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跑了5场半马+全马比赛后,我们终于可以复盘下半年的马拉松赛事感受了。因为上马、广马全都没有中签,我们俩今年的赛季也提前收官了。 这5周Guide连续跑了长沙、成都、宜昌、南昌和南京5站,前4站是半马,南京全马。因为脚伤问题,我长沙选择了退赛。能够把后面4场一一跑完且没有大碍,其实我还是挺知足的。 更多在比赛中的体验、牢骚和感动,就在这期播客里和大家分享啦!这周末是万众瞩目的上马开跑,为此我们也提前一天上线节目,虽然我不觉得有谁会在跑上马的时候听我们播客……但万一咧。 祝大家都能在自己的比赛中跑出理想的成绩,最起码跑得开心畅快!~也期待大家和我们分享你们下半年的比赛感受。 突然意识到,2024年还剩1个月就要过去了,有点恍惚。今年的年度复盘,要说些什么呢?大家有什么想问的么?不如也留言告诉我们吧,我们不一定能回答得很精彩,但至少可以保证真实。
本期是久违的理性输出干货局! 想聊这期话题的起因就是我们俩今年都发生了运动伤病的情况,并直接导致了各自的退赛。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多强才来聊哈!知耻而后勇,差生逆袭的第一步就是好好学习。 Guide不是运动康复方面的专业人士,但今天他希望把自己这段时间狂补课习得的一些有用的知识以及他对运动康复的的观点分享出来。d如果其中有一些不正确的地方,也欢迎专业相关的朋友在留言里指正。 去年我还很得意地在播客里说自己跑步都没受过伤,现在就打脸了。嘿,谁能躲过运动伤病呢?意外、过度训练、强度超负荷、错误姿势……只要时间够久,多多少少都要经历的。就算不运动,每天伏案办公,一样会有伤病困扰。 所以,学习一点小知识总没错。但这些就真的只能算皮毛,实际的运动伤病问题,求助和问诊专业人士是更好的。我们也非常希望全国能有越来越多专业的康复机构,协助热爱运动的人更好地运动下去! 如果你跟我一样,对里面的一大堆关节和骨骼名词感到头晕,也可以在某些段落直接放空…… 我们爱大家。
这期的录制,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我们总共录了三遍,第一遍是在跑完成都马拉松后躺在酒店里录的,聊得太散不满意;后来拖着行李箱跑去火车站旁边的空地上想重录,结果环境噪音太大(身边被数十条大狗子包围着~);第二遍录完剪辑时,发现后半段Guide的话筒没声了……于是再补录了第三遍。 我想聊这个话题确实很久了,跑步服装一直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赛道”,我们前不久也第一次去参加了跑步服装的新品发布会,感触很多。 虽然复听的时候,我自己也会觉得到后面有点捧一踩一的感觉,但我发誓,我们真心地希望每一个认真做产品、努力求生存的国产品牌能活得更好。有些话我说得不经修饰甚至略显刻薄,或许也因为对品牌认知不全面会有暴论,欢迎大家指正和一起讨论。 本期谈及品牌:内道 50% +轻功 30% + 马孔多10% + 必迈&明霓菲&outopia 10%,以前两个品牌为主,为避免聊得太散失焦,后面这些品牌这期先不展开了。如果大家想听我们聊哪个牌子,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谢谢收听,爱你们。
声明1: 本期暴论含量很高!言论非常主观片面,主打敢说。 声明2: 关于一些经历的描述,请勿对号入座或臆测。 -------------------------------------------------------------- 从耐克确认要换CEO的新闻上线起,关于这个品牌近年来在John Donahoe 的带领下市场表现如何不尽如人意的各种报道就络绎不绝。 当几乎所有的公号推文里都在复制黏贴“许多耐克员工得知Elliott Hill将接棒的消息都早早下班庆祝”时,敏感如Guide,却嗅到了一丝舆论背后的公关推力。 很巧,这期节目上线当天,就是两届CEO交棒的日子。那么正好,就来聊聊吧! Nike在这一波公关发酵中绘声绘色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听的故事:空降兵失去民心,老耐克人回归重振军心——听起来像极了很多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我们今天就这坨“换帅疑云”做一番大胆猜想,没凭没据,最多就是Guide作为前员工对公司内部有那么一些了解(不过也是很多年前了)。 耐克确实越来越不酷了。但一个品牌酷了几十年,它真的还能一直犀利、果敢、一直走在创新的最前沿么?想要把渠道主权从经销商转向D2C,如果不做事后诸葛亮,你觉得这真的是昏招么?被昂跑、Hoka这样的新贵盖过风头,这口锅就该John Donahoe一个人背么? 对于换帅后的Nike会有怎样的走向,其实我们并没太多兴趣去做“预言家”。 终有一天,菲尔奈特会真正离开,到那时候,也许CEO是谁都不重要了。正如苹果失去了乔布斯后,它还是一家优秀的公司,维持着不错的业绩,用户基数众多,发布会上听到最多的形容词还是incredible…… 但我们都知道一个真正可以用incredible来形容的产品是什么样——看人们见到它时眼睛里的光就行了。 我们也知道一个incredible的品牌是什么样——如果过了几十年,人们依然能对它的一堆广告、一句宣言津津乐道。 我也不切实际地希望,那个酷了几十年、感召了无数人爱上运动的品牌,能够继续酷下去。倒也不是因为我有多爱耐克(我永迪),而是“物以稀为贵”——这个世界上不缺能赚钱的公司,我们就缺在世传奇。
