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2 假期聚会小游戏|扶我起来,我还能唱,但蛇年版

辞不达意_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辞不达意听友群,我们期待听到你的声音~ 几位老朋友回归辞不达意,“一碗小葱拌豆腐羊肉汤圆”组合重组一年一度歌友会,扶我起来,我还能唱! 本期节目共分为四个部分: * 01:58 唱上句接下句:每人轮流出题,并指定其余某位朋友接唱下句。 * 歌词飞花令:每人轮流指定一个字或一类词,其余朋友按照顺时针顺序唱出包含该字或词的歌词,限时淘汰。(考虑到观赏性与节目时长,这个部分在本期节目中没有出现) * 21:57 歌词海龟汤:每人轮流给出某一首歌的2-3个信息,其余人进行提问,出题者只能回答是或否,需要猜出歌名与歌手 * 35:38 听歌识曲:每人轮流给出某一首歌的前奏,其余人需要猜出歌名与歌手 出题/作答的顺序为:唐宋-小聪-小羊-蓁蓁-一碗-豆腐(乐老师)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歌曲有: 唱上句接下句 * 《Counting Stars》OneRepublic * 《世界赠予我的》王菲 * 《春暖花开》那英 * 《如果爱忘了》戚薇 * 《红豆》王菲 * 《再次与你同行》熊出没主题曲 * 《火力全开》王力宏 * 《忽然之间》莫文蔚 * 《如果可以》韦礼安 * 《苹果香》狼戈 * 《夏夜最后的烟火》颜人中 * 《晴天》周杰伦 * 《情歌》梁静茹 * 《我怀念的》孙燕姿 * 《爱你》王心凌 * 《偏爱》张芸京 * 《七里香》周杰伦 * 《APT》Bruno Mars&Rose * 《相遇的意义》Seventeen * 《青花瓷》周杰伦 * 《心墙》林俊杰 * 《月光》胡彦斌 * 《嘉宾》张远 歌词海龟汤 * 《Seven》田柾国 * 《世界赠予我的》王菲 * 《找自己》陶喆 * 《Love Story》Taylor Swift * 《消散对白》丁禹兮 * 《搁浅》周杰伦 * 《关键词》林俊杰 * 《连名带姓》张惠妹 * 《孤勇者》陈奕迅 * 《Drip》Babymonster * 《素颜》许嵩&何曼婷 * 《你曾是少年》S.H.E * 《Cupid》Fifty fifty * 《Hot》Seventeen * 《天黑黑》孙燕姿 * 《默》那英 * 《我们俩》郭顶 * 《多远都要在一起》邓紫棋 听歌识曲 * 《凑热闹》BY2 * 《爱我还是他》陶喆 * 《唯一》告五人 * 《好久不见》陈奕迅 * 《一千零一夜》刘美麟 * 《小美满》周深 * 《失恋阵线联盟》草蜢 * 《瞬》郑润泽 * 《想你的365天》李玟 * 《海芋恋》萧敬腾 * 《懂了》柏霖PoLin * 《夜空中最亮的星》逃跑计划 * 《Whistle》BlackPink * 《九月底》余佳运 * 《园游会》周杰伦 * 《你要跳舞吗》新裤子 * 《红尘客栈》周杰伦 * 《Young and Beautiful》Lana Del Rey * 《普通朋友》陶喆 * 《她的睫毛》周杰伦 * 《Espresso》Sabrina Carpenter * 《过火》张信哲 * 《Someone Like You》Adele * 《恭喜发财》刘德华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财源滚滚,恭喜发财! bgm:片头-春风十里报新年 by 接个吻,开一枪&火鸡&吕口口&Lambert&杨胖雨;片中-爆竹声声响·2025 by 叶晞源&mok&YinTianXiang;片尾-恭喜发财 by 刘德华 主播:唐宋 小羊 嘉宾:小聪 蓁蓁 一碗 豆腐(乐老师) 听友群请加vx:INFJ_123

