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从设计师到妈妈创业者,“木马”靠“说No”自洽,“遗憾一毛钱都不值!” 学会说“不”,人生才有回旋余地。

大伯和三姨

「大伯和三姨」本期迎来了一位在生活舞台上勇敢“破局”的嘉宾——从室内设计师转型为家庭美育空间主理人的“木马”。她分享的,不仅是一次职业转型,更是一部关于自我寻找、勇气与成长的动人故事。 人生的转折点,源于一次孩子的深夜高烧。 当她在职场与病榻间无助奔波时,那句“妈妈是无可替代的”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毅然辞去了稳定的设计工作。然而,离开职场并非故事的终点,而是更复杂挑战的开始。她坦诚面对“辞职后悔吗?”的灵魂拷问,答案是无悔,但道路却布满荆棘。 创业刚见起色便遭遇疫情,同时还要面对来自最亲密的枕边人的质疑与不解。她曾在浴室里放声大哭,经历深刻的内耗,在内心的“小白”与“小黑”间激烈对话。但支撑她的,是父亲那句穿越时空的箴言——“你去做你自己。” 这成为她所有勇气与决断的底色。 节目中,木马更深入分享了如何与原生家庭智慧“划清界限”、主动与伴侣沟通需求而非让对方猜测、甚至学会对客户“Say No” 的实战经验。她悟出的道理是:“不要害怕冲突,冲突反而会让事情有回旋的余地”,而“遗憾一毛钱都不值”。 这期对话,是一位女性从向外求索到向内安顿的真诚记录。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平衡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先让自己“自洽”——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对于任何在多重身份中挣扎、渴望活出自我的人来说,这都是一剂温暖而有力的良药。

54分钟
99+
1个月前

017Labubu算文创吗?文创卖爆靠什么?十年文创人雷雳:「努力不一定有结果」,听完破防了

大伯和三姨

本期播客邀请到文创行业资深从业者雷雳,分享他十年来的文创产品开发心得与行业观察。从福州本土文创案例切入,深入探讨文创产品的定义、成功要素与行业困境,兼具实践性与思考深度。 🧩 一、什么是文创?本土案例解析 * Labubu/手办是否属于文创?—— 提出文创的核心在于文化表达与创新转化,而非单一产品形态。 * 福州文创案例:数字峰会笔座、华林寺手办、榕树主题产品,强调文化在地性与当代设计语言的结合。 🌟 二、爆款文创的四大关键要素 1. 故事——产品背后的文化叙事与情感联结 2. 内核——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审美价值 3. 宣发——精准的传播策略与受众触达 4. 资本——合理的资源投入与商业化支持 🧭 三、行业实践与反思 * 近期代表作:「菇植百益」(聚焦菌菇文化IP)、「昙石山原始人」(甲方合作成功案例)、福州金鱼、象峰山小象等 * 成败心态:接受“努力不一定有结果”,重视从0到1的过程价值 * 生产与销售平衡:通过“讨巧设计”与“市场眼光”控制产能,应对抄袭问题 * 甲方协作难点:提及项目推进中的现实挑战与妥协 💡 四、文创行业的深层思考 * 溢价合理性:文创溢价源于文化附加值、设计力与稀缺性 * 新人培养:强调 passion、文化理解力与市场敏锐度 * 行业未来:呼吁尊重原创,持续探索文化+商业的健康生态

56分钟
99+
2个月前

015「做蛋糕界的胖东来!」把别家面包师“吃”成了自己人!学生考优送面包!无条件退换货!「糕小生」,烘焙的“宠客狂魔”

大伯和三姨

在本期「大伯和三姨」播客中,我们对话了深耕福州烘焙行业十一年的实力派——「糕小生」创始人林忠义。 从品牌策划公司总经理到烘焙店老板,林忠义坦诚分享了自己工作瓶颈期的转型故事。带着浓浓的福州口音,他回忆了创业初期的“水土不服”:第一次开店时连班次安排、卫生管理都手忙脚乱,深刻体会到开店与线上策划的截然不同。 如何做出好产品?林忠义的方法是“吃”遍同行,在品味中寻找灵感,甚至顺便“挖角”优秀面包师。而在团队管理上,他率先垂范,打破层级壁垒:老板与员工沟通无阻,鼓励HR走出办公室去结识烘焙人才,着力构建人才库。糕小生营造了简单纯粹的公司文化——没有办公室政治,没有人情世故,只有对烘焙的热爱。 林忠义不讳言向优秀者学习:对标同行的产品与定价(比如吐槽吐司价格),借鉴咖啡店的审美格调升级门店环境。而最核心的学习对象,是零售业标杆「胖东来」。糕小生将服务与用户体验置于首位:无条件退换货,主动提供冬热豆浆、夏酸梅汤等增值服务,甚至推出“成绩优换面包”活动关爱附近学生。他正引领门店迈向注重深度体验的3.0时代。 谈及与顾客做朋友,林忠义眼中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他也分享了餐饮同行互助的趣事——老板们组群互相点赞新媒体视频。 节目中,林忠义还带来了他独特的育儿观:“其实是你需要小孩子,不是孩子需要你”,展现了他对亲子关系的深刻理解。 展望未来,这位福州烘焙老炮的愿景朴实而宏大:他希望面包能像日常的肉包一样,拥有更高的性价比,真正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这是一位用真诚与匠心,在烘焙领域践行“孩子爱吃,妈妈放心”承诺的理想主义者的故事。

