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已经热到连晚上都可能会中暑了!本月主题“热!”的第二集,想要聊聊如何降温,以及降温小物到底有没有用,也聊聊今年烧烫烫的巴黎奥运,主办方的永续政策如何让运动员热到不行。 本集你会听到 �从绿豆汤到冰美式,这是台南人的骄傲 �不可能都要30岁了还是躺在地上睡觉吧 �为了开冷气大吵一架,听了就很青春的故事 时间轴 1:25 睡地板,果然还是很爽 3:48 如今想起来还是会脖子一凉的夏日鬼故事~~ 7:40 连家的孩子又跑出来玩水了,应该算是社区美谈? 10:47 我家巷口的绿豆汤和红豆薏仁汤绝赞! 14:10 小肠汤和凉茶,地区限定的降温美味! 17:32 冰冰凉凉的商机,手摇、避暑旅游、猛暑对策 33:13 北京的夏天不开空调怎么睡?不开就吵起来! 44:50 最热的一年奥运,巴黎奥运怎么做? 54:07 奥运选手如何应对炎热天气,普通人又该如何调整炎热天气的运动?
你是流汗狂人吗?我是手汗狂人!在一年比一年更热的地球,我们难免要处理汗液问题,流汗为什么让人难受?流汗越多,瘦越快?流完汗不能洗澡?本期我们从汗液切入,展开八月关于【热】的探讨~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Shawn被实证是犬科男孩 2、关于流汗的迷思与探讨 3、被商业资本所塑造的止汗剂 时间轴: 2:45 猜猜谁是汗液狂人 9:30 健身房,人类汗液大融合 11:35 为什么流汗会让人不舒服? 14:25 中暑要多喝电解质饮品 16:00 年纪越大,对热度的感知就越差 18:25 流汗越多,减脂效果并不一定好 22:50 流完汗后,什么时候洗澡最好? 29:15 止汗剂,让每个人变成香香公主 38:30 止汗剂的发展史,靠疾病化淤辱骂形成的市场 53:25 止汗剂真的安全健康吗? 56:34 人类抗热的进化,从脱到穿 参考资料: 紐約時報/How to Stop Sweating So Much 康健/10種天然體香劑 讓你不再尷尬 止汗剂与体香剂在美国的营销传奇
活了二十多年,多少会碰到一些喜欢的人,然后被伤到(凝望远方)……不是啦!是会遇到自己很喜欢的作品和创作者,但当他们宣布休更、休团、休息的时候,我们满满的爱该何去何从? 这集节目既是回忆杀,也是花式示爱,shout out to 八分半、一天世界、衣橱里的读者、凪的新生活、葬送的芙莉莲、排球少年、SHE、黄玠、阿基师、金英夏、Bigbang……等等陪伴我们人生的好朋友们,也欢迎大家跟我们分享你的爱,及等待的故事。 #本集话题 1、当喜欢的创作者休更,心情千迴百转 2、漫画读者擅于等待 3、碰到心上人,客套话都是客製化 #节目底图出处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 on Unsplash #时间轴 00:43 哩哩叩叩快四年了,大家想休息吗? 01:33 做节目要三人闲聊,还是要多採访专家? 03:01 聊到一半,气氛越来越紧张!? 05:39 大家来交换秘密……我不用听,没关係 07:04 如果个人状态不好,其实什麽都不想做 10:21 喜欢的内容创作者休更了,然后呢? 15:19 当《凪的新生活》、《葬送的芙莉莲》休更 20:49 不强求要知道结局(但排球少年必须看结局!) 24:32 单飞不解散的SHE、好久不见的柴静 28:06 睽违八年发行新专辑的黄玠,与双向奔赴的爱 32:41 在台北夏季旅展碰到阿基师,人好好~ 34:59 请韩国作家金英夏签书,心花朵朵开 36:04 休息、等待,相信会以更好的姿态再见 36:46 Bigbang和〈Still Life〉
在【休息】主题月的第三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市浦东精神卫生中心的李医生,来和我们聊聊失眠这件事。 作为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的中医,李医生接触到了很多患有相关问题的病人,因此她也制作了一本关于睡眠的科学读本——《画说失眠》,以漫画的方式,从中医的角度来科普睡眠。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睡不着怎么办?频繁醒是问题吗? 2、做梦与身体的关联 3、如何解决失眠问题呢? 时间轴: 1:30 《画说失眠》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13 失眠的现状如何?竟然有30%的成年人有失眠问题! 6:40 睡不着就一定是病吗? 8:35 频繁醒会造成问题吗?年轻人和老年人有很大区别 10:10 中医的助眠方式—放松功,陈昌乐 13:30 入睡时一直胡思乱想怎么办? 15:30 如何提高自己的“正气” 17:20 健身运动与睡眠有什么关系呢? 20:20 中医如何看待“晨型人”与“夜型人”呢? 21:48 夜晚时钟里脏器的排毒角色 24:03 中医会有最佳的睡眠周期吗? 26:50 梦与脏器的关系 29:30 中医中提倡什么样的睡姿呢? 32:20 中医如何解决自己的失眠问题呢? 33:47 电商中已配好的失眠茶包可以买吗? 36:40 中医如何看待褪黑素呢? 37:51 简单在家可做的缓解失眠的好方便 节目中提到的穴位:
