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李荟莹,马晓橙 你或许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发现曾经的自己很傻,想起以前干过的一些事、说的一些话,羞愧难当,恨不得删除记忆。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如果你很长时间,都没发现自己干过蠢事,就应该要开始慌了,说明你一直没有进步。“觉得自己很傻”的这种感觉时间间隔越短,证明自己成长越快。 你上一次觉得自己很傻是什么时候? 只要人知道自己一直都蠢,人就不需要因为过去的蠢而难过。
主播/李荟莹 马上就要十二月了,还记得2016年12月24日是「ONE收音机」上线的日子,现在马上满八年了。 日子一个月一个月飞快过,每月好像没发生什么,但只要你认真记录,会发现还是发生了很多小事。今天,依然来看看大家在最近发生的那些最重要的小事。 十一月就这样过去了,过不了多久,就将听到“十二月也这样过去了”,2024年就这样过去了。对新一年的期待都先列在跨年的美好计划里,你的跨年打算干什么呢? 如果你想给我写信,请发送到这个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马晓橙 自从《康熙来了》走了,除了《乐队的夏天》,我就没有看过任何国产综艺了。但是最近芒果台那档离婚综艺实在是有点火出天际,并且我的同事也向我安利了。以前觉得所有的综艺对于普通人来说唯一能带来的就是“乐子”,但这部综艺可以带给观众反思,让你在吐槽的同时三省吾身,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时刻也成为了里面的麦子、杨子、手子。 于是昨天我大着胆子开启了第一集,真的被杨总的操作气死了,我的点还不是网友们说的爹味部分,而是他那么大个人了,不管是自称还是节目组给的title都是总裁,怎么好意思就公然违反规则藏着手机?如果真的是打电话工作也就算了,可他居然在刷短视频。并且在工作人员发现之后,他还在狡辩。 看完第一集,我越发觉得,听节目的你们和我真的很不错,起码咱们还愿意听别人的意见,起码咱们还听从别人的劝告。 不说他了,咱们还是聊聊自己家的这些小可爱的故事吧。来,上炕头!
主播/李荟莹 “头发是可塑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它,但我们很难改变自己身体的其他部分。所以头发反映了这个人是谁,是我们身份的标志。” 在穿着全套校服,不懂也不可能化妆的学生时代,鞋和发型是我们唯二能研究的“时尚单品”,男生大多对鞋有追求,女孩则更倾向捯饬头发,幸运的是,一直以来,我所待的学校都对发型没有过多的约束,只要别染色染得太引人瞩目,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显然,不是所有学校都这样,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接受孩子对发型有美的追求,无论是不是真的美。 从小到大,我换过几个发型,每次都伴随着和母亲的抗争。对那些发型的执念,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已经长大了,面对现实吧!”回顾那些年的剪头史,我有了一些感受。 现在的我,已经发型自由了。 有些实话,我也终于可以说了,但我绝不会告诉她。
主播/马晓橙 之前看过一个说法,人类几乎是唯一可以理解并被抽象的概念煽动的生物。其他动物只可能被饥饿、危险这种具体的需求驱使。 我们却可以为一些不存在的概念付出所有。 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神秘力量,是读了那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当时我也就十多岁,定然不理解什么是爱情,甚至搞不懂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模糊地感知到生命就是活着,每个人只有一次,而这个叫作“自由”的东西居然比活着还重要,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一个种子,人生最大的追求应该是这件事。 事实上,我们很多听众的一生追求可能都是它,可我们似乎没有想过“自由”的重量,有时候比规则更沉重。
