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8分钟
播放:
4,527
发布:
9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欢迎来到【城市絮语】系列第三期。本期,主播小羊和老朋友小聪回归,一起聊一聊我们的家乡:「东台」


或许你没听说过这座小县城,这里是我的家乡——江苏东台。她坐落于黄海之滨,拥有长达8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并以每年150米的速度向大海中生长,是一座「生长」中的小城。江南江北的文化在这里汇聚,长江淮河的品格在这里交融。这里有矗立千年的唐塔「海春轩塔」,曾给无数黑暗中征战大海的渔人指引方向;这里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黄海森林公园」,自然的巧手与人类的劳动一同缔造了巨大的天然氧吧;这里有传说乾隆御厨秘制的「鱼汤面」,那一口鲜香都融化在了奶白色的鱼汤之中……


感谢东台市黄海森林公园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在「本期评论区及听友群内」分别随机抽取「两位幸运听众」,送出「黄海森林公园的套票」,欢迎大家来做客,领略这座宝藏小城的魅力。



对于家乡,我们有太多复杂的情感,也有无数想要分享的快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好吃好逛又让我读懂乡思”的宝藏小城,在「范公堤」两边、「串场河」两岸,了解一座城浓墨重彩的悠久历史与荆棘载途的生长阵痛。


本期你将听到:


03:05 「县城」身份认同:在外的时候会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是否会存在「羞耻感」或者「自卑感」?


12:52 「游子」出门在外,对于家乡有更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我们对哪些元素有比较深的「精神眷恋」?



  • 13:05 小聪-东台鱼汤面


【东台鱼汤面】



在当地有着“吃一碗,想三年”的说法,东台鱼汤面属于「淮扬菜系」,注重刀工,讲究火候,面条细滑、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每一根面条都充分吸收了汤汁的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东台鱼汤面最具特色的便是它的汤料,鱼汤的主要材料是鲫鱼,按照东台传统的制法必须选用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熬制过程中不放佐料,全靠吊汤师傅的煸炒功夫。

【制作方法】


一碗面端上桌简简单单,制作时需要三番入锅。将鲫鱼、鳝骨、猪大骨,在油锅中滚过一遍,锅中水烧开后,把它们投入水中,大火烧沸,待到汤色转白后用淘箩过清鱼渣,倒出的便是第一份鱼汤。再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油入锅,用小火把鱼骨煸透。这时加入开水,再度大火烧沸,过清鱼渣,成为第二份鱼汤。第二份汤熬好后,用同样的方法,把汤再熬制一遍,过一遍筛,再将鱼汤下锅,和着煸炒好的猪大骨、虾子、黄酒、葱姜等烧透。将鱼肉尽数化在汤中,使得汤成之后不分层不出油,香气扑鼻。经过专业的三煸三炒三滤工序,鱼骨都碎成了渣,使汤色乳白,口感鲜美细腻。

【历史传说】


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馆的老板,无意间在街上发现了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端在手上一看,只见面汤浓厚雪白。一会儿工夫,碗面上就结了一层薄膜。他尝了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老板心里一动,便向摊主细细盘问。原来,那摊主竟是来自皇宫的御厨。由于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就被逐出了皇宫。无奈之下只能挑个小摊,四处流浪,聊以糊口。老板听说后,心想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于是连忙将摊主请到店中,由他掌厨。从此,这店里的面条,全用的是那位御厨亲手调制的鱼汤,尝过的顾客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美食名片】


这些历史故事和传说不仅为鱼汤面增添了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也使地方传统美食与城市历史变迁紧紧相扣。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鱼汤面也早已成为东台的一张亮丽名片。其商业版图辐射周边地区并逐渐向全国扩展,甚至扬名海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都能品尝到正宗的东台鱼汤面。这道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还传递了东台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延续“中庸而不附庸、含蓄而有底蕴”的文化基因,更展现了东台开拓进取、开放包容的城市魅力。