本周我们想要聊聊去年底在政大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发呆大赛,政大校友Sophie在学生交流版上看到发起人天奉主办的发文,并注意到共有70多名学生在期末考前参加这次活动,照片上,大家一起坐在草地上发呆的样子很有趣。而兴致勃勃以拿下第一名为目标的参赛者,究竟有没有得其所望呢? 本集你会听到: 国际发呆大赛来了!怎么玩? 认认真真发呆的人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 试过一次睡前冥想发现让人很着迷耶 时间轴: 1:14 发呆大赛的规则是什么? 2:14 发起活动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很适合引进政大? 7:40 外国学生也来参加发呆大赛,Brenda想到去欧洲玩的日常景象 9:50 “我就是要来赢得比赛!”全副武装来参赛的人最后怎么了? 11:52 认认真真发呆的状态是什么?认真到让主办单位有点担心! 13:42 学校单位也参与协办,为什么会有老师说“预防胜于治疗”? 15:59 无意义本身就是有意义,天奉的无意义时刻都在做些什么? 20:55 讨论了一下最近我们看的《脑筋急转弯2》,天奉意想不到有共鸣的角色是?! 22:07 在人生中度过第一个有记忆的10年,准备好了什么?
结束忙碌的一天、回家、洗完澡,整个人懒洋洋地摊在床上,应该是许多人心中最美好的「休息」姿态吧!但若翻开《床上的人类史》,你会发现,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床上好忙:可以边生气边开会、边聊天边帮床伴排序有趣程度,或开启政治联姻表演秀……太多事可以做,让我们觉得又神奇、又好笑、又疯狂想吐槽。床真的好好玩! #本集话题 � 床的用途百百种:舞台、棺材和聊天好所在 � 跟伴侣要一起睡,还是分开睡? � 世上的床任你选,你想睡哪张床? #本集提到的文章Lene Andersen(2016).Hästens: The Best Sleep I’ve Ever Had. #底图出处Photo by @felipepelaquim on Unsplash #时间轴 03:03 我的床,神圣不可乱躺 06:27 太累了,床从边缘开始被汙染 07:42 有的高中生站着睡,有的铺纸板睡 09:36 白色的床,让人胡思乱想 11:10 中世纪贵族联姻,婚床成为政治舞台 13:21 皇室接生床四周充满细菌 14:27 海上的床是摇篮 16:05 卧铺和山屋,都不容易 20:22 灯一关,是聊天好时机 26:45 女性视角缺失、没人相信只是柏拉图 28:17 伴侣要不要一起睡?两条被子可以吗? 32:34 墨菲床、流浪用的床、传闻中被烧的那张床 35:14 想要安安稳稳地睡在鸟窝里 37:38 我是在睡吊床,还是在运动? 39:49 部落客Anderson的好床寻觅记
在媒体行业工作了三年的Shawn,准备要出国读物理治疗啦~本硕都是新闻专业的他,也算是大换方向了。临近30岁,从头来过,Shawn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Shawn为何从新闻转向医学? 2、Shawn是如何准备的?申请过程会难吗? 3、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转变方向? 时间轴: 1:45 嘉宾Shawn闪亮登场 4:20 本、硕都是学新闻的Shawn,为什么要转向医学 6:45 从博士、到硕士,再到本科,Shawn转变方向的过程 14:20 本科申请的过程麻烦吗? 18:10 PT本科申请,笔试都要考什么? 21:40 面试又会问什么呢? 22:15 为什么去荷兰,不去别的国家呢? 23:25 父母知道这件事吗?他们是什么态度呢? 25:20 Shawn的弥天大谎!!!! 28:55 靠自己积攒的工资,出国读书会够吗? 33:30 Shawn不成功的开源节流经验 37:30 为什么能这么轻易地决定出国、换工作、换方向呢? 43:10 一路走来,其实都是自己在做决定 47:20 哩哩叩叩不会停更!!!!
