持续探索自我的清醒与勇气,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愿我们都能像她一样,无论在何种身份里,都始终记得:拨开所有角色,你始终是那个对自己有兴趣的人。 【联系方式】 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想和我们聊聊天请添加主播:edwardlh521

82分钟
99+
3周前

衡中制造的理想与伤痕:一个衡二代的教育叛逃与自我修复

实验品626

“追求卓越”是衡水中学的校训。 无数人在这里度过了高度相似的三年,却走向了极为多样的人生。 本专题《追求卓越》,邀请来自不同年代的衡中校友,分享他们的记忆与选择。 在这些故事背后,你不只能看到个人的努力与挣扎,还有时代脉搏与教育制度的烙印。 我们想要追问:卓越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名校的代名词,还是更广阔的人生价值? 如果你也曾被“卓越”二字所定义、激励或困扰,欢迎订阅我们的播客。在这里,和我们一起思考成长的代价,并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本期嘉宾】 Aurora:父母都毕业自衡中的“衡二代”,她也在衡中度过三年高压青春;大学毕业后,她又在美国做过初中数学老师,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她以双重视角反思教育与自我。她把自己从“小镇做题家”的叙事里抽离,反而自嘲为“小镇错题集”——全是错题,没有对的;跨越中外,她重新审视“追求卓越”的定义:不必时刻追求卓越,要时刻追求开心。 【时间轴】 衡中三年回顾:高压下的个人情感、社交与家庭关系 02:59 衡水人从小对于衡中是怎样的印象? 07:45 作为一个“衡二代”,“人生的唯一路径就是上衡中”。 11:20 在衡中如何表达喜欢?—— “我喜欢一个人必须要在成绩上超过他,这样我就会彻底忘记他。” 14:07 “这个地方没有办法让我交朋友,交那种真心或是可以留下很久的朋友。” 16:25 衡中排名PTSD:好几次失败都会想起曾经一次月考四位数的退步 26:03 “鸡血打三年,打一次人就已经肿了,打三年只能越来越肿。” 30:05 父母的角色——“我妈妈不愿意承担我的情绪,我爸像一个传销组织头目。” 逃离与重构:人生的转折点,不断追问与反思自己,重新定义“卓越” 35:17 选择南方大学是逃离衡中的关键节点,“开始思考我到底要为谁而活。” 39:55 重新思考衡中校训——“一群卓越的人在追求卓越,其实他们不需要去追求卓越,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卓越。” 39:44 “我的内驱力、行动力远高于别人,在于我对自己的高要求和高焦虑。” 41:47 “别人可能是小镇做题家,我是小镇错题集。因为我全是错题,没有正确的。” 44:42 卓越是必须追求的吗?“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因为你过了线才能拥有。” 47:42 被优绩主义影响的爱情观——“一定要足够优秀才值得被爱,但事实上这事儿就很离谱!” 疗愈与重新出发:对中美教育的亲身体验,疗愈自己,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54:27 看到美国学生,“凭什么ta的中学能过得如此开心?我初高中就是在成绩单上找自己的名字。” 57:04 “我抑郁的根源在于分不清身体的疲惫和情绪的累。” 67:46 在美国任数学老师,国内外教育对比:是塑造“考试机器”,还是培养“有灵魂有血肉的人”? 69:50 如何疗愈自我:更换多位心理咨询师的感悟、写作和旅行 75:29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学习是现在特别痛苦的一件事情,但它是帮助你成为自己的一个工具。” 【结语】 从衡中的“错题集”成长为跨越中美多元尝试的独立个体,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仅是分数的竞争,更是一场关于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的漫长探索。在痛苦与疗愈之间,逐渐学会与过去和解,也重新定义“卓越”——它不必是外界的标准,而是内心真实的自洽与自由。希望每一位曾在或正在“优秀”与“快乐”之间徘徊的人,都能从她的经历中获得一丝共鸣与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 【联系方式】 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想和我们聊聊天请添加主播:edwardlh521

