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7:创意与商业的共生困局:从任天堂争议到AI时代的生存逻辑

UV相对论

当“理想主义”撞上“现实逻辑”,谁在定义行业的未来? 关键讨论​​ 1. ​​任天堂启示录​​ * 极致体验背后的代价:硬件垄断策略如何反噬内容生态 * Switch2首发争议:从「无预装神作」看商业基因的局限性 * 百年企业的平衡难题:工匠精神与盈利本能的永恒拉扯 2. ​​创新者的两难​​ * 快钱陷阱:短剧/氪金手游的工业化生产逻辑 * 长线价值:3A游戏/艺术电影的「威士忌效应」定律 * MIT创新公式:市场验证=科学发现×实施能力 3. ​​AI冲击波​​ * 创意流水线革命:文字/美术领域50%基础岗位替代危机 * 人性护城河:情绪共鸣、文化基因与意外性的不可复制性 * 新机遇图谱:AI驯兽师+领域专家的复合型人才红利 4. ​​行业生态真相​​ * 中国式突围:供应链优势如何「改装」全球创意 * 二代破局者:资源继承者的使命与商业审美重构 * 用户不可逆升级:从「能玩就行」到「非神作不买单」的觉醒 ​​深度洞察​​ 🔍 ​​多巴胺经济学​​ * 快多巴胺与慢多巴胺的博弈——用户既想要“一秒爽感”,又渴望“十年经典”。 🔍 ​​商业基因论​​ * 从花牌作坊到游戏帝国:商人思维的双刃剑效应 🔍 ​​长寿时代职业法则​​ * 35岁现象破局:硬核技能(芯片设计)×软实力(创意嗅觉) * 抗AI三件套:人性洞察力、跨界整合力、审美判断力 ​​延伸推荐​​ 📖 《创新的真相》|破解实验室到货架的「死亡峡谷」 📖 《21世纪进化论》|文化领域的适者生存法则 ​​⏰ 章节导览​​ 04:21 直播预告:游戏投资人的血泪创业史 05:41 核心议题:创意与商业的永恒之战 08:31 任天堂原罪论:商人基因 vs 极致创意 15:19 多巴胺经济学:快爽短平快 vs 慢热长生命 21:45 创新真相:MIT教授揭秘「能赚钱的才叫创新」 28:32 金字塔法则:富士康式生产如何养活创意尖兵? 35:21 生态诅咒:氪金大厂为何不投《黑神话》? 44:33 二代革命:富二代入局能否拯救游戏初心? 53:17 用户起义:娱乐需求永不降级的底层逻辑 60:01 中美博弈:中国供应链碾压全球的真相 67:45 AI冲击:创意行业50%岗位已沦陷? 76:34 职业预言:AI时代如何成为「不可替代者」