59分钟
99+
2个月前

013传统媒体人改行的春天:从娱乐记者到跨国企业亚洲区总负责人

大伯和三姨

本期嘉宾: 慕心 本期主题: 聆听资深媒体人慕心的非凡职业转型之旅——从光鲜与挑战并存的娱乐前线记者,到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跨国企业亚洲区掌舵人。 内容亮点: 1. 娱乐记者的“江湖往事”: 揭秘娱乐新闻圈的真实生态:记者们是守望相助还是暗中角力? 慕心与大伯分享亲身经历:遭遇“提问炮灰”时刻、面对采访对象突然发飙的应对策略。 揭露职场暗面:是否遭遇过同组搭档的资源封锁与排挤? 2. 转型阵痛与文旅探索: 离开娱乐条线,投身文旅节目制作,慕心如何克服“羽毛综合症”,适应新农村的拍摄环境? 经历被边缘化的低谷,最终果断辞职,寻求新的职业方向。 3. 华丽转身:跨国企业领航者: 慕心如今担任大型跨国企业亚洲区总负责人,肩负“让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使命。 分享转型初期的巨大挑战:如何啃下全英文标书这座“大山”? 巨大的职业跨越背后,是持续的努力与蜕变,她也将此视为给孩子树立的榜样。 4. 深刻反思与行业洞见: 慕心结合自身经历,反思教育方式,倡导减少对孩子的过度禁锢。 回望“传统媒体没落论”:鲜明观点——传统媒体并未、也不该没落! 并以某台领导欲复制湖南卫视《歌手》却质疑“舞美还需花钱?放个大屏不就行了?”的真实案例,一针见血点出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在于思维与投入。 本期价值: 跟随慕心的讲述,您将听到一个关于勇气、适应力与不断突破自我的真实故事。从八卦娱乐的聚光灯下到国际商业的竞技场,她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个人职业转型的无限可能,更引发我们对媒体行业现状、职场生存法则、国际视野培养以及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这是一期充满干货、启发与行业辛辣观察的精彩对话。

78分钟
99+
3个月前

012购物趣事多:生活不总是按剧本走,但这些“计划外”的小插曲,往往才是记忆里最鲜活、最能让人会心一笑的闪光点

大伯和三姨

《购物囧事乐翻天:错账、异国奇遇与暖心店员》 本期播客带您走进购物时的那些意想不到的奇妙瞬间!主播分享了几个令人忍俊不禁又倍感温暖的真实经历: * 算错账的“催债”店员: 遇到一位糊涂店员,自己算错了账却理直气壮地催促顾客(一位大伯)来“补钱”,结局让人哭笑不得又充满人情味。 * 异国购物“历险记”: 分享出国旅行时独特的购物体验,在陌生的语言和规则中摸索,可能遭遇小麻烦,却也收获意外惊喜和宝贵经验。 * 形形色色的店员众生相: 回顾购物时遇到的各种店员面孔,有热心肠的、有迷糊的、也有让人印象深刻的。 * 不懂规则的“小焦急”: 坦诚面对那些在购物时因为不了解规则(可能是促销、支付方式等)而手忙脚乱、内心焦急的可爱时刻。 这些看似平常甚至带点“囧”的购物小事,最终都化成了生活馈赠的“美妙体验”。主播通过这些故事,带您发现琐碎日常中蕴藏的意外乐趣、人性温暖和微小确幸。生活不总是按剧本走,但这些“计划外”的小插曲,往往才是记忆里最鲜活、最能让人会心一笑的闪光点。一起来听听这些源于真实生活的购物奇妙物语吧! 加群和大伯三姨聊起来

57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