84分钟
99+
9个月前

vol.21 这座宝藏小城,好吃好逛又让我读懂乡思

辞不达意_

欢迎来到【城市絮语】系列第三期。本期,主播小羊和老朋友小聪回归,一起聊一聊我们的家乡:「东台」。 或许你没听说过这座小县城,这里是我的家乡——江苏东台。她坐落于黄海之滨,拥有长达8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并以每年150米的速度向大海中生长,是一座「生长」中的小城。江南江北的文化在这里汇聚,长江淮河的品格在这里交融。这里有矗立千年的唐塔「海春轩塔」,曾给无数黑暗中征战大海的渔人指引方向;这里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黄海森林公园」,自然的巧手与人类的劳动一同缔造了巨大的天然氧吧;这里有传说乾隆御厨秘制的「鱼汤面」,那一口鲜香都融化在了奶白色的鱼汤之中…… 感谢东台市黄海森林公园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在「本期评论区及听友群内」分别随机抽取「两位幸运听众」,送出「黄海森林公园的套票」,欢迎大家来做客,领略这座宝藏小城的魅力。 对于家乡,我们有太多复杂的情感,也有无数想要分享的快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好吃好逛又让我读懂乡思”的宝藏小城,在「范公堤」两边、「串场河」两岸,了解一座城浓墨重彩的悠久历史与荆棘载途的生长阵痛。 本期你将听到: 03:05 「县城」身份认同:在外的时候会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是否会存在「羞耻感」或者「自卑感」? 12:52 「游子」出门在外,对于家乡有更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我们对哪些元素有比较深的「精神眷恋」? * 13:05 小聪-东台鱼汤面 【东台鱼汤面】 在当地有着“吃一碗,想三年”的说法,东台鱼汤面属于「淮扬菜系」,注重刀工,讲究火候,面条细滑、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每一根面条都充分吸收了汤汁的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东台鱼汤面最具特色的便是它的汤料,鱼汤的主要材料是鲫鱼,按照东台传统的制法必须选用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熬制过程中不放佐料,全靠吊汤师傅的煸炒功夫。 【制作方法】 一碗面端上桌简简单单,制作时需要三番入锅。将鲫鱼、鳝骨、猪大骨,在油锅中滚过一遍,锅中水烧开后,把它们投入水中,大火烧沸,待到汤色转白后用淘箩过清鱼渣,倒出的便是第一份鱼汤。再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油入锅,用小火把鱼骨煸透。这时加入开水,再度大火烧沸,过清鱼渣,成为第二份鱼汤。第二份汤熬好后,用同样的方法,把汤再熬制一遍,过一遍筛,再将鱼汤下锅,和着煸炒好的猪大骨、虾子、黄酒、葱姜等烧透。将鱼肉尽数化在汤中,使得汤成之后不分层不出油,香气扑鼻。经过专业的三煸三炒三滤工序,鱼骨都碎成了渣,使汤色乳白,口感鲜美细腻。 【历史传说】 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馆的老板,无意间在街上发现了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端在手上一看,只见面汤浓厚雪白。一会儿工夫,碗面上就结了一层薄膜。他尝了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老板心里一动,便向摊主细细盘问。原来,那摊主竟是来自皇宫的御厨。由于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就被逐出了皇宫。无奈之下只能挑个小摊,四处流浪,聊以糊口。老板听说后,心想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于是连忙将摊主请到店中,由他掌厨。从此,这店里的面条,全用的是那位御厨亲手调制的鱼汤,尝过的顾客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美食名片】 这些历史故事和传说不仅为鱼汤面增添了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也使地方传统美食与城市历史变迁紧紧相扣。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鱼汤面也早已成为东台的一张亮丽名片。其商业版图辐射周边地区并逐渐向全国扩展,甚至扬名海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都能品尝到正宗的东台鱼汤面。这道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还传递了东台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延续“中庸而不附庸、含蓄而有底蕴”的文化基因,更展现了东台开拓进取、开放包容的城市魅力。 