90分钟
1k+
6个月前

S06:桌游江湖:从AI跑团到亲子经济,小众市场的硬核浪漫

UV相对论

本期嘉宾 * 许安然:中国资深桌游收藏家、惑星桌游创始人,深耕桌游行业十余年,收藏超3000款桌游。 * 一鸣:桌游行业资深从业者,曾任职于多家桌游发行公司,专注玩法设计与行业观察。 核心话题 1. 桌游的起源与历史苏美尔文明失传的古老桌游、古埃及《塞尼特棋》的复刻。 中国西汉“六博”与消失的传统玩法。 从兵棋推演到电子游戏:桌游如何成为现代游戏的灵感源泉。 2. 桌游分类与热门玩法TCG(集换式卡牌):开盲盒的博弈,从《万智牌》到奥特曼卡牌的商业逻辑。 跑团(TRPG):《龙与地下城》《克苏鲁的呼唤》的沉浸式叙事,AI能否替代KP/DM? 德式 vs 美式:精算策略 vs 角色扮演,为何德国成为桌游设计大国? 剧本杀:中国特色的社交破冰场景,为何在国外难火? 3. 桌游与电子游戏的相爱相杀桌游电子化的困境:结算便利 vs 失去面对面表演的乐趣。 成功案例:《炉石传说》《文明》如何从桌游中“偷师”。 小众赛道的生存法则:ARPU 6000元的《三国杀》与硬核玩家的“年货经济”。 4. 桌游行业的商业真相桌游吧的硬门槛:3000款游戏如何“讲出灵魂”? 中国 vs 海外市场:为何桌游吧是中国特色?老外更爱“地窖聚会”。 亲子桌游的蓝海:从“寓教于乐”到订阅制服务,如何撬动家长钱包? 5. 行业冷知识与大实话战锤IP的宇宙化:从涂装模型到3A游戏的跨界霸权。 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桌游霸权:为何电子游戏众筹必崩? 《荒野的呼唤》与农场模拟器:硬核小众赛道如何闷声发财? 玩家必听推荐 * 入门必玩:《璀璨宝石》《卡坦岛》《阿瓦隆》 * 硬核挑战:《历史巨轮》(一局3小时起步)、《瘟疫危机》(合作翻车模拟器) * 亲子神作:德国HABA系列、《糟了个糕》、《大家来找茬》、《甜品大师》、《山河之旅》、Smart Game系列 惑星桌游探店指南 * 地址:北京四道口(导航直达) * 特色:千平米空间+桌游博物馆,收藏失传经典,支持涂装定制! * 隐藏福利:拼桌可触发“相亲副本”,自带“格子衫Buff”成功率+50%。

82分钟
99+
6个月前

S05:真实霸总故事①清华追女全败到创业财富自由

UV相对论

这一期我们聊到了老许早年的故事,一聊起来就发现根本聊不完...所以我们计划将这些故事做成一个系列节目。 老许的经历非常非常精彩,完全就是现实版的爽文男主,作为一个曾经的清华学渣、太直男交不到女朋友、本科开始创业7年全失败、之后连续在畅游、巨人、完美、360等上市大公司任高管、创业+个人投资达成A10+财富自由的霸总,他的故事也会必然精彩,更何况老许是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 在这个年代,真实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希望大家喜欢这个“真实霸总讲真实故事”系列! 本期高能亮点 清华校园回忆 * 男女比例7:1:90年代清华工科系的“生存现状”,乐队、舞会与奇葩交友策略。 * “六十分万岁”:许怡然的“反内卷”学习哲学,清华摸底考试的“钟形曲线”改分黑科技。 * 大提琴“摆烂”入队:为追女生加入清华乐队,靠“滥竽充数”混迹最后一排的“音乐生涯”。 初代游戏人的江湖故事 * 金盘公司的暴利时代:中国最早的光盘游戏公司,代理《古墓丽影》、手搓“8兆光盘”,用AVI文件伪装垃圾填充的骚操作。 * 刘铁与刘勇:新疆街机厅走出的“蹭饭经”大师,蹲过监狱、当过炼油工的天才策划,天龙八部主策划的江湖前传。 * MIT凡尔赛大神:清华物理系奇葩程序员,手搓3D引擎、半夜打电话吐槽“得A崩溃”,失联后成为硬科技大佬的传说。 创业血泪史 * 清华北门平房:漏风办公室、高压锅炸房顶、田晓鹏(《大圣归来》导演)当美工的隐藏副本。 * 怀念刘铁:24小时啤酒续命、键盘烧洞、手抓饭与“葱炒皮芽子”狱中神曲。 * 失败与告别:刘勇南下前的悲凉对话——“空气中飘荡着九个做败了的游戏尸体”。 奇葩金句 * “我不比别人更早发出声音,绝不比别人更晚结束声音。”(大提琴摆烂哲学) * “把六十分到九十分的努力时间,全拿去干学习以外的事。”(反内卷宣言) * “盗版光盘卖50块?我们正版卖128!成本?8块!”(90年代暴利真相)

