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西瓜汁,36岁,原居重庆,曾是一名大学教师与建筑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师。为了给孩子一个更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她于2023年毅然携丈夫与当时仅三岁半的儿子举家迁往芬兰。目前,她已取得芬兰本科学位,正积极学习芬兰语并探索新的职业路径。这个家庭正以理性的规划和开放的心态,在北欧实践着一种亲近自然、注重家庭与内心平静的新生活。 当“鸡娃”成为常态,当“内卷”无处不在,我们是否想过,养育孩子还有另一种可能?小朋友在出国前从未踏入过国内的校园,他的整个童年记忆都始于芬兰——那会是怎样的一个「他乡的童年」呢? 你会听到👂 02:50 抉择时刻:是什么让一个家庭决定放弃国内的舒适圈?从疫情焦虑到《他乡的童年》的触动,再到用Excel表格理性分析各国移民政策的全过程 12:12 芬兰的教育观:“所有工作都是好工作”;芬兰社会如何定义“成功”;蓝领与教授收入差距极小的社会现实 14:18 文化冲击与细节:孩子在学校玩得浑身是泥、鞋里倒出半斤沙;学校通知“发现虱子和蛲虫”……哪些细节让中国家长崩溃,又让嘉宾感到“返璞归真”? 17:36 没有监控的童年:芬兰幼儿园为何没有监控?家长参与度低背后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对比国内“课间不让跑”的校规,带来的深刻反思 24:53 一个芬兰幼儿园孩子的日常:没有固定教室,核心任务是玩耍,四岁孩子会数1-4就是“数学优秀” 32:20 “超前教育”被老师约谈:因为孩子在家自学了十以内加减法,家长竟被老师批评。芬兰教育为何反对“抢跑”? 33:40 揭秘“免费”的芬兰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真实的费用是多少?连枕头、被子、床单、餐食、活动费都全包 45:26 语言奇迹与身份焦虑:零基础的孩子如何在三个月内说出流利芬兰语句子?同时,妈妈也开始担心孩子未来回国会成“中文文盲” 48:56 家庭内部的决策与支持:这个重大决定由谁主导?家人是否强烈反对?夫妻二人如何达成共识,共同面对未知? 56:27 实用的移民路径拆解:“学生签->陪读签->A签->永居”的完整路径、学费与生活费构成,以及家属陪读的福利 01:06:45 现实的另一面:就业挑战:面对“欧洲第一”的失业率,在芬兰找工作有多难?从高级工程师到坦然接受“端盘子”,如何调整心态? 01:11:25 在芬兰,你孤独吗?:漫长的冬夜如何度过?新移民的社交圈是怎样的? 01:19:40 内心的平静与物欲的降低:通过采蘑菇、亲近自然获得内心的宁静 本期提到✍️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是一部由周轶君执导的纪录片,她通过探访芬兰、日本、以色列等多国的教育现场,展现了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童年图景与教育哲学。 与主播交流💌 莴苣,现居香港,纽约州执业律师。曾就职于国际律师事务所,现为外企法务。一个不满足于高薪的中环打工人,爱折腾,折腾自我的同时把心中的百转千回分享给有缘的你。 🍠小红书:莴苣不给你吃 👀微博:莴苣不给你吃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推荐你在小宇宙收听「心照不宣」。你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以及QQ音乐找到我!
当一个家庭里,妈妈比孩子更脆弱时,会发生什么?本期节目,我们将坦诚探讨,在一个由“绵羊”父母组成的家庭里,如何长出一匹孤独的“狼”;探讨主播如何习得了“不求助”的生存策略,却又在亲密关系中隐秘地渴望被控制。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觉醒、洞察,并最终重新走近童年的自己,走近父母的故事。 你会听到 * 父母的焦虑如何无形中塑造了孩子的性格与命运? * 一个孩子是出于怎样的爱,才选择不再向父母求助? * “早熟独立”的光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感代价? * 我们如何在洞察过去后,走向与自我和解的道路? 本期提到 * 国产剧:《小欢喜》 * 美剧:《继承之战》(Succession) 与主播交流 莴苣,现居香港,纽约州执业律师。曾就职于国际律师事务所,现为外企法务。一个不满足于高薪的中环打工人,爱折腾,折腾自我的同时把心中的百转千回分享给有缘的你。 🍠小红书:莴苣不给你吃 👀微博:莴苣不给你吃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推荐你在小宇宙收听「心照不宣」。你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以及QQ音乐找到我!
