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纪—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期,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的辽、夏、金、元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成为广阔草原的霸主,更越过草原界限统治了北方,乃至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 上期节目中,我们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老师一起回顾了辽、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本期节目,我们将目光看向元朝。 张帆老师还将就读者提问,分享关于读书、关于历史学习的建议。 【本期嘉宾】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元史专家,曾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本期图书】 《新编中国史·辽夏金元史:冲突与交融的时代》 【时间轴】 00:41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元朝建立之前这段时期算不算中国历史? 02:34蒙古帝国西征始于偶然事件? 04:05蒙古帝国西征中的杀戮是否有夸大? 05:53蒙古帝国的西征是否导致文明的倒退? 06:40蒙古大汗的接班人问题 09:17宋元战争的特殊之处 10:04元朝统一后,南方汉人对元朝的态度 11:18朱元璋怎么看待元朝? 13:04“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一说法不成立 14:45元朝的汉化程度不如辽、金政权 15:27元朝宰相的权力为什么如此之大? 18:09没有外患,元朝为何灭亡? 19:11元朝与当代中国版图 21:19关于元朝是否算中华正统的争论 25:41为什么元史通俗读物比较少见? 27:38西方为何关注蒙元史? 32:30元史研究的开拓方向 34:41辽夏金元史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 36:49读者提问:挑选书目的建议 39:19读者提问:看书有没有方法? 40:37读者提问: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以史为鉴”? 42:43读者提问:历史有没有真相?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历史? 44:13读者提问:家庭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历史? 45:56读者提问:历史朝代如何记忆?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10世纪—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期,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的辽、夏、金、元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成为广阔草原的霸主,更越过草原界限统治了北方,乃至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 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老师,分为上下两期节目,回顾这段风云激荡的大融合时代,看看各民族人民如何共同创造中国历史。 【本期嘉宾】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元史专家,曾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本期图书】 《新编中国史·辽夏金元史:冲突与交融的时代》 【时间轴】 00:50辽、夏、金、元四个政权为什么在一本书中写? 02:14如果不了解少数民族王朝,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是不完整的 04:18辽代、辽朝、辽国三个名称,是一个概念吗? 06:30辽朝的建立与向中原的扩张 08:50为什么《天龙八部》中,萧峰只能姓萧? 10:03南院大王与辽朝制度特点 12:11辽朝的“睡王” 14:11北宋是否错过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 16:14辽朝与之前少数民族政权的区别 17:37为什么辽深受汉文化影响? 19:24西方对于辽的认识 21:05辽朝为什么迅速被金朝取代? 23:34金朝为什么能崛起? 25:37金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7:46金朝与南宋争夺正统 31:44西夏政权为什么更稳定? 34:12西夏的消亡 35:18辽、夏、金的文字 38:09汉化的影响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长城,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比熟悉的意象。但是问起万里长城分布在哪里?很少有人能够说清。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长城专家董耀会老师。上世纪80年代,他曾和同伴历时508天走过7400千米,完成首次徒步考察长城的壮举,今晚,他将浓缩40多年来的行走与思考,带我们再读长城。 【本期嘉宾】 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曾主持国家“十二五”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长城志》编纂工作,担任总主编。 【本期图书】 《万里长城在哪里》 【时间轴】 00:45长城刻板印象 02:22给长城修志难在哪里?10年修得《中国长城志》 04:04长城:构建游牧与农耕之间的秩序 04:29第一座长城在哪里? 06:07长城作为景点兴起是什么时候? 06:36万里长城在哪里? 07:48长城的危险地段 08:30长城选址有哪些讲究? 