9月报的两场省内的铁人三项赛,我们俩都顺利完赛啦!这期就做一个流水账复盘局,跟大家聊聊今年参赛的一些感受。 比赛总是会留下一些遗憾:武汉场没有收获一张照片,襄阳场比了第四名又没站台~但是回味起来,更多的还是过程中的亢奋和完赛后的成就感。 明年我们是要去冲击更快完赛的目标,还是去挑战一下更长距离的113/226?嗯……等年终立flag的时候我再决定! ------------------------------------------ 襄阳铁三的摄影师加🍗Eddy收获人生照片⬇️ 襄阳自行车赛道上Guide被动“开火车”⬇️ 武汉梁子湖铁三完赛后的合影⬇️ 襄阳鱼梁洲铁三赛前在换项区的合影⬇️
这一期播客有点不同于以往,我们会闲聊几个最近关注的运动行业事件,包括近期的铁三比赛爆发、骑行安全事故、轻功的肯尼亚之旅、耐克的《胜者爱找虐》广告片。 我们录了100多分钟,剪完只剩不到1小时。剪掉的40分钟里,可以想象有多少“雷点”。还是惯例叠个甲吧,吐槽完全不针对提到的个人,只针对品牌。 在说到一些失望的情绪时,可能有些过激或者偏颇,即便是我在回听这期节目时,也时不时为自己冒出来的幼稚言论而汗颜。但我不想因此去做更多的准备然后重录了,权当是抛砖引玉吧,我希望听到大家关于这些事件的看法——无论你赞同或不赞同我的看法,那不重要。 聊到最后NIKE这部分的时候有点困了,甚至没有把我对广告的思考讲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今天很多人都没看过十年前Nike那些摄人心魂的广告,可能会觉得我是个吹毛求疵尬黑耐克的老阿姨。 我把深深打动过我的几个钩子的老广告放在这里,都是本土作品,在那个跑步根本还没火起来的年代,我一个不跑步的人都有被这些广告烫到心。也是怪当时那群创意人太出色了,导致今天好多的“创意”其实只能是“复制”和“模仿”。 看过那样的东西,我没法被今天nike的广告感动到一点。在无谱寺掌门的公众号里也有收集过很多优秀的耐克广告案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找一下。 最喜欢的一组《跑了就懂》⬇️ 无论是耀眼的普通人,还是找虐的好胜者,希望这些品牌里,依然有一群真正热爱运动的人,能够以品牌之力去推动一些好的事情发生。 感谢大家的收听。
不是刻意要蹭这个热点话题,事实就是——最近Guide跟我聊天真的是三句不离《黑神话:悟空》。 这虽然是一部有争议的游戏作品,但它的现象级爆火程度是没有争议的。所有的投入和努力都得到了应有的瞩目和经济回报,这可能是很多创业团队梦寐以求的成绩。 从《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中,似乎有些“成功要素”也是有迹可循的。 我和Guide,一个是心心念念想做自己的运动品牌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早早有过失败创业经历的理性分子,这次就想来剖析一下,如果想要做成一个运动品牌,我们能否从这部爆火的游戏作品中,找到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有趣的是,我们在几乎每一点上都一如既往地无法达成统一意见!!看来不管我会不会开启品牌创业之路,Guide都很难作为合伙人了…… 本期播客还是比较轻松的闲聊,如有信息不准确欢迎大家指正。最后我们也留了一个意见无法统一的问题,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一起参与讨论(站队)。 收听愉快,感谢大家的支持。
既然自诩“运动类自媒体”,那不可免俗还是来聊聊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吧。 我们聊到的可能是自身更关注的一些赛事和事件,因为录音的时候已经是深夜,脑子也有些宕机,有些地方说得不经深思熟虑,大家听一个乐。不知不觉聊了好久,感觉都可以陪大家跑一个LSD了~辛苦剪辑师Guide。 02:15 开幕式,是包容平权还是过度冒犯? 07:45 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女子赛事的是与非 15:25 国乒“饭圈入侵”,容我们也发泄一下 30:50 你还会很看重金牌榜排名么? 45:20 聊聊我们看的比赛:自行车、铁三、举重、马拉松 76:20 聊聊印象深刻的品牌奥运营销(茶姬、耐克、特步 )主吐槽 90:40 李宁“龙服事件”,从产品到公关又差又蠢 100:30 PUMA、NB、On昂跑的能见度和对国产运动品牌的期待 这期录制的时候,有些“后奥运”营销事件我们还没有看到,如果大家有想聊的也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感谢收听和订阅,欢迎分享! 我们爱大家。