不出国也能重启吗? 这是Shawn在做完上一期声音报道后的疑惑,如果在国内想换专业、重读大学,难度会更大吗?重新参考高考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肖肖,在先后就读数学系、基础医学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重新高考,为了自己的理想专业-临床医学。 这一路奔波,重启不仅仅是专业的转变,也是对人生主导权的争夺,以及与父母关系的处理。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重新参加高考,会更简单吗? 2、重启,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3、如何夺回对生活的主导? 时间轴: 02:04 两次尝试,从数学转到基础医学,从基础医学转向临床医学 08:20 肖肖为何对临床医学有如此大的执着? 10:30 基础医学毕业后,肖肖为什么不选择工作一段时间呢? 12:15 父母对于重启的不支持与争吵 14:35 重新参加高考的忧虑与压力 16:20 重新高考,还是好难啊! 20:50 学不下去了,但依旧要坚持的理由 21:50 重新高考的流程,择校也有讲究 22:40 重读高中,状态却更好啦 24:45 父母的转变,从反对到支持 28:50 考数学时失利,但心态转变了 32:40 重读大学不是关键,关键是找到问题所在 35:20 了解到更多现实面,肖肖对医学职业的看法 38:30 作为过来人,肖肖会建议重新高考吗? 42:50 无论是重启,还是修修补补,人生都可以继续前进
如果重启人生不是为了让现在的自己活得更好,而是为了摆脱现有的人生,这个人该怎么活?这是小说及电影《某个男人》中某个人的故事,也让我们想起生活中某些「想成为别人」的日子、因为「我是我」而觉得尴尬的时刻,还有勇气迸发的瞬间。 本集话题 1、巧妙游走在暴雷边界的《某个男人》解析 2、那些因为我是我,而感到格格不入的时刻 3、重启是勇敢争取新的人生,还是逃避过去? 节目中提到的文章 换日线|【特别报导】「我也想当日本人!」被历史留下的「在日朝鲜人」是谁?为何至今仍饱受歧视? 转角国际|日本关东震灾94周年 揭开虐杀朝鲜人的黑历史 思想空间|朴鲜姬:我在日本读过的朝鲜学校,和记忆中的柏青哥 #底图出处René Magritte, La Reproduction interdite, 1937. Oil on canvas, 81.3 × 65 cm.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Rotterdam. 时间轴 01:06 简介电影《某个男人》,以及忍不住一直心动 05:39 有时想变成别人,是因为看上他的皮囊 07:57 想要看起来「凶凶的」,其实早就是啦 10:43 和嚮往的人做一样的决定,却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权 13:00 让律师城户不安的身份印记:在日朝鲜人 19:01 准「在荷中国人」的担忧、在欧洲酒吧的不愉快经验 21:45 身上有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标籤,还有朋友的尊敬 25:27 小学时突然感受到阶级鸿沟,于是不说话、只观察 31:57 因为敏感身份陷入尴尬对话时,你会保持沉默吗? 33:36 忍着身体颤抖,为相信的价值观发声 40:42 抛弃过去重启人生,和坚持现有身份生活,都不容易