【守正创新】 不久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商务部联合推出的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栏目组奔赴东台拍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亲自品尝了东台早茶。当热腾腾的鱼汤面端上桌,撒贝宁却被眼前这碗奶白色的汤底所震惊,当即便问店员:“面呢?”原来这是东台人特有的“大汤小面”习惯,即汤多面少。在他们看来汤才是精髓,面只是配菜。撒贝宁品尝后对鱼汤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鲜而不腥的口感啧啧称奇,他深切感受到这道美食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漫长坚守,代代更迭的传承与创新。 * 23:29 小羊-小学放学回家路上的沿街小吃摊 * 26:00 唐宋-方言 【东台方言】 东台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属于「江淮官话」和「吴语」杂糅的区域。这里的上古土著民族称为古淮夷,西汉时江南瓯越人北迁至此。东汉时期,曹操迫令广陵人口内移北迁,后东吴复置海陵县,居民回归,南北语言交融。西晋永嘉之乱,北方居民大量南迁,北方汉语覆盖当地方言;后历经隋唐宋元800余年,未有显著人员迁徙,作为北方汉语的一个分支,东台方言地域特色逐步形成。 元末明初“洪武赶散”、明“靖难”之灾,多次有苏州一带居民迁至东台沿海各盐场,数千户居民多分布在今堤东一带。由此,东台方言多有吴语融入。 历次人口迁徙,东台土著语言与外来语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方言,既有北方语言的平直又有南方语言的韵味。 30:31 县城的“变”与“不变”:新品牌的入驻与刻板印象里的“闭塞”小城格格不入,「自豪」与「不配得」的复杂情感交织 34:29 「散装江苏」在东台的体现 * 36:39 行政区划的沿革 据史料记载,东台境内古称淮夷地,属「九州」之一的古扬州。西周属吴国。春秋后期,“吴亡入越”。战国时期,“越灭入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台地属东海郡广陵县,县治所在今扬州市。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泰州东北九场(即原淮南中十场,当时小海场已并入丁溪场)四乡(溱潼、时堰、南芗、西北)置东台县,属扬州府。1912年,废府厅州制,实行省县二级制,直隶江苏省。1914年,江苏省分为金陵、苏常、沪海、淮扬、徐海五道,隶淮扬道。1927年,废道复行省县二级制,再度直隶江苏省。1933年,改隶江苏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称泰州行政督察区),次年改隶盐城行政督察区。1940年,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区、苏北临时行政区、苏中行政区(二、四分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苏北泰州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改属苏北盐城行政区(1953年1月起称江苏省盐城专区,1970年改称盐城地区,1983年2月改称盐城市)。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台县,设立省辖东台市,以原东台县行政区域作为东台市行政区域。 * 37:28 文化差异 * 38:38 经济发展 合天下榷盐之利,莫大于两淮。 东台所产之盐,实居两淮之半。 「散装」来源于文化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歧视。一方面,我们欣赏满园姹紫嫣红开遍的多样文化既保持本色,又互相交融;另一方面,我们要消除经济上的歧视,打造良性竞争。 43:02 范公堤将东台一分为二,一边是「江淮」,一边是「海盐」 * 45:18 范公堤以西:土壤肥沃,水网密布,鱼米之乡 毕飞宇:苏北的农村都壮阔 范公堤、串场河纵贯其中,外拒卤水倒流,内保农田鱼盐之利,人民生活,得以安定。 【自古水患连年,人们积极改造恶劣环境,朴实而坚韧】 1194(宋)-1855(清咸丰)江淮一带连续洪水25年 黄淮并涨造成水灾24次 黄淮沭并涨造成水灾11次 黄淮沂沭泗并涨造成水灾14次 江淮并涨造成水灾10次 黄淮沂沭泗及长江并涨和海潮袭击9次 黄河夺淮以后,江淮地区较大的水灾平均每年1次,较大的旱灾平均每3年1次 黄河北定以后,较大的水灾平均3年1次,旱灾平均6年1次 17世纪以后的100年中,出现过25次卤水倒灌 【光荣的抗战历史】 东台是光荣的革命老区,无数英雄先烈用青春和热血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火种。「三仓烈士陵园」里绿荫盈翠,「陈毅元帅」题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心。「开国大将军粟裕」曾在东台组织指挥苏中抗战达四年之久,带领新四军七保三仓,留下了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也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的部分骨灰也安葬于此。 