主播/李荟莹 “人类接吻是本能还是后天学习的呢?” 从我有记忆起,我好像就知道吻这种行为是表达爱的,家人吻我的额头,我吻朋友的脸蛋,电视里的恋爱男女嘴唇对嘴唇,这些都是表达爱的方式。 是本能吗?如果我从没看过电视,我会知道接吻这种动作吗?我会出于本能的需求渴望这样的表达吗?我没有办法回答。 小小的我,坐在电视机前,电视里的男女亲得陶醉,当时八十多岁的老外婆不停重复:“好丑好丑,现在电视什么都拍。”虽然她说的是电视里的人,但羞耻的居然是我。我假装在玩玩具,装作心思并不在电视里。 那么,人类接吻到底是本能还是后天学习的呢?我想搜索答案。
主播/闯先生 最近因为项目推进出现困难,我持续一段时间都处在三而竭的状态,明明时间充裕,而且知道不得不做,就是非要磨磨蹭蹭到最后一刻。更可怕的是,我的这种状态竟然被大数据识别了,莫名其妙给我推送了一条如何根治拖延症提升内驱力的线上课程,我也鬼使神差地看完了广告,之后的几天可想而知,铺天盖地的就是相似的内容。就像是言辞犀利,唠唠叨叨的母亲,不停对期中考试成绩不佳的我一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可我也很想加油啊,但问题就是,我做不到啊。 如果非说客观因素,大概率是和我近半年来没有任何一天假期,持续的高压工作有关。再加上合作伙伴不停地督促和抱怨,导致我一直没办法找回当初的斗志昂扬。坦率的讲,我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同事们也都劝我,压力太大了,需要按下暂停清空一下自己。于是在工作效率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我养成了下班儿绝对关机非工作时间啥事儿不干的毛病。 虽说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但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如此不思进取,终究还是说不过去。关乎整个项目的前景,我手机里的一堆待办事项,前面一个对勾都没有,导致我越休息越自责,越自责越休息。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我们选择的休息带来的正反馈极低。打几把永远也赢不了的王者吃鸡,刷视频没完不管健康提醒怎样苦口婆心,活儿也没干完,玩儿也没痛快,自控能力悄无声息地被消磨殆尽。 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非常好奇。估计长时间透支快乐的我,即将丢了“信誉”。
主播/大卫,闯先生 记得小时候每次生病了,妈妈都会给我炖上一碗鸡蛋羹,拌在米饭里,我能一口气扒拉两碗。这就是小时候我对于“吃顿好的”,最直白的定义。 而今呢,发工资了,咱吃顿好的庆祝庆祝;心情好了,咱吃顿好的乐呵乐呵;心情差了,咱吃顿好的安慰安慰。吃顿好的,已不只是满足我们对于食欲的需求,更是安抚我们或快乐或失落的心绪。 周末了,走,跟着老闯和大卫,咱们一起吃顿好的。
主播/李荟莹 每个小孩都可能是哲学家。 幼儿园,家里人培养我当淑女,并且发明了“淑女游戏”,一旦他们说:“过来淑女坐!”不论我在哪儿,都必须要回到沙发上,双手合并放在右边大腿上坐好,像古代娘娘跟皇上请安的动作一样,他们就会哈哈大笑,表扬我淑女坐得好。时间久了,我玩腻了这套游戏,指着表哥:为什么他不用淑女坐?他就可以不当淑女吗? 小学,我炫耀自己在校门口买了一本有密码锁的本子,妈妈问我密码是多少,我说:“不能告诉别人。”妈妈说:“妈妈不是别人。”我说:“除了自己都是别人。” 我妈企图纠正我,我坚持自己。 “除了自己都是别人。”用现在的话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中学,考试考不好,心情很糟糕,但更让我觉得糟糕的是,考不好回家会被批评。我想不通,考试是我自己的事情,考不好我自己已经很不开心了,我不但要承担考不好的难过,还要承担被批评的难过,为什么我要承担两份痛苦? 24岁那年,我看到了“课题分离“这个词。 类似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未被完全规训的小孩常常语出惊人,生出很多奇妙的思考,但小孩本人并不会觉得奇妙。 电影《好东西》里的茉莉就是一个未被规训的小孩儿,她说自己没幻想,没特长,就擅长做观众,别人嘲笑她的单亲妈妈,她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好可怜的!”她常常有种“你们大人在搞什么”的淡定表情。 有些真理,掌握在小孩那里,有些道理,小时候的我们已经知道了。