98分钟
99+
7个月前

S04.草台班子生存手册:在混乱中向上生长

UV相对论

草台班子的底层逻辑 行业通病:游戏、互联网行业因“快钱效应”催生大量临时拼凑的团队,领导层认知不足、管理粗放是常态。 认知分层:95%的从业者受限于认知水平,导致决策混乱;少数精英的“清醒”反而成为草台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的真相:从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公开争执到公司立项失败,证明“整个世界是一台草台戏”——混乱才是常态,秩序是偶然。 职场博弈论 向上管理的艺术: 若直属领导能力不足但擅长向上社交,可将其视为“资源杠杆”,助其立功以换取自身晋升机会。 越级汇报是禁区(除非涉及重大利益或法律问题),但可通过“帮领导成功”间接获得高层关注。 山头文化的利用: 领导提拔“德不配位”的下属本质是培养嫡系,普通人可反向学习“忠诚绑定”策略,在关键节点成为不可替代者。 信息战破局: CEO往往是最后知道公司危机的人,主动建立与高层的非正式沟通渠道(如咖啡闲聊、兴趣社交),打破信息过滤层。 行业黑暗法则 流量黑幕:假量、回扣、吃空饷是游戏发行领域潜规则,30%的流量损耗被默认为“合理成本”。 立项陷阱:99%的研发预算浪费在“领导直觉决策”,暴雪《炉石传说》靠“小团队+低存在感”绕过资源诅咒。 VC投资真相: 所谓“百倍回报”本质是幸存者偏差(15亿基金投25万赚7800万,其他项目全沉没)。 投资人普遍高估自身认知,草台VC与草台创业者因“错误共识”互相选择。 实战案例与解法 高层架空事件 现象:某上市公司O级高管被“远房亲戚型”下属联合嫡系团队架空。 解法: 建立独立业务线,用可量化的业绩对冲办公室政治; 以“合作者”姿态介入对手阵营,分化利益联盟。 暴雪启示录 《炉石传说》的逆袭: 核心策略:小成本验证玩法(简化TCG)+绑定超级IP(魔兽)+主动控制团队规模(避免财务关注)。 反常识逻辑:资源越少,容错率越高。 创业公司生死局 草台CEO的典型困境: 亲自审核每一张原画,却看不懂代码和数值表; 用“矩阵制管理”强行工业化生产创意,导致项目全盘平庸。 破局点:将老板的“控制欲”转化为资源(如利用其审美偏好争取预算)。 职场清醒指南 认知层面 资源视角:公司是平台,领导是工具,同事是NPC,一切行动围绕“自我资产积累”。 反直觉思维:草台班子的混乱降低了竞争门槛,能力中上者更易脱颖而出。 行动层面 向上借力: 研究公司财报与老板OKR,从顶层目标反推个人价值点; 将直属领导的“短板”包装为你的“独家价值”(如帮技术型领导补足社交短板)。 向下扎根: 在草台环境中主动寻找“非草台盟友”(如暴雪员工中的潜力股),构建优质人脉网。 心态层面 扛字诀:80%的职场错误源于过早放弃,重大决策强制“过夜冷静期”; 灰度生存:接受“60分领导+70分同事”的常态,专注打磨自身90分长板。 推荐延伸 《Play Nice》:暴雪如何从“创意乌托邦”沦为资本棋子,资源诅咒的真实样本。 《Up Down Up》:100位游戏CEO亲述“行业周期律”,立项、膨胀、崩溃的全景复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从“扛”到“反杀”的底层操作系统,破解职场因果律。