东台大马是指“新四军东进”雕塑,是苏中地区第一标志性塑像、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作品,“新四军东进”雕塑被东台人民和南来北往的人们尊称为“大马”,成为江苏省苏中地区的地标性景观。原地处老204国道与东进路交叉口,苏中大厦前,后迁至三仓烈士陵园。东台大马代表的不仅仅是“新四军东进”雕塑,也承载了东台人对老东台的回忆和留念,“大马”见证了东台由县建市光辉岁月,也见证了东台从经济落后到全国百强县领先苏北的奋斗历程。她不仅仅是一座雕塑,更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东台的骄傲。 新四军东进雕塑为枣红色,系玻璃钢制作,高3.4米、长5米、宽1.2米。设计构思独到,写实与艺术夸张相结合。高大的战马腾空跃起,新四军战士手握盒子枪匐伏于战马之上,策马当先,冲锋陷阵,势不可挡。雕塑气势恢宏,展示了新四军战无不胜的铁军气概,具有十分强烈的震撼力。东台大马1940年10月6日,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后,马不停蹄,挥师东进,于8日解放东台城,从此东台成了苏中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苏北指挥部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和一个独立旅,粟裕任师长。是年2月粟裕率部进驻沿海,师部设于三仓吴家桥,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取得了抗日斗争和建设民主政权的重大胜利,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52:04 范公堤以东:煎盐当“东南之富” 西汉时期,西溪作为海陵的属地已经开始煎盐; 唐朝海陵设置盐官,贞观年间尉迟敬德监造海春轩塔; 北宋,西溪盐仓、盐监(晏殊、吕夷简、范仲淹) 元末明初,张士诚 【黄海森林公园】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黄海之滨,她不仅是国家4A级景区,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森林」。始建于1965年东台国营林场,是国家沿海防护林重点建设基地和国家生态公益林。200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森林公园,2015年通过国家级森林公园评审, 2016年10月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被列为首批国家森林体验试点基地,入选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公园内林业资源丰富、植被保护完好、生态环境优良,总面积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是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拥有各类植物628种、鸟类342种和兽类近30种,是东亚—澳大利亚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太平洋西岸未被污染的海滨圣地上一颗璀璨的绿宝石。森林总面积6.8万亩, 森林覆盖率超过80%,负氧离子浓度平均4000个每立方厘米。近10万株平均树龄30年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杏编织成的绿色穹顶,国内独一无二;40.9千米的绿色长廊森林景观,国内最长。 【由盐碱地到水杉林:“盐碱滩上的奇迹”】 长江黄河每年裹带大量泥沙入海。它们在洋流的作用下,就沉积在了东台及其周边沿海地区,这里的海岸线每年以1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形成了大片重度盐碱的新滩涂。在这片中国最年轻的国土上,50多年来,我们的先辈一代接一代奋斗,终于将这片不毛之地变成了无边的绿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 * 59:48 1965年拓荒者「18勇士」 * 61:28 1968年五七干校 * 62:06 1973年500名「知青」 * 69:22 20世纪80年代「护林行动」 * 71:09 当下黄海森林公园的宣传与建设工作 * 72:30 各自在黄海森林公园的游玩体验 77:53 东台,一座「生长」着的宝藏小城,我们从这里怀揣着梦想与自豪走出,也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做客。 大家别忘了积极参与评论和抽奖,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听友群,我们欢迎你的到来~ bgm:片头-春节序曲 by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片中-新春谣 by J.C.Zhou;片尾-财神到 by 林子祥 主播:唐宋 小羊 嘉宾:小聪 听友群请加vx:INFJ_123