主播/马晓橙 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现在是什么温度,不过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东北已经正式进入冬天了。前几天最低气温都达到了零下十度,和奶奶视频聊天,老人家就喜欢回忆过去,正巧就聊到了过去住平房过冬的日子。 那时候10月份一开始,大人们就开始四处打听哪里的煤便宜了,通常一个冬天需要消耗一吨多,赶上今年赚到钱了,就能多买点,让这个冬天全家人过得暖和点。也是因为自古东北人自己烧煤过冬,才有了一个特殊的表达爱的方式:任何人冬天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被邀请脱鞋上炕头,位置是整个炕距离炉灶口最近的部位。这里的温度是整个炕最高的,而晚上睡觉的时候,也都会把炕头留给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这种最需要呵护的人。对于东北人来说,在最冷的时候给你最温暖的炕头,就是我们能想到的对一个人好的最佳方式了。 希望我们的家庭会议可以在这个冬天让你们感受到“上炕头”的快乐。也欢迎大家在微博搜“马晓橙”发出你的私信,把你的不开心告诉我,热炕头即使不能帮你太多,但起码能让你身上暖和起来。
主播/李荟莹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经常能看到“铁三角”的设定。 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里的三个好朋友哈利、赫敏和罗恩,《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 两年前,综艺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有一个作品就对刘关张三人的友情做了戏剧化处理,刘备觉得另外两人串通好了孤立他,另外两人摆出了标志性扶脑摇头姿势:“没有啊!”刘备更崩溃了。刘备越崩溃,观众就笑得越开心,这个作品的背后,折射出了一个很现实的现象:“三个人的友谊有时太拥挤。” 只是,对当时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来说还意识不到这一点,毕竟那时人气最高的组合就是三个小女生——SHE,三个性格不同、风格不同的女孩子形影不离,是我们心目中美好友情的模板。 三个人的友情不可避免要面对这样的时刻:三个人坐公交,总有一个人要单独坐一排;三个人去吃饭,总有一个人的对面是空的;下雨的时候,一把伞最多只能装下两个人;三个人的时候,突然他们两个讲起了悄悄话,“你们在说什么?”“没什么”…… 也不是故意要孤立,只是其中一人被忽略在所难免,我青春期时的铁三角,也因为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时刻,而慢慢分开。 当然,也是有和谐的三人友情的存在的。只是现在想想,青春期时的铁三角是为模仿SHE那个美好友情模板而存在的,总觉得好的友情就应该是像她们一样,其实,友情哪里有模版,或者说,任何一种情感关系都没有最好的模板。 你也有过一段三个人的友情吗?
主播/马晓橙 2024年11月13日,在旧金山的大通中心球场,NBA勇士队主场迎战挑战者独行侠,原本只是常规赛普通的一场,但却因为一个叫汤普森的球员变得不一样了。 他曾经是勇士队4冠王的主力之一,他和那个叫库里的小学生曾经是最好的搭档,被大家称为水花兄弟。考虑到你不看NBA,那我可以举个例子,这两个人的关系可以比喻为悟空和八戒。他们一起闯过四次九九八十一难,他们一起取回了四次真经。然而在第五次“轮回”的时候,悟空却再不见二师弟的身影,转身悟能已成了路上的一难。 前324次的生死并肩最终换到的只是老猪的头也不回。最后,库里标志超远三分结束比赛,并且出人意料的露出了总决赛都没有的怒吼,他对着镜头大喊:“你在这才是最好的,你在这才是最好的!” 看着他疯狂的大喊,不禁感叹,即便是顶尖球星,即便是后科比时代我最爱的库里,也逃不过遗憾。 有些时刻,真就是注定回不去的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