89分钟
18k+
7个月前

S03.游戏、教育与文化突围——一场跨越代际的深度对话

UV相对论

本期亮点 游戏 VS 家庭教育:当“中国式家长”遭遇“游戏沉迷”,如何平衡管控与理解?Melody分享与儿子“斗智斗勇”的十年实战经验。 中西教育大碰撞:美国“快乐教育”是陷阱还是机遇?中国刷题文化背后的“工程师红利”与阶层跃迁逻辑。 游戏产业真相:从“精神鸦片”到文化载体——3A游戏、氪金机制与黑神话悟空的行业启示录。 AI时代生存指南:未来人类会被AI取代吗?游戏如何成为“感性训练场”与创造力出口? 文化输出新战场:武术、国潮与《黑神话》——为什么说游戏是下一代人的“文化武器”? 关键讨论 游戏设计的成瘾逻辑 免费网游的“多巴胺陷阱” vs 叙事型游戏的“文化价值”。 徐怡然支招家长:用“人民币玩家”思维引导孩子理解“学习与搞钱”的硬道理。 教育的边际效益 中国刷题教育的“天花板”:当分数竞争压垮感知力,如何用运动与户外活动“对冲”屏幕时间? 美国精英教育的隐藏规则:中产家庭的“体育鸡娃”与“快乐教育”的残酷真相。 AI与未来职业 游戏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人才?从建筑系到认知科学——Melody儿子的跨学科突围之路。 硬科技 vs 泛娱乐:马斯克的“星辰大海”与游戏行业的“感性红利”,谁才是未来? 文化战争与自信 从日本“平成废宅”到中国00后“平视世界”,经济实力如何重塑文化话语权? 黑神话悟空、哪吒与武术——游戏如何成为“新世代文化航母”? 延伸思考 游戏是“第九艺术”还是“阶层分化工具”? 当AI接管生产力,“感性能力”会成为人类最后的护城河吗? 中国游戏出海:用“妖怪”取代“Monster”,我们离文化逆输出还有多远?

117分钟
99+
7个月前

S02.游戏与动漫IP的生存法则

UV相对论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围绕游戏、动漫以及文化娱乐行业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特别关注《凹凸世界Reborn》的重启、游戏行业的立项法则,以及如何在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管理IP、拓展新用户群体。 🎯 本期核心话题: 📌 动漫与IP运营:如何正确复活一个IP? * 《凹凸世界Reborn》的成功经验 :面对曾经不佳的《凹凸世界》第四季,团队为何决定重启而非续作?“重做”和“狗尾续貂”的区别是什么? * 停更 vs. 高频更新 :IP的生命周期如何管理?停更是否反而能保护IP热度? * 翻拍是个好主意吗? 从迪士尼的经典翻拍策略到国内动漫行业的实践,我们能学到什么?《狮子王》翻拍为何大获成功,而某些续作却口碑崩坏? * 如何抓住核心用户? 《凹凸世界》如何从最早的漫画发展到如今的顶级国漫之一,并持续吸引年轻粉丝群体? 🎮 游戏行业:立项的成败如何决定? * 99%的资金都浪费在错误立项上? 许怡然分享了游戏行业最容易踩的坑——立项失败比优化开发成本的损失更大。 * 《双人成行》《双影奇境》的成功秘籍 :Hislight工作室如何通过创新的“双人玩法”游戏,连续打造出现象级作品?EA为何愿意支持这类实验性项目? * 游戏行业的市场策略 :如何在游戏开发初期就考虑市场营销?什么样的游戏更容易成为直播、社交平台上的爆款? * 物理系统、UGC、多人与搞笑要素的加成 :为什么近年来《动物派对》《糖豆人》《人类一败涂地》等游戏能火?什么样的设计能让游戏更具传播性? 🐲《怪物猎人:荒野》:为何销量爆炸,口碑却两极分化? * 800万套 VS. 史上最低评分 :为什么《怪物猎人:荒野》成为系列销量最快的作品,却遭到老玩家的猛烈批评? * 破圈策略与核心用户的矛盾:Capcom是否为了迎合新玩家,牺牲了系列的传统硬核体验?老玩家的愤怒合理吗? * 动作游戏的未来?轻度化、RPG化的趋势是否会成为主流?“新手友好”设计与“核心体验”的权衡问题。 📢 文化娱乐行业的大趋势 * 从游戏到动漫,如何平衡创意与商业化?许多国产动漫和游戏为何在商业模式上更倾向于短期利益,而缺乏长期的IP规划? * 初心与商业的平衡:为何有些动漫作品更注重周边销售,而非内容质量?如何避免“为了赚钱而创作”的陷阱? * 中国玩家为何在 Steam 上的消费行为特殊?75%的《双影奇境》销量来自中国,背后的市场逻辑是什么?中国玩家为何偏爱某些特定类型的游戏? 📌更多深度分析,欢迎收听本期 UV相对论!