88分钟
4k+
9个月前

vol.20 没露脸也能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寡姐配音的《她》:2025年我们与科技的距离

辞不达意_

2025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Cyber Immigration”发生在了美国和中国互联网——由于美国政府对于TikTok的封禁,美国网民纷纷作为“Tiktok Refugee”来到了“Rednote”小红书,“猫税”“李华”“中美网友对账”这些中外网友之间层出不穷的互动盛况,让不少人感叹“天下大同”。 然而,在这样狂欢的背后,我也不禁思考,除了美国人对于美国传统社交媒体软件的叛逆之外,是什么样的因素让网友如此离不开TikTok乃至小红书?大数据和信息茧房是否已经完全掌控了人们对于时间的消遣和兴趣的走向?在新的时代,我们与科技到底该如何相处?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阅片量1000+的电影狂热爱好者Patrick,一起看这部2013年的美国科幻电影《Her》(《她》)。 在电影中,故事的背景就发生在2025年,男主Theodore是一位信件撰写人,心思细腻而深邃,能写出最感人肺腑的信件。他刚结束与前妻Catherine的婚姻,还没走出心碎的阴影。Theodore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其化身是由斯佳丽·约翰逊配音、拥有迷人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的Samantha。他们很快发现彼此如此投缘,存在双向的需求与欲望,人机友谊发展成为了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异爱情。然而,哪怕外界的阻力都不存在,Samantha最终仍然选择了离开Theodore,Theodore也最终走出了不能处理真实情感的障碍和心结…… 当然,电影名中的“Her”并不仅仅指Samantha,而是囊括了曾与Theodore发生“Cyber Sex”的Sexy Kitten(网名“性感小猫”)、前妻Catherine、挚友Amy、一次约会就宣告结束的Blind Date、Samantha以及Samatha邀请过来充当代理身体的志愿者六位女性。我们梳理了先后Theodore与她们之间的故事,由此对于Theodore的形象具有更为鲜明的认识,并着重分析了Theodore在与Samantha的人机恋爱中的心理与行为,探讨了人机恋爱的可能性与利弊,并由此引出“文化堕距”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在与科技相伴的生活中,我们无需恐惧,但也要保持警惕。我们应该保持在科技面前的主体性,更好地利用工具,比如运用AI进行科学的心理治疗、学习恋爱技巧,而非陷入对于AI的虚拟依赖之中,从而丧失对于真实情感的处理能力。 本期你将听到: 03:03 电影《Her》的背景:故事设定在2025年,取景于上海,大胆探讨了人机相爱的前卫话题 04:33 小彩蛋:豆包朗读电影中Samantha向Theodore告别的经典台词(自行对比一下原声中寡姐的声音) 05:28 简单介绍电影《Her》的剧情 07:36 梳理电影中的Hers * 07:57 Sexy Kitten * 10:43 Blind Date * 13:28 挚友Amy * 16:59 前妻Catherine * 19:45 Samantha 25:48 Samantha对于身体的向往:人类视角的局限与作为爱情电影的烂俗,但同时更反映了这部电影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爱情的探讨 35:11 乙女游戏中广为人知的“规则”与电影《Her》中的对应 37:13 恋爱双方频率的差距使分开成为必然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花束般的恋爱》 * 《爱乐之城》 42:05 传统爱情故事中更多刻画爱情的阻碍而非爱情本身,电影《Her》却给出了许多恋爱的证据 44:38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如何处理与科技/人工智能的关系? * 文化堕距:技术进步、社会制度或观念快速变化时,文化适应未能同步的滞后现象 47:31 与AI恋爱酿成惨剧的真实案例:美国14岁少年塞维尔与AI恋爱最终自杀,与AI恋爱可能是一种对于真实世界和真实情感的逃避 50:50 与AI深度交流的隐私问题 52:24 学会运用工具:利用AI解决心理问题、学习恋爱技巧 新年将近,辞不达意在这里祝福各位听友蛇年巳巳如意,万事大吉!我们的新年特别节目「青蛇」也将很快与大家见面~下一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家乡小城,从乡愁的视角,探索县城游子与家乡故地之间的情感联结,并诚挚地邀请各位来到美丽的东台游玩,感受南来北往交融的文化与风俗。下一期中,我们也将在评论区和听友群分别抽取两位幸运听众送出东台黄海森林公园的套票,欢迎你们的到来! 大家可以扫描一下二维码进听友群,一起聊一聊《Her》这部电影哦! bgm:片头-Dimensions by Arcade Fire(电影《Her》片尾曲);片尾-Song on the Beach by Arcade Fire(电影《Her》插曲) 主播:唐宋 嘉宾:Patrick 听友群请加vx:INFJ_123