30岁,一只脚似乎已迈入中年。 很少会再因为被叫“叔叔”、“阿姨”而皱眉;身边的朋友陆续结婚;自己也逐渐成为职场的“老油条”,一边恐惧着“35岁门槛”的到来,一边对校招新人感慨“年轻真好”。人生的轨道似乎已基本定型,即使跳槽也很难逃出原有的框架,用时间换来的经验难以割舍,只能留下“深耕”,夜夜长叹“旷野何在?” 但,人生真的就要这样前行吗? 本期节目,我们采访了三位重启人生的嘉宾,他们在30岁前后选择重新踏入校园,换了不同的专业,去了不同的国家。 他们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遇到了哪些困难?重启后,人生就会更好吗?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30岁重新出发,是逃避,也是探索 2、语言不过关,钱也没存够,能重启吗? 3、如何判断自己该重启吗? 三位嘉宾的小红书: 罗同学:罗同学在芬兰 啦啦美:啦啦美lalami 剑哥:不骚的骚年 时间轴: 0:55 罗同学的“出走日记”:重启,是想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6:30 剑哥的重启,树挪死,人挪活 10:53 啦啦美重返加拿大,尝试后才知道行不行 19:00 重启不简单,人至中年的焦虑 21:40 辞去稳定的工作重启,父母也很难支持 24:15 30岁重返校园,我怀疑我有多动症 26:58 语言也会是拦路虎,除非你不要脸 30:58 出国重启,人生就一定会顺畅吗?
大家好呀~六月节目开始啦~ 第一期读书会,我们读的是《The First 90 Days》,作者是哈佛大学决策科学博士、创世纪顾问公司共同创办人麦克瓦金斯,他也是一位转职过渡期辅导专家。这本书的繁体书名是《从新主管到顶尖主管:哈佛商学院教授教你90天掌握精纯策略、达成关键目标》,我们三个人距离成为一个管理人士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关于到新职场的建议以及自我检查的项目,或许满受用的。 本集你会听到: 来自Shawn重大大大大官宣!!! 三人的职场近况大揭㊙️ 超级新人来啦……还是超级新‧人? 时间轴: 1:18 今天读《The First 90 Days》,别人当主管与我何关? 3:00 底层打工人(我们)的职场近况,谁的久一听就知道 9:40 初入职场的新鲜人,那个“菜味”到底是怎么来的 22:29 加入适应职场的四个面向,我们认为哪项最重要? 31:05 面对上司有些事情还是尽量避免,但个性不同还是自己拿齁 42:11 职场找乐子之运动运动睡衣派对 图说:Brenda的睡衣派对穿搭
这期想要聊聊遇到天灾时的防灾避难包,该放入哪些东西,该如何整理,思考这个题目的时间点大约是二月,当时怎么样也想不到四月初台湾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就连大陆沿海都能感受到震感> 直到现在仍不时感受到身体随着土地释放的能量在摇晃。或许我们没有侥幸的本钱,所以决定好好讨论,该将哪些东西收进我们的防灾避难包里头。 这集你会听到: �没有无印良品业配 �忘记如何急救的急救员 �对不起鼠宝 时间轴: 1:30 Shawn去急救课程,学了哪些东西? 5:25 三个都没有准备防灾避难包的人,为什么不准备呢? 9:14 关于火灾事故,Brenda突然想到自己有些每次搬家都不会舍弃的东西 11:32 紧急做功课!哪些物件符合我们的避难防灾需求 12:19 大头老师介绍过的末日准备者:假定情境进行准备 19:22 基本物品之外,Sophie想到或许可以有一块太阳能板 25:05 无印良品日本限定防灾组合,以及和台湾设计研究院的计划 32:14 Switch等游戏机在地震中发挥了意想不的功能 34:12 为纪念关东大地震推出的魔法炉灶,烧报纸就可以用啰! 40:25 安抚身心的精油系列、安森神秘据点 45:37 一封遗书或一支可以录五小时的录音笔 49:48 鼠宝!Shawn和Brenda都太too much啰 55:59 牙刷组是为了安定身心,悠游卡是为了感受家人的陪伴感 延伸阅读: 大头老师的作品:在B站搜索:在中国,有28万年轻人在为末日做准备 | 当下新消费 ①Shawn去上基礎急救課程 ②鼠寶本寶與唇膏比例尺 ③安森除了哭還能煮緊急防災飯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