78分钟
99+
1个月前

vol.16 聊聊situationship:爱是同床共枕时,袒露的不只是身体

实验品626

好久不见各位朋友们~本期播客我们将聊透situationship,一种很多人嘴上说“这样挺好”,枕头里藏的全是眼泪的关系。 你将会听到从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分析这种关系的成因,从亲身经历和多方视角拆解这种关系的影响,最后给出切实可操作的Tips。 那些在深夜共享体温却回避灵魂触碰的人,正在经历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情感饥饿。或许听完这期,你会突然看懂自己手机里那个既不舍得删、又不敢备注全名的人,欢迎朋友们一起留言交流~ (太久没更新了,开头佩佩和施言在唠嗑,大家可以直接从03:20开始) 【时间轴】 03:20 定义:是介于某友和date之间的三无对象——情感上没有承诺、没有标签、没有共同的长期目标 06:59 situationship往往结束在,当其中一个人提出"想要明确关系/身份"的时刻 08:28 探讨关系状态:situationship、“朋友之上,恋人未满”、某友与date有什么区别? 14:40 为什么当前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情感关系?你愿意选择代餐吗? 22:00 亲密关系代餐:一切的矛盾的根源来自于贪心 24:35 选择题: -你是愿意从未拥有过你喜欢的人,还是愿意拥有后再失去他ta? -状态低谷时,你愿意独自走过还是希望身边有个人,哪怕并不是真感情? 26:47 爱是同床共枕时,袒露的不只是身体 29:55 当代年轻人为何有这么多情感问题:因为婚姻不再是关系的尽头 30:44 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是因为我们对确定性的恐惧 31:25 问题不会独立存在,所有微观问题的背后,都是社会问题 34:56 这些人的共性:对婚姻没兴趣,在经济上独立 36:20 situationship会麻木吗:“不会,我的需求只要明确了,一直换人就好了” 38:30 为什么大家沉迷于不确定性:回避型依恋的自我保护,保护交出自己的程度 40:57 一个案例:“我觉得我们对彼此的chemistry,不会让彼此进入一种被传统定义的关系,那太boring了” ⭐如何保护自己的情绪?: 57:00 Tip1:不要把对方对你的态度等同于你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58:10 Tip2:审视自己的胜负欲,我们是为了爱而来,不是为了赢而来 63:20 Tip3:自问---你到底是真的想要这个人/感觉,还是在害怕什么 -你是否可以接受他的随时离开 -你是否可以接受永远不跟他讨论未来 -全情地体验,但面对关键决策,请不要拖沓 【音乐】 《Girls Need Love》——Summer Walker/Drake 有句歌词我想就是在写尝试situationship的开始: "We could start with a handshake baby I'ma need more than a hug" 【联系方式】 添加听友群、品牌合作请加主播:edwardlh521

66分钟
1k+
6个月前

vol.15 轰动清迈舞池,今天我决定穿女装跳舞,聊聊我们遇到的偏见与歧视

实验品626

【本期内容】 大家好~今天是一期特别节目,嘉宾Andrew是一位长期旅居东南亚的数字游民,他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关于性别表达和个人探索的故事。裙子为什么宽宽大大男生也可以穿?有很多裙装非常舒服为什么男孩儿不穿来跳舞?谁规定的女孩儿必须化妆才是正式约会?被误会了为什么不能直直地说?......Andrew不仅分享了他穿女装的心路历程,还和我们探讨了关于偏见、个性表达以及如何在社会中保持自我,节目里还有更多你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时间轴】 00:00 - 05:52 Andrew的女装经历:他尝试穿女装的背景和动机,以及在服装店的小插曲。 05:52 - 08:57 舞蹈与社交体验:Andrew穿女装参加舞蹈活动的经历,以及他作为“follower”的新视角。 08:57 - 12:20 性别表达与偏见:性别表达在社交场合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此的第一反应。 12:20 - 20:52 个人故事与社会偏见:佩佩和Andrew分享了他们面对社会偏见的个人经历和看法。 20:52 - 27:44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达:如何在约会等社交活动中展现真实自我。 27:44 - 33:49 误解与沟通:误解的产生和如何通过沟通来消除偏见和误会。 33:49 - 35:33 环境影响与个人选择:Andrew分享了他在泰国和国内对于穿女装的不同感受和可能的选择。 35:33 - 42:37 文化差异与社交体验:文化背景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社交体验。 希望在bgm结束时,能让你感受到一点点的放松,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或故事想要分享,别忘了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见~

42分钟
99+
1年前

#“我真的好想发火!”,那就发吧!