58分钟
99+
9个月前

vol14. 上班上学暂停,我有事要去昆明一趟

辞不达意_

听友们大家好!本期【城市系列】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春城「昆明」。 去年春节,唐宋和家人朋友去了一趟云南,不仅对于美景美食流连忘返,也深深震撼于融合进云南人生活中的「联大记忆」。 本期嘉宾小腊是一位出生于四川、在云南长大的昆明人,我们从昆明的气候聊到昆明的人,从美食聊到西南联大。和昆明的气候与节奏一样,这是一期松弛感拉满的分享节目,希望你会喜欢~ ps:本期节目附带有一个投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如果选择其他的朋友可以把想听的内容打在评论区! 关于过桥米线的传说(有很多版本,这里只选取了其中一个) 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 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 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 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张曼菱《西南联大行思录》选段 翠湖 “自从南下的师生到此,每至黄昏,翠湖畔即可见以臂相挽的情侣,漫步絮语。昆明人起先是看不惯的。一开始,浪漫的恋人们会遭遇到从暗处抛来的小石子。但爱情与美妙的湖景相吸引,并不受此偏见的影响,漫步继续着。很快,小石子事件停止了。情侣的阵势却越来越大,挽手漫步的已经不止是北来的人们。当地的青年人也享受了他们青春的权利。” 文林街 文化巷 “当年昆明人的用语很雅。到茶馆去,喝白开水,就说上“玻璃”。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出去。因小孩子怕辣,父亲跟堂倌说,两碗鳝鱼米线,一碗“免红”。免红,就是不要辣椒。” 昆明人与联大 “联大学子们总是用最亲切的感情来怀念昆明,当年山城那质朴的民风、纯洁的环境,是对这些逃出沦陷区的学子们最体贴的呵护。亲情的远离,被民情的贴近所弥补。” 小腊推荐的上海云南菜 * 滇道 * 南蛮子 本期你将听到: 01:28 不同视角对于云南的印象:松弛 04:28 昆明的花(你知道斗南花市的鲜花电子交易吗?):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饮食 06:31 昆明的雨季:户外注意安全,并且到吃菌子的季节了! 08:41 昆明的美食-菌子/炸虫子/手抓饭/蘸水/洋芋/饵丝饵块/米线 19:32 外地人一生之敌:折耳根 23:57 昆明话 27:32 云南的少数民族 28:52 朴实而又松弛的昆明人 32:06 昆明与西南联大 42:32 文人笔下的昆明(沈从文《云南看云》;汪曾祺《昆明的雨》) 最后,用昆明话讲,祝大家“样样好”! 趁天气好的时候,不如翘班翘课,去有风的地方看看。 bgm:片头-昆明 by 麻园诗人;片尾-日日 by 陈粒 主播:唐宋 嘉宾:小腊 听友群请加vx:INFJ_123并备注辞不达意。

54分钟
1k+
11个月前

vol.13 苏北人在上海:我们的骄傲、愤怒与羞耻

辞不达意_

距离上一次聊书籍还是去年九月份的第一期播客,这次我们又来啦! 本期我们读《苏北人在上海》,由美国学者韩起澜所著,2024年再版。唐宋和昆卡作为在上海的苏北人,读完这本书,我们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表达着“我们的骄傲、愤怒与羞耻”;但同时,一代一代苏北沪漂早已将他们的文化和生活融入这座巨大的现代城市,那些骄傲、愤怒与羞耻是我们奋斗的证明,也是将继续高歌前进的号角。 当然,《时间的秩序》中提到,视角的存在会让我们的观点有失偏颇,希望我们已经尽量客观地表达了我们的看法与感受,播客中可能存在一些调侃的表述也仅仅止于玩笑,我们希望歧视和偏见最终能被消除。 如果你是一位苏北人,或者某些曾经饱受歧视的群体,我想跟你分享一段林达在《历史深处的忧虑》中写的一段话: “其它的大多数白人,尤其是自由派的白人,他们不知不觉地为一个遥远的,似乎成了他们理所当然的共同祖先的“白人奴隶主”,在那里背负一个历史负担。他们绝对不敢在公开的场合谈到美国黑人所存在的问题,唯恐自己被叫做“种族主义者”。而美国的少数民族,包括黑人在内,也绝对不愿意在所有的种族都可以看到听到的公众论坛上,谈到自己的问题。生怕因此而更被别人“歧视”。这在美国,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循环”。越是不正视和纠正这些的弱点,问题越多,问题越多,也就更不敢去碰。不管怎么说,这只能说明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还没有能够“轻松”起来。但是,一个不敢反思反省,不敢正视自己弱点的种族,是不会真正健康强健起来,也不会真正受到尊重的。” 或许美国的种族问题与上海的族群问题并不能相提并论,但他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实在是有诸多相似和可以互相参考之处。在本期播客中,我们也对苏北文化的被边缘化进行了讨论,希望这是我们反思的第一步,也是真正健康强健起来的第一步。 当然,这更是一次不成功的反思。我们错把《茉莉花》当作江苏南部的民歌,在事后的资料检索后我发现,这首江苏省歌可能源于扬州或者南京,总之并不是吴语区文化的表征。但这也恰恰说明,苏北文化的自强仍然任重道远。 本期你将听到: 01:51 为什么要聊《苏北人在上海》? 05:38 《苏北人在上海》内容简介 06:41 作者介绍 08:20 “苏北人”的身份由谁建构?建构的条件是什么? 16:56 苏北这一族群是如何被构建的? 20:46 苏北文化的被边缘化 24:52 上海劳工市场中的苏北人 35:59 偏见政治-全书最让我们气愤的部分 37:30 “苏北”身份对于苏北人的影响 40:58 新时代下,苏北人应该如何自处?如何面对旧梗娱乐化?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苏北人成为上海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在这座城市中努力生存,却备受争议。一个人的原籍为何会引来众多讨论,“苏北人”的称谓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基于丰富的史料,美国历史学者韩起澜以上海苏北人为研究对象,从其生活、工作、习惯,以及他者对苏北人的印象与记忆切入,试图揭示其身份、偏见和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阐述作为族群的苏北人是如何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被反复建构和延续的。苏北既是现实存在的社会类别,又是社会建构的类别,从原籍的角度寻迹其历史,才能理解族群本身。尽管苏北人所受的偏见已逐渐消失在时代浪潮中,但其产生的根源,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介绍】 韩起澜/艾米莉·洪尼格(Emily Honig):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史中的性别,比较劳工史,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社会性别和性权利以及口述史。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与社会的研究,尤其是在女性主义历史学、文化研究以及性别与政治领域。Emily Honig的研究方法注重跨学科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口述历史、田野调查等多种方式。她曾在中国大陆、台湾省等地进行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力图揭示宏观历史进程与微观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她在上海史研究方面也是颇有建树,除了这本《苏北人在上海》,还写过《姐妹与陌生人:上海纱厂女工,1919—1949》(Sisters and Strangers: 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 1919-1949),该书立足中国进行观察,注重追求近代上海女工群体的独特性。其研究围绕中国议题,进入中国语境,详细考察妇女的籍贯出身、扎根的历史土壤、女工生存条件等,由此建构了一部具有中国特殊性的妇女劳工史。 最后,致苏北人:我们是什么样,苏北人就是什么样。 bgm:片头-茉莉花(纯音乐);片尾-太湖美(纯音乐) 主播:唐宋 昆卡 听友群请加vx:INFJ_123并备注辞不达意。