59分钟
99+
7个月前

番外2.梁宁 × 许怡然——文娱产业的变革与机会

UV相对论

悟空、哪吒、春节档:文娱行业的新黄金时代? 🎙 节目简介 本期《UV相对论》番外篇,许怡然与产品战略专家梁宁,围绕中国文娱产业的创新、投资与市场格局 进行了深度对谈。从《黑神话:悟空》到春节档电影,再到国产游戏的 3A 困境,两位嘉宾剖析了文娱市场的变革趋势,并探讨了 供给侧优化、主导者战略与颠覆者逻辑 在游戏、影视、科技领域的应用。 🔥 本期核心话题 🎯 黑悟空为什么成功,但国产 3A 游戏依然没机会? * 现象级产品的诞生 VS. 产业整体的冷清 * 市场需求已经被验证,但资本为何依旧谨慎? * 国产游戏产业的“内容投资困境” VS. 电影行业的“资本热潮” 💡 春节档的资本狂潮:电影为何成为投资风口? * 春节档成为唯一的“黄金档期”,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 为什么《哪吒》、封神宇宙可以成功,而《射雕》却遭遇滑铁卢? * 影视投资逻辑:光线影业的崛起 VS. 华谊兄弟的衰落 🚀 游戏行业的核心矛盾:创新、变现与资本冷漠 * 为什么投资人更青睐短期变现,而不投长期内容? * 国产游戏行业的“供给侧优化” VS. 颠覆式创新 * Game Pass、Steam 的模式能否在中国复刻? ⚡ 文娱产业的不同进化路径:从中国到硅谷 * 上海 VS. 杭州:科技与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逻辑 * 硅谷的创投逻辑为何无法直接套用到中国? * AI 时代的内容创作:是新机遇,还是终结者? 💬 本期精彩观点 | 你一定要记住的金句 💡 “黑悟空的成功验证了市场需求,但资本仍不敢投国产 3A。” 💡 “春节档成了唯一的黄金档期,电影投资比游戏投资更活跃。” 💡 “游戏行业是资本真空地带,而电影市场却资本过热。” 💡 “Steam 的生态模式是否可能被国产替代?” 💡 “供给侧优化让人赚钱,但只有颠覆者才能改变格局。” 💡 “创新不是迎合市场,而是创造市场。” 📢 互动讨论 | 你的看法是什么? * 国产 3A 游戏 是否真正迎来春天? * 电影行业的资本狂潮 能否复制到游戏行业? * 你最期待 文娱产业的哪些创新?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UV相对论》—— 解析行业变革,发现增长机会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不要忘记订阅、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加入讨论!