实验品626

【本期内容】 好久不见,这一期其实录制于一年前,但现在才发出。距离美剧《Beef(怒呛人生)》播出也已经一年了,这一年大家过得好吗?你现在有情绪时都会用什么途径发泄呢?还是会压抑克制自我,在委屈麻木和毁灭欲爆棚之间纠结内耗? 本期播客中,我们从美剧《Beef》情节切入,由个人经历出发讨论了情绪失控和同理心的话题,分享个人情绪失控的经历,探讨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达和管理:比如与亲近人和陌生人发生冲突时有哪些不同情绪反应?如何在情绪高涨时觉察自我,避免过度伤人?同理心是否是天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和培养同理心? 【时间轴】 00:00 - 05:59 与父母争吵时情绪失控的体验:痛哭、无力感,毁灭欲 06:00 - 10:59 同理心的天赋性和在社交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在情绪表达时不伤害他人 11:00 - 14:59 工作和社交场合中如何处理情绪和冲突,保持情绪表达的适度 15:00 - 19:59 公共场合遇到不文明行为时的情绪反应,以及如何勇敢地表达不满 20:00 - 24:59 同理心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以及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同理心的挑战 25:00 - 29:59 情绪高涨时如何通过冷静思考和深呼吸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30:00 - 33:59 公共场合遇到不守规矩的小孩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 34:00 - 39:59 如何在保持真实的同时表达同理心 40:00 - 45:59 共情能力的减退,以及如何影响个人的表达能力和社交互动 46:00 - 58:14 “别装,别矫情!”

59分钟
99+
1年前

vol.14 事业爱情一团糟,但总有朋友会用力拥抱你

实验品626

【本期内容】 六一儿童节了,你还记得小时候最要好的那个朋友吗? 这期选题原本是一个有点伤感的话题:每个人只能陪你一段路,“告别”不同阶段的“朋友”。施言和佩佩聊了彼此对朋友的理解,各自不同时期对于友情的美好回忆,结果聊得越来越欢乐,也让我们自己想起了存在于友情之中的点点闪光之处。 借用《三联周刊》描述《老友记》Joey的话:我们或许最终都会迈向更加稳定的所谓的下一个人生阶段,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曾经有过那样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那个时候你的事业、你的爱情都是一团混乱,但是你有朋友,有朋友陪你,有朋友用力地拥抱你。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 Joey 这个人的原因,当其他人都马不停蹄地奔向成人世界,只有 Joey 执着地停留在那些很幼稚但是又很热烈的状态,在无限的时光中,他就是单纯地希望朋友们可以永远都在一起。 【时间轴】 01:17 伤心,姐妹结婚以后购物都跟老公去costco,再也没陪我逛过便利店 02:51 佩佩和施言互不知情的五个快问快答 06:58 “你什么时候才真正把我当朋友的?” 震惊!互相认为对方是好朋友的时间竟然差了一年 09:50 一起来做小测试:请用“我、兔子、钥匙、桥”造句 13:24 朋友是什么?“是你观看这个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18:10 还记得小学每天一放学就去朋友家看动画片的欢乐时光 23:50 大学的疯狂经历,跟朋友一起整夜徒步55km去另一个城市! 25:55 哎,为什么长大了,更难交到朋友了呢? 28:54 我们认识新人的方式渠道多了,也不再轻易表达友情中的占有欲了 33:24 朋友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你会如何维系这段友情? 36:33 交给你的身体和你的心,默契和信任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消失~ 37:40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老友记》中的Joey? 44:10 在班主任面前,朋友把违规零食全部揣进口袋替自己解围,“她像在发光!” 46:43 日本京都街头,默默旁观目送道别的少女,太暖了,直男也会被女生的友情打动! 48:45 被友情滋润着的大家,记得不用害怕前路,无论发生什么,朋友会用力地拥抱你~ 【音乐】 片头曲:《Photograph》 - Arcade Fire 片尾曲:《She Said》 - 菅野洋子 (《下妻物语》插曲) 一起聆听洋子阿姨的清甜少女音,祝大家六一愉快~ 【听众社群】 合作请加:edwardlh521