【守正创新】


不久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商务部联合推出的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栏目组奔赴东台拍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亲自品尝了东台早茶。当热腾腾的鱼汤面端上桌,撒贝宁却被眼前这碗奶白色的汤底所震惊,当即便问店员:“面呢?”原来这是东台人特有的“大汤小面”习惯,即汤多面少。在他们看来汤才是精髓,面只是配菜。撒贝宁品尝后对鱼汤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鲜而不腥的口感啧啧称奇,他深切感受到这道美食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漫长坚守,代代更迭的传承与创新。


  • 23:29 小羊-小学放学回家路上的沿街小吃摊

  • 26:00 唐宋-方言


【东台方言】


东台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属于「江淮官话」和「吴语」杂糅的区域。这里的上古土著民族称为古淮夷,西汉时江南瓯越人北迁至此。东汉时期,曹操迫令广陵人口内移北迁,后东吴复置海陵县,居民回归,南北语言交融。西晋永嘉之乱,北方居民大量南迁,北方汉语覆盖当地方言;后历经隋唐宋元800余年,未有显著人员迁徙,作为北方汉语的一个分支,东台方言地域特色逐步形成。

元末明初“洪武赶散”、明“靖难”之灾,多次有苏州一带居民迁至东台沿海各盐场,数千户居民多分布在今堤东一带。由此,东台方言多有吴语融入。

历次人口迁徙,东台土著语言与外来语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方言,既有北方语言的平直又有南方语言的韵味

30:31 县城的“变”与“不变”:新品牌的入驻与刻板印象里的“闭塞”小城格格不入,「自豪」与「不配得」的复杂情感交织


34:29 「散装江苏」在东台的体现



  • 36:39 行政区划的沿革


据史料记载,东台境内古称淮夷地,属「九州」之一的古扬州。西周属吴国。春秋后期,“吴亡入越”。战国时期,“越灭入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台地属东海郡广陵县,县治所在今扬州市。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泰州东北九场(即原淮南中十场,当时小海场已并入丁溪场)四乡(溱潼、时堰、南芗、西北)置东台县,属扬州府。1912年,废府厅州制,实行省县二级制,直隶江苏省。1914年,江苏省分为金陵、苏常、沪海、淮扬、徐海五道,隶淮扬道。1927年,废道复行省县二级制,再度直隶江苏省。1933年,改隶江苏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称泰州行政督察区),次年改隶盐城行政督察区。1940年,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区、苏北临时行政区、苏中行政区(二、四分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苏北泰州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改属苏北盐城行政区(1953年1月起称江苏省盐城专区,1970年改称盐城地区,1983年2月改称盐城市)。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台县,设立省辖东台市,以原东台县行政区域作为东台市行政区域。


  • 37:28 文化差异

  • 38:38 经济发展


合天下榷盐之利,莫大于两淮。

东台所产之盐,实居两淮之半。

「散装」来源于文化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歧视。一方面,我们欣赏满园姹紫嫣红开遍的多样文化既保持本色,又互相交融;另一方面,我们要消除经济上的歧视,打造良性竞争。


43:02 范公堤将东台一分为二,一边是「江淮」,一边是「海盐」



  • 45:18 范公堤以西:土壤肥沃,水网密布,鱼米之乡


毕飞宇:苏北的农村都壮阔

范公堤、串场河纵贯其中,外拒卤水倒流,内保农田鱼盐之利,人民生活,得以安定。

【自古水患连年,人们积极改造恶劣环境,朴实而坚韧】


1194(宋)-1855(清咸丰)江淮一带连续洪水25年

黄淮并涨造成水灾24次

黄淮沭并涨造成水灾11次

黄淮沂沭泗并涨造成水灾14次

江淮并涨造成水灾10次

黄淮沂沭泗及长江并涨和海潮袭击9次

黄河夺淮以后,江淮地区较大的水灾平均每年1次,较大的旱灾平均每3年1次

黄河北定以后,较大的水灾平均3年1次,旱灾平均6年1次

17世纪以后的100年中,出现过25次卤水倒灌

【光荣的抗战历史】


东台是光荣的革命老区,无数英雄先烈用青春和热血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火种。「三仓烈士陵园」里绿荫盈翠,「陈毅元帅」题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心。「开国大将军粟裕」曾在东台组织指挥苏中抗战达四年之久,带领新四军七保三仓,留下了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也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的部分骨灰也安葬于此。