本期嘉宾 梦泽,一位拥有独特人生轨迹的法学毕业生。她在本科与研究生毕业后,经历了前后累计长达六年的“超长gap期”,期间深度对抗抑郁症,并通过大量阅读作为精神支柱。如今,她已在30岁后成功重返社会,在杭州的司法系统内拥有一份全职工作。 本期我们将探讨: * 她是如何一步步“滑入”长达五年的空窗期的 * 父母为何能如此“松弛”地用30万支持她六年 * 阅读点亮人生:五年阅读超千本,书籍如何成为对抗抑郁、支撑生命的力量 * 在HR简历筛选中“社会性死亡”后,如何通过“双盲”的体制内招聘找到出路 * 从极度自由的gap期到正规职场,她经历了怎样的适应 * 这段超长gap经历是财富还是遗憾?她给正在或考虑gap的人什么建议 这是一期关于迷失与寻找,坠落与重建的对话,它剥开社会时钟的焦虑,探讨人生的容错率,以及“休息”本身的价值。 你会听到 02:23 抑郁的起源:父母争吵带来的“丧家犬”之感与学业上的“习得性无助” 07:51 Gap期的自我疗愈:靠每日一本书和当“街溜子”来抵御自杀冲动 10:02 抑郁症的“想死”与日常“口嗨”的本质区别:具象的身体冲动与抽象的情绪宣泄 19:01 第二次超长Gap:如何从“假装司考”一步步刹不住车,滑向五年空窗 22:28 “刹不住了”的心态剖析:HR的隐形门槛与对上班的生理性恐惧 24:02 五年阅读超千本书,“阅读点亮人生” 26:51 社交的萎缩:因深感羞耻而主动疏远现实中的朋友 30:55 转折点:疫情下的就业寒冬与同龄人集体结婚引发的年龄焦虑 32:33 经济现实:父母6年约30万的资助,与“富裕穷”的自我认知 35:55 关键支持:母亲异乎寻常的“松弛”态度成为她的安全网 39:32 亲戚的对比:“你要是我女儿,我早把你赶出去了。” 41:21 重新审视Gap:听到延迟退休的第一反应是“庆幸”,但最大的遗憾是“没钱” 44:21 重返职场的破局策略:只投“双盲面试”的体制内岗位 47:34 另一个考量:抑郁过后更需要一份能“兜底”的工作 52:11 职场适应挑战:抑郁复发、人际压力与“戴面具”能力的丧失 57:07 “半回归”社会状态:已无升职加薪的欲望 01:00:38 内心的天赋:似一股“暖流”,却无法在工作中施展 01:01:29 超长Gap期,她后悔了吗? 01:03:47 意想不到的礼物:超长Gap带来的信心 01:05:09 给Gap者的建议:想清楚代价,但“休息真的很爽!” 本期提到 “富裕穷” :一个网络概念,指原生家庭尚可,但因自身能力一般,导致工作后生活水平反而不如被父母供养,因而选择不工作、无限期依赖家庭的群体。 嘉宾的书单📖 梦泽为听众朋友们整理了她在gap期间的书单,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收藏❤️ 1.《漂白》 2.《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3.《明亮的夜晚》 4.《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5.《一粒红尘》1 2 6.《消失的人》 7.《独自生活》 8.《此时不必问去哪里》 9.《照夜燃星》 10.《我本芬芳》 11.《豆子芝麻茶》 12. 《清冽的内在》 13.《躁郁之心》 14.《鱼翅与花椒》 15.《我会一直跑,直到太阳下山》 16.《长夜难明·双星》 17.《球状闪电》 18.《大城小室》 19.《我比世界晚熟》 20.《骄阳似我》2册 21.《为房痴狂》 22.《燃烧的蜂鸟·谜案1985》 23.《从前我死去的家》 24.《盲井》 25.《凛冬之罪》 26.《正午之魔》 27.《侦图机》 28.《棋王》 29.《不原谅也没关系》 30.《失明症漫记》 31.《逍遥游》 32.《法医秦明·白卷》 33.《燃烧的蜂鸟》 34.《长安的荔枝》 35.《吉祥纹莲花楼》4册 36.《秋园》 37.《第一次看见灿烂的时刻》 38.《一切境》 39.《苏东坡传》 40.《变形记》 41.《至少还有书》 42.《无证之罪》 43.《五爱街往事》 44.《我在北京送快递》 45.《命运》 46.《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47.《蚁群》 48.