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十三岁的自己做一次心理咨询

ONE收音机

主播/闯先生 最近因为项目推进出现困难,我持续一段时间都处在三而竭的状态,明明时间充裕,而且知道不得不做,就是非要磨磨蹭蹭到最后一刻。更可怕的是,我的这种状态竟然被大数据识别了,莫名其妙给我推送了一条如何根治拖延症提升内驱力的线上课程,我也鬼使神差地看完了广告,之后的几天可想而知,铺天盖地的就是相似的内容。就像是言辞犀利,唠唠叨叨的母亲,不停对期中考试成绩不佳的我一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可我也很想加油啊,但问题就是,我做不到啊。 如果非说客观因素,大概率是和我近半年来没有任何一天假期,持续的高压工作有关。再加上合作伙伴不停地督促和抱怨,导致我一直没办法找回当初的斗志昂扬。坦率的讲,我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同事们也都劝我,压力太大了,需要按下暂停清空一下自己。于是在工作效率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我养成了下班儿绝对关机非工作时间啥事儿不干的毛病。 虽说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但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如此不思进取,终究还是说不过去。关乎整个项目的前景,我手机里的一堆待办事项,前面一个对勾都没有,导致我越休息越自责,越自责越休息。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我们选择的休息带来的正反馈极低。打几把永远也赢不了的王者吃鸡,刷视频没完不管健康提醒怎样苦口婆心,活儿也没干完,玩儿也没痛快,自控能力悄无声息地被消磨殆尽。 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非常好奇。估计长时间透支快乐的我,即将丢了“信誉”。

21分钟
99+
11个月前

有些真理,小时候的我们就已经掌握了

ONE收音机

主播/李荟莹 每个小孩都可能是哲学家。 幼儿园,家里人培养我当淑女,并且发明了“淑女游戏”,一旦他们说:“过来淑女坐!”不论我在哪儿,都必须要回到沙发上,双手合并放在右边大腿上坐好,像古代娘娘跟皇上请安的动作一样,他们就会哈哈大笑,表扬我淑女坐得好。时间久了,我玩腻了这套游戏,指着表哥:为什么他不用淑女坐?他就可以不当淑女吗? 小学,我炫耀自己在校门口买了一本有密码锁的本子,妈妈问我密码是多少,我说:“不能告诉别人。”妈妈说:“妈妈不是别人。”我说:“除了自己都是别人。” 我妈企图纠正我,我坚持自己。 “除了自己都是别人。”用现在的话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中学,考试考不好,心情很糟糕,但更让我觉得糟糕的是,考不好回家会被批评。我想不通,考试是我自己的事情,考不好我自己已经很不开心了,我不但要承担考不好的难过,还要承担被批评的难过,为什么我要承担两份痛苦? 24岁那年,我看到了“课题分离“这个词。 类似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未被完全规训的小孩常常语出惊人,生出很多奇妙的思考,但小孩本人并不会觉得奇妙。 电影《好东西》里的茉莉就是一个未被规训的小孩儿,她说自己没幻想,没特长,就擅长做观众,别人嘲笑她的单亲妈妈,她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好可怜的!”她常常有种“你们大人在搞什么”的淡定表情。 有些真理,掌握在小孩那里,有些道理,小时候的我们已经知道了。

23分钟
99+
11个月前

三个人的友情

ONE收音机

主播/李荟莹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经常能看到“铁三角”的设定。 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里的三个好朋友哈利、赫敏和罗恩,《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 两年前,综艺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有一个作品就对刘关张三人的友情做了戏剧化处理,刘备觉得另外两人串通好了孤立他,另外两人摆出了标志性扶脑摇头姿势:“没有啊!”刘备更崩溃了。刘备越崩溃,观众就笑得越开心,这个作品的背后,折射出了一个很现实的现象:“三个人的友谊有时太拥挤。” 只是,对当时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来说还意识不到这一点,毕竟那时人气最高的组合就是三个小女生——SHE,三个性格不同、风格不同的女孩子形影不离,是我们心目中美好友情的模板。 三个人的友情不可避免要面对这样的时刻:三个人坐公交,总有一个人要单独坐一排;三个人去吃饭,总有一个人的对面是空的;下雨的时候,一把伞最多只能装下两个人;三个人的时候,突然他们两个讲起了悄悄话,“你们在说什么?”“没什么”…… 也不是故意要孤立,只是其中一人被忽略在所难免,我青春期时的铁三角,也因为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时刻,而慢慢分开。 当然,也是有和谐的三人友情的存在的。只是现在想想,青春期时的铁三角是为模仿SHE那个美好友情模板而存在的,总觉得好的友情就应该是像她们一样,其实,友情哪里有模版,或者说,任何一种情感关系都没有最好的模板。 你也有过一段三个人的友情吗?

24分钟
99+
1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