东台大马是指“新四军东进”雕塑,是苏中地区第一标志性塑像、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作品,“新四军东进”雕塑被东台人民和南来北往的人们尊称为“大马”,成为江苏省苏中地区的地标性景观。原地处老204国道与东进路交叉口,苏中大厦前,后迁至三仓烈士陵园。东台大马代表的不仅仅是“新四军东进”雕塑,也承载了东台人对老东台的回忆和留念,“大马”见证了东台由县建市光辉岁月,也见证了东台从经济落后到全国百强县领先苏北的奋斗历程。她不仅仅是一座雕塑,更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东台的骄傲。

新四军东进雕塑为枣红色,系玻璃钢制作,高3.4米、长5米、宽1.2米。设计构思独到,写实与艺术夸张相结合。高大的战马腾空跃起,新四军战士手握盒子枪匐伏于战马之上,策马当先,冲锋陷阵,势不可挡。雕塑气势恢宏,展示了新四军战无不胜的铁军气概,具有十分强烈的震撼力。东台大马1940年10月6日,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后,马不停蹄,挥师东进,于8日解放东台城,从此东台成了苏中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苏北指挥部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和一个独立旅,粟裕任师长。是年2月粟裕率部进驻沿海,师部设于三仓吴家桥,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取得了抗日斗争和建设民主政权的重大胜利,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52:04 范公堤以东:煎盐当“东南之富”


西汉时期,西溪作为海陵的属地已经开始煎盐;

唐朝海陵设置盐官,贞观年间尉迟敬德监造海春轩塔;

北宋,西溪盐仓、盐监(晏殊、吕夷简、范仲淹)

元末明初,张士诚

【黄海森林公园】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黄海之滨,她不仅是国家4A级景区,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森林」。始建于1965年东台国营林场,是国家沿海防护林重点建设基地和国家生态公益林。200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森林公园,2015年通过国家级森林公园评审, 2016年10月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被列为首批国家森林体验试点基地,入选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公园内林业资源丰富、植被保护完好、生态环境优良,总面积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是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拥有各类植物628种、鸟类342种和兽类近30种,是东亚—澳大利亚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太平洋西岸未被污染的海滨圣地上一颗璀璨的绿宝石。森林总面积6.8万亩, 森林覆盖率超过80%,负氧离子浓度平均4000个每立方厘米。近10万株平均树龄30年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杏编织成的绿色穹顶,国内独一无二;40.9千米的绿色长廊森林景观,国内最长。


【由盐碱地到水杉林:“盐碱滩上的奇迹”】


长江黄河每年裹带大量泥沙入海。它们在洋流的作用下,就沉积在了东台及其周边沿海地区,这里的海岸线每年以1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形成了大片重度盐碱的新滩涂。在这片中国最年轻的国土上,50多年来,我们的先辈一代接一代奋斗,终于将这片不毛之地变成了无边的绿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


  • 59:48 1965年拓荒者「18勇士」

  • 61:28 1968年五七干校

  • 62:06 1973年500名「知青」

  • 69:22 20世纪80年代「护林行动」

  • 71:09 当下黄海森林公园的宣传与建设工作

  • 72:30 各自在黄海森林公园的游玩体验



77:53 东台,一座「生长」着的宝藏小城,我们从这里怀揣着梦想与自豪走出,也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做客。


大家别忘了积极参与评论和抽奖,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听友群,我们欢迎你的到来~



bgm:片头-春节序曲 by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片中-新春谣 by J.C.Zhou;片尾-财神到 by 林子祥


主播:唐宋 小羊


嘉宾:小聪


听友群请加vx:INFJ_123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