《仿佛若有光》 49.《哑舍》8册 50.《浮生物语》10册 51.《岛上书店》 52.《罗杰疑案》 53.《平面国》 54.《书店四季》 55.《大裂》 56.《猴杯》 57.《秀才的手表》 58.《绝叫》 59.《烟火漫卷》 60.《长乐路》 61.《树犹如此》 62.《直视骄阳》 63.《野猪渡河》 64.《我的二本学生》 65.《送行》 66.《寂寞的游戏》 67.《纸人》 68.《猴子·罗汉地》 69.《留德十年》 70.《宫女谈往录》 71.《轰然作响的记忆》 72.《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73.《冬泳》 74.《纽约客》 75.《夜晚的潜水艇》 76.《守夜者》4本 77.《小说课》 78.《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79.《源泉》 80.《爱情笔记》 81.《鸟,看见我了》 82.《船讯》 83.《博尔赫斯小说集》 84.《爱如繁星》 85.《江城》 86.《今生今世》 87.《寻路中国》 88.《山河岁月》 89.《台北人》 90.《三体》3本 91.《昨日世界》 92.《妈妈及生活的意义》 93.《当尼采哭泣》 94.《诊疗仪上的谎言》 95.《泛若不系之舟》 96.《三万英尺》 97.《芒果街上的小屋》 98.《守藏》2本 99.《最好金龟换酒》 100.《抑郁生花》 101.《天谴者》 102.《十九年间谋杀小叙》 103.《我的妈妈是精灵》 104.《写作这回事》 105.《日益亲近》 106.《夏摩山谷》 107.《兰陵缭乱》 108.《外婆的道歉信》 109.《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110.《大律师》 111.《人只会老,不会死》 112.《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 113.《叫魂》 114.《东北游记》 115.《民主的细节》 116.《堂吉柯德》2册 117.《解忧杂货铺》 118.《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19.《血疫》 120.《爱你就像爱生命》 121.《丰乳肥臀》 122.《爱的五种能力》 123.《追风筝的人》 124.《灿烂千阳》 125.《霍乱时期的爱情》 126.《孤儿列车》 127.《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 128. 听雪楼系列(3册) 129.《我亦飘零久》 130.《包法利夫人》 131.《琅琊榜》(三册) 132.《九州缥缈录》(6册) 133.《时生》 134.《送你一颗子弹》 135.《蒋勋说红楼梦》(8册) 136.《查令十字街84号》 137.《人类群星闪耀时》 138.《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9.《只有医生知道》3册 140.《七夜雪》 141.《妞妞》 142.《一一风荷举》 143.《无人生还》 144.《假面饭店》 145.《假面前夜》 146. 镜系列(6册) 147.《我循着火光而来》 148.《道连格雷的画像》 149.《目送》 150.《眠空》 151.《云荒四时歌》 152.《白夜行》 153.《小姨多鹤》 154.《上海堡垒》 155.《簪中录》(4册) 156.《月童渡河》 157.《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与主播交流 莴苣,现居香港,纽约州执业律师。曾就职于国际律师事务所,现为外企法务。一个不满足于高薪的中环打工人,爱折腾,折腾自我的同时把心中的百转千回分享给有缘的你。 🍠小红书:莴苣不给你吃 👀微博:莴苣不给你吃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听方式 推荐你在小宇宙收听「心照不宣」。你也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以及QQ音乐找到我!