52分钟
99+
2年前

vol.13 寻找最小单位的确定性,真正接纳自我

实验品626

【本期内容】从大学到职场,我们都曾经历各种迷茫和焦虑: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能成为怎样的人,缺少建立对自我和外界认知的立足点,陷入无意义的内耗。 这期播客,我们从“最小单位的确定性”这个概念出发,聊聊我们是如何感受、理解所经历过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跟当下、附近、具体的生活产生连接,抓住身边微小的确定性,从而真正接纳自己。 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友情播报:打开小红书搜索🔍确定性,找到更多自我肯定的确定性。5月25日-6月25日,带话题#我的确定性 发布笔记,则有机会获得小红书独家周边。 【粉丝福利】评论区说说你最近焦虑的事情,或者确定性,我们将送出5份小红书独家周边“心理学精美盲盒”! 【时间轴】 01:10 如何理解“最小单位的确定性” 04:28 刚上大学的感受:大学竟有晚自习?爸妈,你们欺骗我了太多 11:56 衡水中学毕业生现身说法:被规训的“确定性”,让我们缺少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外界主动探索的欲望 23:12 真相是:其实,迷茫只是你自我否定的保护色 24:45 如何建立确定性no.1:从事入手,从建立可持之以恒的小习惯开始,甚至是每天吃一个水煮蛋 28:04 如何建立确定性no.2:从人入手,从释放善意开始,建议浏览豆瓣<陌生人善意小组> 32:24 如何建立确定性no.3:从真实生活中的附近入手,哪怕只是跟楼下便利店老板打个招呼,陪邻居遛个狗 39:12 “世界那么大”、“生活在别处”,都对,但如何能过好当下,生活里细微的美好也值得细细体会 41:55 拆解:当世界的唯一正确观太强了,当大家都奔着同样的目标,当这个目标过于遥远或者宏大,就感觉迷茫,就丧失了确定性 42:30 再拆解: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开启新的旅途 47:04 如何做到自我认同?why me?why now? 52:14 佩佩荐书:《千面英雄》,世界与自我的本质。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向内探索就能看到整个世界,英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的神性,只是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它,使它呈现出来。我们不需要与平凡握手和解,个体一直在英雄体内,真正的英雄,只有一个,那便是我们自己。 53:33 施言荐书:《社会学的想象力》,想象力就是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外一种视角,我们如何从一种宏大的、抽象的、远方的困惑,转换到对当下的、附近的、具体的、自我的认知和感受,去建立这样一种确定性。 【片尾曲】-真的很好听,请一起听完这50s吧~ milet - 《Who I Am》 听众群二维码: 我们也在小红书上开设了“实验品626”的同名账号,欢迎逛一逛! 商务合作请联系:edwardlh521

55分钟
12k+
2年前

vol.11 支棱起来!年后开工如何唤回丢失的激情?

实验品626

【本期内容】:开年第一期,施言和佩佩聊一聊“如何唤回丢失的激情”:如何定义激情(passion)?激情和情绪的关联及差异是什么?工作上和感情上缺失激情又该怎么办?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时而充满能量,时而困顿麻木;也总看到身边这样那样的人,或是热情似火,或是冷眼旁观;有人缠绵在不同的关系,也有人抗拒关系就想一个人呆着。 但我们都会有(有过)对美好的渴望和期待:即使内敛的人也渴望情绪的自然流露,即使孤独的人也渴望有所共鸣地拥抱在一起。在那一刻,激情在心中萌芽。 【时间轴】 00:40 佩佩开场锐评:“施言,你就是台没有激情的、坏掉的机器!” 03:48 施言回顾2022的三个阶段:工作问题如何影响情绪状态 07:03 自我修复的能力,是保持passion、保持赤诚真心的前提 09:53 怎么去定义激情(passion)?它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1:05 “热爱”作为激情的情绪原动力,热爱的浓度足够高,就让人唤起激情 13:59 工作上和感情上,缺失激情的原因有哪些不一样? 17:04 识别自身状态,是充满能量的“真有激情”?还是强作积极的“情绪假象”? 19:03 激情一定来自正向的情绪状态(热爱)吗?极度的悲伤、愤怒、痛苦是否也可能驱动激情? 25:28 缺失激情的状态表现:1、压抑/克制情绪表达;2、缺少改变和行动的勇气 26:51 施言自述“学坏”经历,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乃至过去自己的对立面 29:44 把自己逼到极限状态,去感知情绪的力量 32:46 要勇敢,给自己造一个能量库 34:27 诚实剖白,不要假装没有情绪起伏,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38:23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孤独的人也渴望有所共鸣的拥抱在一起,而这也是激情的萌发 40:41 行动力,干!凡事你先干了再说 42:55 什么样的人会精神内耗? 44:13 “很有激情”和“情绪稳定”,两种追求是否矛盾? 47:15 情绪是某个瞬间迸发的火花,而激情(passion)是一种连绵的内在自我驱动力 50:15 工作场景如何唤回激情:1、不得不承认,你得“熬”到问题解决;2、主业外找到工作生活状态的正反馈 53:10 亲密关系如何唤回激情:坚定地相信感情和缘分,“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王小波) 57:00 佩佩继续锐评:“施言,我觉得现在跟你说话,我更大胆了” 58:48 施言回评:“佩佩,你其实也有脆弱受伤的一面” 66:59 新年期许:四个大字,“支棱起来”! 【音乐】 《I Could Go》 - Oberhofer 【粉丝社群】 也可添加主播微信:edwardlh521