10:25长城选址的朝代变化 13:17长城的防御思想:构建秩序 15:20长城是一个边疆社会 17:29长城不仅“防外”,还“防内” 21:26孟姜女故事的演变 23:42孟姜女故事的合理之处 25:43入赘为什么在秦朝有罪? 27:11长城并非“东起山海关”,而是“东起鸭绿江” 30:13闯关东的“关”就是长城 31:33黄土高原段长城为什么重要? 32:53什么是长城精神? 34:35长城保护现状 35:54长城保护,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36:53实地行走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片头音乐】3am West End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往往十多分钟就能逛完整个展厅,除了一通狂拍以外,似乎也没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而旁边的人却能在艺术品前驻足许久,细细品味,从古画细节中读出不少历史知识。 如何看懂展览?我们邀请到有20多年艺术教育与推广经验的曾孜荣老师,以有关大运河的绘画作品为例,讲讲看展的门道。 【本期嘉宾】 曾孜荣,中信美术馆馆长。原今日美术馆副理事长及《东方艺术》杂志主编。 著有《发现中国画的秘密》《中国名画绘本》《颜色里的中国画》等,主编《墨·中国》丛书。 【本期图书】 《大运河:从北京出发,下江南!》 【时间轴】 01:00如何看懂展览? 02:11为什么要挖掘古代名画中的大运河? 03:14大运河的四个历史阶段 史念海《中国的运河》 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左传》中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通济渠,又称汴河,连接黄河与淮河,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 郭守敬,中国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11:19“交流”“沟通”“渠道”等词语来自大运河 12:06海淀、积水潭、什刹海……北京地名与大运河的关系 14:00《清明上河图》:最早描绘大运河的古画 14:58《清明上河图》的两个细节 18:25宫廷画师徐扬其人 徐扬,清代宫廷画师,代表作有《京师生春诗意图》《乾隆南巡图》《姑苏繁华图》等。 19:50《潞河督运图》与大运河天津段 22:57古代“红绿灯“:浮桥 23:38大运河山东段:南旺分水的科学巧思 27:16大运河扬州段:浪漫写意 袁耀,清代画师,擅长界画,即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 29:37大运河苏杭段:乾隆下江南如何做攻略? 33:40大运河的终点在哪里? 34:55大运河主题中,最喜欢的画家和作品 【片头音乐】 Landra's Dream 【片尾音乐】 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清明上河图》局部细节 《潞河督运图》局部细节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 袁耀《邗江胜览图》
最近,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年度书单,就着这波总结,我又重新发现了不少遗漏的好书。 这一年里,有哪些书曾经打动过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推荐一波你的选择。 在我读过的书里,有一本叫《猫怪》的小说特别有意思。我也以这本书为契机,和作者张云聊了聊中国的志怪文化。 【本期嘉宾】 张云,中国妖怪学研究和妖怪文学代表人物。自号“搜神馆主”,代表作《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作妖》《妖怪奇谭》等。 【时间轴 所提书目及人物】 02:35为什么开始研究中国妖怪? 06:16志怪文化≠封建迷信,中国的神话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山海经校注》《古神话选释》《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等神话专著。 10:48妖怪的定义,孙悟空能否被算作妖怪? 《搜神记》,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干宝所撰,现存20卷,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一些琐闻杂记和不少民间传说。 《阅微草堂笔记》,清代著名学者纪昀(纪晓岚)晚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的乡野怪谈,或亲身所闻的奇情轶事。 《聊斋志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西游记》,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明代代表性神魔小说。 14:04妖、精、鬼、怪四类如何区分? 巴蛇吞象,《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 16:37妖怪是否存在“晋升体系” 柳田国男,日本民俗学创立者。 20:10中国妖怪何时诞生? 《汲冢琐语》,杂史体志怪小说,作者不详,成书时代大致在战国中期以前。 23:19妖怪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 30:02日本妖怪文化和中国妖怪文化的关系 《剪灯新话》,文言短篇小说集,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文学家瞿佑撰写。 牡丹灯笼,日本民间三大怪谈之一,故事出自《剪灯新话》。 32:57妖怪研究入门建议 34:34《猫怪》的前置知识:白泽、方相氏 白泽,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 嫫母,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相传方相氏这一官职源自嫫母。 38:19猫鬼,唯一一个被法典记载的妖怪 独孤陀,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异母弟,独孤陀猫鬼事件被记录在《隋书》中。 