本期嘉宾👩 Youjun,毕业于香港大学法学院。她最近终于入职了一家香港律所开启她的第一份全职工作。 作为律所新人,她的第一个月过得还好吗?金光闪闪的律所生活为何在一个月内褪色成“高级牛马”的日常?工作中那份令人窒息的无意义感从何而来?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感觉自己的天赋毫无用处,所做的一切都像是“狗屁”,这是你的问题,还是工作本身的问题?当工作无法承载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时,那份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挣扎究竟会让人多痛苦? 我们聊聊职场新人“每天都想辞职”的冲动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层的价值观不匹配与天赋被压抑的痛苦。 🎧你会听到👂 00:00 引言:从“纸上谈兵”到律所实战 02:18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敷衍的入职流程与“安静的”第一天 04:56 崩溃瞬间:周日凌晨搜索离职,找不到起床的动力 07:13 技能与天赋的错位:从与人连接的NGO工作,到面对冰冷文件的非诉律师 10:08 内心的挣扎:当工作无法满足核心价值感,恨意从何而来 12:35 Printer 大揭秘:IPO冲刺期的“坐牢”体验与“工具人”的共鸣 15:35 台风天的荒谬剧:一屋子律师,为何不如Printer懂劳动法? 21:04 运气还是不幸?那些“黄了”的项目反而成了救命稻草 24:51 “验证”工作的虚无:在十万份文件中为一句话找证据 28:19 摔跤的“神启”:身体的伤痛如何成为麻木工作中的唯一感知 32:26 同事状态观察:佝偻的投行人、四天没洗澡的老板与无尽的陪坐 37:44 意义的消解:人性至上高于效率至上,演给客户看很重要 39:02 “我早就知道很痛苦,但没想到这么痛”——知识无法替代体验 41:46 谁留下了?谁走了? 职场去留的性别差异与奖赏不公 45:45 核心矛盾:违背内心天性的工作,代价远超想象 53:59 终极叩问:这份工作是否本该消失?我们是否在假装成为另一个人? 57:14 奇怪的市场现象:IPO业务回暖,为何却招不到人了? 主播提到✍️ *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即公司上市。 * Printer:印刷商,在IPO项目中负责处理招股书文件修改的第三方机构,常作为项目冲刺期的实体办公地点。 * 非诉律师:主要从事交易、合规等非法庭业务的法律从业者。 * 验证(Verification):在IPO流程中,律师需为招股书中的每一句话找到证据文件支持的工作。 订阅「心照不宣」,收听更多真实、有深度的对话。
本期嘉宾👩 Carrie,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在读。她本科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公关与广告专业,随后在香港大学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起初她的兴趣在传媒与电影行业,现在她的研究领域却是专注于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从浙江到香港,从文科到前沿科技,在港十年,她亲身体验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多元路径与无限可能。 本期播客她将为我们分享这条独特学术之路上的挑战、机遇与宝贵心得。如果你对香港高校学术路线感兴趣,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期! 👥 适合谁听 * 考虑赴港读本科/硕士/博士的学生 * 对跨学科研究(AI+社科)感兴趣的人 * 想了解香港学术环境与就业前景的人 * 正在纠结是否读博的研究生 * 对香港高校文化好奇的听众 🎧 你会听到👂 00:09 嘉宾自我介绍:从浙江到香港的十年 02:10 为何选择香港读本科?TVB滤镜与浙江家长的妥协 08:56 浸会传理学院:从电影到公关,发现自己“没有艺术细胞” 17:26 本科生活体验:宿舍文化、粤语学习与社交压力 25:07 本科同学去向:国际/本土PR公司、转行律师/投行、创业 28:09 实习踩雷:电影公司像金融公司,Marketing办公室政治不断 33:02 新冠疫情期间决定读硕:兼职硕士+全职工作 38:16 读博像创业:要钱、要资源、要包装研究 42:34 AI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伦理、价值观对齐、人类未来 52:50 香港学术资源:硬件强、资金足、国际化 53:29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57:25 内地生申请香港硕博的竞争现状 59:40 香港高校与大湾区的融合 01:02:03申请博士的重要文书:Personal Statement(好奇心+潜力) 01:06:44 套磁技巧:刷脸、写邮件、附CV 01:10:47 遇到toxic的导师怎么办?