70分钟
99+
2年前

vol.10 年度总结:其实想做播客版的《老友记》

实验品626

【本期内容】:迟来的2022年度总结,我(施言)和佩佩在上海小宇宙录播室录制了这期节目。过去一年我们只推出12期内容,产量不算多,但感谢各位听众朋友一路的陪伴和支持! 作为主播,我们也在一边创作一边感悟,直到这期才与大家分享:为什么做《实验品626》这档节目(还有为什么取这个名),以及我们想做一档怎样的节目。佩佩说“想做播客版的《老友记》”,我觉得很妙,这是我们做节目的发心也是坚持创作的理念。 2022年对每个人都意义特别,我们也聊了过去一年里眼中的彼此、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的变化。一年前我们在录制第一期播客时,问过彼此对2022的期待。新的一年,我们也将怀抱对2023的美好期待,继续坚持创作,也希望能和各位听众朋友有更亲密的连接! 【时间轴】 01:59 施言做播客的缘起,从个人solo到与朋友对谈 06:06 第一期crush主题播客录制的那一夜 07:17 临场被cue:施言和佩佩眼中的对方 09:59 继续被cue:让彼此印象深刻的3件小事 25:22 施言做播客的心路历程 27:03 为什么取名《实验品626》?(佩佩:我超喜欢XX,施言:但这与你无关) 30:07 新一年做播客需要竭力改善的3大问题 35:31 播客继续坚持,但我们不喜欢给别人画饼(高情商发言) 38:17 《实验品626》会坚持的选题方向 45:54 聊聊过去一年,彼此身边的改变 53:27 再聊聊过去一年,自己的改变 69:27 聊到最后,问问彼此对新一年的规划 【音乐】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星际宝贝史迪奇》插曲)- A*Teens 【粉丝社群】 也可添加主播微信:edwardlh521

73分钟
99+
2年前

#医美男女的容貌焦虑,与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实验品626

【播前福利】:感谢护肤品牌瑷尔博士对本期的赞助支持!瑷尔博士是福瑞达医药集团旗下的品牌,专研微生态科学护肤,通过精准科学的护肤方式,帮助亚洲女性解决肌肤微生态失衡困扰,从内外源一起抗老。 双十二之际,我们为听众朋友争取到了优惠福利,大家可以复制淘口令【38¥hZzrdWfkGIJ¥】到某宝领取产品专属优惠券,或者直接到官方旗舰店,给官方客服回复【实验品626】即可查看详细优惠信息,也可领取部分产品专属优惠券,参与双十二满减叠加;下单时备注【实验品626】,部分产品还会有加赠哦! 【本期内容】:与皮肤科医生浅野一起聊聊:医美护肤小知识,不同性别的容貌焦虑和对美的追求,以及如何接纳我们自己的不完美。 【本期主播】:佩佩、施言 【本期嘉宾】:浅野(即刻ID:浅野一生):中国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研究生,三甲医院不会看皮肤病的皮肤科医生,可能是最年轻的美国艾尔建认证注射医师,十分热爱医美,日常折腾自己。 【时间轴】 02:36 从小在美业长大的佩佩,看过不下500个做医美的女生,却从不做项目? 04:45 浅野遍尝所有项目的体验,起源于悄悄打肉毒素 06:54 唯一真正做过“整形”的施言:“我终于拥有了下巴!” 07:42 医美行业的男性客户都是什么样的 13:28 一个性别视角:男性女性在审美和容貌焦虑上的差异 19:14 男性客户消费医美的画像是什么 21:18 一起惊呼“弯弯圈”为何如此内卷! 24:25 “你从哪一岁开始做项目保养,你的皮肤就停在哪一岁”这句slogan是真是假? 27:32 “早C晚A”的正确用法 30:06 化妆水真的能补水吗?(并不!) 32:36 男生很喜欢送女生各种化妆水,但妹子真得需要吗? 34:08 为什么不建议用卸妆水?使用卸妆膏后还需要二次使用洗面奶吗? 35:37 抗糖化强推烟酰胺! 37:20 我身边做轻医美项目的男生花了六万去给自己的脸“换了一次血” 38:15 社交动向晴雨表:男生是否用发蜡抓发型,女生是否夹睫毛做美甲 43:00 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是短板,而是特色 45:45 医美消费,悦人还是悦己?但发心还是为了快乐! 【粉丝社群】 也可添加微信:edwardlh521

49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