137分钟
99+
7个月前

S01.职场生存的「元规则」

UV相对论

在《UV相对论》的首期节目中,我们围绕“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成长”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作为游戏行业的资深高管,老许结合自己30多年的职场经历,分享了他从清华学子到创业者、从初入职场到高管的成长之路。本期节目不仅涵盖了职场新人常见的误区和挑战,还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帮助职场新人少走弯路,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就站稳脚跟,迈向成功。 🎯 本期核心话题 🔹 职场新人的必修课:认清自己,精准定位 * 你擅长什么 vs. 你喜欢什么?如何避免“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 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值得进入?游戏行业的独特性分析。 * 为什么“职业规划”是学校里最缺失的一课? 🔹 如何高效融入职场?—— 新人的职场生存法则 * 别眼高手低,先做好基础工作:为什么所有的牛人都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 如何克服初入职场的“幻灭感”:公司没你想的那么美好,但这并不妨碍你成功。 * 做个职场吸血鬼:如何在公司里快速学习,找到真正的“职场导师”? 🔹 职场信用体系:如何成为老板眼中的“核心员工”? * 职场信用 = 你的“信用卡额度”:如何让老板放心交给你更重要的任务? * 如何有效提升“可见度”:为什么工作能力强不等于被看见? * 主动 vs. 被动:为什么你需要去“要任务”而不是等任务? 🔹 别踩职场的坑!—— 远离无意义的内耗 * 如何避免陷入公司“站队文化”?:为什么新人最容易误入职场政治? * 别在意别人的节奏,专注自己的成长:如何保持长远的视角? * 管理者视角:如何看待老板的决策?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 🔹 职场的长期竞争力:持续成长,避免职场倦怠 * 如何在忙碌中找到学习的时间?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何避免“职场过劳”? * 为什么“老板也是人”—— 你对领导的误解可能会影响你的职业生涯? 💡 本期精彩观点 💬 “你的职业信用就像信用卡额度,只有不断‘刷’才能提高。” 💬 “刚入职场,别盯着垃圾桶看,要学会主动争取成长。” 💬 “工作不是学校,没人主动教你,你要做职场‘吸血鬼’,自己去学。” 💬 “领导做的决定,也许比你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 适合收听人群 ✅ 职场新人:想知道如何快速适应职场、少走弯路?本期节目就是为你准备的! ✅ 职场进阶者:如何提升职场信用,获得更多机会?这里有一手的高管视角经验分享。 ✅ 职场管理者:如何更好地带新人?如何帮助团队成员高效成长?本期节目给你新的思路。 📢 欢迎加入讨论! 听完这一期的内容,你是否对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成长有新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职场经历,或者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最关心的职场话题! “职场没有救世主,但能找到指南针”——UV相对论

71分钟
99+
7个月前

番外1.柳昊 × 许怡然——AI浪潮下,文娱行业的变局与未来

UV相对论

AI、游戏、资本:文娱产业的下一场革命? 🎙 节目简介 本期《UV相对论》番外篇,许怡然与前得到资深编辑、产品专家柳昊,围绕AI对游戏行业的冲击、资本流向的变化、内容创作者的未来生存法则 进行了深度对谈。从 DeepSeek的崛起 到 国产游戏的生存挑战,再到 平台与内容创作者的权力关系演变,两位嘉宾在轻松对谈中,为行业人士和创业者带来了深刻洞察。 如果你是游戏行业从业者、内容创作者、或是关心AI如何颠覆文娱行业的观察者,本期节目你绝对不能错过! 🔥 本期核心话题 🎯 AI 能让独立游戏开发者崛起吗? * AI 让 一人公司 变成可能?独立游戏开发的门槛正在降低 * 过去 独立游戏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资金?技术?还是发行? * AI 的加入能否带来真正的 个性化内容生产,让游戏更具创新? 💡 资本为何青睐手游,而非 3A 端游? * 手游的回报率为何碾压端游?资本的逻辑是什么? * 为什么电影行业的资本越来越集中,而游戏行业的资本始终“冷静”? * 端游是否还有机会?3A 游戏的未来在哪里? 🚀 AI 时代,游戏开发岗位将如何变革? * 哪些岗位最容易被 AI 替代?哪些技能将变得无可替代? * 特效、美术、程序、策划,哪些领域 AI 已经开始影响? * AI 真的能替代游戏策划,自动生成好玩的游戏吗? ⚡ AI 改变的不只是游戏,而是整个文娱行业? * AI 如何重塑 影视、动漫、游戏 之间的关系? * AI 会带来“千人千面”的游戏体验,还是让内容更加同质化? * 平台 VS. 开发者,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 本期精彩观点 | 你一定要记住的金句 💡 “AI 让独立开发者的可能性无限扩大,但平台的权力却前所未有地增强。” 💡 “不是所有人都会被 AI 取代,但60 分以下的岗位,AI 终将做得更好。” 💡 “3A 游戏没人投,不是市场问题,而是资本回报周期的问题。” 💡 “未来的文娱产业,将是‘AI+个性化分发’的时代。” 💡 “大厂的江湖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但 AI 会给新创业者带来机会。” 📢 互动讨论 | 你的看法是什么? * 你认为 AI 能真正帮助独立游戏开发者吗? * 游戏行业的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 * AI 时代,文娱行业的下一个“黑悟空”会出现在哪里?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UV相对论》—— 深度解析科技、商业与文娱行业的碰撞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不要忘记 订阅、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加入讨论!