我们又来聊骑行啦! 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好像有特别多想说的,一方面是今年的环法刚刚结束不久,另一方面是最近戒台寺严查骑行的事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无意去讨伐或贬低任何群体,但因为都是闲聊,也没有提前准备大纲,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冒犯性的话,希望不会被过度解读。 据悉,曾经只能网购的自行车品牌CANYON即将在国内开店,PINARELLO的上海浦西旗舰店也在去年开业。 国内骑行产业的蓬勃、社交媒体的助推,是否预示着骑行运动本身也将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身处其中,我们会满怀期待。
这是关于最近我们看到的四场赛事而引发的讨论。 运动品牌为什么要组织或赞助赛事?在不同的组合形式中,我们更希望看到品牌如何去成就赛事?做一场落地活动最终能为品牌带来什么? 本期聊到的品牌分别是:索康尼,迪桑特,Hoka和adidas Terrex。依然是一期没有大纲和文本的闲聊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讨论非常主观,但无恶意。 一切能够把目光聚焦在运动者身上的品牌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希望通过品牌和赛事方的共同努力,让热爱运动的人能够有机会体验更多好的赛事文化,运动品牌也能靠专业的运动产品吃饱饭、活得好。 我们爱大家。
6月的周末我们有了两次全新的体验,且都和比赛有关——我们一起去现场观看了一场健美比赛,然后我在本地的一个小型铁三比赛中站台了——Guide是比赛的裁判长,但我们没有暗箱哈! 虽然都是本地的小比赛而已,但我们依然觉得非常过瘾。相比马拉松,健美和铁三的大型比赛可遇不可求,而即使是这样一场小比赛,其实能够办起来也颇为不易。 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场比赛的情况,同时也聊聊我们作为健身/铁三爱好者自己的一些期许。 请大家一定要听到最后~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大家可以帮个忙~ ----------------------- 感谢宜昌市铁三协会的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摄影摄像师 一共5名女生完赛,我第2 (也不容易了是不是~) 比赛开始前,每个选手要去换项区摆放装备 到最后说话都破音了的裁判长Guide Eddy的赛道风采(咱们摄影师很牛!!) 铁三是孤独的比赛,唯一的伙伴就是车。谢谢我的芝麻,从来不在比赛时掉链子。
很多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相互吸引,但很多步入婚姻的伴侣却在为没有共同的爱好而苦恼。最近一个朋友的留言让我有点感触,所以拉上Guide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想有个前提需要共识,那就是我们觉得有至少一样共同的兴趣爱好在长期相处的两性关系里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或者说是一件好事。在日益平淡的生活里,两个人能一起跑个步、骑个车,大概率会让生活多一点色彩。 关注了我们的朋友会知道,我和Guide是一起跑步、一起骑车、一起健身、一起游泳的。所有这些运动,我们都会一起做。但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这些。 两三年前我对公路车可以说一无所知,环法根本看不明白,也认不出谁是谁,在我眼里那可能是世界上最莫名其妙的比赛。 如果不是因为Guide喜欢骑车,我可能完全不会想要去了解公路车;也多亏有他一直耐心地给我解释各种技术、跟我分享各种环法的趣闻轶事,带着我去骑车,陪我看纪录片,才有了今天开始喜欢公路车的我。 很坦诚地说,对任何一项运动,我至今都谈不上热爱。 但它们现在确实可以算是我的兴趣爱好,并且我乐于投入时间去做这些事——和Guide一起更好。 也许很多伴侣目前没有两个人一起运动的机会或习惯,但如果你还挺希望另一半能尝试你喜欢的运动或者任何其他兴趣,不妨……把这期播客转给TA吧! 如果自己找不到爱好,那何不从爱人喜欢的事开始尝试呢?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