天不会塌,及时跳组加心态调整 01:14:03 算一笔读博的经济账 01:18:07 博士日常:看论文、改proposal、deadline驱动 01:24:02 博士真的很难毕业吗 01:25:18 香港教职路径及薪资科普 01:30:36 香港永居的含金量 01:33:32 香港高校强势专业概览 01:36:20 三校体验对比:浸会关怀、港大精英、科大卷但资源强 🔗 提到的资源 & 关键词 IANG签证:毕业后留港1年找工签 HKPFS(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计划 港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 📢 互动邀请 如果你对香港留学、跨学科研究、博士生活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订阅「心照不宣」,收听更多真实、有深度的对话。
Hi 大家,好久不见,我是莴苣。本期与大家闲聊一下过去一段时间的生活。 如果你有兴趣成为我的播客嘉宾,请联系我。 如果你有兴趣成为我的播客剪辑,也请联系我。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朋友们好! 本期节目是暴雨特辑,香港天文台今日发布黑雨警告。你将会听到我生活里的一些小事以及它们带给我的一些启发。大吃大喝,服从本能的避难心得,失而复得钱包和AirPods的喜悦与怅然,一边不情不愿一边向小红书低头的割裂,以及再次企图揭开精英行业的盖头来…… 你会听到 01:47 跳过片头 02:58 鲜肉月饼:来讲山东人广东人坏话了 05:12 极端天气,唯有热量保我安全 05:57 暴饮暴食:贪心贪心,明明是心在作祟,为何总怪身体 08:28 Wait and act: 行动之前先缓一缓(失而复得的钱包) 14:40 (暂时)放弃植发了啦! 20:58 (暂时)放弃拥有完美颌面了啦! 26:04 不情不愿,给小红书打工:我恨所有人都在给我划重点! 31:00 喜怒无常,捉摸不透的小红书 32:23 到底还有谁在认真做事啊?大家一起来糊弄(失而复得的AirPods) 39:05 没看《装腔启示录》:身处其中,是最好的祛魅 41:13 我是贵价律师,也是个跑腿的 45:22 从沾沾自喜到“我什么都不是”:或早或晚,泡泡都会破 48:38 安抚情绪的两段咒语 The end. 本期提到的两段文字: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我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一直处于最佳状态而批判自己。在这个迫使我们一直表现出快乐的社会中,我不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对自己失望。” 来自书本《不原谅也没关系》 与主播交流 微博👀:@莴苣不给你吃 小红书📖:莴苣不给你吃 🎵 买你 - 魏如萱
朋友们好! 八月勉强还算是在毕业季中吧。目前就业市场一片低迷,市场上开放的职位并不多,找工作变得异常痛苦。尽管我们无力扭转宏观局势,我想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也并不能缓解焦虑,我们手头可能还是做点事情比较容易稳住自己。所以这期播客就制作完成了。希望能在眼下看来并不显露那么多生机的世界里,给你一点安慰。 使用指南: 适用人群:本期播客适合在校生或即将毕业找第一份工作的朋友们收听。 适用行业:本期播客适合法律行业或较为类似行业的朋友们。也有一些原则性的分享可能适用范围更广。 你会听到: 02:09 本期播客服用指南:重要的永远是行为背后的philosophy 03:50 Mass Mailing - 海投 * 04:00 不是 Plan A 或 B,但一定是不容忽视的 Plan C * 06:24 心理建设:你只需要一个机会,零成本换一个机会何乐而不为 * 09:36 邮件内容:主题,正文与附件 * 11:38 一起走量吧:效率为上,开发万能模板,拒绝高端定制 * 15:22 收件人:合伙人 + HR 双管齐下 (HR都不知道的招人需求你先知道了?) * 17:22 你该攻克怎么样的合伙人凡事均有优先级:地域,执业领域 物以类聚:人会欣赏或者同情与自己相似的人 你有点特别:也别忘了人有时候又需要与自己互补的人 * 21:18 