121分钟
99+
7个月前

S00彩蛋.UV相对论的由来——这不仅仅是个名字!

UV相对论

🎙 节目简介 在《UV相对论》的特别彩蛋中,我们介绍了节目的名字由来。这个看似神秘的名字,背后其实藏着多重深意。从经典节目《东吴相对论》的启发,到UV在游戏开发、物理现象乃至宇宙学中的特殊含义,我们深入剖析了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对“UV相对论”充满好奇,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两位主播的思考方式,这期节目绝对不能错过! 🔥 本期核心话题 🎯 为什么叫“UV相对论”? * 受到《东吴相对论》的启发 * UV 代表的多重意义:不仅仅是名字的巧合,而是对思维方式的象征! 💡 UV:游戏、科学与思维方式的交汇 * 游戏开发中的 UV 坐标:3D建模的核心概念,如何从三维到二维展开世界? * 紫外线的隐喻:存在于生活中但不可见的事物,如何用不同视角看待世界? * 宇宙学中的红移 vs. 紫移:向未来靠近,意味着更强大的能量? 🚀 UV相对论的愿景:思维的碰撞,启发新的认知 * 我们希望带给听众什么?—— 用不一样的视角,探索相同的话题 * 从游戏行业,到商业、科技、文化,我们如何跨界对谈? * UV 会不会成为一个品牌?未来的 UV Game Awards? 💬 本期精彩观点 💡 “紫外线肉眼不可见,但它的能量无处不在,和思维的边界一样。” 💡 “游戏里的UV坐标,现实里的多维视角,都是降维打击的方式。” 💡 “红移是过去,紫移是未来。我们要做的,是向未来靠近。”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索新的思维边界!

6分钟
99+
7个月前

S00.从业30年,聊到AI、初心与商业的碰撞

UV相对论

资深游戏人许怡然 × 跨界观察者吕兴的破壁对谈 【节目简介】 两位跨越游戏行业“三代人”的对话者,用31年行业积淀与跨界视角,拆解硬核科技与人文情怀的共生关系。从《黑神话·悟空》现象级成功,聊到AI如何重塑创作逻辑;从“免费网游的商业化密码”谈到“用游戏推动人类硬科技革命”的底层逻辑。这是一场为“不甘被算法驯化”的思考者准备的认知冒险。 【核心议题】 1. 行业洞察许怡然的“游戏行业30年进化论”:从清华程序员到上市公司CEO的跨周期生存指南 中国游戏产业“脑裂时代”终结:单机游戏如何从情怀走向可持续商业模式 直播=免费网游?用MMO思维重构现代娱乐产业 2. 科技人文AI大模型VS人类脑科学:为何3岁孩童的认知效率碾压GPT? 显卡战争启示录:游戏玩家如何推动芯片革命与AI大爆发 “知恶行善”的商业哲学:当人性弱点遭遇科技杠杆 3. 未来计划筹备“中国版TGA”:真金白银奖励创意者的初心实验 每周脑洞方向:职场生存、生物医药、AI伦理、教育中的科技应用等等 许怡然的“AI分身”已上线:在微信公众号挑战人类对话深度 【高能片段】 * 11:45 《助推》的启示,要“知恶行善” * 19:18 《巫师3》成为波兰国礼 * 27:16 第一天上班就30岁的大龄程序员,如何靠打工获得财务自由 * 34:00 生物医药行业对于AI很重要 【互动入口】 * 许怡然的AI分身:微信公众号搜索“许怡然私人分享”,体验与投资人AI的实时对话 * 选题征集:评论区留言你最想听的跨界话题,点赞TOP3将获得定制解答 【订阅须知】 每周四更新 “我们不生产答案,只做思考的加速器。”——UV相对论

50分钟
2k+
7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