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有看到一种说法,大意是,生活是由一些闪光的瞬间组成的,而不是过程。
这引发了很多人对日常生活的再思考。普通人平凡的每一天是有意义的吗?如果终其一生,只是忙忙碌碌,没有什么惊天成就,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存在重要吗?
作为一个自认为有些悲观的历史学家,王笛教授看待这个问题却是积极的。他的研究没有从我们熟悉的王侯将相、知识精英、英雄豪杰讲起,而是聚焦普通人,通过小人物、小家庭回溯历史,从中发现中国文明的不断进步。
王笛教授说,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意义,普通人的声音是微弱的,千千万万声音发出来就是历史的最强音。
第二期节目,我们从《碌碌有为》聊起,展开一部用文字写就的《清明上河图》。
【本期嘉宾】
王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
【本期提及书目与文章】
王笛《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
沈宝媛 《一个农村社团家庭》
王笛《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袍哥,即四川的哥老会,是从清朝到民国在四川社会影响最为深入广泛的秘密社会组织。当其最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杨树因《一个农村手工业的家庭:石羊场杜家实地研究报告》
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
李泽厚《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王笛《历史的微声》
【时间轴】
01:43为什么书名叫《碌碌有为》?
03:27如何在浩瀚的史料中找到杜二嫂这个人物?
07:26历史的写法不应只有朝代的循环,也可以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细节中发现文明的演变
14:58秦以后,中国不能算“封建社会”。在开放的社会中,科举制度让阶层间相互流动
17:38正史中不被记录的边缘化人群,为什么被社会需要?社会组织如何弥补官方管理的不足
26:17“由巫到礼”:正统和异端没有分离的鸿沟
30:32传说故事、民间文献对历史研究的意义:以袍哥的研究为例
33:27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力量
40:11如何看待“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尊重历史,而不是妄图创造历史
42:08作为普通人,不要放弃自己的声音
43:01阅读历史,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
46:04我的读书方法
【片头音乐】 Landra's Dream
【片尾音乐】 Journey of Hope
【联系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找到@中信出版 和我们交流。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