合伙人和HR的邮箱在哪里 * 22:25 如何管理mass mailing的进度我的项目大表 做一个有礼貌的发邮件机器 该跟进了没 24:18 Cover Letter - 求职信 * 24:39 不要小看cover letter:让它帮你讲故事,让它把你卖出去 * 27:34 借我借我一双fresh eyes吧 * 29:41 学会不接受意见 * 30:10 没能成为金光闪闪的人,但我起码诚恳,亲切,具体吧 31:35 CV - 简历 * 31:40 模板满天飞,但最棒的是行之有效的模板 * 33:35 Less, less, less...34:00 可有可无的一律从无 34:20 别让格式喧宾夺了主 35:00 有智慧的舍弃:重要性,时间性 * 35:20 动词的使用简历中最有力的部分不是让你用来自谦的 你太水了, no worries 大家都知道 请更新你的动词词库:Google "CV action verbs" 厚颜无耻贴上本人写的阅读材料:微博 * 39:28 警惕假性的有逻辑 * 40:05 简历不承担传递全部信息的责任,而只传递重要信息 * 40:37 兴趣,语言,技能,whatever 41:47 所有文件都是为了打造形象服务 * 42:06 我是一个可塑之才,不是全能选手或专家 * 43:04 过度迎合 VS 老子天下第一:我选择不卑不亢 * 45:30 了解自己,打包自己,呈现自己 46:46 彩蛋故事:满身硬伤的我如何通过海投找到工作 * 98/100:石沉大海 * 2/100: Let's have a chat! The end. 听到这期播客就是你运气变好的开始,祝大家一切顺利,早日收获你正期待的好消息! 欢迎大家给本期节目留言,你也可以通过微博 @莴苣不给你吃 找到我。 🎵 Aloha - Cho Jung Seok(机智的医生生活OST)
朋友们好! 本期主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心理咨询。希望有此需求的朋友可以从中获得一点入门帮助。话不多说,想说的都在show notes 里了。收听愉快! 你会听到: 01:56 心理咨询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做自己的尽职调查 04:00 心理咨询入门渠道:咨询师博主,播客和书籍 10:30 自我对话与向朋友倾诉为什么替代不了心理咨询 17:18 给我一个尝试心理咨询的理由 * 17:32 黑屋子里有什么:蟑螂,老鼠还是怪物 * 18:57 我一逃再逃以为逃过的东西又追上我了 * 20:12 “人生”这间公司,我如何扭亏为盈 * 22:09 我心中的怪物有了大概的轮廓 * 23:39 了解别人最终是为了了解自己 * 24:40 失真的世界:鲜艳的花,消失的快捷酒店 31:14 我在心理咨询中偷来的奇妙比喻 * 33:08 走出水晶般的童话叙事 * 35:35 测试性需求:“我要当科学家”的羞耻感 * 41:09 当小孩,当大人,当开小差的大人 * 43:39 没能哭出来的小女孩,急着擦眼泪的守护者 * 46:34 我的恨意来得那么迟,那它还正当吗 54:34 不要去解决你身上真挚的部分,尽管它让你疼:让智慧与武器保护你 * 56:04 鸡蛋高空落地的游戏 * 56:58 我拥有很多苹果也不再随便派发出去 59:08 敞开自己是一个过程,不要霸凌自己 本期提到: 微博:崔庆龙,严艺家,简里里 播客:纵横四海,Blow Your Mind,无人知晓 书籍:《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Because I - Lasse Lindh (韩剧《泡泡糖》OST)
朋友们好! 本期节目没有特定的主题。本期会跟大家聊一些生活里的扰动因素,一些新的尝试,一些夏日琐碎缤纷乐。希望你听完这期播客像吃完一支棒冰一样,心里凉快凉快。 你会听到: 02:21 Small Talk: 阴晴不定的天气与芭蕾舞鞋 04:10 失去的胃口与垃圾桶里的冰淇淋 07:32 我的身体只剩下左耳了 11:00 夏日协奏曲:荔枝,棒冰,冷气,芍药 14:05 成年人第X课:我的电费我做主 23:10 我删除了外卖APP里的三个地址 24:34 我引入了什么扰动因素到生活这片死海 * 25:21 力量训练:撒娇是想让你push我 * 29:20 被动拉伸:你怎么那么紧张! * 35:18 心理咨询:有能力关照内心的人才是真正清醒的人 * 40:02 学做播客:找到属于你一个人的project 44:23 重复的五天,漫长的一天 48:01 覆巢之下,你这颗鸡蛋还安好吗 51:42 过程与特效药 - step by step 53:13 Never Have I ever 56:37 不想承认我加入了面料党 本期提到: 播客:纵横四海 美剧:Never Have I Ever 🎵:Step Step - Suran (韩剧《嫉妒的化身》OST) 欢迎大家留下你的评论!我都会看的!