40:27猫鬼与西域文化 胡人识宝,唐代流传的一种民间传说。 人木,出自唐代《酉阳杂俎》物异卷:人木,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国,山谷间树枝上化生人首,如花,不解语,人借问,笑而已,频笑辄落。 44:13《猫怪》为何设定在武周时期?有关武则天的继位问题的两则传说 《甘泽谣》,唐代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花月之精的故事出自《甘泽谣》。 49:56武则天、萧淑妃和猫的故事 50:56真实历史人物:主人公张鷟 张鷟,唐代小说家,号称“青钱学士”,《朝野佥载》是他撰写的一部笔记小说。 54:52《猫怪》的虚构与真实 56:09“妖由人兴”:《猫怪》的谜底就是人心 57:00封面故事:设计风格不同看中俄文化差异 【片头音乐】 Landra's Dream 【片尾音乐】 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在今年有看到一种说法,大意是,生活是由一些闪光的瞬间组成的,而不是过程。 这引发了很多人对日常生活的再思考。普通人平凡的每一天是有意义的吗?如果终其一生,只是忙忙碌碌,没有什么惊天成就,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存在重要吗? 作为一个自认为有些悲观的历史学家,王笛教授看待这个问题却是积极的。他的研究没有从我们熟悉的王侯将相、知识精英、英雄豪杰讲起,而是聚焦普通人,通过小人物、小家庭回溯历史,从中发现中国文明的不断进步。 王笛教授说,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意义,普通人的声音是微弱的,千千万万声音发出来就是历史的最强音。 第二期节目,我们从《碌碌有为》聊起,展开一部用文字写就的《清明上河图》。 【本期嘉宾】 王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 【本期提及书目与文章】 王笛《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 沈宝媛 《一个农村社团家庭》 王笛《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袍哥,即四川的哥老会,是从清朝到民国在四川社会影响最为深入广泛的秘密社会组织。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杨树因《一个农村手工业的家庭:石羊场杜家实地研究报告》 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 李泽厚《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王笛《历史的微声》 【时间轴】 01:43为什么书名叫《碌碌有为》? 03:27如何在浩瀚的史料中找到杜二嫂这个人物? 07:26历史的写法不应只有朝代的循环,也可以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细节中发现文明的演变 14:58秦以后,中国不能算“封建社会”。在开放的社会中,科举制度让阶层间相互流动 17:38正史中不被记录的边缘化人群,为什么被社会需要?社会组织如何弥补官方管理的不足 26:17“由巫到礼”:正统和异端没有分离的鸿沟 30:32传说故事、民间文献对历史研究的意义:以袍哥的研究为例 33:27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力量 40:11如何看待“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尊重历史,而不是妄图创造历史 42:08作为普通人,不要放弃自己的声音 43:01阅读历史,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 46:04我的读书方法 【片头音乐】 Landra's Dream 【片尾音乐】 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提到“丝绸之路”,你会想起什么?如果是黄沙、戈壁、夕阳、骆驼商队……那么,你对真实的丝路知之甚少。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侯杨方教授在对《史记》《汉书》《大唐西域记》以及近代探险家记录等资料的研读基础上,用超过20次实地考察,累计3万公里行程,精准复原境内外丝路古道。这条沟通亚欧大陆的重要文明之路,其实是由绿洲、雪山、峡谷、草原、森林、冰川、鲜花、关隘、驿站、石窟、寺庙等组成的绚烂画卷。 【本期嘉宾】 侯杨方,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本期图书】 《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 【时间轴】 01:38丝绸之路不止是黄沙、戈壁、晚霞、骆驼队……这种刻板印象反智反常识 04:24打假玄奘画像:那只是一幅镰仓时代行脚僧画像 08:10丝绸之路概念的由来: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的再命名 10:30反对丝路泛化,丝绸之路的时间限制与空间范围 12:10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15:20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安全之路 17:56为什么想要精准复原丝绸之路 20:45张骞出使西域,见到的是希腊文明 26:20兵马俑可能来自希腊工匠? 27:47敦煌“恩怨情仇”:王道士与斯坦因 30:06真正的玉门关在哪里? 34:05为什么要纠结玉门关在哪里? 35:08从玉门关重新理解唐诗 37:38葱岭,丝路意象的另一代表 39:02真实的玄奘是什么样的人? 41:38阿富汗杨树:见证玄奘取经的唯一“神明” 44:18法显和玄奘记录的“佛的脚印”真实存在 46:29古人如实记载,再次证明史料的可靠性 49:07重走丝路的建议 行脚僧画像 3000多岁的阿富汗杨树 【片头音乐】Landra's Dream 【片尾音乐】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商务:[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