49分钟
2k+
11个月前

vol.11 此心安处是魔都

辞不达意_

城市系列来啦!这次我们先从上海这座「魔都」聊起。在你的心里,它是遍地黄金,是冰冷无情,还是你志向和理想的方向?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主播唐宋的大学同班同学Mooti,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起聊一聊上海这座城市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以及我们与它的「情感羁绊」。 本期你将听到: 01:10 城市系列介绍 02:28 Mooti心中的上海:“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07:44 上海的弄堂-对邻里空间的压缩 12:23 唐宋心中的上海:挣脱束缚的城市对任何事情都敞开怀抱 25:54 上海人“应该”是什么样? 36:17 上海的“排外”隐隐约约还在我们中间:歧视的本质是竞争 60:21 沪语羞耻:方言代表着归属 76:17 Mooti对于上海的归属感: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上海人” 85:33 此心安处是吾乡:城市记忆与情感链接 88:12 上海的烟火味-消失在了高速发展的过程里 92:34 Mooti的上海美食推荐:西区老大房的鲜肉月饼 上海是一袭流动的盛宴,希望在魔都和向往魔都的你我都在这座城市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bgm:片头-上海梦 by 李泉;片尾-Miss Shanghai by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 Dez 主播:唐宋 嘉宾:Mooti 听友群请加vx:INFJ_123并备注辞不达意。 另外,希望大家积极给我们投稿: “青春没有售价,单车直达开封。”近段时间数万名郑州大学生夜骑去往开封的新闻想必大家都看到了,然而青春没有售价,社会却有代价,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青春行动,在声势过于浩大之后也迎来了结束。 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呢?青涩的爱情、彻夜的狂欢或者勇敢地做一次自己…… 我们向各位听友发出邀请,希望你分享你青春中那些疯狂或者是趣事,也可以讲一讲那些代表我们青春的读物、电影和音乐。或许你回望青春已经是数十年前,又或许你正值这个最美的年纪,都希望你可以向我们分享你的故事,我们将挑选其中一部分放在下一期的节目中。 投稿方式: 微信:INFJ_123 邮箱:[email protected]

95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