朋友们好!欢迎收听第003期节目。 本期选题来自网友投稿:可以和同事做朋友吗,这种关系是否是不健康的?由此延伸出的话题是,当我们选择一个环境的时候,应该多大程度上考虑环境里的人员构成。 你会听到: 06:42:有毒的土壤开不出无毒的花 10:25: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是同病相怜的病友 13:09:同事之间的暧昧,比友谊更令人困惑 18:35:如何对令人困惑的“暧昧”祛魅 22:08:过度依赖同事关系带来了什么后果 * 23:30:没那么疼了,但也延缓你的出走 * 25:02:凌晨三点钟的中环办公室,是谁还在抱团 * 26:20:因为你的后知后觉,真正爱你的人爱莫能助 * 27:47:双重身份叠加的混乱,别对任何关系的处理太过自信 31:05:饮鸩止渴也有它的意义,先活过明天再说 32:52:剥离有毒的土壤,真正的友谊经得起等待 35:40:延伸话题:人来人往的四个小故事 * 37:13:人会走:当初招聘宣讲会上的那个人怎么不在了 * 38:35:人会变:当你喜欢的同事变成了老板 * 39:27:身不由己的人:被重组的团队 * 41:33:新的人:山中来了另一只老虎 42:37:A good environment is always subject to change. 45:18: 过招与迭代:我的心里藏了好多人,一起玩弹珠游戏 49:01:夏天快乐 所有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想多了。 🎵:Spring Rain - Oscar Dunbar
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频道。 英语在中国是一门非常普及的第二语言。我们都已经学习英语多年。但是在说英语的时候,你会不会仍然没有说母语那般自在呢?你是否会带着一丝丝羞耻感呢?本期节目围绕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展开。 你会听到: 04:54:为什么嫌弃我的英文不够好?听力,口音,语境,文化... 11:28:想要说完美英语的包袱太重啦! 12:23:语言暴露了什么:好像你说的语言更“高级”吗 17:09:害怕自己“高攀”了某种语言?反常的藏拙,身份认同... 20:36: 对英语的期待值太高;撕碎语言的华丽外衣 24:17:用英语做心理咨询可行吗 27:06:英语背了你的什么锅 28:15:我的同胞是否更爱judge我的英语 31:40:我英语怎么那么烂,我可是律师耶! 33:52:招股书小故事-越心虚越爱证明自己 35:56:怎么样不让你发现我的英语好烂?他人代劳,提前谋划,闭嘴吧... 36:59:谈判小故事-我的贵价钻戒在哪里 45:00:英语不够好的心理魔咒还能破除吗 47:10:把握好每一个打电话抱怨的机会 49:33:夏威夷小故事-为总统套房而努力 52:14:对不起了猎头,又“白嫖”了 53:53:有个聊天搭子固然好 56:30:It's okay. 你为语言产生的内耗并不孤单 The End. 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大家留下你的想法。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